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五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的三大主力军团之一,由于后来红五军团随西路军西征失利全军覆没,所以大家对红五军团的历史并不是很熟悉。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14日在国民党对江西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在赵博生,季振同,董振堂等人领导下在江西宁都发动起义成建制加入红军的部队。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的来历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陕西督军冯玉祥奉曹锟、吴佩孚控制的北洋政府命令率部参战,冯玉祥嫡系部队进入绥远一线,陕军暂编第1师胡景翼的部队进入河南,由于冯玉祥收了张作霖50万块大洋,联合河北地区孙岳的部队阵前倒戈,直系大败。
冯玉祥组建了国民军,冯玉祥担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担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担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国民军只是一个军事联盟,并没有是下级关系,国民军是西北军的前身。
直系战败后,国民军吞并了直系在北方的地盘,胡景翼担任河南督军占据河南,孙岳担任直隶督军占据河北。随后冯玉祥跟张作霖产生矛盾,孙岳的部队被赶出了河北,退到陕西,孙岳转任陕西督军,为了扩大地盘,孙岳的国民军第三军分别派出孙连仲占据甘肃省,高树勋占据青海省。
1926年9月,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加入北伐军,由于此时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病逝,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岳病重,国民军整体纳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系统。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驻扎在甘肃孙连仲的部队与驻扎在青海的高树勋的部队合编为冯玉祥西北军第2方面军第5路军,孙连仲担任总指挥,孙连仲担任副总指挥。由于东北军张学良支持蒋介石,孙连仲随后在河南新乡通电投靠蒋介石,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
第二十六路军主要编制
总指挥:孙连仲(河北雄县人), 参谋长:赵博生(河北沧县人)
第25师:师长:孙连仲兼任
第73旅(孙连仲的嫡系部队):旅长:董振堂(河北新河县人)
第74旅(冯玉祥总部手枪旅):旅长:季振同(河北沧县人) ,
第75旅(孙连仲在青海扩编的部队):旅长:李松崑(河北雄县人),
第27师:师长:高树勋(河北盐山县人)
第79旅(高树勋的嫡系部队):池峰城(河北景县人)
第80旅(国民五军方振武的部队):旅长:冯安邦(山东无棣人)
第81旅(国民六军的部队):旅长:王恩布(河南项城人)
第二十六路军的主体是原来国民三军孙岳的部队,其中第25师全部及第27师第79旅都是河北人,第27师的第80旅与第81旅分别是山东人与河南人,所以这两个部队属于另类。
宁都起义的背景1931年5月,孙连仲奉命率领第二十六路军对江西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第二十六路军进入江西后,第25师驻宜黄,第27师进驻乐安,由于第25师是第二十六路军的核心主力,所以毛主席决定先打击第27师,第81旅在江西永丰县中村地区被红军歼灭,同时前去增援的第79旅也遭受重创,为了表达善意,被俘士兵和军官都被释放回来。这也让第27师师长高树勋对我党有了较好影响,后来在解放战争初期以战区副司令长官的级别起义加入解放军部队。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因为日军来下入关最先遭难的就是河北,河北可是第二十六路军的老家。
第二十六路军的主要将领联名电报,不愿执行围剿任务,要求前往北方抗击日军,遭到蒋介石的驳斥。孙连仲私下让董振堂直接率73旅先行北上,被蒋介石调集大军阻拦被迫重返宁都。于是孙连仲以生病治疗为由前往上海打探河北老家的消息,高树勋以“养病”为由滞留南昌打探各方的态度。
宁都起义过程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董振堂(73旅旅长)、季振同(74旅旅长)以宴请的名义才把全路军的团以上军官集中到一起,并宣布“绕道广东,北上抗日”。
宁都在北,瑞金在南,因为董振堂率73旅北上被挡,所以选择南下绕道广东,回老家抵御外敌是当时二十六路军所有官兵的想法。
1931年12月16日,二十六路军1万7千余人进入中央苏区,宣布参加红军,部队官兵因为坚持回家抗日选择自动要求离队。
起义时第二十六路军主要军官情况
总指挥:孙连仲(不在军中),参谋长:赵博生(红5军团参谋长兼红14军军长)
第25师:师长李松昆(因病未赴宴,起义后翻墙逃跑)
第73旅:旅长董振堂(红5军团副总指挥兼红13军军长)
第145团:团长王广建(红13军第39师副师长)
第146团:团长郭通培(领路费回家)
第74旅:旅长季振同(红5军团军团长)
第147团:团长黄中岳(红15军军长)
第148团:团长刘毓琪(领路费回家)
第75旅:旅长李松昆(兼任)
第149团:团长张恩育(红15军副军长)
第150团:团长曹明道(领路费回家)
第27师:高树勋(不在军中)
第79旅:旅长池峰城(有事未赴宴)
第157团:团长侯象麟(因住城郊,该部被李松昆带走)
第158团:团长李锦亭(红14军第41师师长)
第80旅:旅长冯安邦(领路费回家)
第159团:团长王广田(永丰县战役中被红军击毙)
第160团:团长王天顺(领路费回家)
第81旅:旅长王恩布(领路费回家)
第161团:团长张方昭(领路费回家)
第162团:团长杨守道(领路费回家)二十六路军
起义部队改编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的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全军团共17000人
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委: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参谋长:赵博生、政治部主任:刘伯坚,
红十三军(原73旅):军长董振堂,政委:邝朱权
第37师:师长:郭如岳、政委:李涛;第38师:师长:李教泽、政委:刘型。
红十四军(原74旅)::军长:赵博生,政委:黄火青
第40师:师长:边章五、政委:程子华;第41师:师长:李锦亭、政委:李翔吾。
红十五军(原75旅)::军长:黄中岳、政委:左权
第43师:师长:卢寿椿、政委:高自立;第44师:师长苏进、政委:唐天际
红五军团变迁1932年3月12日,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打乱原有各个军团建制,红5军团下辖的三个军(第13军,第14军,第15军),第14军调归红3军团建制,第15军调归红1军团建制.
红五军团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因为反对打散部队,与上级产生矛盾冲突,季振同被撤职,季振同的嫡系红14军被撤销建制,随后因为黄中岳支持季振同,红15军的建制也被撤销,二人均被扣押,长征前被错杀。
长征中的红五军团1934年10月10日,红军开始长征,红五军团作为全军后卫部队,红34师作为红五军团的后卫师,在长征湘江战役中全军覆没。
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朱瑞,下辖两个师:第13师(师长:陈伯钧、政委:谢良),第34师(师长:陈树湘,政委:杨一实)
遵义会议后的红五军团1935年2月9日遵义会议后,红五军团改称红五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五军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红四方面军将川东游击队扩编而成的红33军撤销建制,人员补充进入红五军。
西征军的红五军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红五军因为有在青海,甘肃地区活动的经历,红五军作为先头部队被编入了西征军。因为西征军的战略意图屡屡变更,使西路军进退失据,最终红五军随西征军在青海与甘肃交界的祁连山附近遭马家军击溃,军长董振堂战死,红五军全军覆没。
董振堂如果不死,55年铁定授衔元帅军衔,当然也会有更多的河北籍的将军出现,因为红军时期的很多河北籍的都是编在河北人占大多数的红5军团建制内。
宁都起义后的第26路军宁都起义后,孙连仲召集旧部重建第26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第26路军改编为第1军团,台儿庄战役的绝对主力就孙连仲的第1军团,孙连仲因为战功晋升为二级上将。解放战争初期孙连仲担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主席,
1945年10月,邯郸战役中,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起义,第11战区战败,原第26路军一脉的河北地区的地方实力派就此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