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延安

1937年,34岁王牌特工突然联系组织,让安排一个媳妇,不仅要“真夫妻假同志”,

1937年,34岁王牌特工突然联系组织,让安排一个媳妇,不仅要“真夫妻假同志”,

1937年,34岁王牌特工突然联系组织,让安排一个媳妇,不仅要“真夫妻假同志”,还必须会生孩子、有现成孩子、并且一定要是文盲,组织听完后,瞬间懵了,如此刁钻的找人,是想做什么?1937年,上海法租界的街角有家不起眼的收音机修理铺,店主蒋林根整日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围在零件堆里打转。街坊们对这个三十出头的光棍充满好奇——明明租着两间大屋却只摆着三台待修机器,时常往邮局跑却总说生意不好,这些反常细节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盛夏傍晚,几个老街坊摇着蒲扇在店铺门口纳凉。开布庄的刘掌柜眯眼打量着正在调试收音机的蒋林根,突然提起话头说这光棍汉行事蹊跷,怕是藏着什么秘密。这番话让柜台后的身影猛然僵住,沾着机油的手指微微发颤,随即传出带着笑音的辩解,说穷修理工哪能和那些大人物扯上关系。刘掌柜掰着手指细数疑点:宽敞店面利用率低下、频繁邮寄包裹、经济来源成谜,每条都戳在要害上。这番闲谈让蒋林根惊出满背冷汗。当夜他便摸黑来到静安寺路某家裁缝铺后门,这里是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点。面对上级老潘,他急切提出需要找个带着孩子的二婚妇女成家,并且一定要是文盲。因为之前他的母亲就是文盲,对于父亲的工作根本看不懂,至死也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如此刁钻的需求让见惯风浪的老潘都愣住——眼前这位可是从莫斯科深造回来的无线电专家,平素最重工作,如今竟把娶妻当成头等大事。蒋林根本名涂作潮,出身湖南长沙农家,十二岁便跟着木匠师傅当学徒。1921年长沙工潮涌动时,这个满手老茧的少年举着标语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三次被巡捕冲散又三次集结。四年后他辗转上海纱厂做工,白天摇纺车晚上进夜校,硬是认全了常用字。1925年党组织选中这个机灵的木匠送往苏联深造。在莫斯科通讯学校,他把发报机组装拆解得比钟表还精细,连苏联教官都竖大拇指。1928年参加六大会议期间,他与邓颖超邻座,此时周恩来轻拍他的肩膀,郑重嘱咐,党耳朵和眼睛全仰仗他们这些无线电专家了。1930年回国后,涂作潮在上海秘密培训报务员。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密搜查,他发明了用空心砖藏零件、把发报机改装成收音机的绝活。有次巡捕突击检查,他当面把发报机拆成普通零件,还收了警察两块钱修理费。街坊的议论让他意识到身份掩护存在漏洞。组织很快物色到纺织女工张小梅,这是个带着五岁女儿的寡妇,大字不识却手脚勤快。相亲那天,涂作潮特意换上整洁长衫,提着城隍庙买的糕点登门。婚礼简单操办了三桌酒席,街坊们喝着喜酒感慨老蒋总算成了家,新娘子低眉顺眼给客人添茶,小丫头脆生生喊着爹爹,从此再没人议论这个带着拖油瓶的光棍。安稳日子持续了五年,涂作潮教会妻子用缝纫机给电台缝制保护套,小女儿成了传递零件的好帮手。1942年秋,徒弟李白在虹口发报时被捕的噩耗传来。那天他正在修理留声机,接到"黄浦江涨潮"的紧急暗号后,扔下螺丝刀就往家跑。冲进家门翻出床底铁箱,把发报机零件倒进煤球筐时,抱着小儿子的妻子呆立门边。他塞给妻子写着"毛润之"三字的纸条,嘱咐带孩子投奔苏州亲戚,若失联便去延安寻人。未等回应,他已拎着煤筐闪进弄堂消失。张小梅带着三个孩子东躲西藏,最艰难时在无锡乡下帮人纳鞋底换口粮,直到1945年开春,新四军联络员找来,娘几个才坐上北去的驴车。在延安窑洞重逢时,她险些认不出穿灰布军装的丈夫——昔日的修理工成了军部电台的技术骨干。建国后涂作潮选择回到上海弄堂,组织安排干部住房被他婉拒,仍住在当年铺面楼上。老街坊们听说他回来都来串门,刘掌柜摸着新装的电灯泡感慨万千,话没说完就被老伴拧着耳朵拉走。1984年冬,八十一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让儿子取来床头铁盒。摸着发黑的真空管,他给孙子传授人生经验:过日子就像修机器,该藏的零件要收好,该露的面板要擦亮。铁盒里的零件沉默着,见证着那段把发报机藏进煤筐、把信仰刻进骨血的岁月。

