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新校长一个看似“随意”的举动,如今已成为撬动一所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支点。2021年9月,新上任的武汉工商学院校长孔建益在开学典礼上,向在场的新生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他向学生作出承诺——“作为校长,我非常愿意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心声,请记下我的手机号码,大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或问题,都可以随时与我联系,我将尽全力帮助每一位同学。”“我的电话不一定能打得通,因为可能开会、上课等等,但是你只要发短信,我一定会回。”4年里,学生发来的3万多条短信,涉及学习需求、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学生权益等诸多方面,得到了校长一一回复。对于学生反映的合理诉求,孔建益亲自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想尽办法予以解决——有学生发短信反映,想选的课选不上,教务部很快更新了选课系统,增设了学生想选的课程;有学生建议在图书馆增加考研自习室,图书馆迅速回应,花了4天时间改造出新的自习室。还有学生发来短信:“校长,早上起不来怎么办?”孔建益回复,养成早起、自律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并带头在校园里晨跑。于是,在清晨的操场上,常常能看到校长和学生一起跑步的身影。还曾有学生给孔建益发短信,俏皮地说:“校长,别人家的校长给学生发烧鸡,我也想要。”于是第二年校庆时,学校请1.8万余名师生吃了一顿小龙虾餐。曾有外界质疑:校长那么忙,公开私人手机号,是不是一时兴起?抑或是一个“炒作”的噱头?在武汉工商学院日前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孔建益敞开心扉,讲起了一段触动人心的往事。孔建益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当年12月就要考试,留给考生的准备时间只有1个多月。正在孔建益一筹莫展之际,高中母校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五七”中学(现为上饶市第二中学)的校长组织开展了摸底考试,为成绩较好的一批学生开办了高考补习班,进行为期1个月的重点知识补习。“如果校长没办那个补习班,我可能就考不上大学。”40多年后追忆往事,孔建益无限感佩,“一个好校长真能改变学生的命运。”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分外之事”让教育事业多了几分温情。这样的“温情”在这位机械专业的二级教授身上也有很多具象的诠释,譬如,从教以来,他始终坚持站在本科生的讲台上。最近4年,孔建益的“温情”也带着武汉工商学院一起火爆“出圈”。“别人家的校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该校还因此被网友誉为“最温暖大学”。治理一所大学,有关爱学生的“温度”,有见行见效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