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ViuTV选秀《全民造星6》启动,当地死忠粉竟不予支持?
近年来,ViuTV在香港蓬勃发展,逐渐追赶上了TVB,成为其有力的竞争对手。
该台的选秀节目《全民造星》已成为当地青少年心中重要的入行途径。
据传,TVB声梦小花炎明熹曾考虑报名参与此节目。
然而,随着特别红利的消失,以及MIRROR红馆演唱会坠屏事故的发生,这个节目的人气也开始下滑。
在2023年的《全民造星5》中,节目几乎毫无水花,冠亚季军的出道也显得十分艰难。
就在此时,ViuTV突然宣布《全民造星6》正式启动,开始接受报名。
所有年满16岁以上的香港男性均可参加选秀。
但令人意外的是,ViuTV的忠实粉丝对此却没有表达支持,甚至不少人持反对态度。
对于这ViuTV近年最重要的综艺项目,忠实粉丝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们指出,ViuTV的资源有限,而MIRROR、ERROR、COLLAR这三大组合已经占据了较多的资源。
在《全民造星5》获得声望的冠亚季军至今仍如同娱乐圈的边缘人,甚至在发展的道路上遭遇重重困难。
如果强行举办第六季选秀,将严重分散现有的资源,对之前出道的艺人造成影响。
忠实粉丝们十分担心,届时既有组合的成员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而新人的崛起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除了资源分配的问题,死忠粉们更担心的是ViuTV所支持群体的分裂现象。
近年来,MIRROR部分成员的粉丝之间因围绕偶像资源和地位的争斗愈演愈烈,导致这个“大家庭”内部的不团结。
如果ViuTV再去招募新人,必然会加剧内部的矛盾,从而影响电视台的正常经营。
的确,死忠粉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
作为一间以本地市场为主的电视台,ViuTV需要明白,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并不足以支撑太多的偶像组合。
更何况,ViuTV旗下的艺人主要在本地圈子和海外的华人中受到喜爱。
硬是举办《全民造星6》,只会激化内部的竞争局面。
此外,随着疫情结束后整体娱乐氛围逐渐恢复,海外的组合也重新回到香港市场。
MIRROR、ERROR、COLLAR以及大多数从《全民造星》中出道的艺人,其短板也变得愈发显著。
甚至,外地网友对这三大组合的群嘲,令一些年轻粉丝感到“羞耻”,其原有的基本粉丝群体也在缩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在不宜再横生枝节,把资源过于分散。
当然,如果现有的组合无法维持,且人气成员有离巢的趋势,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决策的悖论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娱乐圈内,ViuTV的决策面临着多重矛盾。
一方面,选拔新的偶像组合会带来短期的关注和话题。
然而,另一方面,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管理显得越发重要。
死忠粉们的意见无疑代表着这一群体对ViuTV品牌的期望与信任,而选择无视这一声音,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危机。
ViuTV亟需认真反思,即使是进行选秀节目也需谨慎、审慎评估风险。
对于许多男孩来说,依然怀揣着成为偶像的梦想。
然而,这种梦想的实现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合理的环境。
如果节目编排或运营不当,或将给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无疑,这将是ViuTV未来发掘和培养新人的艰难之路。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挑战中也潜藏着机遇。
了解粉丝需求,塑造具有独特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在娱乐产业中至关重要。
ViuTV在重新布局品牌形象与新人才培养时,应当考虑如何在现有偶像资源基础上创新。
集中有限的资源,帮助现有的组合成长,是通向成功的一条路径。
同时,ViuTV也应考虑如何借助《全民造星6》的平台,与粉丝沟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其中,以诚恳的态度面对粉丝的担忧,通过行动证实自己对新人的态度和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时代,仅仅依靠选秀来发掘新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品牌企业需要引导粉丝共建良好的互动方式,或许这才是解决存量用户资源的杠杆所在。
因此,或许在《全民造星6》的实施过程中,还需与行业上下游伙伴展开合作,形成良性互动。
为此,ViuTV需认真分析当前的市场与粉丝需求,避免盲目追随流行趋势,在确立自身特色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结语
当下的娱乐产业不再是简单的选秀游戏,而是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内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保持与粉丝良好的互动与信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关注每一个细节,都是必要的。
这不仅关乎ViuTV的品牌形象,更影响到每一位追梦少年的未来。
在这一点上,ViuTV必须谨慎,若能在风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