从延安路右转到体育场路,为何老是有车子排长队?

橙友“下城居民”今天在橙柿互动发帖反映:延安路靠近体育场路的“杭州大酒店”处,进酒店停车场的车子把延安路主干道两个车道全部堵死,但越过车辆右转进酒店的堵点,前方延安路辅道2个车道又空得要命。橙友还传了其6月1日...
1949年,叛徒徐梦秋去找刘伯承,希望念在他过去有功,给他安排工作,刘伯承就向毛

1949年,叛徒徐梦秋去找刘伯承,希望念在他过去有功,给他安排工作,刘伯承就向毛

1949年,叛徒徐梦秋去找刘伯承,希望念在他过去有功,给他安排工作,刘伯承就向毛主席请示,毛主席却怒道:“立即把他捉拿归案!”徐梦秋的资历很深。早在1923年,徐梦秋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徐梦秋被派到了广州,并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政治部主任。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徐梦秋因为患有肺病住进了医院,由此逃过一劫。那时,徐梦秋有不少好友在广州被捕、被杀,唯有徐梦秋安然无恙,这让他十分庆幸。治好病后,徐梦秋被派到苏联留学,他于1930年回国,回国第2年,徐梦秋就去了江西苏区。徐梦秋资历深,有能力,还喝过洋墨水,所以他到了苏区后,就获得了重用,先是担任中央军委的秘书,又兼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部长。不仅如此,由于能力出色,有时候,徐梦秋还受邀去了红军大学讲课,他讲的课很精彩,尤其擅长讲历史,连毛主席都说他是“红色历史学家”。1934年10月,徐梦秋还跟着红军参加了长征。长征路上,红军的条件很艰苦,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紧缺,在寒冬腊月,徐梦秋的腿部被冻伤了。一开始徐梦秋也没在意,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谁知到了后面,徐梦秋的腿部都没有知觉,连动都动不了,医生一检查,脸色大变,说徐梦秋的腿部已经彻底冻坏了,如果不截肢就会死。为了保住徐梦秋的性命,医生只好给他截肢。毛主席听说徐梦秋被截肢,经常来看望他,陪他聊天、打发时间、缓解徐梦秋的郁闷,还嘱咐相关人员要好好照顾徐梦秋。然而,红军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长征路上,各种药品都很稀缺。等红军长征到了陕北后,徐梦秋腿上的伤,还没有好,考虑到国内的医疗条件有限,毛主席就决定送徐梦秋去苏联治疗腿伤。当时,从延安出发去苏联,需要经过新疆,这条路线相对比较安全,而且更近。徐梦秋途经新疆的时候,却被盛世才扣留,盛世才欣赏徐梦秋的能力,就让他担任新疆省的省教育厅代厅长。在经得党组织批准后,徐梦秋就留在了新疆工作,但在1942年,徐梦秋却倒向了蒋介石。徐梦秋叛变后,先是签了脱党声明,又出卖了毛泽民、陈潭秋等人,导致毛泽民、陈潭秋被杀。因为出卖了毛泽民、陈潭秋,徐梦秋被授予军统少将的军衔,但国民党对他并不信任,只是给了他军衔和薪水,不让徐梦秋担任具体职务。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也没有带徐梦秋一起去,而是把他丢在了大陆,让他自生自灭。徐梦秋知道我党对待叛徒一向是零容忍,被遗弃后有些担心受怕,就跑去了安徽屯溪,隐姓埋名过起了日子。到了1949年6月,徐梦秋厌倦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而且他听说,刘伯承在南京当市长。之前徐梦秋在红军总政治部任职时,刘伯承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两人经常打交道。徐梦秋就认为,他和刘伯承是老熟人,说不定刘伯承会念及旧情,对他网开一面。抱着这样的想法,徐梦秋先是去找了周兴,周兴时任南京公安局长,他和徐梦秋是旧识,关系很好。通过周兴,徐梦秋见到了刘伯承,并说明了来意。刘伯承看到徐梦秋后,也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他,毕竟徐梦秋之前的贡献很大,是红军的重要人物,还在长征路上被截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偏偏,徐梦秋却当了叛徒,出卖了同志,还导致毛泽民、陈潭秋等人被敌人杀害。这样一个人,实在太复杂了。所以刘伯承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徐梦秋。于是,刘伯承只好向毛主席报告了此事。毛主席在听说了此事后,气得不行,因为徐梦秋原来是红军的高级干部,后来却当了叛徒,对于这种害死自己同志的叛徒,毛主席的态度是零容忍。哪怕徐梦秋原来和毛主席共事过,且毛主席对他很欣赏,现在毛主席在听到他的名字时,也只剩下生气,谁叫徐梦秋当叛徒、还出卖同志?所以生气的毛主席,就给刘伯承发报:“立即将徐梦秋捉拿归案!”刘伯承收到电报,就让人把徐梦秋抓起来。经审判,徐梦秋被判无期徒刑,被关在了南京老虎桥监狱中。徐梦秋之后的人生,都在监狱中度过,他在监狱度过了27年。27年后的1976年,徐梦秋在监狱中病逝,结束了自己复杂的一生。
1961年,周总理在钓鱼台偶遇一个落单的少女,就问她:“你爸爸是谁?”少女说:“

