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是太有远见了!当时修中巴经济走廊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在荒凉的喀喇昆仑公路上
中国还是太有远见了!当时修中巴经济走廊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在荒凉的喀喇昆仑公路上建十几个光伏储能站,就是为了送电用的。可印巴冲突一来,美西方国家才发现,这个地方简直就是战略高地。以前巴基斯坦缺电问题挺严重,尤其是北部山区,靠传统火电不稳定,一到旱季水电也跟不上,老百姓经常遭遇停电,企业生产也受影响。中国和巴基斯坦搞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时,就把能源项目当成重点,想着先解决当地最实际的用电难题,光伏储能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起来的。比如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中兴能源900兆瓦光伏电站,2019年并网发电,是当时中巴经济走廊里最大的光伏项目之一,每年能发近13亿度电,相当于给50多万户家庭解决了日常用电。谁能想到,这些看着像“民生工程”的电站,在冲突时成了“硬支撑”,2025年4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升级,印度那边切断了部分水源还关停了电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一下子面临电力短缺,医院的设备、通讯基站都差点停摆。这时候,中国援建的光伏储能站派上了用场——白天光伏板发电,晚上储能设备接着供电,不仅让医院能正常做手术、让老百姓能打电话,连边境的哨所和巡逻队也有了稳定的电力,照明、设备运转都没受太大影响。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十几个光伏储能站更是“藏着后手”,这条路是中巴物资运输的大动脉,平时货车运输、工程车辆作业都离不开电,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时,路上的除雪设备、照明设施全靠这些电站供电才能正常运转。到了冲突时期,瓜达尔港运来的物资要通过公路紧急运往前线,夜里运输全靠沿线的灯光和设备调度,要是没电,这条路就成了“瞎子路”,而且这些电站用的是中国的“构网型储能技术”,不像普通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就算阴天或者电网波动,也能自己“稳住”电压,保证电不断、灯不灭。现在回头看,中国当初建这些项目,既是帮巴基斯坦解决缺电的“急难事”,也是给两国合作铺一条“双保险”的路。平时让老百姓用上稳定电、让经济走廊运转更顺畅,关键时候又能保障基础设施和物资运输,实实在在体现了“既管当下,也管长远”的合作眼光。参考信源:中国一带一路网《巴媒:“一带一路”助力巴基斯坦和沙特发展光伏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