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古代也流行国庆出游,古人在路上如何解决衣食住行
吃,乃旅行之首要。古人无法如现代人般随身携带信用卡,因此干粮成为必备之选。诸如锅盔等能存放多日的食品,便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此外,若遇繁华之地,尚可寻得餐馆解馋;若处偏远之境,则需自备粮食,以免饿肚。
行,对于古人来说更是充满挑战。骡马驴成为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而轿子则是奢侈之选。更多的旅人则依靠双脚,踏遍千山万水。杜甫曾感叹徒步旅行的艰辛,但薛涛却从中找到了诗意。水路则依靠船只,徐霞客的漂流经历便是明证。不过,他们的漂流是为了前行,而非现代人的娱乐。
玩,则是古人旅行中的乐趣所在。与今人不同的是,古人无需支付高昂的门票费用。青山绿水、名胜古迹,皆可自由观赏。李白笔下的剑阁、杜甫游历的山水,都是他们旅行的见证。然而,由于古代经济技术手段落后,对自然景点的开发也极为有限。
此外,古人的旅行往往带有“从政”、“经商”或“公派”等背景。如杜甫的宦游、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之夫的经商之旅、唐玄奘的公派取经等。而像徐霞客这样的普通百姓能够游遍名山大川,实属难得。这不仅需要丰富的旅行经验,更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