1961年,周总理在钓鱼台偶遇一个落单的少女,就问她:“你爸爸是谁?”少女说:“

1961年,周总理在钓鱼台偶遇一个落单的少女,就问她:“你爸爸是谁?”少女说:“我爸爸很厉害,你肯定不认识!”深秋的北京,钓鱼台宾馆内一片宁静。一位衣着整洁的小女孩独自在宽敞的大厅玩耍,却不见父母身影。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周恩来总理看到。总理温和地走近小女孩,轻抚她的肩头,问道:“小朋友,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小女孩仰起头,略带一丝骄傲地说:“我爸爸很厉害,您肯定不认识!”总理被女孩天真的自信逗笑了,他继续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呢?”“我叫熊蕾。”小女孩脆声回答。总理听到这个姓氏,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名字,“你爸爸是熊向晖吗?”熊蕾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您怎么知道?”这时,一位女士匆忙赶来,正是熊蕾的母亲谌筱华。她向总理致意,总理则关切地询问为何让孩子独自一人。谌筱华解释道,她们母女刚从同仁医院看完熊蕾的眼睛,打算在此用膳,她临时想到要去理发,觉得这里环境安全,孩子也很懂事,便让孩子先在这儿玩一会儿。总理对熊向晖一家早已熟悉。解放前,熊向晖是总理直接领导下的秘密特工,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如同利剑般深入敌营。他凭借卓越的才智和胆量,成功打入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的圈子,并深得胡宗南的信任,担任机要秘书长达十二年之久。胡宗南对熊向晖信任有加,许多核心机密都经由他之手。熊向晖,这位举止文雅的青年,早在1937年就被周总理亲自选中。为了更好地隐藏身份,他改名为熊向晖,从此踏上了惊险的谍报生涯。接近胡宗南并非易事。1938年,在武汉的一次征兵中,年仅19岁的熊向晖以其独特的回答脱颖而出。当别人都说是为了“抗日”参军时,他却说为了“革命”,并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言论来解释。这番话立刻引起了胡宗南的注意。加上调查显示熊向晖的家庭背景与共产党并无关联,胡宗南便开始重点栽培他。在军校的磨练中,熊向晖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一次战地毕业典礼前,胡宗南需要修改演讲稿,熊向晖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重写,令在场众人叹为观止。他因此顺利成为胡宗南的贴身秘书。正是凭借这个关键职位,熊向晖至少两次在关键时刻为党传递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挽救了延安的危局。1947年3月,胡宗南计划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延安。当时新婚不久的熊向晖被紧急召回,在看到蒋介石亲笔签发的作战计划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一关乎党中央安危的情报送了出去。当胡宗南的军队气势汹汹地逼近延安时,党中央早已安全转移,只留下空城一座,以及一首调侃的诗句:“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退难。”