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将老汉踹下船
在江南水乡,有条蜿蜒曲折的小河,名叫柳河。
柳河两岸,垂柳依依,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可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却流传着一个诡异的故事,让人听了脊梁骨发凉。
故事发生在民国年间,柳河边上有个村子,名叫柳河村。
村里有个木匠,名叫李大胆。
这李大胆人如其名,胆大包天,啥也不怕。
他手艺高超,做出的木器活儿结实耐用,村里人都爱找他帮忙。
这天,李大胆接到了一单活儿,要去对岸的镇上给一户人家打制家具。
他收拾好家伙什儿,就来到了柳河边的渡口。
渡口上停着一条小船,船夫是个老汉,名叫赵老蔫。
赵老蔫六十多岁,皮肤黝黑,身材干瘦,整天眯缝着眼睛,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可你要是以为他好欺负,那就大错特错了。
赵老蔫在柳河上摆渡了几十年,水性极好,力大无穷,遇到风浪也稳坐钓鱼台。
李大胆上了船,把家伙什儿放在船上,冲赵老蔫点了点头:“老蔫哥,过河嘞!”
赵老蔫懒洋洋地应了一声,拿起竹篙,轻轻一点,小船就离了岸。
船儿悠悠,荡在水上,微风拂面,好不惬意。
可李大胆却觉得今儿这气氛有点不对劲儿,他左顾右盼,也没看出啥名堂来,只好摇了摇头,心想自己可能是多心了。
船行到河中央,突然刮起了一阵怪风。
这风来得急去得也快,可吹得小船直打晃儿。
赵老蔫赶紧稳住船身,脸色却变得阴沉起来。
他眯缝着眼睛,瞅瞅河面,又瞅瞅李大胆,欲言又止。
李大胆察觉出异样,问道:“老蔫哥,咋了?
这风有啥说道儿?”
赵老蔫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兄弟啊,今儿这风不对劲儿,怕是要有事儿啊!”
李大胆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可嘴上却不肯示弱:“老蔫哥,你可别吓唬我,我李大胆啥没见过,还能被这阵风吹跑了?”
赵老蔫摇了摇头,不再言语,只是更加用力地撑着船。
可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涌起了一股黑水,像是从水底冒出来的。
黑水翻滚着,散发着刺鼻的腥臭味儿,把小船团团围住。
李大胆和赵老蔫都愣住了,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阵仗。
李大胆手里攥着斧子,眼睛瞪得溜圆,生怕有啥东西从黑水里冒出来。
赵老蔫则不停地划着船,想尽快冲出这片黑水。
可就在这时,黑水里突然伸出了一只惨白的手,紧接着,一个浑身湿漉漉、脸色铁青的人头冒了出来。
那人头发披散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大胆和赵老蔫,嘴角勾起了一抹诡异的笑容。
李大胆和赵老蔫吓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他们使劲儿划着船,想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
可那黑水像是活的一样,紧紧地缠着小船,不让它离开。
就在这时,李大胆突然想起了啥,他猛地回头看向赵老蔫,问道:“老蔫哥,今儿是啥日子?”
赵老蔫一愣,说:“今儿是中元节啊,咋了?”
李大胆一听,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中元节,也就是鬼节,这天晚上,鬼魂会出来游荡。
他们肯定是撞上了不干净的东西了!
李大胆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瞅瞅那鬼头,又瞅瞅赵老蔫,突然有了个主意。
他一把抓起斧子,冲那鬼头就砍了过去。
那鬼头一见斧子,吓得赶紧缩回了黑水里。
李大胆趁机对赵老蔫说:“老蔫哥,快划船,咱往岸边靠!”
赵老蔫一听,赶紧使劲儿划着船。
小船在黑水里左冲右突,终于冲出了包围圈,靠向了岸边。
可就在这时,那鬼头又冒了出来,张开大嘴,朝李大胆扑了过来。
李大胆眼疾手快,一把将斧子扔了过去,正中那鬼头的脑门儿。
那鬼头惨叫一声,又缩回了黑水里,再也不见了踪影。
小船终于靠了岸,李大胆和赵老蔫都瘫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缓过神来,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
李大胆瞅瞅赵老蔫,说:“老蔫哥,今儿多亏了你,要不我这条命就交代在这儿了。”
赵老蔫摆摆手,说:“兄弟啊,你也别谢我,咱俩这是命不该绝。
不过,这黑水的事儿,你得帮我打听打听,到底是咋回事儿?”
