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云南社会新闻

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一小伙和一女子相亲,小伙竟被女子的两颗虎牙吓得不寒而栗,匆

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一小伙和一女子相亲,小伙竟被女子的两颗虎牙吓得不寒而栗,匆

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一小伙和一女子相亲,小伙竟被女子的两颗虎牙吓得不寒而栗,匆匆跑掉了。开始我以为这是危言耸听,直到我看到女子的虎牙和眼睛后,我也觉着头皮发麻了。其实让我觉得害怕的,倒不是她的两颗虎牙,而是两颗虎牙配上那双夺人魂魄的眼神。这形象根本不用化妆,妥妥的一个恐怖片的女主角。据说这女子来自云南,已经相亲了八次了,都没有成功。如果你没有结婚,你会考虑娶她吗?
#女子自曝怀孕期间摆烂上班丈夫是市副处#【如此高调?#云南一公务员发帖称孕期将

#女子自曝怀孕期间摆烂上班丈夫是市副处#【如此高调?#云南一公务员发帖称孕期将

#女子自曝怀孕期间摆烂上班丈夫是市副处#【如此高调?#云南一公务员发帖称孕期将工作分给合同工#,单位回应】近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文旅局一工作人员在网上的发文引发争议。据网传截图,其发文称,去年上岸,今年怀孕,老公在市里干副处,和她说感觉辛苦可以辞职由他照顾。这名工作人员说,自己怀孕了20周,“前期请了两个月假”,回来后“我把大部分工作都分出去给合同制的同事,只留一部分保密性的工作必须由我负责”,“之后又在家里摆烂了一段时间没去上班”,现在局里新招了两个公务员,她不得已才回来上班,还是“住酒店贴钱上班”。此文引发争议,有网友称其为“娇妻文学”,也有网友质疑其这样请假合规吗,别的体制内孕妇没有请这么多,并怀疑是她口中所称的副处老公给她“走后门”。7月8日,红河县文旅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边不存在把工作分给合同制同事做,“我们这边都是两个人配合干,不存在丢不丢的问题。”工作人员说,是有些人曲解了她的意思。而关于请假,工作人员说她怀孕后身体状况不好所以才批的假。关于她提到的副处老公,工作人员称不便评价,其他情况文旅局正在核实推进。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的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腹子。35年后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的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腹子。35年后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的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腹子。35年后,妻子带着儿子来为丈夫扫墓,她不停地对着墓碑大声哭喊:“儿子我给你养大了,你起来看看啊。”[666]1984年4月28日,云南老山634高地,23岁的尖刀班班长陶荣华在战斗中牺牲。此时,他的新婚妻子李发英已怀孕20天。35年后,李发英带着儿子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在丈夫墓前喊道:“儿子养大了,你看看吧!”1983年春节,陶荣华与青梅竹马的李发英结婚,但仅20天后,部队紧急召回。他所在的119团当时已进入战备状态。这个湖南衡东的农家青年,婚后第21天就踏上了战场。4月28日的634高地争夺战中,陶荣华带领全班突破三道防线,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时中弹牺牲。战友回忆,他倒下时怀里还揣着新婚妻子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笑容灿烂,不知道20天后会成为遗孀。李发英回忆,怀孕时部队送来了烈士证和抚恤金。尽管有人劝她改嫁,她仍决定生下孩子。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1984年冬,儿子陶凯出生,7斤重的男孩哭声嘹亮。陶凯的名字寓意胜利,纪念父亲未归的战场。李发英白天种田晚上做缝纫,硬是靠双手把儿子送进大学。她床头始终摆着丈夫的军装照,这一等就是35年。2019年,李发英终于带着35岁的儿子踏上云南扫墓之路。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960位烈士,退役军人事务部数据显示,老山战役中约200名烈士有遗腹子。陵园管理处主任张子培说,许多烈士子女成年后前来扫墓,他们的名字常带“军”“荣”等字,延续父辈的纪念。陶荣华所在连队战后有17人牺牲,其中9人新婚不久。这些烈士的平均年龄仅21。3岁,最年轻的只有18岁。如今634高地遗址,当年被炮火削平的山头已长满松柏,当地人称作“英雄林”。陶凯说,父亲的战友常来家中,讲述战场故事,教他打军体拳。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到边疆工作,延续父亲的精神。“从小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觉得自己也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陶凯现在是一名工程师,参与西部建设项目。李发英最大的安慰,是儿子继承了丈夫的军人品格。她把丈夫的烈士证明书、三等功勋章和战地日记锁在樟木箱里。她指着正在敬军礼的孙子说,这个刚考入国防科大的00后,选择延续家族的从军传统。清明,李发英第35次擦拭着丈夫的墓碑,身后是三代人的军礼。墓碑前摆放着新鲜的衡东蜜橘和手绣鞋垫。陵园工作人员说,李发英每次来都带这两样东西。这份穿越时空的守望,见证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坚守。从23岁的新婚妻子到82岁的耄耋老人,李发英用35年兑现了承诺。儿子陶凯长大了,孙子也即将参军。634高地的英雄精神,在这个家庭中代代相传。陶荣华牺牲时,李发英怀孕才20天。她不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只知道这是丈夫留给她的最后念想。麻栗坡烈士陵园里,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960位烈士,960个家庭,960份永远的思念。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承受。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细水长流。这就是和平年代里,我们应该记住的英雄家庭。信源:《国家记忆》《解放军报》
一个家天都塌了,两亲兄弟参加酒席双双溺亡,湖南的两兄弟前往桂林参加姨妈孙子10周

