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出狱后携母“逃”美,85岁李双江卖唱捞金,网友:报应!

来科点谱 2024-12-03 14:14:17

曾经轰动一时的李天一竟然出狱了,这个曾经“大名鼎鼎”的星二代,所犯的恶习即使出来了,也自知在中国待不下去。

这不和母亲梦鸽“逃”到美国去了,只留自己84岁的老父亲李双江在国内给他们挣钱。

看到这一现状,网友:报应!

李天一出狱后携母“逃”美

李天一,这个出生在光环中的孩子,从小就拥有了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资源和机会。

名师亲授的书法课,高端私教式的钢琴培训,还有明星云集的“以歌会友”私人派对,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的场景,对他来说却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他的一切成长轨迹似乎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这是一个被全世界宠爱的“天选之子”。

而光环的背后并非全是祝福,那看似无可挑剔的优渥环境,反而成了李天一性格畸形的温床。

作为父母,李双江夫妇对儿子的爱自然是真挚的,但他们却走偏了方向。

从小到大,他们习惯性地满足李天一的所有要求,几乎从不对他讲“不”。

哪怕是孩子无理取闹,也很少见到他们的批评和约束。

显然,在这对父母心中,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最正面的成长环境,就等于给了他一个幸福的人生。

但问题在于,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课: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是需要智慧的引导和适度的限制。

这种溺爱不仅表现在物质的堆砌上,还深深刻在对李天一行为的纵容上。

15岁那年,李天一无证驾驶,撞伤了人。

这本该是他人生中一次深刻的教训,也应该是李双江夫妇以身教言传的关键时刻。

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抓住这个契机去严肃教育儿子,反而选择了用更多的保护和包庇来“爱”他。

他们的焦虑更多集中在如何减少舆论风波,而非反思和纠正孩子的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天一的悲剧不是一天铸成的,而是这些年“凡事都好说”的家庭氛围一步步堆积的结果。

他站在舞台上时是众星捧月的小王子,但当问题出现,他的内心却像个没有边界感的迷路少年。

父母的态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风向标,但李天一的生活中,这个“风向”却跑偏了。

李双江夫妇多年来的溺爱和纵容,实际上向李天一灌输了一个严重错误的信息:就算犯错,也不用怕,父母永远会替你兜底。

当李天一性侵案爆发后,他的父母没有选择面对现实,也没有反思他们教育中的问题。

相反,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替儿子辩护,甚至暗示受害者也有责任。

这种操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李天一最终在正值青春的大好年纪,被判处了十年有期徒刑。

85岁李双江卖唱捞金,网友:报应!

2023年,李天一刑满释放,终于离开了高墙。

而等待他的并不是自由的全新人生,而是一张张永远无法淡去的熟悉面孔和背后的指指点点。

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有人认出这个名字和他曾经的过往,冷眼、议论、指责如影随形,成为他必须面对的“新牢笼”。

迫于无奈,他选择与母亲梦鸽一起出国,离开这些无法躲避的目光。

也许,他们希望在异国他乡找到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而曾经为他操碎了心、尽全力为儿子铺路的李双江,却依然留在国内。

已经85岁的他,为了维持生活,依旧奔波在一场场商演之间,用自己的歌声和艺术换取报酬。

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风光不再,曾经溺爱的儿子如今也不在身边。

岁月在这位老艺术家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也让人不禁感慨:如果当初能用对艺术的专注来教育孩子,也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李双江,这位曾以歌声打动无数人心弦的乐坛巨匠,如今却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备受争议,从受人敬仰的艺术家沦为公众舆论的焦点。

这种戏剧性的落差,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作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歌唱家,李双江在艺术领域的成就毋庸置疑,他的声音曾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可是,艺术成就并不能掩盖他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误。

公众人物往往被视为社会的标杆,他们的言行举止对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但是,李双江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却似乎没能用好自己的“公众身份”。

在李天一事件中,他的过度溺爱和对规则的忽视,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这不仅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实,李双江还有一个儿子李贺。

被忽视的大儿子,李贺

李双江与第一任妻子丁英相识是在新疆,丁英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生得清丽动人,舞台上的风采让她在团里小有名气。

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场演出中,李双江的嗓音和表现力让丁英印象深刻,而李双江则被丁英的美丽和气质深深吸引。

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人迅速擦出了爱的火花,迅速坠入了热恋的旋涡,成为歌舞团里令人羡慕的模范情侣。

几个月后,经过一番相识与相知的日子,他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礼简朴而温馨,没有华丽的场面或厚重的彩礼,只有两人真挚的誓言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一刻成了他们共同人生旅程的起点。