李大胆点了点头,说:“放心吧老蔫哥,这事儿我一定帮你查清楚。”
李大胆说完,就背起家伙什儿,往镇上走去了。
赵老蔫则留在渡口,望着河面发呆。
李大胆到了镇上,给那户人家打制家具。
他一边干活儿,一边打听黑水的事儿。
可镇上的人一听黑水,都吓得脸色铁青,不肯多说。
李大胆不甘心,又跑了几家,终于从一个老人口中得知了真相。
原来,这柳河里淹死过人,那黑水就是淹死鬼的怨气所化。
每到中元节这天晚上,淹死鬼就会出来找替身,要是碰上了人,就会把他拖进黑水里淹死。
李大胆一听,心里顿时明白了。
他谢过老人,就匆匆回到了渡口。
他把这事儿跟赵老蔫一说,赵老蔫吓得直哆嗦,说:“兄弟啊,这可咋办啊?
咱以后还咋摆渡啊?”
李大胆想了想,说:“老蔫哥,你别怕,我有办法。
你明天准备点酒菜,我请你喝酒,咱好好合计合计。”
赵老蔫一听,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晚上,赵老蔫准备了酒菜,和李大胆坐在渡口上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李大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他打算在渡口上立个牌子,写上“中元节晚上,禁止摆渡”的字样,以此来提醒过往的行人。
另外,他还要在渡口上烧点纸钱,祭奠那些淹死鬼,希望他们能安息,别再出来害人。
赵老蔫一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点头同意了。
于是,两人就分头行动起来。
李大胆去镇上买了红纸和毛笔,写了牌子立在渡口上。
赵老蔫则去买了纸钱和香火,准备晚上烧给淹死鬼。
到了晚上,两人来到渡口上,点起了香火,烧起了纸钱。
他们一边烧纸钱,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祈求淹死鬼安息。
烧完纸钱,两人就坐在渡口上,等着看效果。
过了一会儿,河面上果然又涌起了黑水,可那黑水在离渡口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就停下了,没有再靠近。
李大胆和赵老蔫见状,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这淹死鬼算是被他们给安抚住了。
可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传来了“扑通”一声巨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掉进了水里。
两人赶紧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在河面上一闪而过,消失在了黑暗中。
李大胆和赵老蔫都愣住了,他们不知道那黑影是啥东西,也不知道它为啥会出现在这儿。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恐惧和不安。
就在这时,那黑影又出现了,它在水面上快速游动着,朝渡口逼近。
李大胆和赵老蔫吓得赶紧站了起来,想跑却又不知往哪儿跑。
那黑影越来越近,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原来,那是一个人,一个浑身湿漉漉、脸色铁青的人。
他瞪着眼睛,张着嘴,嘴里发出“呜呜”的怪声,像是被啥东西给堵住了。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看,吓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们认出了这个人,正是前几天在船上遇到的那个鬼头!
鬼头一见两人,就猛地朝他们扑了过来。
李大胆和赵老蔫吓得连连后退,一直退到了渡口边上。
鬼头扑到两人面前,伸出惨白的手,就要抓他们。
李大胆和赵老蔫吓得闭上了眼睛,等死。
可就在这时,李大胆突然想起了啥,他猛地睁开眼睛,一把将身边的赵老蔫踹下了船!
赵老蔫猝不及防,被李大胆一脚踹进了河里。
他“啊”地惨叫一声,就消失在了河水中。
鬼头一见赵老蔫被踹下了船,就猛地转身,朝河里扑了过去。
李大胆趁机捡起地上的斧子,冲鬼头就砍了过去。
鬼头一见斧子,吓得赶紧躲闪。
可李大胆却像是发了疯一样,追着鬼头就砍。
斧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寒光,吓得鬼头连连后退。
终于,鬼头被李大胆给追得没了辙,一转身,“嗖”一下钻进了黑水里,再也没敢冒出来。
李大胆站在渡口上,喘着粗气,望着平静的河面,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瞅瞅手里的斧子,又瞅瞅空荡荡的渡口,心里五味杂陈。
他没想到,自己这一脚,竟然把赵老蔫给踹下了河。
虽然他是为了自救,可赵老蔫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他咋跟村里人交代啊?
