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亚太军事

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是什么?美国人:必然是F22!俄罗斯人:一定是苏57呀!

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是什么?美国人:必然是F22!俄罗斯人:一定是苏57呀!

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是什么?美国人:必然是F22!俄罗斯人:一定是苏57呀!英国人:肯定是台风!法国人:是最贵的阵风!中国军迷:是歼20?是歼35?还是歼36,或者是歼50呢,都不是,是歼10C!所以说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歼36:是代差优势!歼20:是隐身和超巡!歼16:是多带导弹!歼10C:都不是,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警告无效时,可以开火射击!”6月27日,央视报道,中国空军对外机挑衅行为,处置

“警告无效时,可以开火射击!”6月27日,央视报道,中国空军对外机挑衅行为,处置

“警告无效时,可以开火射击!”6月27日,央视报道,中国空军对外机挑衅行为,处置手段逐步升级,“可以开火射击!”短短六个字,释放信号极其强烈!6月27日,央视播了段画面可挺让人提气,直接武力震慑。要说现在咱们空军敢这么硬气,首先得靠飞机性能跟上了。就说这歼-16吧,挂的导弹能打200公里远,配上先进雷达,外国军机还没瞅见咱们呢,就被咱锁定了。搁以前,可能人家都飞到跟前了咱才发现,现在不一样了,咱的设备能先发现先动手,这底气就足了。不光白天厉害,5月份东海的夜间演习更说明问题。以前老有人觉得晚上视线不好,可能会给外机可乘之机,结果咱的飞行员夜间照样跟对方周旋,说明咱晚上打仗也不含糊。再加上东海那雷达网能同时盯着300个目标,天上还有预警机转悠,谁来了都跟搁放大镜底下似的,想偷偷摸摸搞事情根本不可能。其实看看轰炸机那次遭遇就更清楚了。咱的轰炸机个头大、航程远,载弹量也强,本来就是捍卫领空的重要装备。结果执行任务时遇到外机近距离挑衅,对方直接“亮肚皮”展示武器,还做危险动作。可咱的轰炸机没怂,跟对方对峙了两个多小时,外机换了好几拨人来干扰,咱都没退让。这要没点硬实力,早被人欺负了。开飞机的都是狠角色,这话真不假。就说那个轰炸机机长廖江兵吧,几千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啥场面没见过?可那次遇到外机挑衅,对方离得特别近,稍微打个方向就能躲开危险,可他偏不。“必须按预定航线飞,宣示咱的主权,一点不能退!”这话听着就带劲。还有歼-16飞行员张占方那次,外机冲闯咱领海线,他跟战友起飞拦截。怎么拦呢?不是上去就开打,而是飞到对方侧面或者稍微靠前的位置,让对方能清楚看见咱,然后压坡度、缩小间隔,慢慢把对方往外挤。结果对方走了又回来,塔台警告“后果自负”,张占方他们还是硬顶着,最后把对方赶跑了。对峙的时候有多紧张?轰炸机那次,双方飞机离得近,稍微操作不当就可能撞上,飞行员每一秒都绷着弦。可能有人问,为啥现在敢放出“开火警告”这种话?其实看看咱的装备进步就明白了。以前咱们买个盾构机都被人卡脖子,现在不一样了,啥装备咱自己不能造?就像歼-16和轰炸机,都是咱自己的技术,用着顺手,心里也有底。但咱可不是好战,2014年还跟美国签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就是怕不小心擦枪走火。可要是有人非得来挑衅,咱也不能惯着。就像这次歼-16驱离外机,先警告再动手,这是按规矩来,不是蛮干。说白了,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你要好好合作,咱欢迎;你要搞事情,咱也奉陪到底。印度就不一样了,老想着靠买装备撑场面,结果处处受制于人。咱中国可是实打实自己搞技术,从跟跑到领跑,这才有了硬气的资本。你看现在咱放出开火警告,不是随便说说,是真有那个实力让对方掂量掂量。以前咱弱的时候,买个设备都被人欺负,现在咱强了,空军飞行员在外边都能挺直腰杆。中国的立场很明确,主权这东西一点都不能碰。你看这次歼-16驱离外机,就是在告诉所有人,咱的领空领海不是想来就来的。有实力才能有话语权,这话到哪儿都没错。咱不欺负人,但也绝不让人欺负,这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样子。
塔台发出警告,“你已接近中国领空,请立即离开,否则后果自负”看了没?央视放出那段

