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石油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2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2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2025年开局,中俄贸易突然"降温",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同比下滑6.6%,尤其是汽车和能源这两大支柱产业,数据明显回落。俄罗斯政府宣布对多种商品实施弹性出口关税,税率和卢布汇率挂钩,涉及绝大多数商品,像化肥这类甚至能达到10%。虽说石油、天然气这些没在名单里,但这波操作还是让中俄贸易来了个急刹车。2025年一季度,中俄贸易额同比下降6.8%,其中中国自俄进口原油2431万吨,减少了14.7%。俄罗斯为啥突然搞这一出?说白了,就是想稳定国内物价。当时卢布汇率波动大,通胀压力也不小,俄央行甚至把基准利率调到了13%。提高关税能减少商品出口,保证国内供应,可这也直接影响了中俄贸易。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出口,之前不少车企通过平行出口把车卖到俄罗斯,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只能转向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这些中亚国家。面对俄罗斯的政策,中国这边迅速出手。一方面调整能源采购,2025年4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807万吨,同比下降12.9%,占当月进口总量的16.8%。这背后是中国在推进节能降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发展新能源。不仅如此,中国在和俄罗斯谈判,就煤炭出口关税问题讨价还价。俄罗斯希望中国降低关税,可中国得考虑国内煤企的利益,毕竟国内煤炭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直接让利会冲击市场。中俄关系也不是只有摩擦。在农业和科技领域,双方合作还在继续。2025年5月,中俄举办了寒地智慧农业研讨会,打算在黑土地保护、农作物育种这些方面共建跨境科技走廊。科技方面,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成立,推动航空、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这说明,虽然贸易上有博弈,但双方在战略层面还是互相需要。有专家分析,中俄合作现在面临地缘政治挑战。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时紧时松,一旦美俄关系缓和,中俄贸易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并且双方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合作紧密,共同应对外部压力。就像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说的,中俄互利合作不针对第三方,未来还得在产业合作、双向投资上找新增长点。这次俄罗斯提高关税,中国调整能源采购,表面上是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两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博弈。俄罗斯想靠关税稳定国内经济,中国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寻求合作平衡。未来双方还得在谈判桌上继续拉锯,但长远来看,互补性强的中俄关系,应该能找到新的平衡点。
伊朗一旦被取消经济制裁,很快就会成为经济强国。伊朗石油储量1580亿桶,全球第四

