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美国国债

美国通胀加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

美国6月通胀如预期加速,投资者纷纷买入美国国债,推低了收益率。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2.7%,高于5月份2.4%的涨幅。核心CPI年率从2.8%上升至2.9%。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是2%。美国PPI数据定于明天公布,预计也将加速。投资者正在仔细...

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

格隆汇7月15日|美国国债收益率在CPI数据公布后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个基点,报4.407%。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最新利差报50.5个基点。
美国加征关税的税率是精心算计好的!美国当前的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支

美国加征关税的税率是精心算计好的!美国当前的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支

美国加征关税的税率是精心算计好的!美国当前的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支付的利息约为1.1万亿美元。美国每年的进口总额约为4.1万亿美元,倘若对全球加征10%的关税,就能多增收4100亿美元的税收;加征20%的关税,就可多增收8200亿美元;要是加征30%,大约能增加1.2万亿美元的税收。现今,美国对各个主要贸易国加征的税率处于25%-35%之间,例如对日本、韩国加征25%的关税;对欧盟、墨西哥加征30%;对加拿大加征35%等等。如此一来,美国就能实现增收1.1万亿美元的税收,恰好能够填补每年1.1万亿美元的美债利息支付。能够支付利息,美债就不容易违约,美元霸权就依旧能够维持,美国就可以满世界购买商品了。这便是美国执意对全球加征关税并且把税率大致定为20一40%的缘由。
如果美国一口气印钞28万亿,把欠的债都还了,会发生什么?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

如果美国一口气印钞28万亿,把欠的债都还了,会发生什么?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

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相当于现在每个美国人背负10万美元债务,如果直接开动印钞机填补窟窿,后果比欠债不还还要可怕十倍!首先,全球金融市场将会面临剧烈的波动,造成金融体系瓦解。美元大幅度贬值,从而引发...
美国债市:国债收益率小幅走高 30年期收益率逼近5%

美国债市:国债收益率小幅走高 30年期收益率逼近5%

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上涨,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约2个基点的涨幅领涨。当日缺乏美国经济数据公布,交易员将焦点集中在周二将公布的CPI数据上,部分华尔街策略师预计,这些数据将反映出关税的影响和对市场利率的上行压力。在基准...
石破茂摊牌了,日本要彻底放飞自我。这位刚上任不到一年的鹰派首相,在东京街头演讲

石破茂摊牌了,日本要彻底放飞自我。这位刚上任不到一年的鹰派首相,在东京街头演讲

石破茂摊牌了,日本要彻底放飞自我。这位刚上任不到一年的鹰派首相,在东京街头演讲时直言:“日本必须在关键领域摆脱美国,追求独立。”他甚至毫不留情地指出,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本质上是日本过度依赖的结果,“日本要用行动证明这是错误的”。石破茂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此前,美国宣布对日本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这让日本彻底看清了美日同盟的脆弱性。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多次访美协商,却始终无法在汽车、大米等关键产业上达成共识。面对美国的施压,石破茂没有妥协,反而强硬回应,称这是一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日本不能忍受被看扁。日本寻求独立,其实早有伏笔。在军事领域,日本加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防卫省计划2030年前将美军依赖度从70%降至50%,还拒绝配合美军南海巡航,削减F-35订单,转而与英国、意大利联合开发六代机。经济上,日本也在布局。他们密集推进与东盟、海湾国家的自贸谈判,还与中国重启高层经济对话,在稀土供应链、电动汽车标准等方面达成合作,构建多元贸易圈。日本的底气从何而来?其一,日本手握超过1.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反制美国的重要筹码。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央行减持美债420亿美元,同时增持黄金储备和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持仓突破3000亿元,形成“金融+市场”的双轨施压。其二,日本在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上也有自己的算盘。虽然日本在尖端半导体量产化进程中受阻,但他们在材料、设备等上游领域仍有优势。日本政府推动成立的Rapidus公司,目标就是研发生产最尖端的2纳米制程半导体。美国自然不会坐视日本“放飞自我”。美国国务卿回应称美日关系“没有戏剧性的分裂”,但也承认双方存在结构性紧张。然而,日本民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读卖新闻》民调显示,68%的日本民众主张“外交独立自主”,77%的人不信赖美国会在危机时保护日本。这种民意觉醒,与特朗普政府强征驻日美军军费、质疑同盟义务等行为密切相关。石破茂很清楚,若在关税或农业开放问题上对美让步,将直接动摇自民党在农村地区的票仓,甚至引发政治地震。石破茂的强硬,是日本对美战略百年演变的必然拐点。从黑船来航时的被迫开国,到二战后的经济附庸,再到今日手握筹码叫板霸权,日本正在用行动证明,依附霸权终将被榨干价值,唯有自主方能捍卫尊严。
美国恐怕再也难站起来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美国的国债,美国人依靠贪婪这杆杠一直高

美国恐怕再也难站起来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美国的国债,美国人依靠贪婪这杆杠一直高

美国国债现在早已突破了35万亿美元,仅仅利息就令人头皮发麻。为还债,美国政府年年拆东墙补西墙,发新债去填旧窟窿。普通百姓日子都受影响,政府的财力越发紧张,基础建设和公共投入只能节省开支。美国对外采取贸易壁垒政策,...
川普称在8月1日对加拿大实行35%的关税。川普在关税政策上被市场教育,安静了几个

