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打渔只取30斤,多则放生,八府巡按:你是我恩公

时髦蛋糕文化 2025-03-30 08:27:20

列位看官,且听老朽絮叨一段渔家怪事。

这事儿啊,出在咱们淮南道青牛渡口,有个诨号"李秤砣"的渔夫,每日卯时开船打渔,有个雷打不动的怪规矩——网撒三遭,只取三十斤鲜鱼,多一两都不要!

您猜怎么着?

这李秤砣的乌篷船啊,船头总挂着杆锃亮的黄铜秤,那秤砣足有半斤重。

每逢起网,他先把活蹦乱跳的鱼儿倒进竹篓,再一尾一尾往外拣,直到秤杆儿翘得跟水蛇腰似的才罢手。

旁边渔户都笑他傻:"老李头,你这哪是打渔,分明是喂鱼!

可这李秤砣只是嘿嘿一笑,露出豁了口的黄牙:"各位有所不知,三十斤是个定数。

多取了,怕是要遭天谴哩!

说罢,将剩下的鱼又哗啦啦倒回江里。

您说怪不怪?

别人家渔网三天就破,偏他的网能用三年,连水鬼都不扯他的网!

这日头刚爬到柳树梢,官道上突然热闹起来。

八匹雪马拉着青幔轿子,蹄声把江面都震出波纹。

轿帘掀开,下来位头戴蓝宝石顶戴的巡按大人。

这大人不下轿问案,倒直奔渡口,见着李秤砣就作揖:"恩公在上,受学生一拜!

"巡按大人怕不是魔怔了?"这老李头几时救过官老爷?

李秤砣也懵了,手里刚称的三十斤鲫鱼哗啦啦撒了一地。

那大人却执意要行大礼,额头都磕到青石板缝里:"恩公且听学生道来,此中因果,要追溯到三十年前……"

原来啊,这巡按大人前世是条白龙,因触犯天条被贬到淮河。

那日雷劫临头,奄奄一息之际,正遇着李秤砣前世——是个摆渡的艄公。

艄公见他可怜,便用木盆盛了三十斤江水,将白龙养在盆底。

谁料这三十斤水,恰是天河水精,救得白龙渡劫飞升。

"所以今世恩公捕鱼三十斤便罢手,正是应了那三十斤天河水精的因果!

巡按大人说着,从袖中取出个羊脂玉瓶:"这里装着玉帝赐的玄元重水,恩公滴一滴在船头,往后鱼虾自会跃入网中,再不必辛劳。

李秤砣却连连摆手:"大人好意心领了,只是老朽打渔三十年,早看出这江里的门道。

他神秘兮兮地凑近:"您瞧见那芦苇荡里的金鳞没有?

那是龙王九太子,每月初一都来听我唱渔歌哩!

巡按大人却正色道:"恩公有所不知,那九太子正是当年盆中的龙影所化。

说着指向江心,但见碧波中隐现龙形金光。

李秤砣突然高歌起《淮河谣》,霎时间江面翻起银浪,九条金龙腾空而起,在巡按头顶盘旋九圈,化作漫天霞光。

那夜江面起了浓雾,李秤砣的乌篷船在浪尖打摆子。

船头黄铜秤突然泛起绿光,秤砣竟自个儿转起来,咚、咚、咚敲得船板震天响。

老李头刚要摸火折子,忽听得江心传来哭丧调:"三十斤呐三十斤,秤杆翘到阎罗殿哟——"

这调子像极了村西头哭丧的周寡妇,可周寡妇分明躺在病床上三月有余!

李秤砣壮着胆子喊:"何方孤魂野鬼?

水面突然炸开,七八条黑影窜上船头,定睛一看——嗬!

全是三尺长的红尾鲤鱼,鳞片泛着血光。

"李秤砣,李秤砣!

鱼群竟开口说人话,"三十斤阳寿换三十斤鱼,今日该收账啦!

老李头踉跄后退,撞翻鱼篓,那三十斤鲫鱼落地即化,变成一滩黑水,腥气冲得他直翻白眼。

再睁眼时,天已大亮,船板湿漉漉的像泼过血水。

李秤砣跌跌撞撞回村,正撞见巡按大人的轿子堵在渡口。

轿帘掀开,露出张煞白的脸,竟与昨夜鱼精模样有七分相似!

"恩公莫怕,且随学生来。

巡按大人引他进了江边祠堂,祠堂里供的竟不是菩萨,而是尊青铜秤砣,砣身刻满符咒,正是李秤砣船头那物件!

烛光摇曳间,秤砣投下的影子活像条盘着的龙。

门外冲进来个披头散发的老妇人,正是周寡妇的婆婆。

李秤砣,你害死我儿媳!

她抖着件血衣,"这衣裳在江滩捡的,上面绣着你家船号!

众人凑近细看,果然衣角绣着"李记渔"三个小字。

"大胆水鬼,还不现形!

说着掏出羊脂玉瓶,一滴玄元重水泼向老妇。

老妇浑身冒白烟,惨叫中现出原形——竟是条丈长的白鳝,肚皮鼓得透亮,里头隐约可见人形。

"三十斤,又是三十斤……"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月夜,曾救起个穿红衣的落水女子。

那女子临别时往他船头挂了这黄铜秤,说能镇江水。

如今想来,那女子眉眼竟与巡按大人有三分神似!