塔台发出警告,“你已接近中国领空,请立即离开,否则后果自负”看了没?央视放出那段

塔台发出警告,“你已接近中国领空,请立即离开,否则后果自负”看了没?央视放出那段歼-16驱离外军的实战画面,简直燃爆了!外军那架P-8A像疯了似的,贴着海面、几乎90度角硬冲我领海线,完全不讲规矩。结果呢?咱两架歼-16直接掠过它机头前方丢干扰弹,甩的是箔条,炸的是气场,压得那外军飞行员连航向都改了!​你想想,几十吨重的飞机被贴脸甩干扰弹,尾流一冲,颠得跟过山车似的,外机他能不吓尿?更狠的是,咱飞行员一句话:“面对强敌对手,腰杆子不能弯,腿肚子不能抖”,这气势,不服不行。​致敬保家卫国的英雄!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被装在集装箱里送了过来。两年后,海湾战争爆发,沙特立即将东风导弹拉了出来,成功逼退了对手沙特拉着东风导弹来回巡逻,国内的电视台还在不停播放导弹的视频,看似是为了阅兵,真正的目的都在行为里了。沙特买下这些导弹后,为了防止其他国家在归国途中阻拦,他们回家的道路都很是谨慎,一路上生怕有人发现拉着导弹的轮船。一向喜欢高调的沙特在这个时候也开始低调起来,他们甚至买东西的事情不能炫耀,一旦炫耀了可能就会出现差错,必须要等所有的事情落地之后才能展示。沙特带着装满零部件的轮船还有中国的工程师,一行人“鬼鬼祟祟”的回到沙特,装货卸货的时候也对外宣称是普通物资。工程师在沙特停留了好几天,从存放导弹的地址,到组装导弹,每一个步骤都做完之后才离开。沙特从中国购买的导弹,中国还需要陪他们上演一场谍战大戏,也不怪双方都这样上心,实在是因为这个交易太划算了。沙特是中东地区有名的大户,头上那块布就是他们有钱的象征,只要是他们看上的东西,他们从不看价格,付款的动作潇洒又利索。起初沙特想要购买导弹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合作的人选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还有其他西方大国。毕竟和中国交好之前,沙特和西方国家的来往更多,所以在做生意的时候他们下意识就想选择熟悉的国家。可从前和他们关系亲近的美国这次竟然没有答应沙特的要求,甚至连沙特开出的高价都不能吸引他们。沙特很想买一个重量级武器,中东那边的情况全世界都有目共睹,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每天打个不停,他们不惹事但也怕事啊。更不用说沙特还是中东那边出了名的有钱,谁不想从这个大户身上敲诈一笔,如果能趁机吞占那是最好的,就算无法占领也要扒下来一些值钱的东西。虽然沙特有钱,但他们的重工业发展却并不好,所以沙特才会想要买防身武器,最好是容易操控的,不容易误伤的,一拉出来就能让所有人后退的那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共就那么几个,沙特想要购买的话也只能挑一个下手,但谁也不会想不开把这种东西卖出去,于是沙特就决定购买导弹。美国不同意他们的要求,在他们眼中沙特只能是一个听话好控制的国家,如果他们有了重型武器难免会不受控制,美国不想卖,还有别的国家能卖,比如中国。中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国际上一拳一拳的打出了如今的地位,中国的实力有目共睹,在做买卖这方面也敢突破。沙特来中国参观的时候就被东风导弹威猛帅气的造型所吸引,这样的东西才配得上他们有钱人家的身份。中国也知道沙特的目的,他们也不想错失这笔生意,在双方还没有开始合作前,中国心中已经给东风导弹定了价格。可中国不知道的是,沙特到底有多少钱,中国心中预想的那个价格还是太谨慎了,沙特直接开出了一亿的价格。这场合作谈的格外顺利,双方几乎没有说几句话就直接签订了合同,连工程师都配备好了,都生怕对方反悔。返回沙特的路上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现拦路虎,好在一切都十分顺利,导弹也在沙特安了家。中东的伊拉克一直是个不安分的国家,他们侵占了周围的小国家之后把目标定在了沙特身上,而沙特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了。三十多枚东风导弹光是拉出来展示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沙特却拉着这些导弹在国内走了很长时间,特别是靠近边境的地方,他们恨不得弄个大屏幕循环播放。伊拉克虽然强悍,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大的导弹,这一颗导弹下来,他们就直接跟这个世界说拜拜了,在沙特的“炫耀”下,伊拉克直接熄了火。没有动用一枪一炮就让敌人自己撤退,估计沙特晚上做梦都能笑醒,这个钱花的太值了。信息来源:组图:沙特近30年来首次公开展示购自中国东风-3导弹——环球网
越南坦克兵这么做饭:看似很方便但暴露重大软肋。越南坦克兵把生米放锅里,然后将锅