伊朗一旦被取消经济制裁,很快就会成为经济强国。伊朗石油储量1580亿桶,全球第四

伊朗一旦被取消经济制裁,很快就会成为经济强国。伊朗石油储量1580亿桶,全球第四,天然气储量33.9万亿立方米,全球第二。伊朗这个国家可以说遍地都是钱。伊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反美,所以被欧美进行了经济制裁,导致石油根本卖不出去。当今世界,敢买伊朗石油的,也只有中国了。伊朗的亲美派为什么势力越来越大,跟哈梅内伊的纵容是有关的。因为他希望亲美派能把伊朗的经济搞上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亲美派除了无脑的亲美,并没有任何的建树。如果当初哈梅内伊让强硬派内贾德出山,估计早就把核弹弄出来了,到时候让美国取消经济制裁,还不简单吗?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美国这下彻底急了,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美国这下彻底急了,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美国这下彻底急了,只因我国连续三个月未买美国石油,这一消息无疑是对美国能源供应商的又一重大打击。近年来,美国的页岩油大革命风风火火的提高了他们的石油产量,作为全球最要的战略物资,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要忘了,全球石油资源并不是一边倒向美国。我国的能源需求很大,美国的页岩油产量上升,我国首当其冲就是他们的重要客户,可当他们敏锐的发现,我国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和他们有过相关订单时,美国急了。美国油必须正视的一点是,即使他们的产量增加,全球的消费能力依然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订单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已经焦头烂额了,因为我国的订单跌至零点,他们的油不仅销售额少了,价格跌了,产量也堆积了。反观我们国家,不能说不痛不痒,但至少我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我们已经实现了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没有美国,我们也从俄罗斯和中东国家那里拿货。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所以,特朗普才会在国际上直接喊话我们,直接就说希望我们能和他们的油商做生意。前段时间特朗普的关税大锤大家应该都没有忘记,不管他是的目的是遏制我国崛起,还是保护自国产业亦或是减少对我国制造的依赖,都导致我们两国的关系再度紧张,但如今再看,这就像一场“闹剧”。这次我国不购买他们的石油,在美国一些人看来,这就是我们的“攻击手段”。但从我们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国家如今已经开始致力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且从国家战略安全上讲,我们也在有意的减少对某个国家某一能源的依赖,从而创造更多的国际贸易窗口。而在我们与美关系紧张之后,通过这样的手段表达我们的不满当然也是很正常的反制手段,这也是我们释放的一种信号,就是在告诉美国我们不会被动挨打,而是又能进行反制。而美国政客竟然已经将此看做“战争信号”,甚至不断给特朗普传递“战备思想”,这也正传递了一些对我们两国关系的高度敏感,同时也是对我国强大的焦虑心理。在这样的心理下,他们将我国暂停美国油的经济手段看做是一把锋利的武器,所以他们才会不断怂恿特朗普加强军备,以表示他们的强硬。而特朗普也给出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提高明年的军费,这也是个危险的信号。对此,我们国家又该作何反应呢?刘建超本月3号直言对我们两国的关系还是持乐观心态,并表示我们两国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中,我国一直是立场清晰,我们不愿意打仗,奉劝他们放弃好战言论。和平共处四个字说起来简单说起来难,总有一些激进的政客望向挑起战争,却忘记了如今的和平多么来之不易,和平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贯行的原则,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放下武器。参考资料:中美必战?中联部部长刘建超:我不这样认为|观察者网连续3个月!中国拒买美国石油|澎湃新闻特朗普称希望中国从美国购买石油|RT今日俄罗斯
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

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

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美国。但是,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大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他们在帮中国对抗美国,更多时候,是中国在为这些国家兜底以伊朗为例,这个被美国制裁多年的国家,其经济命脉石油出口的90%依赖中国市场,2023年中伊贸易额达146.6亿美元,中国不仅持续进口伊朗原油,还与其签署4000亿美元长期合作协议。当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切断伊朗经济来源时,中国企业以每桶低于国际油价3.5美元的价格采购伊朗原油,既保障自身能源需求,也为伊朗提供稳定收入。这种合作并非单纯的商业行为,更包含战略支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2024年撰文称,中国在促成伊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外交成果直接缓解了伊朗的地缘压力。俄罗斯同样深度依赖中国市场,中俄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两国贸易额从2013年的不足900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1900亿美元。中国不仅投资俄罗斯远东开发、北极航道等项目,还通过中欧班列帮助俄罗斯商品进入欧洲市场。2023年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开通,这一由中国铁建承建的项目成为全球最长地铁环线,不仅改善当地交通,更彰显了中俄基础设施合作的深度。当西方因俄乌冲突对俄实施制裁时,中国通过能源合作、本币结算等方式,帮助俄罗斯稳定经济基本盘。朝鲜的情况更具典型性,这个长期受国际制裁的国家,粮食和能源供应高度依赖中国。据韩国媒体报道,中国曾每年向朝鲜提供10万吨粮食和50万吨石油。尽管在朝鲜发射导弹后,中国一度将粮食援助缩减至1万吨,但这种施压与支持并存的策略,既表达了对朝鲜行为的不满,也避免其经济崩溃引发人道主义危机。此外,中国通过边境贸易、投资建厂等方式,帮助朝鲜维持基本民生。古巴则在医疗领域与中国建立了紧密合作,自2014年起,浙江省中医院多次派遣专家赴古巴开展“中医周”活动,通过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为当地民众治病,并捐赠医疗物资和书籍。中古合资企业百泰生物生产的抗癌药物尼妥珠单抗,不仅在中国纳入医保,还帮助古巴提升了生物医药研发能力。这种医疗合作不仅改善了古巴民众的健康状况,也增强了其应对美国封锁的能力。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支持并非单向付出,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保障能源安全,通过俄罗斯远东开发获得资源和市场,与朝鲜的边境贸易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古巴的医疗合作则提升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这些合作,在国际事务中赢得了更多话语权。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坚持中立原则,既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也呼吁伊朗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这种平衡立场使中国成为沙特伊朗和解的关键推手。反观美国,其对这些国家的打压往往适得其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仅未能迫使其妥协,反而促使伊朗与俄罗斯签署400亿美元油气开发协议,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合作。同样,美国对朝鲜的极限施压,反而使朝鲜更加依赖中国的支持。这种对比凸显了中国策略的高明:通过经济合作和外交斡旋,中国不仅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实际支持,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这种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更加清晰。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技术封锁遏制中国时,中国通过深化与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合作,构建了更具韧性的国际经济网络。中国与东盟国家升级“清迈倡议”,建立区域金融防火墙,减少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这种策略不仅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安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alternativesto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总之,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国的反美行动,本质上是各自维护国家利益的选择。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被动接受“挡刀”,而是主动通过经济合作、外交斡旋为这些国家兜底,同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其实大多数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且具有高度垄断性

