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国」河北·馆陶

扶摇天下人文 2022-03-15 13:46:10

馆陶县是河北省邯郸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接壤区。近年先后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等3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

临黄河故道,处中原腹地,南北通衢,沃土千里,膏腴之地,几度为王孙封邑。前沿要道,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馆陶,一个使用两千多年的名字,沧桑变化,荣耀与苦难,风雅与奇巧,大地上可见的历史随运河流水滔滔逝去,看不见的精神家园,却随古老的地名长存于血脉,传承不绝,相续久远。

历史

公元前602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事。古老的黄河发生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次改道。

在宿胥口与当地的清水、淇水汇流向东北奔流入海。新河道流经的地方自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几百年之后,在新河道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县治——馆陶。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本春秋时晋地冠氏邑,陶氏在县西北七里,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

馆陶这个名字自西汉起登上历史舞台,对于馆陶来说,当初汇入黄河的清水,如今称为卫运河的这条河流它是不折不扣的母亲河。黄河改道后,清水汇入黄河之处淤积出大片肥沃的滩地,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最初的农业繁荣。

经济的富庶与交通的便利,令赵王选择这里设置馆驿。拥有了赵王馆驿的馆陶,迅速成为区域的核心。到西汉时期,馆陶已是闻名朝野的一方大邑,朝廷遂在此设馆陶县。

公元前189年,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刘嫖出生了。汉文帝将膏腴之地馆陶作为食邑赐给自己的掌上明珠,封刘嫖为馆陶公主。

从汉朝到唐朝,共有四位帝王的女儿被封为馆陶公主,另有三位王子被封为馆陶王,馆陶之重要可见一斑。

这种重要始终离不开卫运河的水。公元前109年,黄河北决于馆陶,清水再次分流而出。公元204年,曹操将淇水引入白沟以通粮道,自此开启了馆陶的航运生涯。

隋炀帝在古白沟基础上开凿永济渠,成为中国大运河通航较早的河道,永济渠多次疏浚改道。宋元时称御河,明清时称卫河。民国之后又称为卫运河。

千年时光里,这条河始终是中国漕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时间,馆陶境内舳舻相接,车马交驰,河工繁忙,商贾云集,成为闻名一时的运河重镇。朝廷在此置递运所,驿站转输物资与传递信息,官称“陶山水驿”。

从春秋到现在,物换星移,记忆难寻,唯独馆陶这个名字深刻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它的过往与故事。

从西汉之初设县至今,两千多年时光如白驹过隙,陶山已平,馆驿无存。曾经的富庶与荣耀,战火与灾荒都在浩荡的历史风云中远去,而馆陶之名毫不张扬地传承着这片土地曾经的王者风范、名邑风流以及古雅中正的性情与人格。

特产

“先有馆陶砖,后有北京城”,这是在河北邯郸一带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谚。所谓馆陶砖,又称临清贡砖。

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为迁都北京,开始大兴土木营造新都。举国工匠会聚,选苏州金砖铺就三大殿,泽临清贡砖砌出紫禁城。

这两种叩之皆有“金石之声”的砖石,从此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久享盛名,馆陶明代属临清州管辖。

馆陶砖规制严格,棱角分明,敲击起来有如铜声,用力打碎,青砖内无有气孔、沙眼,是上等的建筑材料。

《明神宗实录》中形容为“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卫运河千年淤积的优质河泥,是烧造贡砖的不二之选。

一时之间,馆陶境内窑火升腾,车来人往,烧造贡砖的砖窑沿运河两岸绵延60里,民间有72皇窑的说法。

优质河泥历经十八道严格的工序煅烧成优质成砖,经运河航道千里运至京城。据乾隆年间《临清洲志》记载,供应北京城的馆陶贡砖岁征百万。

为了满足建城需要,朝廷规定凡通航于运河的船只,必须无条件加带贡砖进京。

此后为北京城的陆续修缮与增建,馆陶皇窑持续供应贡砖五百年之久。民谚“先有馆陶砖,后有北京城”由此而来。

在河为泥,入窑成砖,垒入城墙,贡砖就成了象征王权尊荣的一部分。百年时光过去,运河岸边窑火久熄,七十二皇窑的热闹喧嚣已随水而逝。而紫禁城上叩之铮然作响的青砖,早已化身成文明的一角,令历史的绝代风华永驻于斯,也留住了馆陶人的勤谨与执着,纯良与工巧。

黑陶

水火既济而土合,陶是中国最早的造型艺术之一。古黄河的泛滥,留给馆陶大量优质黏土,为制陶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馆陶曾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而黑陶是馆陶的骄傲。1928年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龙山文化发掘地发现了一种带有光泽的黑色陶片,使得黑陶这一古老的艺术重见天日。

作为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的技术较彩陶更为先进。在原始社会,黑陶的产生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馆陶历史上曾盛产黑陶。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龙凤黑陶从上千件艺术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前来观礼的各国代表们。

黑陶叩之有鸣玉之声,富墨玉之美,泛青铜之光,像一枚从祖先手中流传下来的明珠,在馆陶人的手中独出心裁韵致天成。古老的技艺绽放出从未有过的华彩。

文化

明朝人王崇庆在《重修儒学记》中描述:馆陶东望泰岱,西距卫河,北接清源,南迩畿辅诸郡邑。盖形胜要会之地,四方莫先焉。

与孔孟之乡古鲁国相邻的馆陶,自古崇尚儒学。在馆陶县城东南角,坐落着这个小城重要的精神寄托所在—文庙。

放眼世界,但凡有华人之处,必有文庙。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馆陶文庙内除了供奉孔子之外,还在显著位置供奉着孔门十贤之一的子夏。

子夏“西河讲学”的故事已经在此传颂了千年。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是著名的儒家学派传人。曾经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去世后便教衍于此。

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中记载“文侯以卜子夏为师,四方贤士多归之。”。

在王桃园村坐落着令馆陶人心生自豪的陶山书院。书院这种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的民间教育机构在古代中国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自金元之后,馆陶的各类学校十分繁盛,而陶山书院始终是其中翘楚。陶山书院最初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曾是黄河以北地区远近闻名的书院。

历史长河中以此为阵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饱学之士。馆陶的文化教育,儒学思想交流也因此更为兴盛。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陶山书院几经损毁,又几经修缮,一直延续到近代。书院的外貌一直在变化,馆陶人对文脉沿袭的重视始终未变。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王桃园这个仅有125户的小村庄,先后走出了130位大学生,其中不乏博士、硕士和留学海外的学子。

古县馆陶崇师重学,文脉不断。千年的文化濡养扎根大地,淡泊淳厚,大气宽阔。撑得起繁华,品得了平淡,不限于苦难缠缚,不惑于物欲滋扰,安守乡土,志存高远,任山河巨变,不改初心。

枕陶山、襟卫水,史接千载,运通万里。馆陶,运河兴衰记录着中原大地沧海桑田的变换。书院学堂传承着中华文脉,薪火相传的精神。黑陶、贡砖秉精工之巧,传细作之妙。

在碰撞与融合中创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千年古县,再谱华章。

0 阅读: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