一个家天都塌了,两亲兄弟参加酒席双双溺亡,湖南的两兄弟前往桂林参加姨妈孙子10周

一个家天都塌了,两亲兄弟参加酒席双双溺亡,湖南的两兄弟前往桂林参加姨妈孙子10周岁酒宴,两人都是20多岁,分别从湖南邵阳和广东中山出发,一位是医生,一位在中山打工,没想到发生让人心碎的悲剧,亲侄女透露姑姑就这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哥哥是家人的骄傲,让父母怎么活下去呀,太难了!
“真懂事!”云南西双版纳,一条4米长的大蛇偷偷溜进村民家,吃下整整八只鸡,被村民

“真懂事!”云南西双版纳,一条4米长的大蛇偷偷溜进村民家,吃下整整八只鸡,被村民

“真懂事!”云南西双版纳,一条4米长的大蛇偷偷溜进村民家,吃下整整八只鸡,被村民发现报警后,消防赶到。结果这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网纹蟒”,竟当着众人面,自己把赃物一只一只“原物退还”!现场警察惊呼:“哇,你真能吃!”网友更是笑疯:“这是条明事理的蛇,知道遇上警察要赶紧交代,怕是快修成精了!”这最近关于蛇的新闻可真的是不少。就光是上个月被蛇咬的事件就有好几起。并且有人还因此丧命。足以看出蛇这种生物对于人类的危害性还是非常大的。这不在6月30号,一户人家又出现了蛇。农民老张家住云南,平常就靠着养鸡生活。除了疾病最让他为难的就是一些野生动物的到访。毕竟挨着大山住,像黄鼠狼和蛇都是非常常见的生物。但这一次遇到的事情,还是吓了他一大跳。当天外出回家以后,他就到鸡窝里打算给鸡喂食。但在清点数量的却发现,鸡整整少了八只。顿时老张就警惕了起来,赶紧查看鸡窝里的状态。果不其然在角落里,他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只见一条非常粗长的褐色蟒蛇正缩在角落里。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老张见过的最大的蟒蛇了。给他吓的也是头皮发麻。不幸中的万幸是,这只蟒蛇貌似是吃饱了,并没有展现出攻击状态。但让这么大的一个家伙待在鸡窝里,不仅鸡不安全,人也不太安全啊!于是他赶紧拨打了消防员的电话,让专业的人士来解决问题。等待的期间,老张也是一动不敢动,在远处盯着蟒蛇,害怕它没有行动。终于消防员来了,根据鉴定这蛇的来头还不小呢?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得亏老张没有拿武器攻击,不然还要承担责任。消防员看到这么大的蛇也有些紧张,最后打算利用工具将蟒蛇带离鸡窝,然后让其自行离开。然而就在消防员把蟒蛇带到外面草丛上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蟒蛇开始强烈的蠕动,一抽一抽的。最后竟然把吃下去的鸡都给吐出来了。画面也是有些惊悚啊!随后在确认蟒蛇不再吐以后,消防员也是将其装进了编织袋了,前往更安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放生。事情发布到网络上以后,也是引起了大众的讨论。有很多网友都以一种搞笑的态度看待这件事,说蟒蛇知道错了,把鸡还给了老张。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其实蛇把吞进去的猎物吐出来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可以说是蛇的一种本能。蛇吃猎物并不会咀嚼,而是直接吞下,然后慢慢消化。有的蟒蛇吞噬了太大的猎物,就例如老张遇到的这条,直接吞了八只鸡。已经处于一种很难行动的状态了。那消防员的到来对于蟒蛇而言是一种未知的危险。这时候为了应对危险,他就会强制把吞进去的食物吐出来,从而恢复移动能力和攻击能力。如果在它吐完,威胁还没有消失,那它就有可能采取攻击或者想办法逃跑。所以说啊!遇到蛇类,不论它是什么样的状态,最好还是远离为妙,毕竟无法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发起攻击。这样大的蛇就算是无毒咬上一口也挺遭罪的。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信源:(阜阳消防2025-7-2“贪吃蛇”鸡棚行凶惊动消防,当场吐出8只“赃物”……)
看看国外媒体是如何评价张桂梅张桂梅在云南办了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专门让穷山沟的

