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美俄关系

中美俄三国的意见罕见地达成了一致:宁可这两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也绝不能允许它们拥

中美俄三国的意见罕见地达成了一致:宁可这两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也绝不能允许它们拥

中美俄三国的意见罕见地达成了一致:宁可这两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也绝不能允许它们拥有核武器,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亚洲的日本,另一个则是中东地区的伊朗。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加剧,美国为遏制中俄放松对日本管控,日本趁机扩军备武,不断试图突破《和平宪法》限制,甚至提出“核共享”计划。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消息,日本已拥有47吨钚,理论上足以制造6000枚核弹头,若日本拥核,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将被严重打破,各国势必陷入新一轮军备竞赛,亚洲局势将变得更加紧张动荡。再看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2015年,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协议,承诺限制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制裁解除。但2018年,特朗普单方面退出协议并重启制裁,近期,伊朗已将铀浓缩丰度提高到60%,距离武器级的90%仅一步之遥。从军事角度看,伊朗核设施分布广泛且多在地下,如纳坦兹铀浓缩设施深埋地下100米,福尔多设施建在山体内部,并且伊朗已掌握弹道导弹技术,射程覆盖整个中东地区,一旦其拥有核弹头,将对以色列、沙特等地区对手形成直接核威慑,彻底改变中东力量平衡。中美俄三国坚决反对这两国拥核,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核扩散风险来看,日本若拥核,韩国等周边国家可能会出于安全考虑跟进发展核武器,伊朗拥核则可能引发沙特、埃及、土耳其等中东地区大国的连锁反应,导致核军备竞赛在相关地区爆发。在能源安全方面,日本若利用核武器威胁周边国家,可能影响地区能源运输通道安全,伊朗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全球30%的海运石油必经此地,拥核后的伊朗若封锁海峡,全球能源市场将陷入混乱,此外,日本和伊朗国内都存在一些极端势力,一旦核武器技术外流,被恐怖组织获取,后果不堪设想。在我看来,核武器作为极具毁灭性的武器,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全球安全的巨大威胁,日本和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带来的绝不是自身安全感的提升,而是将整个地区乃至全球拖入危险的深渊,对于日本,它必须深刻反思历史,遵守国际规则,放弃不切实际的核武幻想。而美国也不应为了自身地缘政治利益,过度纵容日本,否则必将自食恶果,对于伊朗核问题,国际社会应在坚持核不扩散原则的基础上,承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建立严格透明的国际监督机制。通过外交对话与协商,而非单方面制裁和军事打击,才有可能妥善解决问题,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毕竟,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牺牲全人类的安全为代价,追求自身的地缘政治目标。
6月23日,在北约峰会召开的前夕,北约的秘书长,也是荷兰前首相的吕特,罕见地对中

6月23日,在北约峰会召开的前夕,北约的秘书长,也是荷兰前首相的吕特,罕见地对中

6月23日,在北约峰会召开的前夕,北约的秘书长,也是荷兰前首相的吕特,罕见地对中国的9.3阅兵以及台海问题作了系统回应。那么他到底说了一些什么?北约未来的对华政策又将如何变化呢?6月23日北约峰会前的发布会上,吕特说什么“中国阅兵不是摆样子,台海有明确军事目标”,甚至还煽风点火,说“台海出事,俄罗斯可能介入,欧洲就危险了”。这些话听着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想把中国抹黑成“威胁”,把北约的手伸到亚太来。可台湾问题本来就是中国内政,就连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台湾唯一的合法政府”,哪轮得到北约来指指点点?至于俄罗斯介入,就更不可能了,普京早就表态,支持中国在统一问题上的关键立场,同时绝对不会插手中国内政。既然“威胁论”不成立,那为什么吕特突然这么卖力地表演?说白了,背后全是美国的算盘。谁不知道,美国一直想把北约变成自己的“全球警察”,尤其是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你看这次北约峰会,特朗普逼着32个成员国十年内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这比之前的2%翻了一番还多!不就是明摆着想借北约的手来牵制中国吗?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这数字高得离谱,连冷战最紧张时都没这么干过!但现在美国却强行给北约上眼药,明摆着是让欧洲国家每年多花近5000亿欧元在军事上,美国的军工企业可就乐开了花,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公司的订单肯定会大增。而吕特作为北约秘书长,又是荷兰前首相,自然得听美国的话,按照美国的要求在亚太地区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铺设立联络处,美其名曰加强军事协调,以便未来和这些国家举行联合演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明显是在针对中国,想在亚太地区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不过,北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拒绝签字,说执行这个方案得削减40%公共福利。德国也面临压力,得转移760亿欧元的新能源补贴到军工上。法国更绝,计划把30所小学改成弹药库。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的稀土。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中重稀土产能和79%的稀土分离专利技术。北约的高端武器,像F-35战机、爱国者导弹、豹2A8坦克,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要是中国断供,这些武器系统不出两个月就得停产。有人可能会问了,美国不是有稀土矿吗?完全能解决北约的难题啊!可您别忘了,美国稀土精炼能力几乎为零,挖出来的稀土还得送到中国提纯,老美自己还受制于我们呢,哪有空帮北约减轻压力?说白了,吕特的言论就是美国推动北约介入亚太的一个缩影。但北约内部矛盾重重,亚太国家也不傻,谁愿意跟着北约趟这浑水呢?再加上中国的稀土反制,美国的如意算盘能不能打成还真不好说。
中美俄的三角关系已经大变样了,早就不是过去“两弱对一强”的格局了,如今是“两个大

