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数的人根本不知道,其实人在死后埋入地下,并不会保留全尸,而且肉身在地下发生的
很多数的人根本不知道,其实人在死后埋入地下,并不会保留全尸,而且肉身在地下发生的变化要比你想象的惨烈许多,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其实多数人都以为“入土为安”就代表安稳地躺在地下,实际上,死后身体的变化根本不像大家想的那样简单和平静。人离世以后,心跳刚停,血液就开始慢慢往身体下半部分流动,皮肤从血液沉积的地方开始变色,这就是尸斑。随后,身体里面的能量用光,肌肉和关节开始变得僵硬无比,尸体一下子就硬邦邦的,活动也变得非常困难。这时候,即使人被埋进土里,体内一些细胞其实还能短暂活下去。没过多久,细胞缺氧,细胞膜破裂,溶酶体里面的各种消化酶开始释放出来,连同细胞本身都会被这些酶分解掉。没有了自我保护,细菌和微生物马上混进身体,加快腐败,尸体各处就这样很快开始彻底分解,臭味也变得越来越冲鼻。这些气体和腐烂散发出来的味道就算隔着棺材和泥土都挡不住,总能从缝隙里渗出来。一旦气味出去,地下的昆虫,比如喜欢肉的各种小虫子,闻到了以后都会赶来。棺材一旦有点裂缝,虫子和微生物就直接进来,开始把软组织一点点啃食干净。等到皮肉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最后只剩下一堆骨头,也就是所谓的白骨化。可骨头也不容易保得住,骨头看起来结实,实际上也很难长期保存。地底下潮湿、霉菌微生物、蚯蚓、白蚁这些通通一起动手,骨头一点点变疏松,表面也慢慢变成蜂窝样,抓起来轻轻一捏就碎。要不是碰上极其干燥或者冻得很厉害的环境,否则骨头在地下很快就会变成一堆土末。考古人员在明朝古墓里挖出来的骨头,往往全是小洞,基本上一碰都碎得差不多了,这其实很常见。合起来看,普通人葬下去后,身体想要完全保存,根本不太可能。其实,所有这些变化,从去世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心跳一停,血流停下,血液往低处流,肌肉很快没有能量,身体处处开始僵死。紧接着,细胞因为缺氧,各种内部结构乱掉,自己开始“吃”自己。外来的各种细菌迅速大举入侵,尤其是肠道里的细菌,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拼命分解体内蛋白和脂肪,放出大量浓烈难闻的气体。这种恶臭的气体积在身体里,会让肚子和四肢甚至膨胀得鼓鼓的,最后冲破皮肤,更多的昆虫闻着味道赶来,把最后一点软肉啃光。等这个过程走完,剩下骨头也熬不了几年,经微生物、酸性土壤和虫子一起分解风化成土壤的一部分。所以死后“入土为安”的观念,其实和现实差距很大,大多数人下葬后,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和泥土融为一体。身体的这些营养和矿物质会被土里的微生物、植物根系慢慢吸收,变成土地养分,最后流转到下一环。说到底,人死以后,身体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存在,继续在世界循环下去。大家常说的“尘归尘,土归土”,其实就是讲,最后大家都会回到大地里。往大了想,每个人虽然离开了,但身体的物质元素继续被别的生命吸收,变成别的生物的一部分,这种延续其实一直没停过。这些事想明白其实也挺有自然规律,你对这样的循环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