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鲁迅.天真浪漫是吾师

鹰哥爱写文 2024-02-25 03:30:46

《鲁迅传》作者:刘小川

​说起鲁迅先生,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毕竟这是我们语文课本出镜率最高的人之一。从刻在课桌上的“早”字,到睡成大字的长妈妈,再到精神胜利法的阿Q,以及那个以笔为刀、大杀四方的勇士,鲁迅贯穿了我们的学生时代。

但是背了这么多课文,读了那么多文章,你真的了解鲁迅先生吗?

现在的鲁迅已经被符号化了,变成了一面旗帜、一个象征。人们只是远远地崇敬着他,很少有人会深入地了解他,了解他身上那些细微美妙的地方,了解他其实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思、有欣喜有烦恼、有激昂也有无奈。

而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就是一本把鲁迅从神坛拉到我们身边的别具一格的佳作。

别具风格的传记作品

那么,为什么说这本书别具一格呢?这是因为这是一本不像传记的传记,别人写传记,都是从主人公的生平大事写起,从生到死,写出跌宕起伏的一生。

刘小川却不是,他对全景式展现人物的一生没有太大兴趣,也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从“思想家”这个视角入手,描绘鲁迅是如何成为一位深邃的思考者。

在书中,刘小川选取鲁迅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谈鲁迅当时的心境,谈他对鲁迅的理解,谈鲁迅对当下社会的意义。他围绕着鲁迅,追问生活,追问技术,追问文化,也追问鲁迅。在刘小川眼中,鲁迅不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他肯定鲁迅思想中的闪耀之光,更直言不讳鲁迅思想中的盲点和不足。

所以,比起传统意义上的传记,这本《鲁迅传》更像是一本思考集。在这本书里,刘小川既是写鲁迅,也是写自己的哲思,正如他在自序里写道的:“鲁迅先生既是本书的传主,又是我的思维弹射器”。

作为中国传记文学革新者,刘小川不愿追随传统传记文学的足迹,他师出哲学,习惯用哲学视角来看待一切,也尝试用哲思来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他笔下的传记,如已经出版的畅销人物传记《苏东坡传》《李煜传》等,都散发着哲学的味道。这本《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亦是如此。他从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和思绪出发,漫射出一片片哲思,将鲁迅的精神与洞见带到当下,为读者点亮一盏盏明灯。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本书,来看看刘小川视野下的鲁迅。

童真童趣的童年时光

刘小川说,作家能称思想家的,唯有鲁迅。同时代作家的思维穿透力,都不及鲁迅。而想要研究鲁迅,首先要仔细打量他的孩提时光。

幼年时,小鲁迅的祖父在北京做官,他和族人们生活在绍兴古城。父亲科举屡次不中,因此总是郁郁寡欢,沉默寡言,时不时还爱发脾气。但家里的妇人们却是亲近的、亲切的,比如祖母、母亲和保姆长妈妈。

祖母很幽默,也特别会讲故事,那些古老的传说只要经过她的叙述,就变得生动迷人。祖母讲“水漫金山”,雷峰塔就压在了小孙儿的心头。

母亲鲁瑞也是对鲁迅影响很深的人,她读过私塾,爱看小说、爱听戏,常常拉着族人看平调艺人的演出,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她经常带着鲁迅到娘家去看戏。那时,小鲁迅的生活惬意而又活泼,灵动而又安静。他划船,看戏,放牛,捉虾,摘罗汉豆,一切都有滋有味。那时,书包真小,天地真大。在外婆家看戏的夜晚,朦胧的月色、白篷船、潺潺的水声、豆麦和水草夹杂的清香、远处的灯火和隐约的歌声,都让幼年鲁迅感受到诗一样的氛围。

保姆长妈妈虽然不识字,却很会讲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是带着体温和气息的。长妈妈讲美女蛇,讲小百姓如何愚弄皇帝,膝下的小鲁迅听得木愣愣的,笑得咯咯咯的,兴奋得手舞足蹈。

奶奶讲故事,妈妈讲故事,长妈妈讲故事。孩提时光的温馨讲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刘小川认为,幼年时期听到的故事,会浸入小孩子的肌肤,荡起小孩子心灵的最初涟漪。这些故事中的想象力、规矩和道理,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他们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哪怕小孩字长大了,只记住了七八个故事,也会受益终生。

对于长妈妈,小鲁迅有说不出的感情。他原本对长妈妈没什么好感,因为长妈妈总是限制他的天性,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他顽皮,还要到母亲那告他的状。一到夏天,她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睡成一个“大”字,挤得小鲁迅都没有地方翻身。而且,她还总有许多令人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大年初一醒来要说吉利话,人死了必须说“老了”,以及不能进死了人和生过孩子的屋子等等。她还不小心踩死了小鲁迅的隐鼠。

但就是这样的长妈妈,却在告假回家时,用微薄的工资为他买了一套绘本《山海经》,这使年幼的鲁迅对她生出了新的敬意。那套绘本《山海经》也给小鲁迅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九头的蛇、人面的兽、三脚的鸟……让他怎么看也看不够,看不够那就动笔画。蒙着画、照着画,不过瘾了就开始想着画。

画什么呢?画八斤,邻居小儿八斤,打架凶巴巴的八斤,蛮不讲理的八斤,鼻孔朝天趾高气扬的八斤。小鲁迅画了第一幅画,叫《射死八斤》。他跟八斤打架,打不赢的时候就画画,直到画痛快为止。

