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国际油价

国际油价上涨逾2.5%投资者权衡市场供需前景与制裁风险

国际油价上涨逾2.5%投资者权衡市场供需前景与制裁风险

周五国际油价上涨超过2%,投资者在权衡当前供应紧张与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的今年潜在供应过剩之间的矛盾,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及可能对俄罗斯实施的进一步...但长期来看,OPEC在周四发布的《2025年世界石油展望》中下调2026-2029年...

周四国际油价下跌超2%特朗普关税前景令油价承压

周四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逾2%。投资者正在权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布伦特原油合约下跌1.55美元,跌幅为2.21%,收于每桶68.64美元;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下跌1.81美元...转自:环球市场播报
周三国际油价小幅走高 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抵消地缘风险影响

周三国际油价小幅走高 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抵消地缘风险影响

周三国际油价微幅上涨,投资者正关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红海航运遇袭事件及美国原油产量下降预期等因素对原油市场的影响。...油价亦获得EIA周二预测的支撑,该机构预计2025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低于此前预期,因价格下跌促使美国...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20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20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2025年开局,中俄贸易突然"降温",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同比下滑6.6%,尤其是汽车和能源这两大支柱产业,数据明显回落。俄罗斯方面则趁机大幅提高了汽车、机械和电子产品的进口关税,限制非必要出口,中国也紧跟着调整能源采购节奏,减少部分俄罗斯原油进口。这一来一回的动作,让不少人开始担心:难道这对好兄弟真的要翻脸了?毕竟俄罗斯这次下手确实够狠,尤其是对进口汽车这块儿,税率从原来的15%左右一下子涨到了20%-38%。一辆价格在120万卢布以下的汽车,关税要多交1169卢布,这谁受得了?于是乎,俄罗斯老百姓纷纷用脚投票,直接导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量在1-2月下降了16%,销量减少了17%,原本在俄罗斯市场卖得不错的吉利、奇瑞等中国品牌,收入瞬间损失了大几百亿!俄罗斯为啥要这么做呢?说白了,还是经济压力太大。这两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大幅缩水。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同比减少了14.7%,液化天然气出口更是减少了22.4%。要知道,能源收入可是俄罗斯的“钱袋子”,这一减少,直接导致俄联邦预算赤字扩大,政府不得不调整预算,把油价基准从69.7美元/桶下调到56美元/桶,卢布汇率也跟着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只能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就拿汽车产业来说,俄罗斯本土车企这几年被中国品牌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提高关税就是想给本土企业争取点生存空间。面对俄罗斯的关税调整,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调整了能源采购策略。2025年1-2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同比减少了12.6%,液化天然气减少了22.4%。这可不是简单的赌气,而是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这些年,中国一直在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除了俄罗斯,还和沙特、伊朗、中亚国家等保持着密切的能源合作。比如,中国和沙特的原油贸易量在2024年就增长了10%,和中亚国家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种多元化的策略,既能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也能在贸易谈判中增加话语权。不过,咱们也得客观地看,这次贸易摩擦只是中俄合作中的一个小插曲,并不代表两国关系出现了根本变化。从长期来看,中俄合作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就拿能源合作来说,虽然中国减少了部分原油进口,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2025年将达到380亿立方米的设计输气量,液化天然气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在机电产品领域,2024年中国对俄机械电子和运输设备类商品出口占对俄出口总额的60.3%,双方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一直很紧密。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和贸易保护主义,中俄始终站在一起,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比如,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中俄携手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这种战略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次贸易摩擦就能动摇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俄罗斯经济面临的困境。能源收入减少、预算赤字扩大、卢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俄罗斯想办法解决。而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也不会坐视不管。就像之前双方就煤炭进口关税进行的谈判,虽然有分歧,但最终还是通过协商找到了平衡点。这种“亲兄弟明算账”的态度,反而更有利于双方关系的长期稳定。说到底,这次中俄贸易摩擦其实就是双方在前进路上的小插曲,俄罗斯因为经济压力采取了一些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则通过调整策略维护自身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双方的合作基础依然牢固,互补性优势依然存在。只要双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分歧,相信这对“背靠背”的好兄弟一定能重新携手前行,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风浪。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中俄合作不仅是两国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

美股涨跌互现标普年内第5次创历史新高,国际油价反弹近3%

[美股涨跌互现#标普年内第5次创历史新高#,国际油价反弹近3%]#Centene重挫40%周三美股涨跌互现,投资者权衡了劳动力市场数据和新的美越贸易协定。截至收盘,道指跌10.52点,跌幅0.02%,报44484.42点,纳指涨0.94%,报20393.13...