中美俄的三角关系已经大变样了,早就不是过去“两弱对一强”的格局了,如今是“两个大

中美俄的三角关系已经大变样了,早就不是过去“两弱对一强”的格局了,如今是“两个大国硬碰硬,一个弱国在旁边选边站”。俄罗斯的位置,讲真,已经远远跟不上中美博弈的步伐了。想当年,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那可是让全世界都敬畏的存在。钢铁洪流般的坦克集群,能突破任何防线;威力巨大的导弹,可精准打击全球目标;核武器更是其镇国神器,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然而,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无情地吹散了俄罗斯军事强大的光环。战争初期,俄罗斯军队的战术暴露出诸多问题。作战方式老套,还是沿用过去大规模集群推进的模式,在现代化的战场环境下,极易成为对方精确打击的目标。后勤保障更是拉胯,补给线像是一条脆弱的生命线,时常被乌克兰军队切断。前线士兵面临着弹药不足、食物短缺、医疗匮乏的困境,这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装备老化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武器装备服役时间过长,性能早已落后于时代,在与乌克兰军队装备的新型武器对抗中,难以占据优势。军队士气低迷,士兵们对这场战争的前景感到迷茫,战斗意志也逐渐消磨。这场战争持续了快三年,对俄罗斯的消耗是全方位的。军事上,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让俄罗斯军队元气大伤。经济上,西方的制裁如同一把把沉重的枷锁,套在俄罗斯的脖颈上。能源出口受阻,金融系统被孤立,国内经济陷入困境,通货膨胀严重,卢布贬值,民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曾经的“全球第二军事强国”,如今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其军事强国的名号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从经济层面看,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端在战争和制裁的双重压力下暴露无遗。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工业体系不够多元化。一旦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或出口受限,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冲击。虽然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国内产业的扶持、拓展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等,但经济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在外交上,俄罗斯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围堵。北约持续东扩,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国际舆论场,俄罗斯也处于相对劣势,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让俄罗斯在国际形象上受损。俄罗斯虽然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但效果有限。反观中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对中国进行多方面的遏制。中国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多边主义。中美之间的博弈涉及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的态势。俄罗斯在这样的局势下,处境艰难。一方面,它需要在与美国的对抗中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应对外部压力。但俄罗斯在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的困境,使其在中美博弈中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谨慎地选择立场。对于这种现状,我们不禁要思考,俄罗斯未来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坚持传统的发展模式,还是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中美激烈博弈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如何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重新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这不仅是俄罗斯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探讨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之路。
2024年中国十大贸易国排名,看看哪些国家在和我国做生意,美国现在只能排第三,日

2024年中国十大贸易国排名,看看哪些国家在和我国做生意,美国现在只能排第三,日

2024年中国十大贸易国排名,看看哪些国家在和我国做生意,美国现在只能排第三,日本排名第五,俄罗斯排名第七。近日,有媒体统计了我国的十大贸易国,排名第一的是我们的邻居东盟十国,在东盟中有越南、马来西亚和尼三国贸易总额均超过万亿人民币。排名第二的是欧盟,排名欧盟第一的德国贸易总额也超过了万亿人民币。排名第三的就是我们的老冤家美国,虽然近年来中美大打贸易战,贸易总额有所下降,但两国真的脱钩只能是两败俱伤。排名第四第五的是我们的好邻居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在安全完全靠美国,但在经济上还得老老实实和中国做生意。我们的好朋友俄罗斯只排在第七名,两国关系虽好,但俄罗斯国内物资贫乏,我们也买他们的能源,他们又没钱,只能用卖能源的钱买一点我们的物资,所以贸易总额也只有1.74万亿人民币。最想不到排名第九的竟然是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一直和中国有贸易摩擦,贸易额一直在减少,还能排进前十确实不容易。大家认为中美如果真的发生大规模的贸易战,谁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欢迎留言讨论。
俄军已经发疯,战争恐怕要结束了。波罗的海三国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还有