看看国外媒体是如何评价张桂梅张桂梅在云南办了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专门让穷山沟的

看看国外媒体是如何评价张桂梅张桂梅在云南办了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专门让穷山沟的女孩子读书。外国媒体到处宣传她,说她是“教育公平的灯塔”,联合国还把她的学校当案例研究。但有人说她太拼命了,带病工作不正常。意大利给她发了人道主义奖,可有些外国人质疑这种模式能不能复制。比如印度也有类似学校,但老师总在跑,留不住人。她的学校能坚持二十年,靠的全是个人努力,没有太多政策支持。最近几年政府开始重视乡村教育,出台了一些政策。有些年轻教师愿意去山区,但条件太苦,很多人待不长久。联合国妇女署刚把她列为全球教育榜样,但实际问题还在那儿摆着。张桂梅的事迹有人觉得感动,也有人说太理想化。她的学校还在办,每年送几百个女孩上大学,但未来会怎样没人知道。
张桂梅老师是多少?张桂梅的月薪大约7000块,一年下来大概收入8.4万元。这

张桂梅老师是多少?张桂梅的月薪大约7000块,一年下来大概收入8.4万元。这

张桂梅老师是多少?张桂梅的月薪大约7000块,一年下来大概收入8.4万元。这是她作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的收入。她获得的各种奖金和补贴,比如说,国务院奖励5000元,昆明市总工会奖励2万元,华坪县委奖励1万元,还有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这些她都没拿,全部用来办学。这些奖金累计起来超过100万元,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华坪女高是全免费的公办高中。2024年华坪女高全年收入:770.13万元。张桂梅虽然个人收入不高,但在教育公益事业上贡献巨大,我们为她点赞!
2018年9月,云南一批志愿者到深山进行公益活动的考察,后发现一个46岁的寡妇带