国际油价周四微涨 投资者转向需求信号

国际油价周四小幅攀升,因美国原油及燃料库存下降且美元跌至多年低点,投资者将注意力转向市场基本面,但市场对伊朗-以色列停火仍持谨慎态度。截至美东时间周四下午2:37,布伦特原油合约上涨5美分,涨幅为0...转自:环球市场播报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库存下降凸显供应端价值 国际油价震荡小幅回升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原油市场回归基本面,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显著下降,凸显供应端价值,提振石油软实力,周三(6月25日)国际油价震荡小幅回升。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预计原油期货价格将维持弱势震荡。...

昨晚国际油价突然暴跌,以色列和美国打完收工?昨晚深夜,特朗普突然发布声明称,以

昨晚国际油价突然暴跌,以色列和美国打完收工?昨晚深夜,特朗普突然发布声明称,以色列与伊朗已经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并明确了具体时间表:伊朗将率先停火12小时,随后以色列也将停火12小时,最终实现冲突的正式结束。从这个...
为什么现在世界到处都在打仗?表面看是各国争地盘、抢利益,但深究起来,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世界到处都在打仗?表面看是各国争地盘、抢利益,但深究起来,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世界到处都在打仗?表面看是各国争地盘、抢利益,但深究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崛起的巨浪重塑了全球力量格局,相当于在有限的“经济蛋糕”中切走了不断扩大的份额。而美国作为传统霸权国,面对制造业占比被中国反超(2023年中国占全球35%,美国仅12%)、贸易网络向RCEP(占全球GDP三成)倾斜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战略焦虑。这种焦虑并未转化为与中国的直接热冲突——核威慑与经济深度捆绑让双方保持克制——却引爆了其他地区的火药桶。美国的应对之策是“拆解旧秩序以重建主导权”:在中东煽动战火转移压力,在贸易领域发动关税战重塑规则,本质是通过制造区域性混乱来延缓中国整合全球资源的步伐。资源争夺成为代理人战争的导火索。当美国推动“友岸外包”孤立中国时,能源与矿产的战略价值飙升。伊朗掌握全球17%柴油贸易与霍尔木兹海峡命脉,其与以色列的冲突表面是宗教世仇,实则因美国制裁封锁了伊朗石油出口通道,迫使后者通过地区博弈破局。同样,俄乌冲突背后是黑粮仓(占全球小麦出口三成)与俄油气管道(输欧占比曾达40%)的控制权之争。美国借战争切断俄欧能源纽带,试图迫使欧洲产业向北美转移,却推高了全球供应链“危险溢价”——今年国际油价因以伊冲突两周暴涨10%,欧洲柴油溢价突破每桶20美元。军事冒险加速了美国主导体系的瓦解。特朗普轰炸伊朗核设施后,沙特紧急向中国寻求人民币石油结算;印度一面采购俄油转卖欧洲赚差价,一面拒绝对华脱钩。这种“两面下注”凸显各国对美信任崩塌。更讽刺的是,战火中的资本流向揭示了世界经济的真实选择:当美军基地遭伊朗导弹袭击,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与A50期货同步拉升——资本把中国视为“地缘安全岛”。中国以发展韧性反制战争逻辑。当美国在G7峰会上威胁盟国时,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永久睦邻条约;当西方在绿色贸易中筑起碳壁垒(如欧盟新电池法案),中国光伏出口却占据全球七成份额,用产能优势重塑规则。这种对比印证了历史的教训:越战耗掉美国8000亿美元,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元信誉崩塌,而中国在和平发展中建成全球唯一全门类工业链。如今美国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军工复合体靠战争续命;中国则用共建“一带一路”积累126国实利合作。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逾1%,中国金龙指数一夜涨超3%,国际油价重挫回落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逾1%,#中国金龙指数一夜涨超3%,#国际油价重挫回落#]*纳指100指数收盘创历史新高 鲍威尔重申政策观望立场 美油、布油均下跌超6% ...大宗商品市场方面,随着中东地缘紧张局势缓解,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