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购房

现在的新房项目1.说自己去化率多少,一天卖出去多少,没有房源了

现在的新房项目1.说自己去化率多少,一天卖出去多少,没有房源了

现在的新房项目1.说自己去化率多少,一天卖出去多少,没有房源了,一去售楼部,看你有意向,一些好楼层就神奇出现了。2.说自己价格是3.6万一平,去了售楼部,这个优惠,那个折扣,七七八八绕晕你,博主前段时间去了一个楼盘,售楼部小姐姐给博主算了价格,足足有8种不同的优惠和折扣,乱七八糟算下来,博主都没弄清楚,总价从400多,一下子到了316,擦,要不是博主是老江湖,当时就想刷卡,关键是,小姐姐挺漂亮,讲房子你就讲房子,不停地往博主身上靠啥意思!肯定是想骗博主的钱!3.当看到你有意向的时候,随即招呼坐下来聊,水果,糕点,饮料全来了,水果都是高端水果,糕点都是精致糕点,可以让外围拍照发朋友圈的那种,饮料也是高端饮料,下了血本,可是博主吃干抹净,吃完就走。但是普通购房者脸皮薄啊,吃了喝了,售楼部小姐姐对你笑了,你能把持住不刷卡吗?4.售楼部主动发布声明,说自己楼盘绝对没有内定房源,也没有房源流入中介市场加价。大哥,这年代了,别人不玩,你自己玩?博主就知道一个楼盘,售楼部都没几个人,登记者也很惨淡,一样搞出一个声明。目的是让别人觉得,这个楼盘真诚没套路,好像外面真的买这个楼盘要抢着买一样,要品茶一样。
“我看错数字了,这个合同无效!”女子想通过房产拍卖捡漏,发现一处房产只要75万元

“我看错数字了,这个合同无效!”女子想通过房产拍卖捡漏,发现一处房产只要75万元

“我看错数字了,这个合同无效!”女子想通过房产拍卖捡漏,发现一处房产只要75万元,她果断加价1万元,没想到房产的价格其实是750万,女子最终以751万的价格拍下这处房产,可女子却根本拿不出钱。当时她盯着屏幕手都在抖,看到750万还以为是75万,脑子一热就点了加价。结果页面跳出来751万,她直接瘫在椅子上喊:“完了!这多打一个零是啊!”赶紧打电话给拍卖公司,说话都带哭腔:“我真不是故意的,能不能退啊?”对方倒是没骂人,只说能退保证金但要扣7万5服务费。她咬咬牙认了,想着破财消灾总比赔751万强。谁知道房主不干了,非说这价格合法有效,转头就把她告上法庭。法官听完直摇头:“这价格和市场价差太远,明显不合常理。”最后判她不用赔钱,房主气得当场摔文件。要我说啊,网上拍卖千万别上头,数清楚几个零比啥都重要!
一夜之间,楼市大变天最近房地产圈有个大新闻——东大正在研究全国推行现房销售,

一夜之间,楼市大变天最近房地产圈有个大新闻——东大正在研究全国推行现房销售,

一夜之间,楼市大变天最近房地产圈有个大新闻——东大正在研究全国推行现房销售,彻底干掉预售制。这事儿一出来,买房的老百姓可算松了口气。以前买期房就跟拆盲盒似的,钱交完还得提心吊胆等两三年,生怕开发商半路撂挑子。现在要是真能一手交钱一手拿钥匙,谁还愿意赌运气?不过话说回来,开发商这下可头疼了,现房销售意味着盖楼的钱得自己先垫着,资金链绷得比皮筋还紧。听说有些地方的小房企已经开始偷偷降价甩货,生怕砸手里,反倒是大开发商趁机抄底囤地。这年头买房就跟买菜一样,得挑新鲜水灵的现房才踏实,你说这政策真要落地,市场得翻出多少新花样?
认识3个多月,异地,相亲认识,睡过一次。因商量7月合伙买房、10月结婚,我自

认识3个多月,异地,相亲认识,睡过一次。因商量7月合伙买房、10月结婚,我自

因商量7月合伙买房、10月结婚,我自认未婚妻角色且喜欢他,五一他来找我时,我提出要定情信物,他买了6300元的项链,称现钱只有5300元,让我补了1000元。第二天他不太高兴,问原因说我不该提买项链,还说结婚时自然会买三金,...

广元市昭化区深化“百姓购房一件事”改革让群众少跑快办

原来,朱老师因工作不便,不能多次往返办理购房手续,通过电话咨询后,朱老师带着准备好的材料在昭化区政务服务中心“百姓购房一件事”专区一次性提交贷款申请、签约文件、抵押预告登记等全套材料。经窗口工作人员核验,朱老师...
1991年,保姆找洪剑涛借10万块买房,洪剑涛二话没说就借给了她。10年后,保姆

1991年,保姆找洪剑涛借10万块买房,洪剑涛二话没说就借给了她。10年后,保姆

1991年,保姆找洪剑涛借10万块买房,洪剑涛二话没说就借给了她。10年后,保姆来还钱,洪剑涛惊讶地说:没想过让你还。提起洪健涛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林外传》中的钱掌柜。钱掌柜在剧里挥金如土,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的洪健涛也是...
真搞不懂花几十万买房车旅游的人到底是咋想的!开着车全世界跑,晚上不睡酒店大床,非