越南坦克兵这么做饭:看似很方便但暴露重大软肋。越南坦克兵把生米放锅里,然后将锅

越南坦克兵这么做饭:看似很方便但暴露重大软肋。越南坦克兵把生米放锅里,然后将锅绑在坦克排气管上,等坦克开到目的地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柴油味餐食”。这种看似巧妙利用余热的土办法,实则源于二战时期各国军队的应急智慧——用武器废热加热食物或煮咖啡,以解决野战环境下的饮食问题。然而当邻国已驾驶“战车”驶向现代化战场时,越南仍捧着这口“大锅”在军事革新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反观周边国家:泰国引进中国VT-4主战坦克,柬埔寨列装“猛士”装甲车,均通过合作实现装备换代。越南却因历史心结与地缘投机,陷入“既拒华又亲俄不彻底”的孤立状态。当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无力顾及东南亚市场,越南的“摇摆战略”终尝苦果——旧锅可煮饭,却煮不熟军事现代化的夹生饭。
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咱们应

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咱们应

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咱们应邀去越南阅兵,陆军仪仗队一出场,直接把全场气氛拉满,越南仪仗队在自家地盘上反倒成了配角。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现在越南铆足了劲练正步,但是他们有三点硬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这事儿得从今年4月那场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说起,当时咱们应越南邀请派陆军仪仗队去撑场子,结果118名平均身高1.88米的小伙子一出场,直接把现场变成了“追星现场”——越南姑娘们举着手机狂拍,尖叫声差点掀翻屋顶,甚至有女生激动到当场晕倒。反观越南仪仗队,平均身高比咱们矮了整整15厘米,站在旁边活脱脱像一群“伴舞演员”,连当地媒体都酸溜溜地承认“主场优势变成了背景板”。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憋口气,何况越南人向来爱面子。据说他们最近把仪仗队拉到河内郊区搞封闭式特训,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踢正步,口号声能传到十里外。但现实很残酷,有三个硬伤就像三座大山,把他们的“逆袭梦”压得死死的。第一个硬伤就是身高的差距,中国仪仗队选拔堪称“万里挑一”,男兵身高卡死在1.85到1.90米,体重必须80公斤上下,连下颌线不清晰都得淘汰。这种“基因筛选”出来的队伍,走起来就像移动的钢铁城墙,自带压迫感。而越南仪仗队队员平均身高只有1.65米,1.70米就算队里的“姚明”了。这15厘米的差距可不是靠加厚鞋垫能弥补的——网传他们偷偷从泰国进口增高鞋垫,结果一踢正步,鞋垫全滑到脚后跟,差点闹出国际笑话。更绝的是,中国仪仗队连呼吸节奏都能同步,而越南队员因为身高参差不齐,光是对齐排面就得花半小时,活生生把阅兵式变成了“找不同”游戏。第二个硬伤是装备细节。中国仪仗队的行头那叫一个讲究:棕绿色皮质武装带是专门定制的,既显威严又符合人体工学;长筒马靴从脚踝到小腿中部全包裹,踢正步时能精准控制动作,落地声像敲鼓一样整齐。反观越南仪仗队,还在用咱们30年前淘汰的白色武装带,走起来松松垮垮,远看像系了条塑料绳;脚上蹬的普通皮鞋,鞋底薄得跟纸片似的,踢正步时声音稀稀拉拉,活像一群鸭子在踩水。最尴尬的是他们的服装——为了省钱,直接照搬中国80年代的款式,结果剪裁不合身,肩膀宽的像“绿巨人”,腰细的像“葫芦娃”——这哪是仪仗队,分明是虾兵蟹将。第三个硬伤,训练体系差着火候!中国仪仗队的训练强度堪称“人类极限挑战赛”:每天绑着木质T型架贴墙站军姿3小时,眼神训练要迎着大风强光40秒不眨眼,每年踢正步走的路能绕地球三圈,皮鞋穿破7双是标配。