2018年9月,云南一批志愿者到深山进行公益活动的考察,后发现一个46岁的寡妇带

2018年9月,云南一批志愿者到深山进行公益活动的考察,后发现一个46岁的寡妇带着5个儿女,在这深山过了10多年的原始生活。小女儿跟志愿者透露:我妈妈疯了......在那旮旯地儿,46岁的潘志仙阿姨,硬是一个人拉扯大了五个娃,一晃就是十多年。志愿者们头一回见着她时,正赶上她在门口挑豆子。阿姨那高高的马尾辫,愣是遮不住一头花白稀疏的头发,脸蛋儿瘦得都凹进去了,眼窝深得能养鱼,眼神里还透着股子累劲儿。可就算这样,阿姨还是冲着志愿者们咧嘴一笑,那笑容,纯真得跟山泉水似的。早年间,潘志仙和老张两口子跑到山里头,当起了“土地爷”。老张一喝多,结果不小心跟河神成了哥们儿,留下潘志仙一人撑起整个家。这日子,潘志仙过得那叫一个精打细算,白天跟土地较劲,晚上还得兼职做手工,一块钱都得掰成两瓣花。孩子们呢,从小就学会了喝稀粥,偶尔还得抢几个烤土豆解馋。但别看条件艰苦,孩子们一个个跟小大人似的:大儿子张富红,才十五岁,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生火做饭,还摘蘑菇换零钱;二丫头张梅花,十二岁,天天赶着羊满山跑;剩下那三个小家伙,也没闲着,捡谷子喂鸡,忙得不亦乐乎。可生活压力太大,潘志仙终于扛不住了,整个人都变得怪怪的,有时候还动手打孩子。小闺女偷偷跟志愿者说:“我妈她,可能有点疯了……”这话听得人心里直发酸。但孩子们没放弃,面对镜头,他们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眼里全是对上学的渴望。志愿者一看,赶紧把这事儿往外传。2019年,政府出手解决了户口问题,好心人送来了吃的用的,学校也敞开大门欢迎孩子们,医院也给潘志仙治了病。几年后,潘志仙这精神状态啊,那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孩子们呢,也一个个开启了新篇章。你说这人生路上的坎儿吧,它就跟那马路牙子似的,躲是躲不开的。但别怕,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它就能像手电筒的光,嗖的一下子穿透黑漆漆的夜,让咱们的日子再次闪亮登场。就跟老话儿说的,“哪怕是沙漠里的土,也能整出朵花儿来!”
#女子被银环蛇咬伤2年仍有后遗症##女子被银环蛇咬伤昏迷如瘫痪#辽宁一女子在“

#女子被银环蛇咬伤2年仍有后遗症##女子被银环蛇咬伤昏迷如瘫痪#辽宁一女子在“

#女子被银环蛇咬伤2年仍有后遗症##女子被银环蛇咬伤昏迷如瘫痪#辽宁一女子在“腾讯新闻热问”发帖,讲述了自己被剧毒银环蛇咬伤的经历:2年前我去云南普洱旅游,晚上在酒店房间里发现自己被毒蛇咬了。到医院后医生取了我的伤口血液去检测,然后给伤口放血,接着扎阻断药,就是在伤口外沿十厘米左右的地方围着腿打一圈,疼得全身是汗,根本忍不住。大夫可能一开始就判断咬我的大概率是银环蛇,所以主要给我扎银环蛇血清。第一支血清扎到一半,护士跑进来说“银环蛇毒阳性”,后来好像一共扎了十多支。到医院两个小时左右,我就昏迷了。其实我当时一直有疼痛的感觉,也能听到外界的动静,但是就是动不了,全身哪都动不了。他们给我扎针、在胳膊上做皮试,胳膊扎针,屁股扎针,这些我都知道,疼得我都受不了了,但就是一点声音发不出来,整个人就跟瘫痪了一样。后来我在当地住院40天,最开始连走路非常费劲,头晕站不稳,坐也坐不住,没有东西靠着我就往说不准往哪边倒。后来又转院继续治疗,我就发现自己出现了后遗症。第一个是头晕,平衡感变得特别差;第二个就是视力,住院期间视力特别差,两米之外不分男女,什么都看不清。直到今年视力才恢复些。第三个就是神经的损伤,比如我的脸。正常人摸脸的时候不会感觉到疼,事发后我最开始摸脸,一点感觉也没有,后来又感觉疼。正常人哪有说脸疼得不敢洗脸的。再比如我去医院扎针灸,针扎在脸上头上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已经麻木到这份上了。医生曾经告诉我,蛇毒损伤神经之后恢复非常慢,当时我心里虽然有点概念,但是真的没想到恢复得这么慢……还有一个就是“焦虑”,这件事之后我的情绪一直不太好,怕后遗症好不了,可能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