真搞不懂花几十万买房车旅游的人到底是咋想的!开着车全世界跑,晚上不睡酒店大床,非

真搞不懂花几十万买房车旅游的人到底是咋想的!开着车全世界跑,晚上不睡酒店大床,非要蜷在巴掌大的房车里,翻身都费劲。到了新地方,放着香喷喷的特色小吃、地道馆子不吃,偏要自己支个小破锅,煮一锅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对付。...
有人说房价下跌后为什么大家更不敢买房了?其实不是大家的胆子小了,是老百姓心里的账

有人说房价下跌后为什么大家更不敢买房了?其实不是大家的胆子小了,是老百姓心里的账

有人说房价下跌后为什么大家更不敢买房了?其实不是大家的胆子小了,是老百姓心里的账算得越来越明白—以前买房像抢着上车,现在发现这车票价太贵,而且目的地还不一定对,不如先在路边等等看。想要看买房子到底值不值,首先要...
有人说房价下跌后为什么大家更不敢买房了?其实不是大家的胆子小了,是老百姓心里的账

有人说房价下跌后为什么大家更不敢买房了?其实不是大家的胆子小了,是老百姓心里的账

有人说房价下跌后为什么大家更不敢买房了?其实不是大家的胆子小了,是老百姓心里的账算得越来越明白——以前买房像抢着上车,现在发现这车票价太贵,而且目的地还不一定对,不如先在路边等等看。想要看买房子到底值不值,首先要看的就是“租售比”,也就是“买房花的钱能租多少年房”。现在一线城市租套两居室每月五千,房价动不动七八百万,这意味着你把买房的钱存银行,利息都够付房租,还能白落一大笔本金。要知道,一套房子住得最舒服的年头也就15到20年,超过这个时间,小区老化、物业变差,再加上房产税之类的潜在开支,持有成本越来越高。可现在买房的钱能租70年,等于把一辈子的房租提前几十年付清,中间还得担着房价继续跌的风险,搁谁都会琢磨:我图个啥呢?有些人可能会说,70年后的钱得贬值多少,你拿出来买房那肯定是赚得,至少房子贬值没那么厉害,可这些人却没有想过,欧美社会的房产经济就是先例。以前房价为啥能涨到让人咬咬牙也要买?那是因为炒房的把房子变成了“金融产品”,那时候北京的月薪从5000涨到1.2万,五环外的房价却从2万涨到6万,你说这买房不比上班赚钱?那时候开发商、中介、甚至银行都在给房价“吹气球”,刚需买房的人被裹挟着上车,生怕晚买一年多背50万贷款。可现在气球开始泄气了,2023年全国房价平均跌了12%,深圳有的小区跌回2019年水平,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一反转,大家突然发现:原来房价不是只涨不跌,炒房的跑了,剩下的高价房全靠刚需接盘,而刚需兜里的钱早就跟不上了。过去十年,因为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工资好几年没动,甚至有些行业还在降薪,每月一万的房贷要占收入70%,别说生孩子养老人,连下个馆子都得犹豫。这时候租房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北上广深核心区房租这两年稳中有降,5000块能住得挺舒服,还不用操心物业费、维修费,想换工作换城市,打包就走,没房贷这个“紧箍咒”。还有个隐形的账,就是房子的“金融属性”没了。以前买房相当于“强制储蓄”,还能抵押借钱做生意,现在房价跌了,银行评估价跟着降,抵押贷额度缩水,万一失业断供,房子被法拍可能还倒欠银行钱。2024年法拍房数量比2019年多了足足3倍,这种例子看多了,谁还敢轻易把一辈子积蓄砸进去?更别说现在年轻人观念变了,95后、00后更看重生活质量,觉得花几百万买个“钢筋水泥盒子”,不如把钱花在旅行、学习、体验上,租房住一样体面,还不用被“房奴”标签绑死。老百姓心里门儿清:房价下跌不是不敢买,是没必要买。当房子从“能下金蛋的鸡”变成“每月吞钱的坑”,当租房比买房更灵活划算,当收入增长追不上房贷压力,谁会放着轻松日子不过,去接盘那些被炒高的泡沫?现在的观望,本质上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大家终于明白,房子首先是住的,不是炒的,与其在高位接盘,不如等潮水退干净,看看沙滩上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好房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周末去某二线城市考察了一下,一大感慨就是:现在买房的逻辑已经跟消费品一样了。给大

周末去某二线城市考察了一下,一大感慨就是:现在买房的逻辑已经跟消费品一样了。给大家概括一下大概是这样的:同一个地段,老破小6千,十年以内的次新房1万,现在在售的新房1万5,但是在售新房品质特别好,全是铝板+玻璃幕墙+270度大端厅全落地窗,而且偷面积,得房率差不多到100%。如果按照之前80%的得房率算的话,差不多1万2一平。这三类房子,完全不是一样的档次和居住体验。问了一下那边的买房人,心态就跟买车一样。是买8万的轩逸卡罗拉,还是买15万的迈腾帕萨特,还是买30万的奔驰宝马,全看自己对于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