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国际军事

俄罗斯批塞尔维亚违背中立承诺,把武器弹药出口给乌克兰,助长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武

俄罗斯批塞尔维亚违背中立承诺,把武器弹药出口给乌克兰,助长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武

俄罗斯批塞尔维亚违背中立承诺,把武器弹药出口给乌克兰,助长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武契奇近日被迫宣布,价值16亿美元的军火出口订单将全面归零,塞尔维亚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市场出路。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塞尔维亚所面临的极端困境。作为一个地缘敏感、左右为难的小国,塞尔维亚在国际格局中处处受限,向东向西都不能轻易得罪任何一方。在这种高压下生存,可以说是小国外交中最难的案例之一,武契奇确实背负着巨大压力。而所谓的“军工出口”,实际上很可能指的是弹药、炮弹等常规武器。塞尔维亚并不具备制造高端军事装备的能力,其军火出口主要依赖于局部冲突地区的市场。哪里发生战争,哪里才是塞尔维亚产品的潜在客户;但对于和平地区而言,这类军备根本不在采购计划之内。如今在全球对军火出口日趋审慎、局部冲突越来越复杂的大背景下,塞尔维亚的军火生意几乎没有回旋余地。若不能对战区出口,基本就失去了主要市场——等于这条路彻底走不通了。对于武契奇和塞尔维亚来说,这不只是一次生意失败,更是一次战略困局的全面暴露。
朝鲜也有核,美国为什么不去炸?伊朗只是疑似有核,就要被美国轰炸!美国之所以迟迟

朝鲜也有核,美国为什么不去炸?伊朗只是疑似有核,就要被美国轰炸!美国之所以迟迟

朝鲜也有核,美国为什么不去炸?伊朗只是疑似有核,就要被美国轰炸!美国之所以迟迟不敢对朝鲜采取军事打击,背后其实还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朝鲜确实已经具备核武器,美国不得不权衡其不可预知的后果;二是历史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依然深远。说到底,美国没有必要为朝鲜问题再次掀起一场战争。除了朝鲜本身的核威慑,其所处的地缘环境也不容小觑,周边强国的军事实力同样令人忌惮。一旦朝美冲突再度升级,别说美国能否占得便宜,连韩国这个最直接的盟友都未必能保得住自身安全。朝鲜核问题曝光后,国际社会纷纷表示谴责。核不扩散条约对此早有明确规定,但事实上,仍有不少国家坚定投入核技术研究的行列。换句话说,核武器虽被公认为高危武装,但出于现实威慑与战略考量,很多国家依然选择铤而走险。与此同时,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也引发热议。有军事观察者指出,美方此举更像是一种“及时止损”。眼下,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尚未宣布国家已成功研制出核武器;但一旦技术突破,随之而来的就是核试验——到那时,伊朗的核力量将具备实战能力,局势将更为复杂。
伊朗首次松口!承认核设施遭美空袭“严重受损”,背后却是盘大棋?​​

伊朗首次松口!承认核设施遭美空袭“严重受损”,背后却是盘大棋?​​

伊朗首次松口!承认核设施遭美空袭“严重受损”,背后却是盘大棋?​​持续数周的疑云终于消散!​​伊朗首次公开承认,其核设施确因美国军事打击而“严重受损”​​。当地时间6月2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接受采访时做出了这份关键表述。​​关键承认与微妙留白:​​•​​首度认损:​​巴加埃证实了美国此前的说法——其战略轰炸机(具体型号为B-2)针对伊朗核设施,​​使用了钻地掩体炸弹(BunkerBuster),攻击造成了“重大损失”​​。这份“严重受损”的表述,是伊朗官方首次正面确认空袭的实际破坏力。•​​细节缺失:​​对于具体受损情况、哪处设施被毁程度如何,巴加埃​​巧妙地拒绝透露更多细节​​。这一“留白”引人深思,也为后续解读埋下伏笔。​​美以行动与伊朗的“危机处理”:​​•美国在空袭后一直​​高调宣扬​​其对伊朗核设施的成功打击。•​​以色列的“不信任票”:​​然而,美国的铁杆盟友​​以色列对此战果持强烈怀疑态度​​。基于这份怀疑,​​以色列随即出动战机,对伊朗核设施进行了“第二次打击”​​,意图确保摧毁效果。•​​伊朗为何选择此刻承认?​​巴加埃的声明,时机耐人寻味:◦​​给足面子:​​对美方宣称的战绩予以有限度确认,满足美方需求,化解对方持续加压的借口。◦​​堵以色列借口:​​更重要的考量在于,​​切断以色列继续发动后续打击的“正当理由”​​。既然“严重受损”已官方确认,以色列再行动就面临“师出无名”的困境。◦​​“皆大欢喜”?​​表面看,美方战绩得认,以色列失去追加打击依据,伊方则“止了损”,似乎达成微妙平衡。​​深层真相与伊朗的智慧:​​•​​金蝉脱壳早有准备?​​报道同时揭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信息点:​​在空袭发生前,伊朗很可能已将宝贵的浓缩铀原料及部分核心核设施秘密转移至安全地点!​​•​​战略底牌仍在:​​这意味着,​​纵然地面设施遭受破坏,伊朗保留并发展核技术的核心能力并未被“打断脊梁”​​。•​​文明的韧性:​​作为一个拥有​​超过9000万人口、承载4000多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伊朗深谙韬光养晦与周旋之道。这份承认既是灵活的外交止损,也彰显其决不低头的民族意志。正如分析所言:“想让这样的伊朗低头屈服?门都没有!”伊朗这招“承认损失,暗藏后手”的操作,堪称一次充满智慧的战略周旋:既化解了外部压力升级的风险,又为未来的博弈保留了实力的种子。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印度又从中作梗!虽然这一次金砖国家发表声明表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违反了国际法和《联

