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关税

美股周五收盘点评:关税不确定性上升,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特朗普总统昨天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后,市场普遍出现谨慎情绪,欧盟也准备迎接特朗普可能就新关税措施细节发出的信函。投资者将很快把注意力转向第二季度财报季,重点关注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将如何影响美国主要企业。...
菲律宾万万没想到。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本周三通过其创办的社交媒体平台T

菲律宾万万没想到。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本周三通过其创办的社交媒体平台T

菲律宾万万没想到。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本周三通过其创办的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公开致信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菲律宾输美商品加征20%关税。在这封公开信中,特朗普特别强调:"任何试图通过转运方式规避关税的菲律宾商品,都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关税惩罚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现任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上任后迅速调整外交政策,从之前对华友好立场转向全面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在美国支持下,菲律宾不仅持续在南海地区制造事端,更引进了具有战略威慑力的"堤丰中导系统",这一军事部署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川普称在8月1日对加拿大实行35%的关税。川普在关税政策上被市场教育,安静了几个

川普称在8月1日对加拿大实行35%的关税。川普在关税政策上被市场教育,安静了几个

川普称在8月1日对加拿大实行35%的关税。川普在关税政策上被市场教育,安静了几个月后觉得自己又行了他和美国资本市场一样,完全相信30%左右的关税对美国经济、通胀一点副作用都没,美股又创了新高[笑着哭]叠加美债大放水5万亿,过几个月我们再看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和美国通胀吧特朗普称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热点现场

美联储官员Daly:2025年有望降息两次 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可能较弱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MaryDaly表示,她仍然认为今年可能会降息两次,并且预计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可能弱于预期。Daly表示,一些公司正在协商分摊关税成本,这样就不必将大部分费用转嫁给最终客户。“等到企业到了消费者这一环,...
要论脸皮厚得无耻,还得是越南!7月7日,越南总理主动找到中国代表团,就与美国新达

要论脸皮厚得无耻,还得是越南!7月7日,越南总理主动找到中国代表团,就与美国新达

要论脸皮厚得无耻,还得是越南!7月7日,越南总理主动找到中国代表团,就与美国新达成的关税协议问题向中方表明立场,一副无辜的样子。7月7日,越南总理范明政主动与中国代表团进行了一场引人瞩目的会谈。聚焦点正是越南与美国新近达成的关税协议。一方是曾历经战火洗礼的邻邦,一方是牵动全球神经的超级大国,越南在中间的身影,既显精妙,又带几分令人玩味的“变通”。越南总理的言辞恳切,姿态平和,仿佛在向北方邻居诉说一场“不得已”的合作苦衷然而,越南外交传统中那份“竹子精神”——根基深扎、身段柔软、顺势而为才是解读其行动的关键密码。越南外交策略的核心精髓,恰如传统高脚屋下的竹竿,看似纤细却能承千钧。从胡志明时代“多交友、少树敌”的务实路线,到革新开放后精心编织的全球关系网络,越南深谙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法则:灵活身段不是软弱,而是清醒的生存智慧。如今站在中美贸易战中越南的平衡术更显精妙,一面积极承接因中美摩擦而转移的产业链,2023年对美出口额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27%;另一面,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投资激增,吸引英特尔、三星等巨头加码布局。越南在这条钢丝上走得惊险而精准,既抓住机遇,又竭力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范明政此次的“主动说明”,表面是姿态,背后是精算。越南明白,中国不仅是搬不走的邻居,更是经济血脉相连的伙伴。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稳居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需要美国市场带来的繁荣,却也深知根基在区域。此刻的“沟通”,是安抚,更是策略性示好——为越南的经济航船稳住关键的东方压舱石。越南宪法开宗明义:“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允许外国在越设立军事基地。”这纸面上的中立宣言,在现实中却需要极高明的外交手腕去践行。越南与美国的走近,特别是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无疑触及了微妙的区域安全神经。此次向中方“说明”,如同在复杂棋局中谨慎落子——既试图避免北京的战略疑虑过度发酵,又希望保留对华盛顿周旋的空间。这种走钢丝般的外交操作,每一步都考验着越南领导层的定力与智慧。面对越南的“竹子外交”,中国与其愤怒指责,不如以大国气度从容应对。越南的左右逢源本质是国际格局演变中的自然现象。中国真正的定海神针在于自身经济与科技实力的持续增强,在于构建更具韧性与吸引力的区域合作框架。当更多国家看到与中国深度合作带来的切实发展红利,所谓的“平衡术”自然会回归理性轨道。小国在历史洪流中往往身不由己。越南的“竹子外交”,其柔韧身段下是生存的紧迫感,是对发展机遇的渴望。这份务实与精明,值得理解甚至部分尊重。大国真正的气度,正在于理解他国生存逻辑的同时,以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赢得尊重与合作。当中国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坚实的共赢平台拥抱区域伙伴时,越南总理的“主动说明”,终将成为大国崛起路上一个值得玩味却无需焦虑的注脚。
佩通坦改头换面回归,代总理三天两换,军方还没发话,美军包机已落地,泰国火速交出新