质朴善良的长妈妈无意中满足了一个孩子最本真的愿望,而这让鲁迅受益匪浅,在成年之后仍然心存感激,念念不忘。

三味书屋里的“小捣蛋鬼”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幼时的脾气可不小,同学给他起外号,他捏拳头,怒目而视,扔了书包就去打架。邻居八斤欺负他,他也奋起反抗,哪怕是用上面的画笔来反抗。这些都构成了未来那一位“横眉冷对”的反抗者的雏形。

十二岁那年,鲁迅被家里送进了三味书屋。这是全城最严厉的私塾,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还戴着大眼镜。上了学,鲁迅依旧很调皮。他偷偷跑到庙会里去扮小鬼,油彩没抹干净,就跑回到书房里来。先生于是罚他喝凉水,还要打他嘴。听说有一种虫子名叫“怪哉”,用酒一浇,就消释了。鲁迅对这虫子很好奇,于是在课堂上提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弄得先生一时语塞。

有一次,先生出了个“独角兽”的对子,邻桌同学想表现表现,就问鲁迅怎么对,鲁迅张口就来“四眼狗”,邻桌听了张口就答,老师怒气还没来得及发出来,一连串的对子就冒出来了:两头蛇、三脚蟾、八脚虫……一个班都被鲁迅带偏了。

先生自然都不满意,问到鲁迅,他不慌不忙,对了个“比目鱼”,引得先生拍案叫好,连声称赞。因为鲁迅这个对子对得特别妙,因为“独”不是数词,但有“单”意;而“比”也不是数词,却有“双”意。而“独角兽”乃祥瑞之物;“比目鱼”则是佳品,对得极妙。

小鲁迅不仅聪明,还充满了想象力。也许是故事听多了,他总是充满奇思妙想。这次,寿镜吾老先生又出了一个对子,叫:“月中桂。”学生们有对“风前柳”的,有对“雪里梅”的,小鲁迅则脱口而出:“星里麻。”

老先生不明白,小鲁迅慢慢解释说:“星星里有牛郎织女,织女不正是织麻的吗?”对于鲁迅的回答,老先生不置可否,同学们则哄堂大笑。

此时的少年,正是奇思异想喷涌之时,自由的思绪就像原野上不羁的风。好在先生并不打压。所以鲁迅创造性的才华才得以孕育。如果小鲁迅不那么天真烂漫,不那么调皮捣蛋,那么,他后来的运思、运笔,就不可能那么凝练而灵动。

请守护孩子的天真

苏东坡曾说:“天真烂漫是吾师。”人的一辈子,儿童期是最珍贵的。这个年龄段意味着无边的惊奇、无限的可能性、无穷无尽的欢乐。儿童的一天忙碌得很,找伙伴,抓小虫、追星星,捉风头,天地间充满了新鲜感,充满了妙不可言的体验,每一秒钟都是饱满的,每一天都写满了天真烂漫。儿童一年的饱满度、丰盈度,可抵成人后的十年。但眼下的一大难题是:孩子们身上的天真烂漫越来越难寻觅。

很多孩子两三岁就开始奔波于各种兴趣班,大书包来了,做不完的作业来了,学不完的所谓知识来了。到自然里玩耍成了奢望,奇思妙想也与标准答案显得格格不入,孩子们的天性受到各个方向的阻挡,于是孩子们不再感到自在,不再感到快乐,不再像个孩子。

刘小川认为,童年快乐,是通向一生幸福的唯一桥梁。童年不快乐,人格很难健全,心理毛病也会增多,这几乎是个物理定律。我们今天的时代,恰恰忽略了这点。

今天的大人们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都竭尽可能地提前安排各种学习和培训,孩子们的童年时光都在匆匆赶路,他们连预备姿势都没学会,就被大人们赶着抢跑。于是,主动获取成长经验的过程,变成了被动填充各种知识。但这实际上违反了儿童正常的成长轨迹,我们的社会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失去童趣的孩子,更是长大后迷茫和麻木的大人。

人的生存固化,一般起于青年,强化于中年。人一旦固化,思想就会随波逐流,就会失去自我,成为浑浑噩噩的庸者。鲁迅先生不固化,正因为他小时候孩子气十足,大起来又长于思索。所以鲁迅先生格外看重童年,他的散文也充满了童真。

学者王富仁曾说:“鲁迅的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修行

在刘小川看来,早年释放天性,是所有创造性人物的共同特征。自然科学家们也不例外。他建议中国的学龄前儿童一定要抓紧时间玩,尽可能满足天性的需求,不要怕各种挫折。否则,小孩子大起来,毛病就随之钻出来,拧着活,逆反成常态,一家人被搅成一团乱麻。

所以,孩子们要去充分地体验自然、体验世界。小孩子不爬树,不戏野水,对树与水的深度体验为零。自然难懂李贺的“野水泛长澜”。

去大江小河戏水,才知浪之为浪,涛之为涛,潮之为潮,涟漪之为涟漪。

去听风,才知世间有树风、草风、山风、远风,有卷地风、穿林风、麦田风、稻香风,还有“袅袅兮秋风”和令人魂牵梦萦的原野之长风。

去观雨,观阵雨、暴雨、春雨、山雨,观屋檐雨、梧桐雨、风叶雨、毛毛雨,观“鬼雨洒空草”、“无边丝雨细如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让这些事物去唤醒孩子们的生命自觉,去驱动孩子们的内在力量,相信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时代也会孕育出更多的鲁迅。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