印度又从中作梗!虽然这一次金砖国家发表声明表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违反了国际法和《联

虽然这一次金砖国家发表声明表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但是该声明却没有点以色列和美国的名!6月26日,根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金砖国家发表声明称,军事打击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与印度...
伊朗以色列打了12天,输家有三个。第一个输家是伊朗。在这场冲突中,伊朗损失

伊朗以色列打了12天,输家有三个。第一个输家是伊朗。在这场冲突中,伊朗损失

伊朗以色列打了12天,输家有三个。第一个输家是伊朗。在这场冲突中,伊朗损失惨重,许多高级将领丧生,核设施遭到反复轰炸,既伤元气又失面子。如果在冲突之前,尚有其他国家或组织愿意伸出援手,那么停火之后,几乎没有人再有这个打算了。毕竟,伊朗始终痴心于与美国的对抗,谁与之为伍,谁就倒霉。第二个输家是以色列。尽管以色列在冲突中只损失了28人,相比伊朗的606人死亡,伤亡比例看似较小,但以色列未能彻底摧毁伊朗,依旧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即便伊朗的核设施暂时无法恢复,考虑到以色列仅有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而20轮导弹不断轰炸,已让以色列感到极大的压力。第三个输家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特朗普为何推动以伊停火?因为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已经感到无法承受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仅凭特朗普个人,是无法逼迫以色列停火的。毕竟,特朗普一直在对以色列示好,怎么可能强硬要求其停火?能够让以色列做出让步的,正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美国军工复合体最急于停火的原因很简单,再不停止冲突,他们的战斗机和防空导弹就卖不出去了!比如,在“5-7”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的英勇表现让中国的歼-10战机迅速成为明星,并且即将热销。而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看在眼里,心里着急。因为在同档次的战机中,中国产的性价比远超美国装备。以伊冲突持续了12天,伊朗共发射了20轮导弹,最急的其实是美国军工复合体。为什么呢?因为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和美国是同源的。随着导弹接连击中以色列目标,这就暴露了美式防空系统的短板——一个个大坑告诉世界,美式防空技术并非无懈可击。回顾1991年的海湾战争,伊拉克不断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而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成功拦截了一部分,帮助美国的防空导弹取得了市场上的热销。而如今,2025年6月,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尽管部分被拦截,但时隔35年,美式防空系统仍然显得乏力。而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的红旗9防空导弹在土耳其的测试中,9发9中,远远超过了俄罗斯的S400和美国的“爱国者”系统。随着这一信息的传播,再加上以色列防空系统在战争中的“失效”,谁还敢轻易购买美国的防空导弹呢?再看中美在六代机的竞争,中国已有两架飞行器在天空翱翔,而美国至今只有PPT和效果图可供展示。最终,美国军工复合体在这场较量中无疑是最大输家。
伊朗终于承认了。当地时间6月2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伊朗终于承认了。当地时间6月2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伊朗终于承认了。当地时间6月2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朗的核设施在美国发动的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尽管他未透露更多具体细节,但证实美军出动B-2战略轰炸机并使用掩体炸弹实施攻击,造成了重大损失。此前,美国方面宣称其战略轰炸机已经成功摧毁伊朗核设施,但以色列方面对此表示怀疑,并随即派遣战斗机对相关目标进行第二轮打击。如今,伊朗方面公开承认核设施遭受重创,某种意义上既满足了美国方面的“战果展示”,也为以色列的进一步军事行动画上了句号,达成了一种微妙的“皆大欢喜”。不过,伊朗在这场博弈中显然早有准备。早在空袭之前,关键的浓缩铀储备和重要核技术设施就已悄然转移,确保了其核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拥有9000多万人口和悠久的文明历史,伊朗一向以其战略定力和独立智慧著称。要让这个国家低头屈服,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
#英战机滞留印度英国担心泄密#【罕见!#英国航母F35B战机滞留印度超10天#,