俄军已经发疯,战争恐怕要结束了。波罗的海三国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还有

俄军已经发疯,战争恐怕要结束了。波罗的海三国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还有波兰、芬兰这些俄罗斯邻国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要在边境埋下大量的地雷,以阻止俄军的进攻。这可能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距离俄乌战争结束不那么遥远了。如果俄乌战争结束,这几个俄罗斯邻国或许认为俄罗斯会进攻他们,特别是立陶宛和波兰是最怕的,也是最作的,这两年没少给俄罗斯添堵。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彻底疯狂,6月29日凌晨,俄军发射无人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空地巡航导弹等总计500多枚向乌克兰攻击,数个炼油厂被炸,比如列缅丘格的炼油厂和德罗霍贝奇炼油厂被导弹击中,火光冲天,基本被毁。泽连斯基表示,过去一周,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114枚导弹、1200多架无人机,投下了1100余枚航空炸弹。乌克兰防空系统已经无法应对高强度的轰炸,已迫切向欧美求助。如果俄军如此高强度的轰炸,发动夏季攻势,再加上乌克兰要埋下大量地雷,战线不久可能就要固定下来,或许真的会停火停战。
普京真会提高帽!6月27日,普京说:我非常赞赏特朗普!俄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普京真会提高帽!6月27日,普京说:我非常赞赏特朗普!俄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俄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得益于特朗普。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其政绩确实非常糟糕!特朗普急于表现自己,在许多方面进行冒险,但事与愿违,都未能如愿!如调解俄乌冲突失败、关税政策失败、打击胡塞失败、美伊核谈判失败…等。...
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未来会怎样?我先说结论:俄罗斯的未来几乎没有希望。我不是

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未来会怎样?我先说结论:俄罗斯的未来几乎没有希望。我不是

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未来会怎样?我先说结论:俄罗斯的未来几乎没有希望。我不是说它一定会输,而是无论战争如何结束,赢也好,抢下乌克兰几块地也罢,俄罗斯都注定会被一步步边缘化。俄罗斯的命根子是啥?不就是卖油卖气嘛!以前欧盟那可是大金主,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比能到40%,轻轻松松赚好几个亿。可现在呢?欧盟被美国一吓唬,又是限价又是找替代,2022年进口量直接腰斩,到2023年更是只剩15.3%,收入一下子少了2000万!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不是把能源卖到亚洲了吗?对,中国和印度是买了不少,2023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石油1亿吨,对印度出口7000万吨,占了出口量的近90%。可这也有问题啊,以前卖给欧洲是高价,现在卖给亚洲得打折,利润缩水了不说,还得看人家脸色。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能源基础设施都是照着欧洲建的,往亚洲运油运气得新建管道、铁路,成本高得离谱。就说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吧,为了多运点油,还得在格鲁佐瓦亚火车站搞转运,一年也就多运700万吨,这点量在16亿吨的年出口量里连个零头都算不上。俄罗斯号称工业大国,可实际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8%,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汽车工业更是惨不忍睹,以前满大街跑的都是欧洲车,现在全换成中国品牌了。更搞笑的是,俄罗斯自己造的MC-21客机,因为超重问题,交付时间一推再推;苏-57战斗机年产量才个位数,连印度都看不上,直接取消了合作项目。为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被制裁后,进口零部件断了,本土又没技术。就说半导体吧,俄罗斯最大的芯片厂KREMNIYEL,2024年被乌克兰无人机炸了六次,直接停产了。贝加尔电子倒是造出了16nm芯片,可良品率还不到50%,一颗芯片成本3000美元,比进口的还贵。这样的制造业,拿啥跟人家竞争?人口问题也够俄罗斯喝一壶的。从2018年到2023年,俄罗斯常住人口减少了157万,劳动年龄人口每年都在下降。更麻烦的是老龄化,5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到30%,每千名劳动人口要养471个老人,这负担可比咱们中国大多了。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俄罗斯不得不推迟退休年龄,还鼓励老年人继续工作。可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年轻人都跑到大城市或者前线当兵去了,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种地的人都不够,粮食产量都开始下降了。国际上就更惨了。西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SWIFT把俄罗斯银行踢出去,国际支付只能用卢布或者人民币。虽说俄罗斯和中国搞了个独立支付网络,可交易量少得可怜,2024年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才65%,剩下的还得用美元。更尴尬的是,俄罗斯在国际组织里越来越没存在感。以前G8还能露露脸,现在被踢出去了;联合国里的提案,支持的国家越来越少,2023年谴责俄罗斯的决议,141个国家赞成,只有5个反对。军事上的投入也在拖后腿。2025年俄罗斯国防预算1450亿美元,占GDP的6.3%,比军费开支第二高的沙特还多。这么多钱都砸到军工上了,民用领域的投入自然就少了。2024年俄经济增长4.1%,主要靠的是军工和政府支出,可到了2025年,增速预计要降到2%,因为民用产业根本撑不起来。更要命的是,高军费导致通货膨胀,2024年通胀率9.5%,土豆价格涨了90%,老百姓怨声载道。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还有核武器,谁敢惹它?可核武器能当饭吃吗?能解决经济问题吗?能阻止人口下降吗?能让科技进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核武器只是个威慑工具,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俄罗斯的未来就像一艘破船,虽然还没沉,但漏洞百出,补丁摞补丁。能源依赖、制造业薄弱、人口危机、科技滞后、国际孤立,这些问题就像船上的窟窿,怎么堵都堵不住。就算战争结束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会越来越严重。俄罗斯要想摆脱边缘化的命运,除非来一场彻底的变革,可在现有的体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咱们就等着看这场大戏的结局吧,看看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到底会变成啥样。
太尴尬了!尽管韩国在总统尹锡悦时期紧跟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对俄罗斯采取了大量不友好

