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台湾海峡

王毅外长:拖下去分裂只会成本更高!不能再拖了!台海问题不能再拖了!王毅外长在《人

王毅外长:拖下去分裂只会成本更高!不能再拖了!台海问题不能再拖了!王毅外长在《人

台海问题不能再拖了!王毅外长在《人民日报》发文明确指出:分裂成本只会增加,“回归”才是正道!统一是国家的责任!王毅外长还说:“我们仍然坚持一个原则:和平统一是我们的首选,但如果碰触我们的底线,那就不一样了,说话...
美国智库叫嚣: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有92%的几率击败中同2023年,美国战略

美国智库叫嚣: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有92%的几率击败中同2023年,美国战略

美国智库叫嚣: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有92%的几率击败中同 2023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了一份报告,称如果台海打起来,美军有92%的几率能...他们模拟了2026年中国对台湾发动两栖入侵,美国、日本、台湾一块儿应对的场景。...

美专家发出罕见警告:美国敢插手台海,本土将遭灭顶打击!美方一家智库近期发布的一

美专家发出罕见警告:美国敢插手台海,本土将遭灭顶打击!美方一家智库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的核心观点非常直接:即便解放军实现对台湾的控制,那片土地也可能已被战火摧毁,但如果美国介入,那后果将是美本土面临“战略灾难”。...

“特朗普的儿子”北约秘书长吕特这个家伙说如果中国下决心实现台海统一,不排除会

如果中国下决心实现台海统一,不排除会与俄罗斯协调,由其在北约成员国边境制造紧张局势,从而牵制美西方的干预力量。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日讽刺称...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世界多数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中美开战,美军会不会全面轰炸中国?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军事战略,更牵动全球格局。

如果中美开战,美军会不会全面轰炸中国?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军事战略,更牵动全球格局。

如果中美开战,美军会不会全面轰炸中国?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军事战略,更牵动全球格局。近年来,中美在台湾、南海及贸易领域的摩擦不断升级,一场潜在冲突似乎近在咫尺。美国是否会动用轰炸机对中国实施大规模打击?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数十年来的低谷。2023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中国则加速推进国产化,减少对美依赖。台湾问题持续升温,美国频频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并向台湾出售F-16V战斗机等先进武器,中国则加大军演力度,展示武统决心。南中国海局势同样不稳,中国在争议岛礁部署导弹,美国则以“航行自由”为名派舰队巡航,双方军事对峙频发。经济方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反制措施针锋相对,贸易战已演变为全面经济对抗。这些因素叠加,使冲突风险显著上升。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2022年中美军费分别占全球的39%和13%,两国军力差距虽存,但中国在区域防御上已具备相当实力。一旦擦枪走火,战争或难以避免。美军若对中国实施轰炸,其战略目标可能包括瘫痪中国指挥系统、摧毁导弹基地及削弱海军力量。美军拥有全球最强的空中打击能力,B-2隐形轰炸机、F-35战斗机及“战斧”巡航导弹是其核心装备。据美国国防部数据,B-2可携带16枚2000磅级精确制导炸弹,航程超1万公里,具备跨洲际打击能力。此外,美国在关岛、日本和韩国部署的军事基地为其提供前沿支持。然而,全面轰炸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地域广阔,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重要目标分散且多有重兵防护。美军若集中轰炸东部沿海,需突破中国密集的防空网;若扩大范围,则需投入更多资源,增加后勤压力。中国防空系统近年来显著增强。S-400和HQ-9B等远程防空导弹可覆盖数百公里,配合北斗导航和先进雷达,能有效探测隐形目标。据《简氏防务周刊》,中国J-20隐形战机与KJ-500预警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已接近美军水平。此外,中国拥有东风-21D和东风-26等“航母杀手”弹道导弹,射程可达4000公里,对美军航母构成直接威胁。若美军轰炸触发中国反击,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基地和舰队将首当其冲。军事专家指出,美军可能倾向于有限打击而非全面轰炸,以避免战争升级失控。技术与情报也是关键变量。美军依赖卫星和无人机侦察,但中国电子战能力不容小觑。2021年,中国成功测试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显示其反卫星和干扰技术已成熟。一旦美军通信受阻,轰炸行动的协调性将大打折扣。相比之下,中国本土作战优势明显,依托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后勤网络,能快速补充损失。美军若执意全面轰炸,可能面临高昂代价与不确定回报。若美军轰炸中国,冲突将迅速升级为全面战争。短期内,双方可能集中于空中与海上交战。中国东部沿海的工业区和港口若遭打击,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美元。美军若损失航母或轰炸机群,其亚太威慑力将受重创。据兰德公司模拟,类似冲突首月伤亡可能超过10万,经济损失占全球GDP的10%以上。长期看,战争将重塑国际秩序。美国盟友如日本、韩国可能被迫选边,北约内部或因分歧动摇。中国则可能联合俄罗斯,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冲击美国金融霸权。国际社会不会袖手旁观。联合国安理会虽难达成一致,但经济制裁与外交斡旋将同步展开。东盟国家因地缘邻近首受波及,可能呼吁停火。核风险也不容忽视。中美均为核大国,若常规战争失控,核威慑可能成为最后筹码。然而,双方领导人深知核战的毁灭性后果,更可能通过谈判寻求妥协。历史上,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谈判收场,表明超级大国间的直接冲突往往止步于边缘。战争还将影响普通民众。美国国内反战情绪可能高涨,供应链中断将推高物价;中国则需应对内部稳定挑战,民族主义情绪可能被推向极端。无论结果如何,战争的赢家寥寥,输家却是全球。现实中,中美均无意走向全面战争。美国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强调“竞争而非冲突”,中国则提出“和平发展”原则。轰炸作为极端选项,需权衡成本与收益。美军若冒险行动,可能得不偿失;中国若强硬反击,亦将付出沉重代价。军事对抗之外,经济、科技与外交领域的较量更具决定性。例如,美国限制中国5G技术,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影响力。超级大国间的博弈,更多表现为持久战而非速决战。中美开战与美军轰炸的可能性,取决于战略意图与技术较量。全面轰炸虽非无可能,但高风险与低回报使其概率有限。战争的阴影提醒我们,和平需双方共同维护。你认为中美应如何避免冲突升级?未来大国竞争将走向何方?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一起探讨这一攸关全球的话题。
高志凯继恒河划界高论出来后,又为国家出了一个好主意。既然美国多次在台海南海生事,

