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盛宴,冬至何以大如年?揭秘三大核心缘由,让你不得不重视

诸葛恪看美食 2024-12-15 13:10:39

2024年12月21日(农历甲辰年冬月廿一),冬至将至。在这一天,处在北半球的我国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古人这样说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日,故曰‘冬至’”。在外的游子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即是所谓的“年终有所归宿。”所以,古人很看重冬至,“冬至大如年”,在他们眼里,冬至日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源自上古时代相传黄帝之时,就把冬至日作为岁首,称作“朔旦”。在尧帝之时,曾令四位大臣之一的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运行的情况,进而确定冬至的时间。(《尚书尧典虞书》曾载:“(尧帝)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由此可见,冬至日在上古时代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后来,到了汉唐时期,皇帝更是把冬至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不仅举行祭天祈福、设宴招待群臣;民众也会放假、祭祖、饮宴、拜贺,都说“肥冬瘦年”,可见,在冬至这一天可比春节更加热闹。北京的天坛、地坛,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早期帝王都在这里合祀天地。到了清代,“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冬至祭天成为清帝亲祭的首要大礼。据统计,从明朝永乐年间到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废止“祭天”为止,天坛的祭天整整延续了490年,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含祈谷礼)之多,致使天坛祭祀礼仪发展到顶峰。

二、冬至日是元始天尊的圣诞在参观道教宫观时,会有一座名为三清殿的大殿,里面供奉着三座神像。从左到右分别是道德天尊(太清)、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上清)。元始天尊是道教诸神之首,主管天界的秩序。居于中位,一般头罩神光,手执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之时的“无极”状态,被认为是道的原始化身,宇宙的创造者,代表了宇宙的初始状态或“道生一”的阶段。而元始天尊的圣诞正为阳生阴消、昼短夜长的冬至日。元始天尊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书中所推崇的正教——阐教教主,姜子牙的师父,与老子和通天教主同出于鸿钧道人门下,居昆仑山玉虚宫。门下有十二大弟子,就连姜子牙、申公豹也曾在阐教门下学习。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如今,在冬至之日,各大道观都会举办盛大法会,庆贺元始天尊诞辰。在法会期间,道长们通过诵经礼忏、申文发递、大度仙桥等仪式,为亡灵开启超升之路。这也寓意着帮助逝者消解罪业、迎来好运,也是对在世亲属的庇佑。在民间,冬至吃馄饨的习俗也与元始天尊有关,“馄饨”谐音“混沌”,寓意为:“打破混沌,开天辟地。”

三、从冬至看今冬是冷冬还是暖冬

自古以来,民谚与俗语便以一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世间广泛流传。这些蕴含智慧的短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将天气变化与田间劳作紧密结合,经过深思熟虑后提炼而出的精髓。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因为,地表尚有“积热”,真正的寒冬、也就是天寒地冻的时节,是在冬至之后。

总的来说,每年的冬至所在的月份及日期都是比较固定的,都是在12月份的下旬,21日、22日、23日左右;今年的冬至也不例外,阳历是在12月21日。不过,在古代是没有阳历的,而是以阴历(即农历)来计算节气的。在阴历,有时每年会有闰二月、闰四月等特殊月份发生。因此,冬至这一天的日期就是不固定了,但是,总体来说:冬至出现的月份基本固定在阴历11月,但是日期就有可能在月头、月中或者月尾了。俗话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这里的“头”“中”“尾”分别指的是冬至处在农历十一月的位置,分别指在月初、月中、月尾。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月初,那么接下来天气就会很冷,牛这么耐寒的动物都会承受不住, “冻死牛”。如果冬至在十一月月中,那么接下来气温就不会很冷,冬季里比往年同期比起来,显得“暖烘烘”的。而冬至在月尾则会更冷,别说动物和人了,甚至用冻死鬼来形容天气的寒冷。今年的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廿一,也就是月尾,根据这句谚语,可以说今年的冬天是冷冬。还有一句谚语这样说道:“冬至月尾,卖牛买被。”可见,遇到冬至在月尾的年份,古时的人们,需要将棉被、木柴、火炉提前备起来了。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着“一年雨水看冬至”的说法,即将冬至这天是否温暖、晴朗、有雨、有霜等天气情况,来预测春节期间的天气、乃至春天是否会有倒春寒的发生等等。如“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暖烘烘,冷到三月中。”、“冬至西南百日阴,半晴半阴到清明。”

冬至之意: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在自然界中,冬季是阴气最重的时候。但同时,“冬至一阳生”,冬至也是阳气开始生发的起点。这种阴阳交替的过程体现了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在人生中,冬至也象征着平衡与和谐的哲学。谦逊与敬畏冬至是万物凋零的时刻,也是新生命开始酝酿的时刻。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和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用谦逊的态度面对成功与失败,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这样才能不断地成长与进步,感悟生命中的真谛。

自然的铁律与外界的沧桑变换无法撼动,在冬至,何不邀家人围炉而坐,共享一盘盘冬至的时令美味:热气腾腾的饺子,包裹着家的味道与护耳防寒的古老传说;软嫩鲜香的馄饨,每一口都是对阖家团圆的深深祈愿;还有那香甜软糯的赤豆糯米饭,不仅象征着驱邪避病的美好愿景,更是对即将优雅谢幕的一年深情致敬。严寒将至,让我们用这份团聚的温暖,怀抱一颗平和而感恩的心,细品每一口美食背后的深远意义,静待新春佳节的第一缕曙光!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0 阅读:7
诸葛恪看美食

诸葛恪看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