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春天种豌豆,移栽有门道,产量高,效益也好!
在四川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每到春天,便充满了农事的热闹与希望。豌豆,作为一种备受喜爱的农作物,在川地的春天种植有着独特且充满技巧的过程,如果能把握好移栽这一关键环节,丰收便是手到擒来,效益也颇为可观。
先说说豌豆在四川春种的市场需求。在四川,每年的豌豆上市季节,市场上的需求量是惊人的。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年春季四川地区对新鲜豌豆的需求量能达到数千吨。在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豌豆总能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新鲜的豌豆角,鲜嫩翠绿,无论是清炒,那脆嫩的口感,带着清甜的气息;还是做豌豆炖猪蹄,豌豆吸饱了猪蹄的汤汁,变得软糯香甜,富含营养。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农民们积极投入到豌豆的种植当中。
接下来讲讲豌豆的种植前准备。四川的土壤条件多样,但种植豌豆的土壤最好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注意避免过于黏重或者积水严重的地方。经过冬季的休耕,土壤肥力状况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通过土壤检测发现,土壤中的氮含量大约在每千克8 - 12毫克,磷含量在5 - 8毫克,钾含量在100 - 150毫克左右时,比较适合豌豆生长。如果肥力不足,就需要施加基肥,一般每亩地施有机肥1500 - 2000千克,复合肥30 - 40千克。这一过程就像是给即将“作战”的士兵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弹药。
然后是播种环节。豌豆种子有大小之分,在四川春播时,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是关键。大粒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潜力相对更高。从发芽率数据来看,大粒豌豆种子的发芽率能达到90%以上,而小粒种子发芽率可能在80%左右。播种量方面,根据不同的种植密度,每亩大概播种3 - 5千克种子。播种深度通常在3 - 5厘米为宜。太浅的话,种子容易落干,太深则不利于种子出土。
而说到移栽,这里的门道可不少。与直接播种相比,移栽有着明显的优势。移栽的豌豆苗更加健壮,根系发达。直接播种的豌豆苗,初期生长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鸟害、虫害等。从最终的产量对比来看,移栽后的豌豆平均亩产能达到1200 - 1500千克,而直接播种的在正常情况下亩产大约在1000 - 1300千克,移栽产量优势明显。
在移栽时间上,四川的春天,一般选择在清明节前后较为合适。这个时候气温回升,天气逐渐稳定,豌豆苗已经具备一定的抗逆能力。在移栽之前,要对苗床进行精心管理,保证苗床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当豌豆苗长到3 - 4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前要进行炼苗,就是逐渐让豌豆苗适应外界环境。炼苗时间保持在7 - 10天左右。移栽时,要注意株行距,株距保持在25 - 30厘米,行距保持在30 - 40厘米。这样合理的株行距能保证每株豌豆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通风透光性好。
移栽后的管理同样重要。移栽后的豌豆苗要浇足定根水,这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在四川春季多变的天气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和倒春寒。一旦遭遇暴雨,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部腐烂。如果遇到倒春寒,可以采取覆盖地膜等方式来保温保墒。在施肥方面,移栽后15 - 20天,可以追施尿素5 - 8千克,促进植株生长。开花期增施磷钾肥,每亩施磷酸二氢钾10 - 15千克,能提高豌豆的结荚率。
从市场效益来看,移栽的豌豆因为产量高、品质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而且,由于四川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产的豌豆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新鲜豌豆在餐饮和电商平台的销售火热。以成都的一些电商商家为例,他们售卖的新鲜豌豆,价格根据季节波动在每千克8 - 15元不等。按照每亩1200千克的产量,除去种植成本后,每亩的净利润能达到2000 - 3000元左右。这对于四川的农民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四川春天的豌豆种植,移栽只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但却是决定产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环。掌握移栽的门道,如同掌握了一把打开丰收之门的钥匙。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在春天的照耀下,孕育出饱满鲜嫩的豌豆,不仅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为农民带来满满的收益。在这个春天里,四川的土地上,豌豆种子的播撒和移栽,正是一场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