高志凯继恒河划界高论出来后,又为国家出了一个好主意。既然美国多次在台海南海生事,

高志凯继恒河划界高论出来后,又为国家出了一个好主意。既然美国多次在台海南海生事,企图把中国拴困在第一岛链,我们就应派军舰到美国东部、西部海岸去展示我们的决心、意志和能力,让美国的主战派清醒清醒。高志凯教授的建议确实有道理,就说2025年6月,辽宁舰和山东舰带着一票驱逐舰、护卫舰,在西太平洋搞了一场为期26天的实战化对抗训练,一个从宫古海峡杀进去,一个从巴士海峡包抄,双面夹击,直接逼近关岛海域。日本自卫队的侦察机跟在屁股后面拍了几百张照片,结果发现,咱们舰载机起降频率都快赶上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了——辽宁舰单日最高90架次,山东舰也有50架次,这要是真打起来,关岛的美军基地估计得把防空警报按爆。这一系列数字说明啥?说明中国的航母编队已经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完全有实力到美国海岸去!就像2021年咱们的055大驱和补给舰编队跑到阿拉斯加附近,美国国防部也只能承认这是“无害通过”。有人可能要问了,咱们为啥非得去美国门口晃悠?这就得从老美的“岛链困兽”战术说起。从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美国这些年在台海、南海搞的小动作越来越多。就说2021年,美国军舰平均每个月都要穿越一次台湾海峡,说是“航行自由”,实则是把台湾当成了遏制中国的棋子。更绝的是,他们还派“拉森”号驱逐舰跑到南沙岛礁附近搞摩擦,结果被咱们的兰州舰和台州舰直接怼了回去。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标玩法,咱们要是不还回去,还真当咱们是软柿子?辽宁舰和山东舰可不是吃素的。辽宁舰自2016年第一次穿越宫古海峡开始,就跟开了挂似的,年年都要去西太平洋“打卡”。2021年那次,日本自卫队连“出云”号航母都派出来跟踪,结果发现咱们的歼-15舰载机在太平洋上玩得风生水起,反倒是他们的F-35B还没到货,只能干瞪眼。山东舰也不含糊,去年在南海搞演练的时候,直接把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覆盖到了巴士海峡,吓得台军的雷达兵连夜加班。不过,光有航母还不够,咱们的护航舰艇也得跟上。055型驱逐舰南昌舰那可是咱们的“海上钢铁侠”,1万多吨的排水量,112个垂直发射单元,甭管是反舰导弹还是防空导弹,都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再加上901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号,这哥俩往海上一杵,整个航母编队的续航能力直接翻倍。去年咱们的第46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执行任务,一待就是250多天,愣是把远洋补给这门技术练得滚瓜烂熟,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有人可能会担心,咱们这么大张旗鼓地跑到美国门口,会不会引发冲突?这您就多虑了。咱们国防部早就说了,咱们的行动是“例行性训练”,符合国际法。就拿去年中俄联合声明来说,咱们白纸黑字地写着要维护国际法权威,反对单边军事干预。再说了,美国军舰天天在南海晃悠,咱们去太平洋逛逛,这叫“礼尚往来”。其实,高志凯这招还有更深的战略考量。咱们的福建舰马上就要入列了,这可是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啥概念?就是说咱们的舰载机以后可以“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直接翻倍。到时候,三航母编队往太平洋一摆,美国的那些岛链防线,估计得变成“纸糊的篱笆”。更绝的是,咱们的空警-600预警机也快服役了,到时候航母编队的“眼睛”能看得更远,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还没露头,咱们就能提前准备好“欢迎仪式”。当然,咱们也得考虑老美的反应。他们肯定会跳脚,会抗议,甚至可能派军舰来跟踪。但咱们也不是吓大的。就像2025年那次双航母演练,外军舰机来了好几拨,结果咱们的舰载机直接战斗起飞,吓得他们赶紧退避三舍。咱们的海军可不是吃素的,从亚丁湾护航到远洋演练,咱们的实战经验比某些国家的演习还丰富。最后,得明白一个道理:和平不是靠退让就能换来的。美国这些年在台海、南海的小动作,说白了就是试探咱们的底线。咱们要是一直忍气吞声,他们只会得寸进尺。高志凯的建议,说白了就是要告诉美国:咱们有能力、有决心捍卫自己的利益,别想着用岛链困住咱们。就像老话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咱们的军舰不是去惹事的,但也绝不怕事。美国的主战派要是还不醒醒,咱们不介意多去太平洋“遛遛弯”,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中国速度”。