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

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放进他碗里,谁料,他腾的一下站起来,火冒三丈,怒目圆睁:“你懂不懂规矩?”陈建军,这个名字听起来普通,却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英雄人生。他1962年出生在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的一个警察家庭,父亲是当地公安干警,从小家里挂满了锦旗,这让他早早就立下志向,要当一名人民警察。1982年,云南成立第一支缉毒专业队伍,他通过层层选拔,加入砚山县公安局缉毒队。那时候,云南边境毒品问题严重,贩毒团伙猖獗,缉毒民警的工作危险系数极高,可陈建军没半点犹豫,直接投身一线。为了打入毒贩内部,他得把自己彻底“改头换面”。烫头、纹身、花衬衫、嘴里叼烟,整个人看着就像街头混混。这伪装效果太好,连家人都认不下了。母亲觉得他走歪路,妻子甚至跑到警局闹着要离婚。可他只能咬牙扛着,连解释都不能多说一句。父亲凭着老公安的直觉,猜到他可能在执行任务,私下劝家人:“孩子有自己的路,让他走。”就这样,陈建军硬是靠着这份坚持,5年里24次深入毒窝,抓了19个毒贩,缴了50多公斤鸦片,立了三等功。1987年9月,他接到任务,要打入一个叫周荣云的贩毒团伙。这次,他化装成回族商人,和战友戚砚明一起行动。为了摸清团伙底细,他得跟毒贩混熟。那天吃饭,周荣云突然夹了块猪肉放他碗里,想试探他是不是真回族人。陈建军心里明白,这是生死关头。他立刻站起身,拍桌子瞪眼,声音大得震人,说回族人不吃猪肉的事。周荣云被唬住了,赶紧赔笑,觉得他是真老板。从那以后,陈建军在团伙里站稳了脚跟,收集到了不少关键情报。到了1987年12月15日,他接了个更危险的任务,要查广南县曙光乡的一起大案。他装成老板,带着现金去跟毒贩交易。谁知毒贩临时改了地点,挑了个偏僻的废弃仓库,他没法通知战友,只能单枪匹马进去。仓库里六七个毒贩,全都带着家伙,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交易时,一个毒贩起了疑心,拔枪指着他。陈建军当机立断,开枪撂倒一个,又打伤一个。可对方人多,他腹部中了枪,血流了一地,最后还是倒下了。战友赶到时,他已经没了气息,手里还攥着枪,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在跟毒贩较最后一口气。陈建军的牺牲让整个警队都炸了锅。1988年,他被追认为共产党员,云南省政府批他为烈士,公安部给了他“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的称号。他走的时候,女儿才1岁半,后来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拿了硕士学位。他的两个弟弟也受他影响,先后进了警校,当了警察。2016年,砚山公安警史馆还专门给他设了个“英雄模范”展区,把他的事迹永远留了下来。说到陈建军,就得提他那股子韧劲。他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传奇人物,就是个普通民警,可他硬是用命换来了毒贩的下场。24次卧底,不是24次度假,那是拿命在拼。云南那地方,毒贩子心狠手辣,一个不小心就回不来。他为了任务,连家人都瞒着,伪装得连邻居都骂他不务正业。可他从没抱怨过一句,就想着多抓几个毒贩,多缴点毒品,让老百姓少受点害。那次猪肉试探的事,现在想想都觉得悬。他要反应慢一点,或者没吼那一嗓子,可能身份就暴露了,后果不敢想。可他愣是靠着机智和胆量,把危机给化解了。这事听着简单,但背后是他对任务的专注和对身份的把握。毒贩不是傻子,一个细节不对就可能翻船,陈建军能混进去,还能混得稳,靠的是真本事。最后那次任务,他其实有机会撤的。毒贩改地点,他完全可以说信号不好,找理由拖一拖。可他没退,选择一个人往前冲。这不是逞英雄,是他觉得自己不去,毒贩就跑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他用命换来的,是一个毒贩被击毙,一个被击伤,团伙被端了个大半。这代价太大了,可这就是缉毒民警的现实。陈建军的父亲后来回忆,说儿子小时候就老实本分,没想到长大了这么拼。他走了,留下的不只是个英雄称号,还有一家人的骄傲和遗憾。他的故事,不是电影里那种花里胡哨的剧情,就是实打实的血汗和牺牲。现在毒品问题还没彻底解决,但有陈建军这样的民警在前头趟路,后头的战友才更有底气接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