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四川

“川超”联赛来了!在校大学生可报名,职业运动员不可参赛,四川省体育局回应

“川超”联赛来了!在校大学生可报名,职业运动员不可参赛,四川省体育局回应

6月12日,据四川发布:随着“苏超”的火爆出圈,近日有网友通过问政四川平台留言,呼吁四川举办类似“苏超”的足球赛事。对此,四川省体育局进行了答复。问政四川平台网友留言: “苏超”即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最近爆火出...
1955年,一个劳模接到通知前往区政府领奖,结果刚一进门就听到一句“杨进兴!

1955年,一个劳模接到通知前往区政府领奖,结果刚一进门就听到一句“杨进兴!"劳

1955年,一个劳模接到通知前往区政府领奖,结果刚一进门就听到一句“杨进兴!"劳模下意识答应了一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公安人员纷纷冲出来将他当场逮捕,潜逃在外的大特务就此落网。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55年春天,四川南充县青居乡三村的一位农民接到了村里通知,让他前往区政府接受劳动模范表彰,这名农民名叫杨大发,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乡亲们常说他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不识几个字,却每次集体劳动都冲在前头,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手,大家都信得过他,村干部决定把他推荐为模范代表时,没有人反对。那天他洗了干净衣服,戴上了象征荣誉的红花,按照通知上的时间准时出发,他脚步稳重,神情严肃,走进区政府大门,他没有注意到门厅站着几位公安干警,也没有看出周围的气氛与平日不同。刚踏进屋里,一声高喊从他背后传来,那一刻他本能地站直了身体,条件反射地回应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清晰。那一声回应结束后,他的脸色立刻变了,整个人顿时呆立当场,眼神慌张,几名公安人员迅速上前,将他控制住,戴上手铐,他没有挣扎,低着头,不再说话。公安部门早已布置这次行动,他们通过多个月的调查,逐步确认了这个名叫“杨大发”的人,正是多年前在重庆犯下严重罪行的军统特务杨进兴。这个名字在很多革命烈士亲属心中并不陌生,他曾在重庆白公馆担任看守所长,参与多起迫害共产党人的行动。据历史档案记载,1946年至1949年间,他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看守所任职,亲自指挥甚至执行了多起酷刑和杀戮,包括“11·27”大屠杀,他在解放前夕从重庆逃出,一直未被捉拿归案。公安机关发现线索的起点是在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工作人员在调查杨大发身份时,发现他的来历模糊,填写的出生地含糊不清,也找不到任何对应的旧户籍资料。他自称来自异地,因战乱流落至此,但无法提供任何可靠证明,办案人员开始注意到他的口音接近重庆,又在村里生活多年却从未回过“老家”,他们决定深入调查。随后几个月,公安人员走访了杨大发妻子的老家,找到曾与她一家熟识的老人,那位老人清楚记得她的丈夫名叫杨进兴,曾是重庆卫戍司令部的军官,这一关键证言引起高度重视。调查人员又以宣传模范人物为名,设法获取了杨大发的照片,并送往重庆与在押的几名前特务以及解放后曾在白公馆工作的人员比对,多人确认照片中的人就是杨进兴。确认身份后,公安机关制定了诱捕计划,因为杨大发在村里口碑极好,直接逮捕容易引起混乱。他们决定以领奖为名,引他出村,当天,所有人各就各位,直到他走进门厅才执行行动,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被捕后,杨进兴在初期并未否认,公安机关通过大量证据,包括过去同伙的口供、烈士家属的辨认以及过往白公馆的人员记录,逐一对照,他在一个多月后彻底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承认参与了对川渝地区多名共产党员的看押与处决,使用酷刑逼供,部分案件中亲自动手致人死亡。杨进兴被押解至重庆,接受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审,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召开的大规模审判大会上,他的罪行被公开。烈士亲属、各界群众以及干部群众参加了这次公审,法院依法判处他死刑,并立即执行,他没有提出上诉,也没有留下遗言,他的结局成为那段特殊历史的一个句点。杨进兴的案件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追捕,更是一次对历史责任的回应,他的伪装维持了多年,最终还是被揭开。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因此增强,社会对反特斗争的支持也更加坚定,对于那些曾在黑暗中失去亲人的人来说,这次审判意味着迟来的公正,历史没有遗忘,法律终究追上了逃亡者的脚步。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信息来源:四川省情网--【70周年城市传奇】四川南充:大特务杨进兴南充落网记
泪崩!四川,女孩是留守儿童,每天都穿着一双坏了的破凉鞋,老师很是心疼,她想送孩子

