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诈骗

遵义人警惕!这些项目都是骗局!还有可能成为诈骗帮凶

道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韩某某明知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犯罪,为谋取不当利益,仍提供自己名下银行账户帮助上游诈骗犯罪团伙接收、取现、转移诈骗资金,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犯罪事实清楚...

微山县西平镇组织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

工作人员向老年人开展防诈骗宣传 大众网记者朱晨通讯员房兰山济宁报道 6月13日,微山县西平镇积极响应“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号召,开展“守护银龄谨防诈骗”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旨在提高辖区群众反诈骗意识,保障老年群体的财产...
真的是不交也罢了​​​

真的是不交也罢了​​​

真的是不交也罢了​​​
【#武商集团员工卖卡诈骗11亿被判无期#】6月13日,“中国商业第一股”武商集团

【#武商集团员工卖卡诈骗11亿被判无期#】6月13日,“中国商业第一股”武商集团

【#武商集团员工卖卡诈骗11亿被判无期#】6月13日,“中国商业第一股”武商集团一员工利用购物卡集资诈骗事件引发关注。判决书显示,武商集团财务员工付某,在2017年至2023年期间,利用武商集团购物卡销售、管理漏洞,以返利方式吸引社会人员投资买卡,共计收取资金11亿元,通过套现支付本金、利息及个人挥霍。2025年4月,付某因集资诈骗罪、诈骗罪,被武汉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封面新闻)

【#女子为见已故男友被假法师骗37万#】2023年10月,为了能与意外去世的前男

【#女子为见已故男友被假法师骗37万#】2023年10月,为了能与意外去世的前男友再“相见”,女子刘某在一个“法术交流微信群”内,发出相关求助信息。麦某强看到刘某的求助信息后,在微信群内吹嘘自己成功实施过相关“法术”。刘某遂添加了麦某强的微信咨询。交流中,麦某强称自己是“法师”,并将自己包装成淡泊名利的形象,以获取刘某的信任。2023年12月,麦某强找到刘某,询问其是否愿意支付30000元,以实施“法术”。刘某在与麦某强确认30000元是全部费用后同意。随后,刘某按麦某强的要求支付5000元定金,并去广东江门与麦某强见面,并剩下的25000元分两次转给麦某强。2024年1月至6月,麦某强多次以实施“法术”需要准备材料,且“施法”后身体被“反噬”为由向刘某索要钱款。刘某一直坚信法术的客观存在,并相信麦某强能帮其“见”到其前男友,先后分21笔通过微信、支付宝累计转给麦某强378900元。至案发时,钱款已被麦某强挥霍一空。案发后,麦某强家属赔偿了刘某900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麦某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惩处。根据该案事实、证据、犯罪情节及被告人的认罪悔罪态度、认罚缴罚情况,法院判处麦某强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0元。(经视直播)
如果你觉得小米欺诈你可以和他对簿公堂,你所能接触到的就是他们的法务部,和雷军有什

如果你觉得小米欺诈你可以和他对簿公堂,你所能接触到的就是他们的法务部,和雷军有什

如果你觉得小米欺诈你可以和他对簿公堂,你所能接触到的就是他们的法务部,和雷军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理你?况且你在公众平台公然给他起外号真的好吗?

【#你家收到的不明快递可能来自这里#】#央视起底陌生快递中奖骗局#一个不起眼

【#你家收到的不明快递可能来自这里#】#央视起底陌生快递中奖骗局#一个不起眼的包裹,一次不经意地扫码,就能骗走52万,在这场骗局背后,一个涉及专门制作、包装、转运涉诈包裹的团伙藏身幕后。在苏州一个不起眼的仓库内,侦查民警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朱某专门用来制作和中转涉诈快递的“包裹工厂”。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该诈骗团伙在全国范围内共发送诈骗包裹近百万个,涉案金额400余万元。(CCTV法治在线)

“外贸人”注意了,警惕这类跨境邮箱欺诈!

近日,上海海事法院审结一起因伪造电邮方式跨境实施对国内贸易出口商欺诈而引发的无单放货纠纷案。案情回顾 2023年9月,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委托某国际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运输公司)的宁波分公司,...

家具没收到,系统显示“已签收”买家怒告商家欺诈!法院判了

湖里法院审理后认为,杨先生与佛山某公司之间确立的是合法有效的网络买卖合同关系,若要认定商家“欺诈”,必须证明其存在主观恶意—即有意骗取消费者钱款却不提供商品。而从案情看,商家曾提供物流单号,货物丢失后也全额退款...
上海反诈志愿者李阿姨被骗,贪欲面前,理智不值一提,即使具备丰富的反诈经验,人性的

上海反诈志愿者李阿姨被骗,贪欲面前,理智不值一提,即使具备丰富的反诈经验,人性的

上海反诈志愿者李阿姨被骗,贪欲面前,理智不值一提,即使具备丰富的反诈经验,人性的弱点(如贪欲、情感需求)仍可能被诈骗分子精准利用。骗子通过抖音接近李阿姨,以“军人身份+专业背景”建立信任,并虚构与“老政委”合作投资的故事,利用权威性和亲密感降低她的警惕性。骗子通过伪造的期货软件展示“高收益”(如单日获利4万元),但刻意不主动要求投资,而是通过“自我炫耀”激发李阿姨的主动参与欲望,最终使其自行提出投资。李阿姨虽熟悉常见骗局,但对新型复合型诈骗(情感+投资+技术伪造)缺乏深度认知,且高估自身抵抗力,导致未能识破层层铺垫的陷阱。调查显示,71.05%的受骗者因“轻信他人”和“贪小便宜”中招。诈骗分子擅长利用人性弱点(如对情感的渴望、对暴利的追逐),而传统反诈宣传多聚焦“知识灌输”,忽视心理防御训练。李阿姨作为反诈志愿者,本应成为社区反诈标杆,但反而因身份被骗子利用(如称“老政委是上海人”),凸显诈骗分子对本地化、熟人化话术的精准设计。李阿姨的案例警示我们:反诈不仅是知识战,更是心理战。唯有将理性认知与情感防御结合,才能构筑真正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