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徐霞客游天下:古代背包客的生存之道!

日出东方妮蔻 2025-02-23 20:50:49

‍‌‌‌‌‍‌‌‌‍‌‌‌‍‌‌‌‍‌‌‌‌‌‌‍‌‌‌‍‌‌‌‌‌‍‌‌‌‍‌‌‌‌‍‌‌‌‌‍‌‌‌‌‌‍‌‌‌‍‌‌‌‌‌‍‌‌‌‍‌‌‌‌‍‌‌‌‌‍‌‌‌‌‌‍‌‌‌‌‍‌‌‌‍‌‌‌若古代也流行国庆出游,古人在路上如何解决衣食住行

在古代,若也盛行国庆出游之风,古人的旅行生活同样充满智慧与趣味。面对路途中的衣食住行,他们自有妙招。

吃,乃旅行之首要。古人无法如现代人般随身携带信用卡,因此干粮成为必备之选。诸如锅盔等能存放多日的食品,便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此外,若遇繁华之地,尚可寻得餐馆解馋;若处偏远之境,则需自备粮食,以免饿肚。

住,则是旅行中的另一大考验。古之时,有官置驿站,以供公差行役歇宿;亦有民间旅店,方便百姓往来投止。驿站者,备车马、食宿,通传政令,联四方之要途;旅店者,迎四方之客,供休憩之所,市井巷陌间常见其踪 。而对于像徐霞客这样的背包客,寺庙则成为他们的另一选择。欲知寺中可否食宿,唯观韦陀手中之杵。若杵扛于肩,此为大寺,可待云游僧众免费食宿三日;杵平端于手,乃中等规模之寺,可容僧众免费食宿一日;杵置地上,则寺小,不供云游僧众食宿。当然,寺庙的食宿并非对所有旅人都开放,但精通佛法的徐霞客总能轻松搞定。

行,对于古人来说更是充满挑战。骡马驴成为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而轿子则是奢侈之选。更多的旅人则依靠双脚,踏遍千山万水。杜甫曾感叹徒步旅行的艰辛,但薛涛却从中找到了诗意。水路则依靠船只,徐霞客的漂流经历便是明证。不过,他们的漂流是为了前行,而非现代人的娱乐。

玩,则是古人旅行中的乐趣所在。与今人不同的是,古人无需支付高昂的门票费用。青山绿水、名胜古迹,皆可自由观赏。李白笔下的剑阁、杜甫游历的山水,都是他们旅行的见证。然而,由于古代经济技术手段落后,对自然景点的开发也极为有限。

此外,古人的旅行往往带有“从政”、“经商”或“公派”等背景。如杜甫的宦游、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之夫的经商之旅、唐玄奘的公派取经等。而像徐霞客这样的普通百姓能够游遍名山大川,实属难得。这不仅需要丰富的旅行经验,更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