大陆启用M503衔接W121航线,黄智贤弟弟苏紫云:试图彻底抹去台海中线中国大

中国大陆于今天宣布,正式启用 M503 航线的第三条延伸线“W121”,该航线位于“海峡中线”以西。由于此次行动未经与台湾协商即单方面实施,台当局表达强烈不满与抗议,批评此举意图片面改变台海现状。台湾陆委会表声明称,中国...

大陆启用M503衔接W121航线,黄智贤弟弟苏紫云:试图彻底抹去台海中线中国大

中国大陆于今天宣布,正式启用 M503 航线的第三条延伸线“W121”,该航线位于“海峡中线”以西。由于此次行动未经与台湾协商即单方面实施,台当局表达强烈不满与抗议,批评此举意图片面改变台海现状。台湾陆委会表声明称,中国...
1981年,泉州渔民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一片奇怪海域,每次捕捞,渔网总会出现大窟

1981年,泉州渔民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一片奇怪海域,每次捕捞,渔网总会出现大窟

1981年,泉州渔民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一片奇怪海域,每次捕捞,渔网总会出现大窟窿,难道海底有人放了危险的装置?[狗头]1981年夏天,福建泉州崇武镇渔民在东经118°45'、北纬24°52'海域作业时遭遇怪事:新购尼龙渔网屡遭破损,中央常撕裂出两米长口子。据泉州渔业志记载,该年该区域渔网破损率比其他海域高出200%,让渔民损失惨重。这片被渔民称为“海眼”的海域,破网问题由来已久。清光绪年间的惠安渔汛录就提到“崇武以东网缉常溃”,显示渔网破损现象已持续百年之久。1950年代,全国推广尼龙渔网替代传统麻绳网,本以为能解决破损问题。然而福建省档案馆的1956年渔网改革总结显示,尼龙网在该海域破损率反而升至45%,远超其他区域的15%。崇武水产站1978年统计,仅当年就有47张渔网在此报废,直接损失超万元。82岁老渔民李阿伯回忆,1965年他曾亲眼见过一张崭新渔网被撕成三条。更奇怪的是,退潮时海面偶尔露出黑色物体边缘,涨潮后又消失无踪,让渔民们困惑不已。1981年9月,在渔民持续投诉下,泉州海事局联合国家海洋局厦门分局、福建省打捞公司组成调查组。中国海洋报11月7日报道,调查动用了DDS—2型旁侧声呐和磁力仪,驻军水下爆破小组也参与排查。潜水员深入海底发现,能见度不足半米,海床布满不规则凹槽,最深达1。2米。凹槽边缘密布锋利贝壳沉积层,如同天然刀刃。厦门大学海洋系1982年台湾海峡北部底质研究报告揭示了真相。该海域恰处两条海流交汇点,海底沙层石英含量高达35%,远超普通海域的20%。百年来高速水流冲刷,将石英颗粒磨成锋利砂粒,形成天然“砂轮”效应。渔网拖行时与这些砂粒高速摩擦,瞬间被割裂。福建省地质调查院1983年航拍进一步发现,“海眼”实为古河道入海口,水下暗藏深达15米的V型沟壑。海洋地质动态1985年论文证实,潮汐作用使沟内堆积着7米厚流沙层,其中混杂宋元时期陶瓷碎片。这些被海水磨蚀千年的瓷片边缘异常锋利,加上石英砂粒的双重作用,构成了毁网的“隐形杀手”。科学家计算,渔网在此海域拖行时承受的摩擦力比普通海域高出300%。真相大白后,该海域被正式列入中国航海警告区域目录。泉州海洋预报台每月发布流沙动态,指导渔民避开高危时段作业。现代渔网也改进了材质,采用抗磨损纤维制造。如今崇武渔民已掌握“海眼”的规律:大潮期间流沙活跃,小潮时相对安全。通过科学预报和改进装备,年破网率从过去的45%降至5%以下。渔民们不再谈“海眼”色变,反而因其丰富的鱼类资源而珍视这片海域。这起延续百年的“海眼”之谜,最终通过现代海洋科学技术得到完美解答。它告诉我们,看似神秘的自然现象背后,往往有着清晰的科学原理。当传统经验遇到现代科技,许多困扰人类的谜题都能找到答案。从“鬼打墙”到科学解释,泉州“海眼”的故事展现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困难的进步历程。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海洋科学调查,更是传统渔业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案例。(信息来源:台海网——600年前的铁锚见证石狮“海丝”渊源)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