泪崩!四川,女孩是留守儿童,每天都穿着一双坏了的破凉鞋,老师很是心疼,她想送孩子

泪崩!四川,女孩是留守儿童,每天都穿着一双坏了的破凉鞋,老师很是心疼,她想送孩子新鞋子,但是又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网友:这双鞋子是一束光,足以照亮小女孩未来的人生!在四川南充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小女孩,名叫小梅(化名)。她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留下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条件艰苦,小梅每天都穿着一双已经破旧不堪的凉鞋,鞋底开裂,鞋面也磨破了好几个大洞。尽管如此,她从未抱怨,总是默默上学,努力学习。这双破凉鞋,是小梅陪伴她走过许多艰难日子的唯一“伙伴”。但老师们看在眼里,心里却满是心疼。尤其是班主任李老师,她注意到小梅脚上的鞋子每况愈下,有时放学时还会看到小梅小心翼翼地走路,生怕鞋子再坏。李老师担心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直接公开送鞋子,怕会让小梅难堪,甚至抵触接受帮助。李老师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在不伤害小梅自尊的情况下,帮她解决这个问题。终于,李老师想到了一个温暖的办法——在小梅生日那天,悄悄送她一双全新的凉鞋作为礼物。生日当天,李老师找了借口把小梅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个包裹。小梅好奇地打开,看到里面是一双崭新的粉色凉鞋,鞋码正合适。小梅的眼眶顿时湿润了,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喜悦,也有感激,甚至还有一丝羞涩。李老师耐心地帮小梅换上新鞋,脚步顿时轻盈了许多。新鞋不仅让她行走更舒适,也给她带来了自信和温暖。李老师告诉她:“这双鞋子是属于你的,希望它能陪你走过未来的每一步。”这一暖心的举动被李老师悄悄记录下来,分享到网络后,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感动。网友们纷纷留言:“这双鞋子是一束光,足以照亮小女孩未来的人生!”“老师的善意和细心,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宝贵的礼物。”很多人感慨,正是有了这样默默奉献的老师,才让社会充满了爱与希望。其实,像李老师这样的老师在中国许多偏远地区并不少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守护天使。许多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条件艰难,缺少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自卑和孤独感。老师们细心观察、耐心陪伴,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温暖他们的心灵。在这件事背后,也折射出一个社会现实——留守儿童的生活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无论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是情感上的缺失,都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李老师的举动,正是这种关爱的最好写照。小梅如今每天都穿着那双新鞋去上学,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她说,老师送的鞋子不仅仅是鞋,更像是一盏明灯,指引她努力向前。她希望将来能考上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回报老师和社会的关爱。这双小小的新凉鞋,承载了太多温暖和希望。它不只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心灵上的抚慰和鼓励。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每一份关心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力量。愿更多像李老师一样的好老师,继续用他们的爱心和智慧,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信息来源:四川观察2025年6月10日
四川双流中学,高考前,老师跟同学“打赌”:“我跟你们一起参加高考,考不到640分