佩通坦改头换面回归,代总理三天两换,军方还没发话,美军包机已落地,泰国火速交出新

佩通坦改头换面回归,代总理三天两换,军方还没发话,美军包机已落地,泰国火速交出新贸易提案,削顺差、买波音,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谁说宪法法院一锤定音就能终结一个总理的命?佩通坦不但没倒,反而借势回炉。可别忘了,那架从华盛顿直飞曼谷的美军包机,还没落地,泰国就已经“懂事”了。7月1日那场投票,宪法法院7:2的结果把佩通坦踢出了总理宝座,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危害国家安全”。可真正动手的,不是法院,而是那通17分钟的录音。称呼洪森为“叔叔”,把泰国军头叫“疯子”,对不少人来说不过是私下吐槽,但在军方眼里,这就是挑衅,就是踩线。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天。接下来的剧情比泰剧还精彩。素里亚刚刚坐上代总理的椅子,连公文都没批完几份,就被普坦火速替换。三天,两任,节奏快得像在赶时间。但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佩通坦刚被停职,泰王却批准她兼任文化部长。这是什么操作?说是文化,其实早已超出文化的范畴。真正的棋局,在王宫和军营之间展开。王室不想再看军方一家独大,尤其是当“任命制上议院”这种怪胎开始插手内阁时。佩通坦被留在内阁,不是因为她无可替代,而是她代表了另一种力量的平衡,是王室对军方扩张的警告。而佩通坦,也不是省油的灯,立马玩起了民族主义这张牌。她一手取消归还高棉文物的计划,把柬埔寨一直念念不忘的TaMuenThom寺庙群划为泰国文化遗产,还派军驻守。柬埔寨火速召回大使,洪玛奈几次在公开场合引用《孙子兵法》,洪森更是放话说“我们有打到曼谷的导弹”。泰方冷笑回应:“你那导弹,飞不出柏威夏。”5月28日那场边境交火,本来只是一次军事摩擦,但文物、矿藏、民族情绪搅在一起,火药味一下子浓了。尤其是在今年初探明柏威夏寺周边藏着6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后,这片争议区就成了命根子。泰国空军鹰狮战机高调演练,柬方关闭边境口岸,断电、断贸、断气,一刀接一刀,血淋淋地砍在两国经济命脉上。泰国果农的怒火也烧到了街头。榴莲腐烂成堆,水果出口受阻,每天损失超过3000万美元。果农干脆把榴莲倒在总理府前,控诉政府无能。可政府现在哪还有空管水果?他们正忙着写答辩书,忙着平衡军方、王室和选民的三角关系。就在局势一片混乱时,一架美军包机悄然降落在曼谷。鲁比奥来了,他不谈人权,不讲民主,直接拿出一份关税清单:对泰国、柬埔寨、缅甸征收36%到40%的新税,8月1日生效。对不起,谈判不接受拒绝。四天后,普坦代表泰国政府递交了新贸易提案:五年内削减70%的对美顺差,开放农产品市场,大量采购波音飞机和美方能源产品。在东南亚,这种“妥协”已经成了生存策略。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也都纷纷接招,接受所谓“对等关税”条款。马来西亚甚至主动对中国钢铁加征反倾销税,算是向美方“纳投名状”。问题是,中国占它进出口总额的23%,美国才9%。这笔账怎么算,都不是划算买卖。但他们知道,如果不站队,美国会替你选边。中国当然没闲着。佩通坦被停职还不到一个小时,外交部就发声明:这是泰国内政,希望泰国保持稳定和发展。话外的意思就是,中泰关系,不容外人插手。王毅随后在东盟外长会议上发力,驳斥美国单边主义,推动“澜湄合作”建立边境经济特区,狙击美国的分裂策略。与此同时,中国还对53个非洲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以实际行动对比美方的胁迫外交。