李大胆在渡口上坐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他瞅瞅天色,已经大半夜了,村里人怕是都睡了。
他叹了口气,背起家伙什儿,往村里走去。
一路上,李大胆心里都在盘算着咋跟村里人解释这事儿。
他琢磨来琢磨去,也没想出个好主意。
他知道自己这一脚,肯定是惹了大祸了,赵老蔫要是真有个好歹,他这条命怕是也保不住了。
李大胆回到村里,没敢回家,直接去了村长家。
他把事情经过跟村长一说,村长吓得脸色铁青,半天没说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村长才缓过神来,瞅瞅李大胆,说:“这事儿大了,赵老蔫要是真没了,你咋办?”
李大胆低下头,说:“我也不知道咋办,我就是想活命,没想到……”
村长叹了口气,说:“这事儿得从长计议,你先回家吧,明天再说。”
李大胆点点头,低着头回家了。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一直在想着赵老蔫的事儿。
他不知道赵老蔫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村里人会咋对他。
他觉得自己这回是惹了大麻烦了,说不定连命都得搭进去。
就这样,李大胆一夜未眠,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可刚睡了一会儿,就被一阵吵闹声给吵醒了。
他揉揉眼睛,瞅瞅窗外,只见村里人都往渡口那边跑。
李大胆心里一紧,赶紧穿好衣服,也跟着往渡口跑去。
到了渡口一看,只见人们都围在河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啥。
李大胆挤进人群一看,只见河边上躺着一个人,正是赵老蔫!
他吓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心想这下完了,赵老蔫肯定是被自己给踹死了。
可就在这时,赵老蔫突然“咳”了一声,吐出了几口水,然后睁开了眼睛。
他瞅瞅周围的人,又瞅瞅自己,一脸茫然。
人们一见赵老蔫醒了,都欢呼起来。
李大胆也松了口气,心想赵老蔫这是命不该绝啊。
赵老蔫坐起身来,瞅瞅李大胆,说:“兄弟啊,你这是干啥啊?
咋把我踹河里去了?”
李大胆一听,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啥好。
他瞅瞅村长,又瞅瞅村里人,最后才鼓起勇气说:“老蔫哥,对不起啊,我当时也是没办法,那鬼头要抓咱俩,我只能把你踹下去,让它去追你,我才有机会跑啊。”
赵老蔫一听,愣了愣,然后笑了:“兄弟啊,你这是救了我一命啊,我咋能怪你呢?
再说,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村里人一听,也都纷纷劝说起来,说李大胆这是为了救赵老蔫,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的,让赵老蔫别往心里去。
赵老蔫听了村里人的话,也就不再追究了。
他瞅瞅李大胆,说:“兄弟啊,咱俩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以后还是好兄弟。”
李大胆一听,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点头。
这事儿过后,李大胆和赵老蔫的关系更铁了。
他们一起摆渡,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就像亲兄弟一样。
村里人也都说,李大胆这人虽然胆大包天,但关键时刻还是讲义气的。
可这事儿虽然过去了,但李大胆心里却一直有个疙瘩。
他始终觉得,那鬼头的事儿还没完,它早晚还得来找自己。
他琢磨着,得想个法子,把这鬼头给彻底解决了,要不自己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于是,李大胆就开始琢磨起来。
他想着,那鬼头既然是淹死鬼,那肯定跟水有关。
他要是能想个法子,把这水给改了道儿,那鬼头不就找不到自己了吗?
李大胆把这想法跟赵老蔫一说,赵老蔫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于是,两人就商量起来,看咋把这水给改了道儿。
他们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们打算在柳河的上游,挖一条新河,让河水从那儿流过,不再经过渡口。
这样一来,那鬼头就找不到他们了。
说干就干,李大胆和赵老蔫就开始挖河了。
他们白天黑夜地干,累得满头大汗,可心里却乐滋滋的。
他们想着,等这新河挖好了,他们就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就这样,他们挖了一个多月,终于把这新河给挖好了。
他们瞅瞅新河,又瞅瞅老河,心里都很高兴。
他们觉得这新河挖得值,以后再也不用怕那鬼头了。
可就在这时,那鬼头又出现了。
它站在老河上,瞪着眼睛,瞅着李大胆和赵老蔫,嘴角勾起了一抹诡异的笑容。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见,吓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们没想到,这鬼头竟然还能找到他们。
他们瞅瞅新河,又瞅瞅鬼头,心里都明白了,这鬼头跟水没关系,它是跟着他们来的!