这种“魔鬼训练”出来的队伍,93人方队踢正步能做到步幅75厘米、每分钟116步,连摆臂角度都分毫不差。而越南仪仗队的训练还停留在“喊口号、走流程”阶段:他们学中国正步只学了个皮毛,踢腿高度忽高忽低,摆臂幅度像在打太极拳,甚至出现过整个方队“顺拐”的乌龙场面。更要命的是,他们缺乏现代化训练设备,连视频分析系统都没有,全靠教官肉眼纠错,效率低得可怜。有人可能会说,越南人这么拼,说不定三个月后能逆袭?可我只能说,你高估了越南的实力——身高是基因决定的,装备是工业实力支撑的,训练体系是几十年经验积累的,这三大硬伤,越南就算练到地老天荒也解决不了。其实,越南的焦虑背后,折射的是更深层的国家实力差距。中国仪仗队的“碾压级”表现,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外显——从队员选拔到装备研发,从训练体系到后勤保障,哪一环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支撑。而越南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奉劝越南一句,你与其盯着阅兵场上的“面子”,不如踏踏实实提升“里子”,毕竟,真正的大国威仪,从来不是靠走正步走出来的。
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我们应

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我们应

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有压力的不是俄罗斯,是最想扳回一局的越南。因为年初我们应邀去越南阅兵,陆军仪仗队一出场,直接把全场气氛拉满,衬托得越南仪仗队在自家地盘上像个配角。这搁谁身上能好受?现在越南铆足了劲练正步,但他们这三点硬伤,注定了他们很难在我们的场子找回面子!我们仪仗队无人能敌的英姿,靠的是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威武霸气的气势,还有仿佛复制粘贴的同步动作,严格执行身高身材统一标准,所以才会给人如此强烈的震撼。但越南就不行了,身高不够,在气势上就差了一大截,身材更是五花八门,别说整齐度,就连相似度都没有!更别提他们可接受不了严格的训练,天气热了要休息,腿伸累了要休息,这么训练下去自然毫无成果,一上场亮相就输了。(每天更新您关心的事,欢迎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一起探讨!)说实在的,恐怕咱们的兵哥哥休息时随便列个队,都比他们正式表演要整齐!
央视报道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竟然用到了“随时准备牺牲”这种话??记者大哥,

央视报道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竟然用到了“随时准备牺牲”这种话??记者大哥,

央视报道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竟然用到了“随时准备牺牲”这种话??记者大哥,这可是歼20啊,谦虚点说世界前二,不谦虚就是世界最强战斗机啊!而歼20这次出击面对的估计就是F35,绰号肥电,无论是机动性,隐身能力,武器性能,雷达航电,歼20都具有优势!咱们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研制出世界顶尖的战斗机,到了媒体嘴里变成了随时准备牺牲!我们的无畏不是这么去描述的!我不是说飞行员的精神不值得敬佩,而是这种描述的方式,已经严重脱离事实了!现在的中国空军,已经不是只能靠意志力去战胜敌人的部队了,而是一支有全套体系支持,有顶尖装备武装的强大部队了,我们要的不是准备牺牲,而是让敌人看到我们就赶紧逃跑!如果敌人敢再来,我们准备的是随时击落敌机!
055配备200多枚导弹,假如海战爆发,导弹打完了该咋办?实不相瞒,055打完导