毛主席曾高度评价熊向晖:“一个人就能顶几个师”,这两次关键情报的成功传递,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这位在险境中游刃有余的传奇特工,在生活中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在女儿熊蕾的记忆中,父亲熊向晖显得有些笨拙,这位被誉为“一人能顶几个师”的英雄,甚至连生煤炉都不会。这种强烈的反差,或许正是周恩来选择他的原因。“最不像特工的人,才能当好特工。”熊向晖深知保密的重要性,他的真实身份和那些惊险的任务,对家人,包括妻子谌筱华和女儿熊蕾,都严守秘密。她们只知道丈夫、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熊向晖的成功,并非依靠枪支弹药,而是他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和在危急关头临危不乱的非凡定力。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后,熊向晖才结束了长达十二年的潜伏生涯,转入外交领域,继续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工作,参与了日内瓦会议和接待蒙哥马利元帅等重要外交活动。在中南海,周总理当众宣布:“熊向晖不是起义,是归队!”在场国民党旧部无不震惊,曾任国防部次长的刘斐更是恍然大悟,拍腿说道:“怪不得胡宗南总是战败!”历史档案记载着熊向晖情报准确率百分之百,两次成功解救党中央的辉煌功绩;而家人的回忆中,他却是一个连毛衣都可能把领口套在胳膊上的“书呆子”。熊向晖的一生,既传奇又平实,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智慧和勇气力挽狂澜,又在平凡生活中保持着纯真和质朴。
“这次真下血本了!2020年6月,陕西延安,一男子花了12万元,想要托人给儿子

“这次真下血本了!2020年6月,陕西延安,一男子花了12万元,想要托人给儿子

2020年6月,陕西延安,一男子花了12万元,想要托人给儿子“找个工作”,可谁知把钱转过去之后,儿子的工作却没有“找到”,男子想要索回12万元,对方却不断找借口拒绝,男子一气之下把对方起诉到了法院,法官的判决大快人心!...
彭老总和浦安修在延安机场的一张合影,这是彭总真实的样子!照片里彭老总的手掌还沾

彭老总和浦安修在延安机场的一张合影,这是彭总真实的样子!照片里彭老总的手掌还沾

彭老总和浦安修在延安机场的一张合影,这是彭总真实的样子!照片里彭老总的手掌还沾着黄土地的颜色,那是刚从太行山下来的样子。他刚指挥完百团大战,让日军"囚笼政策"碎成了渣。可这个把阎锡山吓得腿软的猛将,此刻站在相机前...

1936年,一位国民党中将历尽艰辛,随红军走完了长征,到了延安却被毛泽东轻轻挥手

1936年,一位国民党中将历尽艰辛,随红军走完了长征,到了延安却被毛泽东轻轻挥手,笑着说:“你还是回去吧。亲爱的朋友们,麻烦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既能随时聊聊热点、分享看法,还能解锁更多互动乐趣,感谢大家的支持...

延安大学开办“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

5月23日,记者从延安大学获悉:延安大学首届“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简称“路遥班”)日前开班,33名学子参加。据了解,“路遥班”采用“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实践课程”的立体化课程矩阵,基础课程包括文学理论、写作基础...