更关键的是中泰铁路项目。这个价值3413亿泰铢的“一带一路”旗舰工程,如果在泰国政局动荡中停摆,不只泰国受损,中国同样不甘心。所以不管佩通坦变身文化部长,还是军方换几轮代理总理,中方的态度始终如一:稳定最重要,项目不能断。东盟这边也想调解。马来西亚提出了“吉隆坡倡议”,希望分三步走:先设军事热线,再共管争议区,最后建立跨境经济区。但泰国不买账,柬埔寨坚持国际法庭裁决,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也承认:“这场危机暴露了东盟在主权争议前的调解局限。”不过,商人比政府更现实。泰柬企业绕道老挝,恢复部分贸易;柬方甚至砸下12亿美元建立跨境电网,摆脱对泰国的电力依赖。这一切都说明,东南亚国家在大国博弈中,越来越懂得筹码的价值。说到底,东南亚的棋局,不是靠一场关税战就能定输赢的。佩通坦虽然暂时离席,但她还在内阁,依旧握有文化、舆论和民族主义三张王牌。军方虽然踩了一脚油门,但王室这边,早已在布控。美国虽然咄咄逼人,可谁都明白,美包机飞得再快,也飞不过民心变化的速度。他们不关心谁是总理,也不明白什么是稀土战争。他们只知道,电断了,工厂停了,水果烂了,饭碗没了。这才是现实最锋利的部分。参考:佩通坦宣誓就任文化部长——环球时报特朗普称8月1日起对泰国征收36%关税,泰国副总理:战斗到底——上观新闻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做梦都没想到。其以“倾销”为由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35%关税,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做梦都没想到。其以“倾销”为由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35%关税,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做梦都没想到。其以“倾销”为由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35%关税,却对德国车企18%的出口率选择性忽视,这种“自由竞争”的双重标准,恰恰暴露出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技术崛起的深层焦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汽丰田bZ5作为“丰田超感时空舱”,以“稳”为核心竞争力,精准契合家庭用车需求,成为00后送给爸爸的理想之选。从性价比与续航来看,bZ5以12.98万-15.98万元的亲民定价切入市场,提供550公里和630公里两种CLTC续航版本,30分钟快充至80%的效率,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200kW强劲电机搭配比亚迪刀片电池,还有五重防护系统,平衡了性能与可靠性。未来美学与舒适空间方面,其外观设计融合“Reboot”理念,科技动感十足;车内配置丰富,打造智能座舱体验,2880mm轴距与人性化细节兼顾全家出行舒适度。智能驾驶与安全守护上,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备激光雷达等33颗感知硬件,覆盖全场景导航辅助,配合多重安全设计,确保驾驶稳定。9个SRS气囊、车内生物监测系统等为全家构筑安心屏障。此外,依托一汽丰田28年电动化积淀与全球3000万辆电池0事故背书,bZ5以严苛碰撞测试标准定义安全基准,全国600+服务网点与8重尊享礼遇,凸显长期价值稳定性,堪称一份兼顾实用与情感的理想礼物。
跪舔美国之后怕事闹大,越南总理主动找中方解释,并作出重要承诺!7月7日,越南总