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其实大多数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且具有高度垄断性

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其实大多数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且具有高度垄断性的​​​
【#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副总裁坠亡#】据德新社7月4日报道,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

【#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副总裁坠亡#】据德新社7月4日报道,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

【#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副总裁坠亡#】据德新社7月4日报道,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副总裁安德烈·巴达洛夫在莫斯科从窗口坠亡。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4日援引警方消息人士的话称,巴达洛夫的尸体在鲁布廖夫卡别墅区一所房子的窗户下被发现。报道称:“初步判定的死因是自杀。”报道称,巴达洛夫享年62岁。自2021年以来,他一直在国有的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任现职,负责数字化业务。在此之前,他曾在军火行业和一家负责选举数字化的机构工作。(编译/冯雪)
中国一年用掉7亿多吨石油,5亿多吨得靠进口,这比例高得吓人——相当于每天要往国内

中国一年用掉7亿多吨石油,5亿多吨得靠进口,这比例高得吓人——相当于每天要往国内

中国一年用掉7亿多吨石油,5亿多吨得靠进口,这比例高得吓人——相当于每天要往国内运1000多万桶油,连中东产油国看了都得说一句“这依赖症够狠”!但奇怪的是,咱们自家油田明明有38亿吨探明储量,咋不“火力全开”多挖点,非要花万亿真金白银从国外买呢?从开采技术层面来看,我国虽有一定技术实力,但部分油田开采条件复杂。以南海油田为例,那儿石油储量丰富,保守估计在230亿吨以上,乐观能达550亿吨,堪称“海上波斯湾”。可南海油气多集中在千米乃至3000多米深的海域,深海开采需要超先进的钻井平台、深水机器人等装备,还得能扛住台风、海流等恶劣自然条件。虽说我国2012年启用“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1500米水深作业取得进步,可与能在5000米水深开采的美国、挪威等国相比,技术差距依然存在。大规模开采南海深海石油,成本高昂且风险极大,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地缘政治因素也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南海部分油气田处在争议区域,周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这片资源虎视眈眈。我国秉持“九段线”内主权主张,可国际上争议不断。越南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南海非法开采,2020年石油产量近2000万吨,不少来自与我国有争议海域。我国并非毫无作为,2014年“981”平台作业时,面对越南船只骚扰,海警、海军果断维护权益。但考虑到一旦大规模开发引发冲突,可能将南海变成“火药桶”,影响地区和平稳定,还可能陷入国际舆论困境,我国不得不谨慎行事。能源战略布局也是重要考量。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石油需求庞大。在能源供应上,多元化是关键。2024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占进口量一定比例,沙特等中东国家同样是重要供应源,还有非洲、拉美等地区。多渠道进口能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地区。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东地区冲突频发,俄乌冲突也曾影响能源供应,这种情况下,多元化进口确保了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成本角度同样不可忽视。国际油价波动时,我国可以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进口策略。油价低时,加大采购力度囤货;油价高时,依靠储备维持供应。而国内部分油田开采成本较高,尤其是深海油田,从勘探、开采到运输,投入巨大,相比之下,进口石油在某些时段更具成本优势。此外,我国当前正大力推进能源转型,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发展迅猛。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增长,发电量占比逐步提高,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正逐渐降低。在这种大趋势下,对国内石油资源的开采紧迫性也有所下降,转而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伊拉克石油谁拿了?中国赚大了吗伊拉克石油,这块肥肉,到底

