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既是单位必须提供的一个义务,也是我们辛勤付出的一个证明。工资条反映了我们工资的构成,双方发生了争议,工资条是一个有效的证明。为让大家对工资条有更清楚地了解,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段建国律师依托法律规则及裁判指引,对工资条的5条常见法律内容进行了分析整理,供大家参考。
1.单位不发工资条的行为,违法!
《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则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 .工资条一定是纸质的吗?
不是。如今,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也向员工提供电子工资条,并非必须提供纸质工资条。电子工资条同样可以让员工及时了解本人的工资情况,可以说是如今广大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条的主流做法。
3.单位发工资条是主动发还是需要员工申请?
工资条只是个俗称,正式的称谓即工资清单。单位应按规定主动发工资条。比如,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企业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应当按时将工资划入劳动者本人账户。企业直接发放工资的,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办理签收手续。企业不管以何种形式发放工资,都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一份本人的工资清单。
4.工资条可代签吗?
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的可由亲属或他人代签,但应办理委托手续。
5 .工资条的作用
(1)看五险一金、个税、年金等扣除项
一般来说,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为“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于后两者个人不必缴纳,因此,反映到工资条上,个人扣款就只有前三项。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为员工代扣个税,职工应及时查看个人的个税扣缴申报情况。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工资条可确认劳动关系
当员工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工资条即是重要的凭证之一。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二条规定,若劳动关系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可以作为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因此,每个月的工资条,都应当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