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前是有预兆的。1994年哈萨克族民警赛尔江吃完晚饭对妻子说“你今天做的饭特别香”,当时他妻子就觉得怪怪的。他晚上值班,出门前抱着儿子亲了又亲,说“快跟爸爸说再见,爸爸要走了”,平时去值班时都不这么“腻歪”,妻子突然有种要拉住他的冲动。1994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哈萨克族民警赛尔江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厨房里飘来妻子做的羊肉抓饭香味,孩子在炕上玩耍,屋内的氛围十分祥和。赛尔江脱掉外套吃了几口饭,忽然看着妻子说了一句:“你今天做的饭特别香。”妻子一愣,不是没听他夸过饭菜,但这次语气不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但是却说不出来。吃完饭,他穿上警服准备去值班,出门前,他用胡子拉碴的脸在儿子的脸上不停的蹭,孩子被逗得咯咯笑。“等爸爸回来,就给你买糖,快亲一个,再跟爸爸说个再见。”虽然脸上还有笑容,但是妻子总是觉得内心慌慌的,没想到丈夫这一去真的就没回来......赛尔江出生于新疆伊犁的一个普通哈萨克族家庭,父亲是退伍军人,纪律严明,正气凛然。他从小就立志要像父亲那样,为国家、为百姓站岗放哨。从警十多年,他扎根在最偏远的基层派出所,为民解忧、为民服务,无论是冬夜巡逻、调解纠纷,还是帮牧民找回走失的牛羊,他从不推脱。辖区的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好阿克孜”,意思是“好儿子”。但这位“好儿子”离开的那晚,没有人预料得到,那一夜会成为一个悲壮故事的开端。当晚11点刚过,赛尔江值班时接到一起紧急警情,一家矿产公司的负责人叶维湘家中突遭歹徒闯入,对方持械挟持人质,并威胁引爆携带的爆炸装置。叶维湘是当地重要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肩负企业命脉,也牵动着地方经济,他的安危不仅是个体问题,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稳定。赛尔江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侦察,发现歹徒情绪极度激动,且屋内还有老人和孩子。因地形复杂,强攻易激化局势,稍有差池就可能引爆装置,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我去。”赛尔江冷静地说。“你一个人?”同事拦住他。“我熟悉那房子的结构,后面有个窗户,可以翻进去。”他说完,不再犹豫,脱下防寒外套,戴上手电,绕入黑夜。随后赛尔江悄悄翻窗而入,黑暗中,他一眼锁定歹徒的位置,果断扑上去与其搏斗。房间内一片混乱,他奋力将老人和孩子推到安全区域,然后再次扑向歹徒。搏斗中,歹徒试图启动引爆装置,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赛尔江大吼:“快撤!”随即用尽全力,将自己的身体压在爆炸装置上!剧烈的爆炸响彻夜空,当同事冲进屋内时,看到的是一片破碎与焦灼的硝烟,而赛尔江用身体挡住了最致命的冲击。人质成功获救,歹徒当场毙命,可是赛尔江却再也没有站起来。天亮时,噩耗传到家中,妻子坐在门口,眼神空洞。她整夜没睡,总觉得心里发慌,听到丈夫牺牲的消息时,她只是摇头,喃喃地说:“我昨天晚上就想拦住他……”她终于明白,那句“饭特别香”,那声对儿子的“再见”是他提前准备好的告别。他的儿子还太小,不懂什么是死亡,只是反复问:“爸爸去哪儿了?不是说走了会回来吗?”而那位获救的企业家,事后眼含热泪地说:“他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勇敢的人。没有他,我全家都没命了。”赛尔江的事迹很快传遍整个伊犁地区,街头巷尾,百姓们自发前来悼念。有人捧着哈萨克族传统奶疙瘩放在他的遗像前,有人哭着说:“他不只是警察,是我们身边的亲人。”他的战友至今仍记得他冲进去前的眼神,那种笃定,那种无惧。有人说:“他是用命在保护老百姓。”派出所将他的照片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照片中的他依然微笑,眼神坚定,就像他永远没有离开。信源:(中国军网——“人民警察”赛尔江·买米拉:忠诚履职 热血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