且说这巡按大人前世原是白龙,因偷藏定海神针被贬。

那神针正藏在黄铜秤里,李秤砣每日称量三十斤,实则是压制神针戾气。

昨夜他破了规矩,神针震动惊醒了沉睡的鳝精,这才引出后续祸事。

"恩公有所不知,这三十斤乃是天地秤。

当年大禹治水,将神针浸入淮水,许它每日吸三十斤精魄。

恩公捕鱼三十斤,实则是代神针受过啊!

说着掀开地窖,露出根通天铁柱,柱身刻满水族冤魂。

"难怪近年渔获越来越少!"老李头你害苦我们啦!

人群躁动起来,巡按却摆摆手:"诸位莫急,且看这秤砣底面。

众人凑近细看,只见秤底刻着八字篆文:"三十而满,满则归源"。

话音未落,江面突然卷起漩涡,九条金龙拽着铁柱直往云端去。

李秤砣的乌篷船腾空而起,船头秤砣迸出万道金光。

巡按大人纵身跃上云端,白衣猎猎化作龙形,与那铁柱上的冤魂缠斗作一团。

列位看官,这金龙与冤魂孰胜孰负?

李秤砣的性命能否保全?

且听下回"铁柱镇淮水,秤砣定乾坤"。

不过老朽先漏个底——那周寡妇的病根,全在船板夹缝里的半片龙鳞呐!

列位看官,且听老朽掰扯这段最险的。

那夜巡按大人现了龙形,与铁柱上的冤魂斗得正酣,九道龙影缠住铁柱,愣是拔不出半寸。

李秤砣的乌篷船在云头打转,船头黄铜秤砣突然迸出金光,照得江面百里亮如白昼。

"李秤砣快看这!

巡按大人龙尾一卷,将船头秤砣抛过来。

老李头接住一看,秤砣底面竟浮现出星图,二十八宿连成长河,正中央写着四个篆字:"淮水天衡"。

三十年前月夜,那红衣女子将秤砣挂在他船头时,江面也浮着同样的星图。

女子轻叹:"这秤砣是禹王分定天下水脉的宝物,可惜被那神针压住了灵性。

说着往江心撒了把红豆,红豆化作流火,烧得水面通红。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李秤砣突然念起酸诗,怀里的红豆坠子发烫。

巡按大人龙目圆睁:"恩公怎会有月老宫的红豆?

原来这坠子正是当年红衣女子所赠,李秤砣一直挂在腰间。

冤魂们突然尖啸,铁柱迸出黑气,化作百丈高的水鬼。

巡按大人的龙鳞开始脱落,金血染红了云头。

李秤砣急中生智,将红豆坠子按在秤砣星图上,霎时间二十八宿大亮,铁柱上的冤魂被星光捆成茧子。

大禹治水时,定海神针本是测量江河水量的量天尺。

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神针折断坠入淮水,针眼吸了千年精魄,竟生出灵智要掀翻天地。

禹王不得已请来月老,以相思红豆为锁,星宿图为钥,将其镇压在青铜秤中。

"李秤砣快称重!

巡按大人嘶吼着。

老李头慌忙抱起秤砣,将铁柱上的黑气当作活物来称。

秤杆猛地翘起,针尖竟指向巡按大人眉心!

原来那白龙转世,正是神针千年怨气所化!

九重天上突然传来钟磬声,八仙踩着云头赶来。

何仙姑的荷花化作金钵,曹国舅的玉板敲出梵音,黑气被震得四散。

铁拐李却盯着李秤砣直笑:"好个三十斤,好个天地心!

被金光罩住的白龙显出人身,正是巡按大人。

他悲切道:"恩公可知,你每日少取三十斤鱼,便是在压制我体内魔性。

如今神针苏醒,我……我怕是要成魔了!

"魔又如何?

当年红衣姑娘赠我秤砣时说过,万物皆可称,连人心都能量!

说着将红豆坠子塞进巡按口中,巡按周身泛起红雾,龙角竟长出莲花。

二十八宿图突然腾空,将神针裹成茧状。

吕洞宾拔剑斩断茧丝,神针化作流星坠入东海。

江面浮出座青铜巨秤,秤盘托着巡按,秤砣压着李秤砣,两人竟成了新的"淮水天衡"。

八仙飘然而去,留下巡按与李秤砣在云端对饮。

巡按抚着腰间新挂的月老坠:"恩公,这红豆锁住了神针,却锁不住相思。

李秤砣啐了口酒:"呸!

老道我只知打渔,不懂这些文绉绉的!

江面突然传来熟悉的渔歌,红衣女子划着荷叶舟而来。

巡按大人脸色大变,李秤砣却笑骂:"好你个月老,当年化女身骗老子,这账怎么算?

女子掩嘴轻笑:"三十斤相思,换三世姻缘,秤砣官人觉得可值?

老朽说到此处,天已大亮。

渡口石阶上,李秤砣的乌篷船不知何时归来,船头黄铜秤砣闪着微光,秤盘里卧着条小白龙,正吐着泡泡数鱼玩。

您说怪不怪?

0 阅读:1
时髦蛋糕文化

时髦蛋糕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