#英战机滞留印度英国担心泄密#【罕见!#英国航母F35B战机滞留印度超10天#,

#英战机滞留印度英国担心泄密#【罕见!#英国航母F35B战机滞留印度超10天#,英方担心技术泄密】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搭载的一架F-35B战机,近日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海岸约100海里处飞行时遭遇恶劣天气,无法返回航母,被迫降落在印度南部的特里凡得琅国际机场,并滞留至今,这一罕见事件引发了两国媒体的高度关注。据《印度时报》6月25日报道,这架F-35B战机最初因燃油不足而紧急降落,随后被发现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尽管英国海军紧急派出了一支技术团队前往特里凡得琅机场进行维修,但该战机至今仍无法正常飞行。英国军方官员表示,如果地面修复尝试失败,这架飞机可能需要拆解后通过军用运输机空运回航母或英国。目前,印度政府已责成中央工业安全部队(负责守卫关键基础设施的军方分支机构)全天候守卫这架战机。印媒表示,由于印度目前正处于季风季,印度政府曾提议将这架停放在露天环境中的战机转移至机库内,但英国海军拒绝了印方的这一提议。新德里电视台引述匿名安全消息人士的话称,英国海军据说拒绝将战机移至机库,因为它不希望印度人或第三方更近距离地查看其“受保护技术”。目前,这架战机在特里凡得琅机场的滞留时间已超过10天,而且还不清楚未来还会滞留多久,英印两国社交媒体上对此也出现了各种猜测。据英国《独立报》报道,一架F-35B战机价值超过1亿美元,是F-35战机家族的垂直起降版本。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提出向印度出售F-35战机。(《环球时报》6月26日文章作者周扬)
很多人疑惑,当初中俄为什么不摧毁朝鲜的核设施,让朝鲜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我说实话

很多人疑惑,当初中俄为什么不摧毁朝鲜的核设施,让朝鲜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我说实话

很多人疑惑,当初中俄为什么不摧毁朝鲜的核设施,让朝鲜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我说实话,因为当时我们就没能力管朝鲜的,俄罗斯则并不在意朝鲜有核武器。有人整天张口闭口说朝鲜是我们的小弟,真是毫无任何历史常识,朝鲜以前的大哥是苏联,现在的大哥是俄罗斯,朝鲜可以为了大哥,让士兵去趟地雷阵,这是正儿八经的铁血情谊。我们?其实影响力基本上就是0。其实不少人每次看到朝鲜阅兵,觉得那些大导弹挺吓人,实际上从专业角度看,这些大家伙大多都用液体燃料,光加个油都得大半天,真想发射的话能瞒得住谁?只要他一动,估计全世界的卫星和雷达都能立马锁定。更不用说液体燃料本身就腐蚀性强、储存难,稍有不慎就自己爆炸了,根本不具备任何威胁。虽然这两年朝鲜也在偷偷升级技术。2024年试射的“火星炮-16B”用上了固体燃料,还搞出了乘波体弹头,能在大气层边缘玩“漂移”,理论上能躲开反导系统。但这技术跟真正的洲际导弹比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就说射程吧,“火星炮-16B”号称能打1000公里,可真正的洲际导弹,比如美国“民兵-3”,射程超过1万公里,能从地球这头打到那头。而且,朝鲜导弹的精度也让人着急,就算不考虑反导系统,能不能打中目标都得打个问号。再说了,朝鲜的周边安插着不少反导系统,像是萨德、宙斯盾之类的,理论上拦截能力高达99%,但这仅限于理论,真将其搬上实战战场,其实也有软肋。萨德的雷达虽然厉害,能看到2000公里外的导弹,但拦截范围只有300公里,射高也只有180公里,对真正的洲际导弹根本够不着;宙斯盾的“标准-3”导弹倒是能打到160公里高,但最小作战高度就得80公里,要是朝鲜导弹来个低空突防,它就只能干瞪眼。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的反导系统实战表现也不咋地——比如“陆基中段拦截系统”在2002到2015年的11次试验里,只有5次成功,成功率还不到50%。这意味着啥?美国根本就拿朝鲜无可奈何,既然如此,中俄又干嘛多管闲事呢?更不用说朝鲜跟俄罗斯本身就有“铁血情谊”,2024年俄乌冲突正酣的时候,朝鲜直接派了1.1万士兵去库尔斯克前线,帮俄军顶着乌军的进攻。这些朝鲜特种兵穿越2公里雷区,2个半小时就拿下一个村庄,把乌军打得直呼“像飓风一样”。作为回报,俄罗斯不仅给朝鲜提供粮食、能源,还准备转让核潜艇、洲际导弹技术——朝鲜刚下水的“崔贤”号驱逐舰,从开工到下水只用了400多天,背后少不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这种“你给我人,我给你技术”的合作模式,让朝鲜在军事上越来越依赖俄罗斯,也让中俄在半岛问题上的话语权此消彼长。说到底,朝鲜能发展核武器,本质上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俄罗斯需要朝鲜在远东牵制美国,而朝鲜则利用俄罗斯的支持突破国际制裁、提升自身地位。至于咱们,与其说是“没能力管”,不如说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中选择了更务实的策略——毕竟在核问题上硬来,搞不好会把半岛局势推向失控的边缘。而朝鲜那些导弹,与其说是“战略威慑”,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军事秀”,真正的实战价值,可能连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
英国海军这架F-35B还没修好,现在仍停放在印度里凡得琅国际机场,由印度士兵持枪