055配备200多枚导弹,假如海战爆发,导弹打完了该咋办?实不相瞒,055打完导

055配备200多枚导弹,假如海战爆发,导弹打完了该咋办?实不相瞒,055打完导弹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军被击沉,尽快对其进行海上捕捞,否则就是碎成了渣渣,根本不用费力。其实真到了战场上,055根本用不着把导弹打光——现代海战讲究的是“一击必杀”,一枚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就能让敌方航母当场歇菜,哪儿还轮得到把弹药库搬空?要是真到了导弹打完的份儿上,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敌军已经被揍得连渣都不剩,要么055正处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里。先说第一种情况,敌军舰队要是被击沉,剩下的事儿就简单了。现代海战打完仗,得赶紧处理战场。一方面得防止敌方潜艇搞偷袭,另一方面得捞点有用的残骸回去研究。比如敌方导弹的碎片、电子设备啥的,这些可都是宝贵的情报。要是敌方舰艇被炸得粉碎,那就更省心了,连打捞都省了,直接清理航道就行。再说说第二种情况,要是导弹打完了敌军还没死透,055也不是吃素的。它还有好几手绝活呢。首先是那门130毫米舰炮,这玩意儿可不是摆设。它能发射普通炮弹,也能打制导炮弹,射程能超过100公里。要是敌方舰艇还在射程内,这门炮能像机关枪一样,每分钟40发的射速,就算是皮糙肉厚的巡洋舰也扛不住。而且这炮还能打对岸的目标,要是敌方在岛上有工事,一炮过去直接掀了。近防系统也是关键,1130近防炮就像个钢铁门神,每分钟能泼出11000发炮弹,把漏网的反舰导弹统统揍下来。还有“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专门对付那些突破防线的敌机和导弹。这俩家伙配合起来,就算敌方发动饱和攻击,也别想轻易近身。反潜方面,055也有两把刷子。它有大型声呐系统,能探测到几百米深的潜艇。要是发现敌方潜艇,直接发射反潜鱼雷,或者派出直升机吊着声呐去搜。直升机还能挂鱼雷和导弹,就算潜艇躲得再深,也得被揪出来。别忘了,055可不是单打独斗。它是整个舰队的“大脑”,能指挥其他舰艇和无人机、无人艇作战。要是导弹打完了,它可以让旁边的护卫舰继续发射导弹,或者让无人机群去骚扰敌方。比如2艘无人母舰释放的32架无人机和14艘无人艇,能组成一张动态防御网,拦截敌方导弹,甚至主动攻击。这些小家伙成本低、数量多,就算被打下来几个也不心疼,能大大减轻055的压力。要是真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055还有最后一招:跑!它的四台燃气轮机能让它跑出30多节的速度,比大多数敌方舰艇都快。只要脱离战场,就能找补给舰补充弹药。901型补给舰能携带1800吨弹药,足够给055塞满垂发系统。补给的时候,两艘船并排航行,用管道和直升机吊运弹药,虽然风险不小,但总比在战场上干瞪眼强。其实,现代海战根本不可能让舰艇把导弹打光。并且055作为中国海军的王牌,更是把信息化和体系化作战发挥到了极致,它的雷达能同时追踪几百个目标,指挥整个编队协同作战,根本用不着靠“拼刺刀”来决胜负。说白了,055打完导弹的情况,就跟战斗机打完导弹还能狗斗一样,是理论上的极端情况。在现实中,它的火力、防护、信息化能力,再加上整个舰队的支援,足以让敌方在导弹打完之前就举手投降。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多枚导弹,其中900多枚专门指着台湾海峡方向,光是巡航导弹就超过400枚。