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最近几天在国会作证时讲了些大实话,他说中国火箭军现在有3000多枚导弹,其中900多枚专门指着台湾海峡方向,光是巡航导弹就超过400枚。这还不算完,瞄准关岛那一片的第二岛链导弹还有1300多枚。梅因克直接告诉国会老爷们:这些导弹对西太平洋的美军就是个大麻烦。梅因克这一番话,无疑是向国会老爷们敲响了警钟,坦言这些导弹对西太平洋的美军而言,是个实打实的大麻烦。从实际情况来看,他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中国火箭军多年来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其导弹体系已愈发完善且威力惊人。就拿那900多枚瞄准台海的导弹来说,其中包含了如东风-11、东风-15和东风-16等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采用机动发射方式,具备极强的灵活性,能在战时迅速变换发射位置,躲避敌方侦察与打击。而且其射程范围在300至1000公里,恰好能精准覆盖台湾岛以及周边可能出现的外部干涉势力目标,误差概率更是低于10米,打击精度堪称恐怖,足以对台岛军事设施、关键据点等实施“点穴式”打击。再瞧瞧那1300多枚瞄准第二岛链的中程弹道导弹,像东风-21D、东风-26等型号,更是让美军头疼不已。东风-21D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它具备反舰能力,能够对海上移动目标,尤其是美军引以为傲的航母战斗群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在冲突中启用,可从远距离对闯入第二岛链内的美军航母发动攻击,使其不敢轻易靠近。东风-26同样实力不凡,不仅射程更远,还具备核常兼备能力,既可以搭载常规弹头执行精确打击任务,也能在必要时刻承担战略威慑重任,对关岛等美军在第二岛链的重要军事基地形成强大威慑,使其时刻处于中国火箭军的火力覆盖范围之下,让美军在西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如芒在背。回顾以往,美军对中国导弹力量的评估数据可谓是“跌宕起伏”。2016年,他们还声称火箭军只有1000-2000枚中近程和中程导弹;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就攀升至3000枚以上。如今梅因克又给出新的数据,这恰恰反映出中国火箭军发展速度之快,规模扩充之迅猛,让美军难以捉摸,只能不断调整评估。中国在导弹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在推进导弹数量增长的同时,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例如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采用了先进的乘波体设计,速度超过10马赫,飞行轨迹复杂多变,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无法有效拦截,极大地增强了火箭军的突防能力与打击威慑力。面对中国火箭军如此强大的导弹力量,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正逐步被削弱。曾经美军仗着航母战斗群在全球海域耀武扬威,如今在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威慑下,在台海及周边地区的行动不得不有所顾忌。若真在台海爆发冲突,美军试图介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中国火箭军铺天盖地的导弹攻击。其部署在第一、第二岛链的军事基地,如日本、韩国的军事设施以及关岛基地等,都将成为火箭军的重点打击目标,短时间内可能就会陷入瘫痪,根本无法有效支援作战行动。所以,梅因克口中的“大麻烦”,实则是美军在西太地区不得不正视的严峻军事现实,凸显出中国火箭军导弹力量已成为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部干涉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