英国海军这架F-35B还没修好,现在仍停放在印度里凡得琅国际机场,由印度士兵持枪

英国海军这架F-35B还没修好,现在仍停放在印度里凡得琅国际机场,由印度士兵持枪守护。由于担心泄密,英国拒绝了印度提出将这架F-35B转移到机库维修的建议,先后从威尔士亲王号和英国本土调来了技术人员进行检查,但一时半会修不好,远超出此前所称的液压系统故障。加上母舰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前往新加坡访问,现在只能从本土再调3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包括生产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会派人前往印度进行评估,后续可能要用大型运输机整体打包回英国进行维修。
北约秘书长突然发出警告,解放军动作太危险,会把全世界拉下水北约秘书长吕特直接点

北约秘书长突然发出警告,解放军动作太危险,会把全世界拉下水北约秘书长吕特直接点

北约秘书长突然发出警告,解放军动作太危险,会把全世界拉下水北约秘书长吕特直接点名中国,警告解放军"前所未见"的军事扩张正在加剧台海冲突风险,甚至可能把俄罗斯和欧洲都拖下水。北约峰会,各国准备把军费开支翻倍到GDP的5%,还拉着日韩澳新搞"印太联防",摆明了要和中国硬刚。这事儿表面看是北约操心台海,实际上藏着三层算计。第一层是转移矛盾——俄乌战争打了两年多,欧洲军工厂连炮弹都供不上,现在突然集体加码军费,明显是拿"中国威胁"当提款密码。第二层是绑架美国——北约知道特朗普政府最怕台海出事,故意把话挑明:要是解放军动手,你们美军别想单独扛,整个北约都得陪绑。更阴的是第三层,直接把中俄捆一块儿说事,暗示普京可能趁机在欧洲搞动作,逼着成员国掏钱买平安。但北约这套剧本有个致命bug——他们根本不敢真下场台海。别看现在喊得凶,连日本韩国都不敢派高层来开会,生怕刺激中国。美国对台军售年年加码,可五角大楼私下早算过账:在第一岛链和解放军硬碰硬,胜算不到三成。吕特嘴上说"不能天真",身体却很诚实——北约新增的150亿欧元援乌资金,90%是贷款不是白送,欧洲老爷们薅羊毛都开始收利息了。中国这边反应更硬核。东部战区最近实弹演习直接把靶场摆到台岛东侧,就是明牌告诉北约:所谓"封锁台海"纯属幻想,东风快递连航母都能拒止,更别说欧洲那几艘老破军舰。英国护卫舰前几天穿航台海被解放军全程"护送"。最魔幻的是中东乱局还在加戏。伊朗以色列刚互射完导弹,美国就空袭核设施,北约马上跳出来喊"不准伊朗拥核"。但明眼人都懂,现在全球安全早就是连环套:台海起火→俄罗斯趁乱捅刀→中东再爆雷→全球供应链崩盘。所以德国法国最近对援乌越来越磨蹭,不是他们突然爱好和平了,而是算明白了——真要三线开战,欧洲工业体系第一个完蛋。说到底,北约这波操作就是危机公关:先用中国吓唬欧洲人掏钱,再用俄罗斯恐吓美国人别撤梯子。但台海不是乌克兰,解放军火箭军的导弹库存可能是北约的十倍。吕特们心里门清,所谓"5%军费"更像政治表演——毕竟冷战时期欧洲军费占比普遍超过4%,现在喊到5%居然要分五年实现,忽悠谁呢?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技术围剿,北约拉拢日韩搞"科技北约",芯片禁运、AI封锁这些阴招比军舰巡航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