6月28日美国国会的气氛一度变得凝重,一个并不算太高调的听证会,却因为空军部长特洛伊·梅因克的一句话引爆了全场:“中国火箭军已经部署了超过3000枚各型导弹,其中900多枚正对准台海方向,400多枚巡航导弹可以随时出动。”听众席上一片沉默,笔记本刷刷作响,五角大楼的幕僚们脸色不太好看。美方这次没有遮掩,也没有拐弯抹角,梅因克的证词像一记重拳,打在了美国长久以来对华战略的软肋上,他不是在喊狼来了,而是在告诉国会:狼已经爬上门口了。从2023年起美国对中国火箭军的关注就不断升级,五角大楼每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里,对中国导弹部署的描述越来越具体,到2025年中国火箭军的“地图”已经不再是猜测,而是数据密密麻麻的现实。更重要的是这些导弹不是仓库里的库存,是随时“点火即发”的战备状态,尤其是那900多枚直指台海的弹道导弹,基本可以在冲突爆发几分钟内覆盖台湾全境,别说“战略威慑”,这已经是战术级压制了。你以为这只是数量的堆砌?错。最让美军焦虑的不是中国导弹多,而是“打得准、打得快、打得狠”。梅因克虽然没明说,但美国智库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国正在把传统的“导弹压制”转向“多层次打击体系”。简单说从台北总统府,到台南后勤站,再到美军在关岛的空军基地,解放军都有相应的“菜单”。比如你是固定目标,那就给你东风-15C,倘若你是海上航母,那就来一发东风-21D,即便是地下掩体,那钻地弹一样能够伺候,除此之外更别提那种“像香肠一样造导弹”的工业能力。2025年东风-26导弹的部署数量从300枚涨到500枚,只用了不到4年。一边是美军还在为高超音速项目预算头疼,一边是解放军已经批量生产、实战部署,这种“代际差”才是压倒性的存在。美军在西太的存在已经从“压倒优势”变成了“高风险赌注”,航母编队一旦进入第一岛链,就可能暴露在数百枚东风导弹的饱和打击下。更尴尬的是美军的反导系统,根本就拦不住东风-17这种高超音速弹道导弹:飞行速度10马赫,末端还会变轨,就像“打不着的幽灵”。面对火箭军的快速崛起,美国的应对手段说实话不多,一方面美军加紧部署“战区高超音速武器”(LRHW)和“海基反导系统”,但研发进度缓慢,2025年依然没能实现大规模部署。另一方面美国试图拉拢盟友,搞所谓“太平洋版北约”,但澳大利亚对是否部署美军导弹系统犹豫不决,日本民众反对在冲绳增加军事基地,菲律宾刚恢复的美军驻地也面临巨大民意压力。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内的军费争议越来越大,在2025年初国会就因为“造一艘航母还是投给AI项目”吵翻了天。相比之下中国的“军工+民用”一体化模式效率高得多,当美国还在为“怎么打赢下一场战争”吵架,中国已经把“下一场战争怎么打”演练十几遍了。很多人看到“3000多枚导弹”觉得震撼,但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华盛顿头大的,是中国战略节奏的变化。导弹只是工具,背后是理念的升级,从“打击目标”到“打击体系”,从“火力覆盖”到“火力主导”,中国火箭军已经不是“补刀部队”,而是主角了。而且解放军的作战逻辑从“成本高压”转向“效费比最优”,从弹道导弹转向远火、无人机、巡航弹的组合拳,便宜、密集、致命,这才是未来战争的主旋律。美国空军部长说了大实话,但这场“导弹对话”背后,真正值得反思的是:谁在主导节奏、谁在被动应对?当中国的“东风快递”越来越准、越来越多,而美军还在为是否能拦下一枚导弹争论不休时,西太平洋的军事格局,已经不是“是否改变”,而是“改变到什么程度”了。参考资料:又炒“中国威胁”!美军最高将领宣称中国核武器能力令其“伤脑筋”环球网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