李大胆和赵老蔫这回是真没辙了,他们不知道这鬼头到底是啥来头,为啥非得缠着他们不放。
他们琢磨着,这鬼头肯定是有啥说道儿,要不咋会这么邪门呢?
于是,他们就开始打听起来。
他们跑遍了附近的村子,问遍了所有的人,可都没打听到这鬼头的来历。
他们觉得这鬼头肯定是个老古董,要不咋会这么难缠呢?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来了个道士。
这道士穿着一身道袍,手里拿着个拂尘,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他瞅瞅李大胆和赵老蔫,又瞅瞅那鬼头,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道士对李大胆和赵老蔫说:“这鬼头是个淹死鬼,它淹死在这河里,怨气太重,没法安息。
它缠着你们,是想让你们帮它超度,让它能安息。”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恍然大悟。
他们赶紧问道士,咋才能帮这鬼头超度。
道士说,得准备些香火纸钱,在河边上烧给这鬼头,还得念些经文,祈求它安息。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赶紧照做。
他们准备了香火纸钱,在河边上烧了起来。
道士则在一旁念念有词,祈求鬼头安息。
烧完纸钱,道士又对李大胆和赵老蔫说:“这鬼头已经安息了,你们以后再也不用怕它了。”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高兴得热泪盈眶,连连道谢。
他们觉得这道士真是活神仙,要不咋能这么轻易地就把这鬼头给解决了呢?
这事儿过后,李大胆和赵老蔫又过上了安稳日子。
他们一起摆渡,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就像啥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
村里人也都说,这道士真是厉害,要不他们这日子可咋过呢?
李大胆和赵老蔫心里也明白,这日子能过下去,多亏了这道士。
他们琢磨着,等有机会了,一定得好好谢谢这道士,要不心里咋能过得去呢?
于是,他们就开始打听起道士的下落来。
他们跑遍了附近的村子,问遍了所有的人,可都没打听到道士的去向。
他们觉得这道士肯定是云游四海去了,要不咋会这么难找呢?
虽然没找到道士,但李大胆和赵老蔫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他们觉得,这日子能过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们琢磨着,以后得好好过日子,再也不惹这些邪门的事儿了。
就这样,李大胆和赵老蔫在柳河边上摆渡了几十年,一直到老。
他们死后,村里人还给他们立了碑,纪念他们为村里做出的贡献。
而那鬼头的事儿,也成了柳河村的一个传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李大胆和赵老蔫的故事传遍了柳河村,也传到了邻近的几个屯子。
人们茶余饭后总爱聊起这段往事,说李大胆和赵老蔫是咋咋呼呼的两个人,却没想到能遇上那么一档子邪乎事,还愣是给摆平了。
村里老一辈的人都说,那道士肯定是哪位高人的化身,要不咋能那么轻易地就把那淹死鬼给超度了呢?
年轻人则不信这些,他们觉得那道士八成是个骗子,要不咋会连人影都找不着了呢?
可不管咋说,李大胆和赵老蔫是实实在在过上了安稳日子。
他们摆渡了一辈子,也守了一辈子柳河。
村里人都说,这柳河因为有了他们,才变得那么平静,那么安详。
李大胆和赵老蔫老了以后,就把摆渡的活儿交给了儿子。
他们俩就坐在渡口边,晒晒太阳,聊聊天,偶尔也瞅瞅河里,想想年轻时候的事儿。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年轻人,说是来旅游的。
他瞅瞅渡口,又瞅瞅李大胆和赵老蔫,就好奇地问:“大爷,这渡口有多少年了啊?”
李大胆瞅瞅年轻人,说:“嗨,少说也得有几十年了吧。
我和老蔫哥年轻时候就在这摆渡呢。”
年轻人一听,眼睛就亮了:“那你们肯定知道不少这柳河的事儿吧?
能不能给我讲讲啊?”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来了精神。
他们琢磨着,这年轻人肯定是来探秘的,要不咋会对柳河的事儿这么感兴趣呢?
于是,他们就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从柳河的起源讲到渡口的历史,从淹死鬼的传说讲到道士的超度。
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点点头,好像真听明白了似的。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看,心里就高兴了,觉得这年轻人还真是个懂行的。
讲完了故事,年轻人就掏出一张地图,瞅瞅渡口,又瞅瞅地图,说:“大爷,这地图上咋没标这渡口呢?”
