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找一个三观一致的人,不登记领证,不搭伙过日子,不再二婚!只要求对方有稳定的收入,不滥情,能够给我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可以约会,但不介入对方的生活,住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车子,养自己的孩子,生理上,精神上都得到满足。做一对婚姻之下,情人之上,不负遇见,不谈亏欠的灵魂情侣!这就是我要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可后来才明白,真正成熟的感情,不是刻意保持距离的清醒,而是敢于再次相信的勇气。不是算计着各自的房子车子,而是在暴雨天自然地问一句“要不要接你下班”;不是小心翼翼地不谈亏欠,而是生病时有人为你熬一碗白粥的坦然。年轻时以为婚姻是束缚,中年才懂——它是深夜加班时为你留的那盏灯,是孩子发烧时有人轮流守夜的踏实,是过年时两个家庭热闹的团圆饭,更是老了后病历本上那个紧急联系人。直到看见公园长椅上,白发爷爷给奶奶揉着关节说:“跟了我一辈子,让你受累了”,而奶奶笑着拍他:“傻子,药盒里早给你分好下周的量了”。原来最高级的相伴,从来不是精明的“不负遇见”,而是笨拙地把彼此写进余生的每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