跪舔美国之后怕事闹大,越南总理主动找中方解释,并作出重要承诺!7月7日,越南总

跪舔美国之后怕事闹大,越南总理主动找中方解释,并作出重要承诺!7月7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在金砖峰会期间,主动找到中国代表团,就与美国新达成的关税协议问题向中方表明立场。7月2日的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这份被舆论称为“霸王条款”的协议中,越南对美出口关税从最初威胁的46%降至20%,但附加了一项致命条款: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这一条款被广泛解读为针对中国“洗产地”贸易的狙击,而解释权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作为交换,越南向美国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甚至接受美国海关入境稽查,被批评为“经济治外法权”。消息传出后,中国商务部迅速表态,正在开展评估,并强调“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越南此举不仅直接冲击中越产业链合作,更触碰了中方红线。数据显示,越南对美出口的约33%为中国商品经简单加工转口,涵盖电子、光伏、纺织等领域。而美国要求的“实质性转变”条款,更逼迫越南企业实现40%本地化率,试图切断中越产业链联系。面对中方压力,范明政在金砖峰会的主动解释显得尤为关键。根据越通社报道,范明政在会面中强调,越南始终将对华关系视为外交优先方向,美越协议不针对第三方,愿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他特别提到,越南将严格遵守原产地规则,避免中国商品因规则漏洞被误判为“转运货物”。这些表态显然是对中方关切的直接回应,试图缓解中越关系紧张。但越南的妥协早已埋下隐患。早在4月,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工作会议上就曾表示,要防止对其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越南向中方作出的承诺。然而7月协议的签署,却让这种承诺显得苍白无力。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范明政解释的同一天,越南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这种“一边解释一边出招”的做法,凸显了越南在中美间的矛盾心态。事实上,越南的困境源于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越南对美出口占其总量的30%,但60%电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美国的关税协议虽降低了部分出口税率,却迫使越南在产业链上“选边站”。越南国民经济大学副教授阮常谅指出,美越协议不可避免地会对中越贸易造成影响,但这也是中国和东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好机会。他认为,中国市场是美国的四倍,如果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能够更多融入中国市场,就可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然而,越南的策略调整并非易事。一方面,美国通过关税协议试图将越南纳入其“印太经济框架”,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越南又不愿彻底得罪中国,毕竟中越2024年货物进出口额已达2052亿美元,中国手握稀土、中间品出口等多项反制措施。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让越南在中美博弈中左右为难。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越协议的影响远超双边范畴。协议中40%的转运关税模式,被认为可能成为美国对其他国家谈判的“标准模版”。若美国以此为范本,在与印度、泰国等国的谈判中复制类似条款,将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指出,美国本土光伏制造能力有限,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东南亚产能的依赖,但关税政策将迫使中国企业加速向中东、非洲等地转移产能。在金砖峰会这个多边平台上,范明政的解释既是对中国的安抚,也是对国际社会的表态。他试图通过强调越南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证明越南并非美国的“附庸”。然而,现实的经济利益纠葛,让这种表态显得底气不足。正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所言,东南亚国家寻求的是共赢,而非卷入“零和博弈”。但越南的选择,显然已让自己陷入了这场博弈的漩涡。未来,中越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越南的实际行动。中方已明确表示,评估结果将与越南的态度和选择直接关联。如果越南继续在关税协议中损害中方利益,中方的反制措施可能包括调整稀土出口、加速RCEP中间品贸易等,这将对越南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而越南若能在执行协议时采取灵活态度,避免过度损害中越合作,或许能为双边关系留下转圜空间。这场关税博弈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重塑供应链,却忽视了市场规律和企业利益。中国光伏企业已用行动证明,即使面对3500%的关税,仍能通过产能转移、技术创新等方式应对挑战。而越南在这场博弈中的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越南决策者的智慧,更关系着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没有商量余地,特朗普访华之行要凉?中方7字坚决,12国等收信函。原来收到特朗普信

