特朗普没想到,时隔一周,中日韩三方再聚首,中方当面提出关切。中日韩频繁举行三方会晤,这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中方又当面提出了怎样的关切?
3月30日当天,中日韩三方在韩国首尔举行第13次经贸部长会议,本次会议是继上次东京三方外长会议之后,短短一周之后,中日韩三方高层又一次汇聚一堂。同时也是时隔5年来,中日韩三方再次举行经济对话。

中日韩三方的频繁聚首,这背后至少传递出3重信号。
第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促成中日韩精诚合作。
中日韩三方连续两次举行会议,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特朗普越来越高压的关税政策,正在促使其他地区和国家紧紧抱团,包括日韩这样的美国盟友也不例外。
在上周,特朗普刚刚宣布对所有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进口关税,这一举措直接冲击日韩,因为韩国是美国二大汽车进口来源国,而日本则排名第三。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计划在4月2日推出新一轮关税措施,并透露相关措施将显著调整华盛顿的对外贸易关系,他还将其称之为“解放日”,这无疑更引发了日韩的担忧,因此选择与中国抱团,强化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合作,是最符合中日韩利益的选择。

第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望在今年举行。
在上一周的中日韩外长会议上,三方就明确提到,要为第十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做准备,在这一次的会晤中,三方又一致同意,将加强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这也标志着中日韩正在排除政治、经济上的阻碍,快速推进更高层级的交流与合作。
当然,考虑到韩国目前国内政治局势尚不稳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可能不会那么快举办。
第三,中方的态度非常坦诚。
在本次会议上,中方聊得非常直白,不仅明确呼吁日韩联手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同时也作出承诺,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包括韩、日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同时,中方还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晤中,当面就韩国方针对自中国进口的钢板采取反倾销税的措施表示关切。

而韩方则承诺,会以公正、透明、客观的方式开展调查,将保障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合法权益,确保调查程序的公正性。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虽然中日韩之间依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存在分歧是必然的,只有保持有效的沟通,才能有效化解分歧,因此各方坦诚的态度,也将是中日韩合作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