李大胆瞅瞅地图,说:“嗨,这地图肯定是老早以前的了,那时候这渡口还没名儿呢。
后来我们摆渡的人多了,这渡口才有了名儿。”
年轻人一听,就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啊。
那你们能不能带我去看看那淹死鬼的地方啊?”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愣住了。
他们瞅瞅年轻人,心想这年轻人是不是疯了?
咋还想去看淹死鬼的地方呢?
可年轻人一看他们的眼神,就笑了:“大爷,你们别误会。
我就是想看看那地方,感受一下。
我保证不乱跑,不乱动。”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琢磨着,这年轻人既然这么执着,那就带他去瞅瞅吧。
于是,他们就领着年轻人,来到了淹死鬼的地方。
那地方已经没啥特别的了,就是一片河滩,几棵柳树。
年轻人瞅瞅河滩,又瞅瞅柳树,就叹了口气,说:“原来这就是淹死鬼的地方啊。
真没想到,这么平静的地方,竟然会有那么邪乎的事儿。”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点点头,说:“是啊,这世事真是难料啊。
谁能想到,我们这两个咋咋呼呼的人,竟然能遇上那么一档子邪乎事呢?”
年轻人一听,就笑了:“大爷,你们别这么说。
我觉得你们能遇上那事儿,也是缘分。
要不咋能传下这么一段佳话呢?”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也笑了。
他们觉得这年轻人说得有道理,要不咋能传下这么一段佳话呢?
从淹死鬼的地方回来,年轻人就在村里住了下来。
他每天都来渡口找李大胆和赵老蔫聊天,听他们讲柳河的事儿。
有时候,他还帮着摆渡,跟村里人混得挺熟。
村里人都说,这年轻人真是个懂行的,要不咋能对柳河的事儿这么感兴趣呢?
李大胆和赵老蔫也觉得,这年轻人真是个好人,要不咋能跟他们这么投缘呢?
有一天,年轻人突然对李大胆和赵老蔫说:“大爷,我想在柳河边上建个纪念馆,纪念那些曾经为柳河付出过的人。”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愣住了。
他们瞅瞅年轻人,心想这年轻人是不是疯了?
咋突然想建个纪念馆呢?
可年轻人一看他们的眼神,就笑了:“大爷,你们别误会。
我就是觉得,柳河因为有了你们这些人,才变得那么有味道。
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柳河不仅仅是一条河,它还有一段历史,一段故事。”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琢磨着,这年轻人说得有道理啊。
要不咋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柳河的事儿呢?
于是,他们就答应了年轻人的请求,帮他一起建纪念馆。
纪念馆建好了以后,就成了村里的一个景点。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听李大胆和赵老蔫讲柳河的事儿。
有时候,年轻人还会领着游客去淹死鬼的地方看看,感受一下那段历史。
李大胆和赵老蔫看着纪念馆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就高兴了。
他们觉得,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味道了。
他们琢磨着,这年轻人真是个能人,要不咋能把柳河的事儿传得这么广呢?
有一天,年轻人突然对李大胆和赵老蔫说:“大爷,我要走了。”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愣住了。
他们瞅瞅年轻人,心想这年轻人咋说走就走了呢?
可年轻人一看他们的眼神,就笑了:“大爷,你们别难过。
我只是去更远的地方,传播柳河的故事。
我相信,总有一天,柳河的事儿会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
李大胆和赵老蔫一听,就点点头,说:“孩子,你去吧。
我们相信你,也相信柳河。”
年轻人走了以后,李大胆和赵老蔫就继续守在渡口边,讲着柳河的事儿。
他们知道,这柳河的事儿,就像他们的生命一样,永远不会结束。
有一天,李大胆和赵老蔫坐在渡口边,晒着太阳,聊着天。
突然,他们看见一艘小船从远处漂来,上面坐着一个年轻人。
那年轻人瞅瞅渡口,又瞅瞅他们,就笑了。
李大胆和赵老蔫瞅瞅年轻人,也笑了。
他们知道,这年轻人一定是来听柳河的事儿的。
于是,他们就招招手,让年轻人上了岸。
年轻人上了岸以后,就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讲柳河的事儿。
他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点点头,好像真听明白了似的。
李大胆和赵老蔫看着年轻人,心里就高兴了。
他们觉得,这柳河的事儿,就像他们的生命一样,永远不会结束。
而这年轻人,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柳河故事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