四川双流中学,高考前,老师跟同学“打赌”:“我跟你们一起参加高考,考不到640分

四川双流中学,高考前,老师跟同学“打赌”:“我跟你们一起参加高考,考不到640分,我请全班同学吃饭!”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中部考点外,一位“考生”刚走出考场,就被记者拦下。只见这人手里拿着笔袋,表情轻松,看着和其他考生没什么两样,可一聊才知道,他居然是位老师!原来,他叫杨李怡,是四川双流中学的一名老师。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考场上呢?其实考前,他和学生打赌:我跟你们一起参加高考,考不到640分,我请全班同学吃饭!为了履行诺言,他说到做到,果断报名,选的是“物化地”组合,每门考试他都没落下。现场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这是什么神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么好。聊起高考,杨老师有些激动,13年前,自己也是在成都参加高考,最后以65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读完本硕后,他当了一名程序员,就在3年前,他才毅然转型,成为了一名老师。当老师后,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们一起吃饭,聊天,处成了哥们,他们有什么话都会和老师说。谈到这次亲自参加高考,杨老师说:“除了说话算话,我更想直观感受今年高考的新变化。今年是四川实行“3+1+2”模式的第一年,所以,大家对新高考的了解还不够,比如题目难度、赋分规则等,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一下,才能更加直观,以后辅导起学生来,也能更有针对性。还有,离开高考考场13年了,我也想借此机会,挑战一下自己,面对难题时的心态和思维,把这些宝贵经验分享给学生。“高考只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你热爱的、喜欢的、热于去追求的,才是人生的关键。人生的容错率很高,就算高考失利,也别否定自己,我相信你们一定会闪闪发光。”说得太好了!高考固然重要,但也并不是人生的唯一抉择,只要拼搏过,奋斗过,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会有其他的选择。希望所有考生都能记住杨老师的话,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闪闪发光!杨老师的采访视频上传后,引发热议。有人说,这老师真牛,如果我是数学老师,我参加考试,我只敢跟学生说我数学考试的分数在140以上之类的,但是全科都考就不同了啊!这老师太全面了!还有的说,考640分以上,难度非常大。就算让我现在再去考一次也考不到了。成年人心思分散了,不再是学生时代了。佩服这老师的勇气和自我挑战能力!还有的说,这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负责任的老师,自己亲自上考场感受高考题型,重点,便于改进提高自己,教好学生,上课更有发言权,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生也才更有说明服力,讲课更有吸引力,必须点赞!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行为,虽然勇气可嘉,但是,恐怕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会不会占用资源呢?你怎么看呢?来源《封面新闻》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我也捐款了,不多,也就半个月工资!可是回过头想想,国内外捐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我也捐款了,不多,也就半个月工资!可是回过头想想,国内外捐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我也捐款了,不多,也就半个月工资!可是回过头想想,国内外捐了700多个亿,每一分都到了灾民手里了吗?没有人层层克扣、截留?我不相信!你看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那个黄杨钿甜的230万耳环事件,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调查清楚!为什么没有后续了?你们都不奇怪么?有人说,黄的父亲是负责雅安灾后重建招投标项目的,后来辞职从商了。谁敢保证,她们家深圳的豪宅没有咱们当年捐的一部分?
直击四川长虹业绩会!千亿巨头家电业务全面布局AI,回应市场关切问题

直击四川长虹业绩会!千亿巨头家电业务全面布局AI,回应市场关切问题

6月10日下午,四川长虹(600839.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智能家居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暨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图源:四川长虹 四川长虹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金在业绩会上表示,近年来,...
泪崩!四川,女孩是留守儿童,每天都穿着一双坏了的破凉鞋,老师很是心疼,她想送孩子

泪崩!四川,女孩是留守儿童,每天都穿着一双坏了的破凉鞋,老师很是心疼,她想送孩子

泪崩!四川,女孩是留守儿童,每天都穿着一双坏了的破凉鞋,老师很是心疼,她想送孩子新鞋子,但是又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网友:这双鞋子是一束光,足以照亮小女孩未来的人生!据四川观察6月10日的报道,这感人的场景发生在南充一所小学里,班里一个女孩父母在外面打工,而老人也无暇照顾的太细致。女孩凉鞋坏了,鞋跟后面的袋子早已断掉,鞋帮子也差一点要分开了,但是女孩却一直穿着,就连体育课也穿着同一双。何老师发现后很心疼这个女孩,她不光是老师,更是妈妈,换谁看着这样的情景也会心酸,她就想送孩子一双新鞋。但是女孩子很内向,考虑到这个年轻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尊心,贸然送东西,孩子可能会多心,发现自己和不同,更容易自卑。于是老师就想到一个好方法,她在课堂上问了所有孩子的鞋码后,就悄悄买了一双,等到女孩生日的当天,让女孩单独到办公室,说要送她生日礼物。孩子看到纸盒子装了一双新鞋子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人都记不住她的生日,没想到老师却记得。女孩试穿了一下,何老师一看有些大,事后又去给她买了合适的鞋子,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忍不住夸这位老师,说实话,这个举动实在是温暖人心,肯定会让小女孩铭记一生。事实上,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只是他们大部分都默默无闻守着自己岗位,但是他们的举动却足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1974年,彭德怀去世时,临终想见朱德,他一次一次地向看守请求,可谁也不告诉朱德