没有商量余地,特朗普访华之行要凉?中方7字坚决,12国等收信函。原来收到特朗普信

没有商量余地,特朗普访华之行要凉?中方7字坚决,12国等收信函。原来收到特朗普信函的国家不只是十二个,而是十四个,这十四个国家已经被特朗普当成是杀鸡儆猴当中的“鸡”,用于威胁还在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不妥协的国家。特朗普一声令下,老挝、缅甸的税率为40%;日本、韩国的税率为25%;中层国家的区间范围则为30%至36%。从中不难发现,特朗普的狠不在于对己更在于对人,仅仅只在日本韩国需要缴纳25%的进口关税税率中便可窥见,拜登政府极力在东北亚格局上构建的遏制中国崛起同盟已然轰然破碎。特朗普这一招看似厉害,实则是在自断后路,他这次把十四国当成“鸡”来吓唬其他国家,可没想到反而把自己的盟友都给得罪了。就拿日本和韩国来说,这两个国家一直是美国在东北亚的重要盟友,拜登政府之前费了好大劲才把它们拉到一起,想要构建一个遏制中国崛起的同盟。可特朗普倒好,一声令下就对它们征收25%的进口关税,这不是明摆着在打拜登的脸吗?日本和韩国可不是吃素的,它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日本首相石破茂直接就表示,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来维护国家利益。韩国总统李在明也放出话来,要尽快改善中韩关系。这两个国家这么一表态,拜登之前辛辛苦苦搭建的同盟瞬间就出现了裂痕,你想啊,美国这边对盟友加征关税,那边中国又在积极推动合作,日本和韩国肯定会权衡利弊,谁对自己更有利就跟谁走。老挝和缅甸这两个国家被特朗普征收了40%的关税,这简直就是要把它们往中国怀里推。中国和老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中老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条铁路通车后,老挝从一个“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经济发展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台阶。缅甸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但它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也很频繁,尤其是在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方面。特朗普这么一搞,老挝和缅甸肯定会更加依赖中国,这对中国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让盟友离心离德,还让美国自己的经济陷入了困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之前就警告说,如果各国不能与美国达成协议,关税税率将恢复到更高水平。可结果呢?美国的金融市场因为关税问题暴跌,投资者们都开始担心美国经济会陷入滞胀,就连美国的消费者也开始抱怨,因为关税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他们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不少。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让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大打折扣,他之前和英国、越南达成的协议,被外界批评为不平等条约。英国为了换取美国降低汽车关税,不得不让步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越南则承诺对美国商品全面免税,以换取美国对其出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这种“美国优先”的做法,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越来越低。特朗普本来还想着通过访华来展示自己的外交能力,可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可能要泡汤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很坚定,前驻美大使崔天凯那句“中国就是要统一”,已经把话挑明了。特朗普要是想访华,就必须在台湾问题上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否则中方是不会给他机会的,再加上他的关税政策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中方肯定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轻易让步。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是在施压,实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不仅破坏了拜登政府构建的东北亚同盟,还让美国的经济和国际信誉受到了损害。而中国则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主动,通过积极的外交和经济合作,赢得了更多国家的支持。特朗普的访华计划能不能成行,就看他能不能在台湾问题和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
美民调查显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而愿意和俄罗斯开战的却只有5%。”这究

美民调查显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而愿意和俄罗斯开战的却只有5%。”这究

美民调查显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而愿意和俄罗斯开战的却只有5%。”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在美国人心里,他们能够战胜中国的几率很大吗?说白了,在美国人心中,中国要比俄罗斯对他们的威胁更大,愿意和中国开战,仅仅是因为害怕中国威胁他们的霸权地位罢了。瞅瞅4月份的中美关税之争,中国面对美国的提高关税,直接硬刚,按照美国的剧本,应该是中国认怂,可不曾想,最终却是美国市场率先扛不住了,美国低头了。而在稀土领域,中国更是凭借技术,将稀土提纯上了一个档次,而这也是卡住美国脖子的重要手段。可反观俄罗斯,至今还深陷俄乌冲突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俄罗斯的实力不强,但与美国整体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美国民众的想法,就好像是,你平时考试都是第一名,突然有个同学从中等慢慢向你靠近,甚至还有超越你的可能,你慌不慌,而那个常年老二,你还会担心吗?说到底,每个人在面临挑战的时候,都会担心那个有可能超越自己的,而不是那个和自己差距过大的。归根结底,美国想和中国开战,也是变相地承认中国的实力,以及美国对中国有了畏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