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外卖员

在美国工资4000美金和在中国收入6000人民币,哪个生活得更好呢?正好有个职业

在美国工资4000美金和在中国收入6000人民币,哪个生活得更好呢?正好有个职业

在美国工资4000美金和在中国收入6000人民币,哪个生活得更好呢?正好有个职业可以用来做个比较:说到这个,美国大城市(像纽约)里普通餐厅的服务员,一般情况下包两餐不包住,天天得工作10小时,一周能干六天,收入税后大概在2500到3500美元之间,要想达到4000美元挺难的,虽然小费也算在里面。可在中国,像杭州的东大方这种连锁平价饭店,服务员的工资可就不一样了,每个月基本工资5500,还另有奖金。而且包吃住,综合算下来,月薪税后轻轻松松能过6000。咱再说说东大方,这家人均消费大约100块的家常菜馆,在杭州算是工薪阶层的选择了。其实,还有一些小餐饮可能给的工资更少,不识字或者不会说普通话的,太低的就不提了。再说一些高端餐饮,人均要二三百以上的,收入也不错,但咱就不算在这儿。重点是东大方这种中档的店铺,在杭州到处都是,想验证也简单。你想一想,3000美元和6000人民币的生活条件,哪个更好,心里就明白了。聊聊外卖员这个话题吧。大家都说美国送外卖能挣到不少钱,但其实美国有很多人打三份工,甚至还有卖血的情况,这两者的确可能同时存在。其实,送外卖在美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赚钱,背后有不少原因。首先,外卖员的收入常常依赖小费,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小费还挺可观,但并不是每单都会有,这样一来收入就不稳定。此外,送外卖的工作时间也很弹性,虽然可以随时接单,但这也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在精力不济的时候仍然得拼,不像固定工作那样稳定。再说了,外卖员还得承担油费、车辆维护和保险这些开销,最惨的时候可能还要自己掏腰包。咱就拿一些大城市来说,像旧金山、纽约,这些地方的生活成本都很高,再加上拼命工作,收入往往不如人意。心态得调整,别外表看着风光其实有不少人在默默承受。在美国或者加拿大,骑自行车或电动车送外卖可真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距离太远了,那儿的居民区和办公楼分布可没有咱们中国城市那么密集,常常一个单和另一个单之间就隔个十几公里,这在那边很正常。很多外卖员还是开车送外卖的,但开车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如果接到的单子是在市中心,你得想想车停哪儿?送完一个外卖,转身就可能收到500美元的罚单,这可真伤不起啊!再说了,在大城市里,外卖员的收入(包括小费,当然那些运气特别好的小费咱就不提了),算上全职一天工作10小时,也就赚个200到400美元,小城市里可能更少,150到250美元。单子少,所以单价就贵,单价贵了,单子就更少。你想点杯奶茶,外卖费还比奶茶贵,这种事可不是稀罕事。中国的外卖员收入可是不少啊,一般都在6000元起步,人均大概在8000元左右。你说这些收入比服务员的还少,这确实让人皱眉头呢。
这女生够真实!山东,95后女生送外卖,听说京东补贴大,果断开始跑京东,结果,送了

这女生够真实!山东,95后女生送外卖,听说京东补贴大,果断开始跑京东,结果,送了

这女生够真实!山东,95后女生送外卖,听说京东补贴大,果断开始跑京东,结果,送了几天后,她发现和之前相比,并没有太大提升,女生已经送了11个月外卖,平均一天10小时,收入五六千的样子!现在跑京东外卖,她坦言:一天能赚两三百,算下来六千左右,要多一些,但不大!女生算了算:以前在别的平台,一次能接个五六单,都是顺路的,送起来效率高。但京东有些单子时间卡得特别紧,要求半小时内就得送到,要是超时6分钟,配送费直接扣一半。为了不被扣钱,她现在一次就只能接两三单,这么一来,效率反而变低了。95后的话,也就30岁的样子,可能是需要照顾家庭,她每天只跑10小时,如果像有些跑得多的,一天跑12小时以上,估计收入还能再多些!可以说,女生说的比较真实,也是大多数外卖员的现状,之前总看着什么月入2万,甚至好几万,那完全就是“拼命三郎”,真没有几个人能办到!小林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同行们都深有感触,纷纷留言:“哪有那么多高工资,还不都是靠时间堆出来的!”不过也有消费者看出了门道:“平台之间竞争越厉害,咱们点外卖就越便宜实惠啊!”还真是这样,现在各个外卖平台为了抢骑手和用户,又发补贴又改配送规则。就像女生说的,虽然她收入没大幅增加,但现在送外卖速度变快了,咱们消费者下单的时候,能选的优惠也更多了。老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外卖平台之间要是能良性竞争,最后受益的还是咱普通老百姓。平台为了吸引用户和骑手,不断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咱们消费者就能享受更快的配送,花更少的钱;骑手们也能挑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就像孟子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平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留住骑手和用户。对咱们来说,既能享受平台竞争带来的好处,也得自己多留个心眼,理性选择。希望外卖行业能在良性竞争中发展得越来越好,骑手能多挣钱,消费者能得实惠,这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