川普称在8月1日对加拿大实行35%的关税。川普在关税政策上被市场教育,安静了几个

川普称在8月1日对加拿大实行35%的关税。川普在关税政策上被市场教育,安静了几个月后觉得自己又行了他和美国资本市场一样,完全相信30%左右的关税对美国经济、通胀一点副作用都没,美股又创了新高[笑着哭]叠加美债大放水5万亿,过几个月我们再看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和美国通胀吧特朗普称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热点现场

美国债市:国债收盘涨跌互现 收益率曲线趋平 30年期标售需求良好

美国国债周四收盘涨跌互现,2至10年期收益率小幅上涨,而长端品种收复失地,收盘基本持平,此前3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良好。220亿美元美债发行截标前,收益率已小幅走高,而美国股市上涨也促使债券下跌。纽约时间下午3点后,美国...
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叠加特朗普公然宣称要一次性降息300bp,美联储的货币政

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叠加特朗普公然宣称要一次性降息300bp,美联储的货币政

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叠加特朗普公然宣称要一次性降息300bp,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不是难以调和的问题,而是开始尖锐对立。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如既往的“稳健”。华尔街喉舌NickTimiraos的分析最为简要明确:美联储会议纪要告诉了我们一个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实:官员们分为三个阵营:1)今年会降息,但不是7月(这是最多的一组)2)今年不降息3)最快下次会议就降息(纪要显示只有“两三位”持此观点,也就是沃勒和鲍曼)★纪要中还有一句需要重点关注的“表述”——几位与会者评论称,当前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可能并未高于中性利率太多。”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除非出现严重的经济放缓,即便恢复降息,他们也不打算大幅降息。★但是!特朗普的降息“执念”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昨晚,他发文称:“我们的联邦基金利率至少高出3个百分点。“太慢”(TooLate)这个人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就会让美国多付3600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现在根本没有通胀,大量企业正在涌入美国。“美国是全球最火热的国家!”降息!!!”要注意,从英文原文来理解,“ATLEAST3Pointstoohigh”这样的表述,在政策语境中被广泛解读为支持大幅且快速的降息,而非循序渐进的宽松路径”。✔特朗普正在强烈表达一个“意愿”或者说他真正的“要求”——“一次性降息300bp”。特朗普似乎又准备创造历史,美联储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或2020年疫情期间,也没有发生过一次超过100个基点的降息。2020年3月的紧急降息为100个基点(1%),这已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单次降息。鲍威尔曾经明确指出,美联储货币政策不考虑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而特朗普也明确表明:他要求降息,就是因为负债太高,利率太高,他马上就要付不起利息了。我非常能够理解特朗普,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再次创下新高:已达到36.626万亿美元,两天内上涨了4100亿美元。前12个月,美国政府已经支付了1.2万亿美元的利息,平均每天支付利息33亿美元。特朗普能忍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现在已经严重脱节,甚至开始实质性的对立。美国即将面临:财政主导→通胀失控→债务螺旋与信用危机→过度加杠杆,资产泡沫可能剧烈破裂,引发金融危机。二、我支持谁?我支持特朗普。假设特朗普真的有本事让美联储一次性降息300bp,那么我们很可能看到:✔美股三大指数飙升不低于15%+油价将超过每桶80美元+黄金金价将升至每盎司5000美元以上,白银涨至70美元以上。✔但是,这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突破5%以上甚至更高,美元指数贬值不低于20%。美联储真正的双重使命——维护美元和美债彻底失败,被迫开启印钞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重新被塞满美国国债这种“有毒资产”。彻底沦为美国政府的支付宝。通胀飙升+美元购买力极度缩水,特朗普再顺手把自己的基本盘——美国中下层民众送进地狱。补充一组数据:昨天是亚马逊会员日,原本两天的会员日被延期为四天。而第一天的销售额同比暴跌了41%。这是关税的问题(产品进不来),还是价格的问题(产品大幅涨价),还是消费能力的问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已经非常疲软)?以上三个因素都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消费能力的问题。再补充一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GDP销售额暴跌-3.1%,是自202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什么是“GDP销售额”?“RealFinalSalesofDomesticProduct”,即去除库存变动后的GDP,反映真实最终需求。它比“GDP增速”更能看出经济的内生力量(尤其是消费与企业支出)。过去几个季度(2023–2024)GDP销售增速基本稳定在2–4%之间;但在2025年Q1,突然出现大幅负增长-3.1%;这表明实际终端销售需求的崩塌,并不是名义GDP或库存带来的波动,而是消费者实际支出正在快速收缩。✔所以,从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而言,美联储是“严谨”的——美国经济正在陷入滞胀。而以美联储的惯例,先治胀,再处理滞的问题。因为他们必须维护美元和美债体系,滞的问题引发的衰退利好美债,而对于美元的贬值,越晚越好,贬值幅度越温和越好。美联储不扩表,或者只是温和扩表,对美联储而言才是最安全的。✔但是!财政政策的最大障碍从来都不是通胀,而是停滞,在财政政策主导下,巨额支出带动经济发展是有边际效应的,当需求开始疲软,常规温和的刺激已经没有“效果”,需要为经济打的不能再是鸡血,而是肾上腺素。我相信最后的赢家会是特朗普,因为市场会选择支持他。因为延迟满足本质上是反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