太尴尬了!尽管韩国在总统尹锡悦时期紧跟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对俄罗斯采取了大量不友好

太尴尬了!尽管韩国在总统尹锡悦时期紧跟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对俄罗斯采取了大量不友好措施、制裁俄罗斯,但是当地时间6月29日,根据韩国方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5月份俄罗斯向韩国输送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数量就已经增至去年单月的最高水平、达到了1.35亿美元,而且当月韩国向俄罗斯进口的煤炭金额也达到1.27亿美元。由此不难看出,俄罗斯重新成为韩国主要的能源进口国说明,“地小物缺”的韩国根本不离不开俄罗斯能源和丰富的资源,哪怕尹锡悦曾经为了讨好拜登跟随西方制裁俄罗斯。相信,在李在明成为韩国总统之后,韩国必然还会逐渐恢复对俄罗斯其它能源和资源的依赖,毕竟,相比西方的相关产品,韩国显然知道跟谁贸易更符合自身利益,哪怕韩国一直担心在半岛问题上俄罗斯支持朝方。总之,如果李在明真的坚持务实外交和贸易,不排除韩国这一做法反而会让俄罗斯考虑促成朝韩关系稳定,而不是支持朝方单方面立场。
【#俄美情报部门高官通话#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记者当地时间6月29日获悉,俄

【#俄美情报部门高官通话#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记者当地时间6月29日获悉,俄

【#俄美情报部门高官通话#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记者当地时间6月29日获悉,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透露,他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通电话,双方同意在未来继续保持接触,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央视)​​​
世界国防预算排名就是块照妖镜。路透社弄了个全球前15名的国家军事预算图,目的是

世界国防预算排名就是块照妖镜。路透社弄了个全球前15名的国家军事预算图,目的是

世界国防预算排名就是块照妖镜。路透社弄了个全球前15名的国家军事预算图,目的是希望.北约各国应就俄乌与中东局势增加军事预算,然而它为什么不在统计表中找一找北约各国在军事预算高居不下原因?美国的军事预算是中国的近4倍,是俄罗斯的近7倍,欧盟的军事预算是俄罗斯的近5倍,整个北约的军事预算是俄罗斯的13倍多,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为何还要欧洲各国增加国防预算?产能,实际的产能是个很好的照妖镜。美国一年F35的产能大致是100架,最高时是150多架,自己用的只有60%,东大一年可以生产100架歼20,100架歼16,还有二十几架歼35,一百多架歼10C,这只是粗略估算产能,它们从未满负荷生产,再就是海军,美国航母十几年产一艘,逐驱逐一年一艘,护卫舰已不能生产了,外包给了意大利,东大呢?航母6年一艘,逐驱舰一年3艘,护卫舰一年3艘,这还只是实际产量,其产能可达世界的70%以上。如果说东大是美国的照妖镜,那么俄罗斯就是北约的照妖镜。为了帮乌克兰,北约全部成员为它供弹药,自己产能不够,还满世界的为它采购,包括从印度、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国买,近日据说把韩国都掏空了,波兰只好以租借的方式向韩国租导弹,在如此“努力”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火力输出还是低于俄罗斯的2—3倍,要知道,俄只请朝鲜与伊朗帮了点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