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选择谁当继承人是个重要问题,一个不慎就容易造成动荡。这和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系。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在西周时候确立的,号称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产物。笼统地说,就指由正妻所生的长子作为继承人,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也就是说,不管这孩子才能如何,长得可不可爱,招不招人稀罕,只以出生顺序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分封的土地和身份,只有正室生的第一个孩子才有机会继承;其他的庶子的利益还有赖于嫡长子分配;至于女子,就没有继承权,只能在出嫁的时候得到父兄赐予的嫁妆了。
看起来好像挺不合理,但要想来个逆反,搞什么废嫡立庶、废长立幼,就会面临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保不准弄出腥风血雨。前有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妻子武姜偏心小儿子共叔段,结果兄弟相残,最终郑伯克段于鄢;后有康熙一朝九子夺嫡,闹得满朝风雨,于是搞出了秘密立储,留下了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密旨。
假设作为继承人的嫡长子出了意外,留下了其他一堆儿子,那选谁作继承人就有了相对自由的操作空间。比如《战国策》里就讲了周共太子(“共”是谥号)死后,周君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之间出现了几方角力。
实际上,这个记载说来有些糊涂。《战国策》的编者刘向以为“周共太子”是周赧王太子,又认为周赧王当时在东周国,所以把它编在了东周策里;而《史记·周本纪》里则记载“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结果导致大家糊里糊涂,有些觉得是东周武公(东周有没有武公还另说呢)的太子死了,有些觉得是西周武公的太子死了——反正不管是东周国的,西周国的,还是周天子的,总之,他们其中一个的头号继承人死了。
但周君还有五个非正妻所生的庶子,这五个儿子他都挺喜欢,不好确定究竟立谁当太子。同时,周边的某些国家心思也活络了起来,想要在立太子的事情上插上一脚,毕竟扶植一个在外交政策上亲近自己的人登位,两者互通有无,总比眼睁睁看着一个不可控的人上台要好。
就像《龙城岁月》里,社团选话事人,各位叔伯辈的大佬肯定都要选一个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上台,不会选一个给自己添堵的。至于是不是真心为了社团好,那不重要。在这件事上,楚国是倾向于支持五个庶子中的公子咎当话事人,不,继承人的。
所以楚国的司马翦(官职是司马,名翦)对楚怀王说:大王何不趁此机会多多资助公子咎,请求周君立公子咎为太子呢?
当然,楚怀王要是真这么干,政治投资的态度就显得太过直白和赤裸裸了,薅羊毛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这么明显地对公子咎示好,今天送这个,明天送那个,瞎子都能看出意图。本来周君对五个儿子的态度没有明显的差别,万一心生反感,立了别人当太子反倒弄巧成拙。
于是楚国大臣左成劝司马翦:如果周君要是不答应立公子咎,这就让人难堪了。而且也影响周、楚两国的关系。倒不如这么对周君说,您要是准备立谁当太子了,可以事先暗中打个招呼,这样我好让楚王多给他一些土地来支持他。
你看,这说话的顺序一变,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像司马翦那么干,那就有赶鸭子上架,要强逼周君立公子咎的意思;但要像左成那么说,就显得主动权始终还是在周君手里,您立谁当太子,我们就支持谁,既展现了友好的态度,又显示出没有干涉的意思。
公子咎有了司马翦的支持,其他几个庶子很不服气,其中有个叫公若的就开始活动了:凭什么你公子咎就能当话事人,我大D……公若就不能争?
于是他走了另一条路线,找别人向楚相的车夫展子和一个名叫“空”的小臣吹风:其实周君想立公若为太子。公若可是很有才能的,要是留在了楚国,可能对楚相的地位不利啊。于是楚国的相国就支持公若当太子。
后来根据有关的记载,最后是公子咎得立,而公若失败了。至于其他三位庶子,没有叔伯大佬的支持,那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