伊拉克石油谁拿了?中国赚大了吗伊拉克石油,这块肥肉,到底

伊拉克石油谁拿了?中国赚大了吗伊拉克石油,这块肥肉,到底进了谁的肚子?美国大兵流血流汗,难道最后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别急,今天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保证让你大跌眼镜!当年,美国气势汹汹杀进伊拉克,扬言要控制石油命脉。结果呢?钱没少花,仗没少打,油田却没攥在手里。反观中国,闷声发大财,成了伊拉克石油的大买家。这剧情反转,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难道美国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白白给中国做了嫁衣?别急着下结论!伊拉克的石油,说到底还是伊拉克自己的。中国只是通过正当的商业合作,成为了伊拉克石油的重要客户。美国当年没能如愿以偿,更多的是战略上的失误。所以,与其说是谁“摘了果子”,不如说是大家在国际市场上各凭本事。
印度公开喊话了!就在美国宣布,准备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500%的关税之后,

印度公开喊话了!就在美国宣布,准备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500%的关税之后,

印度公开喊话了!就在美国宣布,准备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500%的关税之后,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表示,印度正在加紧与美国沟通,希望美国的措施不要影响印度的利益,否则印度将采取行动。事实上,苏杰生的这个喊话,说明印度也是紧张了,生怕美国针对印度加税,这对印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毕竟,自从俄乌战争以来,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从中获得了不少的好处。现在,美国如果真的采取这种措施,那么印度首当其冲将受到严重的打击。但是,现在印度并没有过多的办法,印度手中没什么牌打,美国如果真要加税,印度对此毫无办法。近期以来,印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让印度非常头疼。而美国也专门针对印度,还邀请了巴基斯坦军方领导去美国访问,以此来敲打印度。
以色列想要让中国向伊朗施压,并停止购买伊朗的石油。因为中国购买的石油,占伊朗石

以色列想要让中国向伊朗施压,并停止购买伊朗的石油。因为中国购买的石油,占伊朗石

以色列想要让中国向伊朗施压,并停止购买伊朗的石油。因为中国购买的石油,占伊朗石油出口量的90%,如果中国停止购买的话,伊朗的经济就会崩溃。不仅如此,中伊两国还签署了一份协议,合作期限长达25年,总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这是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白乐潍,7月1日作出的表态。他的这番表态,当然代表了以色列的国家立场。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在乎美国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多年来,美国对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和组织,实施了相应的制裁。但对于中国的做法,美国是无可奈何的。首先,中伊两国的经济合作,完全正当合理。对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也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我们当然不会遵守。其次,美国也没有能力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实施大规模制裁。因为这样的极端做法,必然遭到中方的强力反击!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以色列的态度虽然是呼吁,如果换做其他国家,恐怕就变成“命令”了!因为伊朗如今的主要收入,就是石油出口。一旦这个领域被切断,伊朗经济可能就会崩溃!当然,以色列的这种呼吁,对我们不可能产生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