延安市卫生健康委举办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班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重点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常用的中医药技能进行了集中理论授课,随后安排学员到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和延安市中医医院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实践观摩...
毛主席做的轰动全国的五件事:1.主席结婚,惊天动地1927年青年毛泽东上井冈

毛主席做的轰动全国的五件事:1.主席结婚,惊天动地1927年青年毛泽东上井冈

毛主席做的轰动全国的五件事:1.主席结婚,惊天动地1927年青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后,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个知己,也就是被称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此后二人相知相伴了十年,期间,贺子珍付出了重大牺牲,比如养育了好几个孩子,在长征期间还曾身负重伤。1937年,也就是在和毛主席相伴十年后,贺子珍离开了延安,前往苏联生活。1938年的一天,贺子珍在苏联读报时,意外得知爱人已经再婚。据说,结婚那天日本人来延安轰炸,所以民间有了“主席结婚,惊天动地”的说法。2.一张照片1936年下半年,在长征结束后不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西保安,采访了毛主席,不久在延安,毛主席又遇到了这位记者。当时,斯诺想要采访一下毛主席,后来采访结束后,要给毛主席拍摄一张照片,但毛主席当时没有打理头发,不修边幅,拍摄出来不太好看,斯诺觉得,如果戴一个帽子,或许会好很多。正好斯诺有一顶后勤部刚给他发的一个红星帽子,于是他让毛主席戴上这顶帽子试试看。最后斯诺就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殊不知不久后,这张照片一经发表轰动全国,就连毛主席也笑着说,我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拍出的照片居然这么好看。这张照片的原件一直被斯诺珍藏着,斯诺去世后,斯诺的夫人来到中国,把这张照片交给了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邓颖超把照片交给了博物馆,成为了珍贵的文物。3.一首词轰动全国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应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遇到了他的文友,柳亚子先生以及其他文人墨客。为了纪念故人重逢,柳亚子先生即兴赋诗一首赠给毛主席。他还不客气地对毛主席说:“润之兄,烦请也赐我一首!”其实,让毛主席回赠一首词,对毛主席来说轻而易举,但在这样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即兴创作一首不太好,所以毛主席决定拿出一首旧词。他几经挑选,决定拿出1936年他东征时创作的一首《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柳亚子拿到词后,反复阅读,夜不能寐,珍爱无比。为了宣传这首词,柳亚子不惜抄写了很多份,不仅分给了很多文友看,还贴在了电线杆子上,但他觉得还不过瘾,最后找了个报社发表了。殊不知,这首词一经发表,轰动了全国,尤其是这首词的后半阙“惜秦皇汉武”,让全国人民都佩服毛主席的文采!蒋介石得知后,马上邀请知名作家,诗人,教授等,全国来写《沁园春》,誓要把毛主席的名气压下去!但却适得其反,他们那么多人写的没有一首的气势和文采可以超过毛主席,就连蒋的文胆陈布雷,也感叹不已:毛泽东的文采,太强了。4.一本著作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军步步紧逼,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先是上海沦陷,然后南京失守,酿成了悲剧。这时候全国人民都对国民党军人失去信心,甚至传播“亡国论”,为了重振军人士气,为了激发全国民众的信心,毛主席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闭门九天,创作了一个小册子,大概5万多字,那就是《论持久战》。毛主席结合东西方历史类似战役,结合古人的经验,通过大量的论据来证明,中国绝对不会亡!他还在书中预言,这是一场持久战,大概会打七八年,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中国老百姓听了,拍手叫好,信心重新树起来了。中国军人听了,也是拍手叫好,士气马上提起来了,蒋介石看了,也拍手叫好!果然,毛主席的预言是完全正确的,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日本鬼子被赶出中国了。5.一个决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要不要出兵,成为毛主席日夜思考的问题,当时有很多人认为,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现在和美国打估计没有必胜的把握。但美国已经把战火烧到中国领土,毛主席认为,如果不出兵,日后这边土地不会安宁。所以最后还是下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这个决定轰动全国,也震惊了美国人。美国人一直以为中国不会出兵,也不敢出兵,没有想到毛主席丝毫不怕,他早就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年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巨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