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国婚姻的童话,最终会走向何方?
当爱情的浪漫遭遇现实的柴米油盐,当异国的文化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又会谱写出怎样的人间故事?
自主创业的中国小伙昱平,性格温和尔雅,与来自越南的安怡相识于大学校园,一年多的甜蜜恋爱后,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前,昱平就考虑到与父母生活习惯的差异,特意购置了新房,开启了二人世界。
在外人看来,这本应是一段幸福的跨国姻缘。
安怡复杂的越南家庭背景,以及她根深蒂固的“娘家至上”观念,却为这段婚姻埋下了种种隐患。
安怡的母亲是二婚,她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原生家庭的复杂环境,使安怡从小就形成了讨好家人的习惯。
婚后,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了对娘家无原则的偏袒。
昱平的公司每年都会发放福利,他总是多买一些带回家孝敬父母或自己享用。
而安怡却会偷偷地将这些礼品寄回越南老家。
起初,昱平只把这当作妻子对家人的思念。
可渐渐地,他发现安怡对娘家的经济需求越来越过分。
逢年过节,给父母的转账变成了“三份”,金额也必须一致。
一次,昱平为母亲庆生买了一条金项链,安怡便不依不饶地要求他也给岳母买一条。
为了家庭和睦,昱平一次次地选择了妥协。
安怡的“扶弟魔”行为,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她的继父家里的弟弟安迪,游手好闲,经常惹是生非。
饭店打架的赔偿,他人住院的医疗费,最终都落在了昱平的肩上。
每当安迪闯祸,安怡总是梨花带雨地向昱平求助,而昱平也总是狠不下心拒绝。
安怡对安迪的维护,源于越南家庭的特殊相处模式。
每当安迪的烂摊子被昱平收拾干净后,安怡就会得到家人的夸赞和特殊待遇,这让她在潜意识里更加依赖和维护娘家人。
昱平也曾多次与安怡沟通,希望她能够认清安迪的行为,但安怡总是认为安迪“有分寸”,不会出大事。
事情的发展正如昱平所料。
安迪与一群混混参与了抢劫,最终被判刑三年。
虽然只是1000元的案值,但司机坚持不和解,让安迪背上了案底。
为了减轻安迪的刑罚,昱平和安怡一家四处奔走,最终还是花了不少钱才将事情摆平。
安迪服刑期间,安怡经常去探望,希望他能改过自新。
这段时间里,没有了小舅子的干扰,昱平和安怡的感情逐渐升温,并迎来了他们的女儿。
有了孩子后,安怡的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小家庭身上。
经历了这些风波,她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再一味地偏袒娘家。
安迪出狱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见人,也不愿工作,这令越南的家人十分担忧,不断地催促安怡回家探望。
安怡对此也感到不耐烦,不愿再过多卷入娘家的事情。
直到安迪即将结婚,他们才再次回到越南。
再次见到安迪,昱平发现他身上没有了以前的戾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阴郁。
婚礼前,安迪找到了昱平,先是表达了对以往行为的悔恨,然后吞吞吐吐地提出了两个条件:女方要求3000万越南盾的彩礼和一套装修好的婚房。
“姐夫,你和我姐已经结婚了,我有难你总不能看着不管吧。”
“安迪,你说的这两个条件,我实在没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帮你介绍个工作。”
昱平的拒绝,让安迪的神色明显不悦。
回到家后,昱平将此事告诉了安怡,“安迪向我表示,他因为以前的错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不嫌弃的他的女孩。
现在女方的家里,要求3000万越南盾,还有一套装修好的婚房。”
安怡听后,立即表示不可能,并去找父母理论。
最终,昱平和安怡在安迪的婚礼上随礼一万元人民币。
婚礼结束后,安迪找到昱平,希望他能帮忙介绍一份工作。
昱平表示只要安迪肯干,他愿意提供帮助,但不会再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返回中国的路上,昱平感慨万千。
这段跨国婚姻,充满了挑战与磨合。
小舅子的事情,是否就此画上了句号?
未来的生活,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文化差异和家庭关系的矛盾,该如何平衡?
或许,这不仅是昱平一个人的难题,也是许多跨国婚姻家庭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