婚后的丁英,放弃了自己在舞蹈方面的事业,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倾力照顾丈夫和孩子,默默地成为李双江事业背后的坚实后盾。

在妻子的鼎力支持下,李双江的事业逐渐蒸蒸日上,很快便成为歌舞团里的顶梁柱。

1968年,他们的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儿子李贺的出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喜和幸福。

李双江也因为有了更大的责任和动力,更加努力地在舞台上表现自己,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李双江的音乐才华逐渐被更多人认可,他的声誉和影响力迅速扩大,最终得到了重大的机会——被调回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这一纸调令不仅让他步入了更高的艺术殿堂,也彻底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轨迹。

来到北京后,李双江的生活节奏急剧加快,工作异常繁忙,早出晚归已然成了常态。

演出、排练、社会活动……几乎每个日程都被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没什么时间回家陪伴家人。

丁英在家里独自承受着照顾李贺的重担,她要一边照顾儿子的成长,一边维持着家里的日常运转。

尽管她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那份空缺的父爱和李双江的缺席,始终是家里无法弥补的空白。

从新疆那片宽敞的院子,到北京那间狭小的公寓;从与父母一起的温馨时光,到孤独地独自玩耍,李贺的童年变得格外寂寞。

生活环境的骤然变化和父爱的缺失,让年幼的李贺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周末,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李双江却总是奔波于各类音乐活动和演出场合。

长时间的分离,让李贺在心底埋下了渴望与父亲亲近的种子,但这份渴望总是被无尽的寂寞所淹没。

李双江的长期缺席,不仅让李贺的童年充满了孤独,也让夫妻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

李双江日复一日地忙碌,回到家时,对丁英的辛劳也变得不再体贴,甚至有时还会显露出不满。

争吵在家里成了家常便饭,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沉重的情绪。

丁英一次次地忍耐着,心里的失望却越来越深,渐渐地,李双江越来越不愿意回家,而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直至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

离婚的消息对丁英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强忍着眼泪,找到了李贺,告诉他:“从今以后,只有我们两个人了。”

尽管李贺年纪小,但他早已察觉到什么,他眼里的父亲身影,从此开始在生活中慢慢淡去。

这个曾经完整的家,就这样破碎了。

在离婚后,丁英独自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没有再婚,而是将全部的心思和爱倾注在儿子李贺身上。

丁英的坚强和独立,深深地影响了李贺,让他从小就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

而李双江再婚后,有了儿子李天一,便将注意力放在了李天一的身上。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李贺,从小就学会了独立与担当,大学时期,他凭借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去海外深造的机会。

在海外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李贺在课余时间做兼职,既减轻了母亲的经济压力,也让他更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但即便如此,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几乎每天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汇报自己的近况,分享自己的学习点滴和生活趣事,让她放心、安心。

学成归国后,李贺也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无论多忙碌,李贺始终抽时间陪伴母亲,陪她散步聊天。

这和李天一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中坚强成长,走上了成功之路;另一个在父爱的溺爱中迷失方向,走入了人生的深渊。

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是,在李天一的成长过程中,这个课堂显得异常荒芜,而这对“老师”也缺乏真正的教导能力。

李双江夫妇的溺爱和放纵,非但没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反而让他迷失在优越感和特权意识中,逐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其实,李天一并非天生就是“问题少年”。

他的性格缺陷和后来的犯罪行为,更多是家庭环境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父母从小对他的百依百顺,让他缺乏对规则的敬畏。

他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欲望凌驾于他人的利益和尊严之上。

当遇到挫折或问题时,他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期待他人、甚至社会来为他的行为买单。

最终,李天一的成长之路偏离了轨道,演变成一场让人唏嘘的悲剧。

事实上,李天一的故事并非个例。

在我们的社会中,类似的家庭教育问题屡见不鲜。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能让他们幸福成长。

他们习惯性地为孩子遮风挡雨,甚至在孩子犯错时替其开脱,生怕一点点挫折会伤害孩子的“脆弱心灵”。

而这样的过度保护往往适得其反,不仅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他们在面对规则和责任时表现得毫无底气,一旦脱离家庭的庇护,便极易迷失方向。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依然选择包庇和纵容,而不是及时教育和引导。

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助长了他们无视规则、逃避责任的心理。

一个没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孩子,如何能够适应社会、融入集体?更不用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合格公民。

父母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更要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教会他们尊重规则、理解责任。

希望这场悲剧能警醒更多的家庭,让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少一些溺爱,多一些理性和智慧。

参考信源

百度百科:李冠丰

京华时报

0 阅读:612
来科点谱

来科点谱

鸢飞唳天 聊点不知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