1974年,彭德怀去世时,临终想见朱德,他一次一次地向看守请求,可谁也不告诉朱德

1974年,彭德怀去世时,临终想见朱德,他一次一次地向看守请求,可谁也不告诉朱德。后来朱德知道后大声痛哭:“你们为啥子不让我去看彭老总!”彭德怀和朱德,这两位中国革命的大人物,情谊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彭德怀1898年出生,湖南湘潭人,家里穷得叮当响,脾气硬,啥都敢说。朱德1886年出生,四川仪陇人,也是苦出身,性格稳重,大家都服他。两人在井冈山碰头后,一起扛过长征,打过抗日和解放战争,几十年的交情不是盖的。彭德怀靠着过硬的军事本事,成了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百团大战、西北解放,他打得漂亮,为新中国立了大功。朱德呢,当过解放军总司令,平型关大捷那些仗都少不了他的指挥。两人一个冲锋陷阵,一个坐镇全局,配合得天衣无缝,私下里也互相照应,跟亲兄弟似的。可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让彭德怀摔了个大跟头。他看不惯“大跃进”瞎折腾,直言不讳,结果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从此被审查、软禁。朱德虽然没公开吱声,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老伙计,私下老打听他的情况。时间一晃到了1974年,彭德怀病得不行了,住进北京301医院。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最想的就是见朱德一面。彭德怀在医院里拖着病体,反复跟看守说想见朱德,可看守压根不搭理,也没人把这话传出去。他撑到11月29日,没等到朱德,就这么走了。消息传到朱德那儿,已经晚了。朱德88岁了,身体也不好,听说彭德怀临终想见他却没见着,气得不行,大声责问身边人为啥不让他去探望。他心里难受得要命,可事情已经没法挽回。彭德怀走后,朱德心里一直放不下来。他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还老问彭德怀的遗物咋处理的,埋哪儿了。1975年,他还撑着主持了全国人大会议,可身体明显不行了。1976年初,周恩来去世,朱德去医院告别,拄着拐杖慢慢走过去,站那儿敬了个礼。到了6月,他感冒引发一堆毛病,住进医院,7月6日也走了,90岁。1978年,彭德怀的事儿终于有了说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他平反,开了追悼会,邓小平亲自讲话,肯定他的功绩。会场很隆重,来的人不少。后来,他的骨灰按遗愿埋在湖南湘潭乌石峰下。朱德的骨灰放北京八宝山。两人虽然没能再见上,可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一直在历史里留着。这段往事得从头捋捋。彭德怀和朱德的交情,从井冈山到新中国,那是真打真拼出来的。彭德怀倒下那会儿,正赶上特殊年代,看守不传话,可能有上面的意思,也可能是怕担责任。朱德晚年知道真相,气愤又无奈,说明他对这份情谊有多看重。换句话说,这不光是两个人的事儿,还反映了那时候的政治气候。再说深点儿,彭德怀临终想见朱德,不光是私交,可能还想聊聊过去的事儿,解解心里的疙瘩。朱德呢,骂人那一下,透着他对老战友的愧疚和对现实的失望。两位老人,一辈子为国为民,到头来却被这么个事儿隔开,谁听了不觉得堵得慌?
我的入伍通知书今天中午,在整理父亲保存的资料时,偶尔发现了一九八二年十月我的入

我的入伍通知书今天中午,在整理父亲保存的资料时,偶尔发现了一九八二年十月我的入

我的入伍通知书今天中午,在整理父亲保存的资料时,偶尔发现了一九八二年十月我的入伍通知书,我入获至宝,没想到四十多年过去了,父亲还将我的入伍通知书珍藏得这么好。
看了下四川新增的小米汽车体验店,有西昌了,距离我219公里,还是不方便

看了下四川新增的小米汽车体验店,有西昌了,距离我219公里,还是不方便

看了下四川新增的小米汽车体验店,有西昌了,距离我219公里,还是不方便啥时候攀枝花整一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