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5后女,结婚10年了,我从来都不拒绝老公的兴趣。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
我是85后女,结婚10年了,我从来都不拒绝老公的兴趣。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晚上我用似水的温柔给他煮菜、揉肩,白天他上班赚钱已经很累了,晚上我就应该尽可能的给他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让他得到最好的休整。十年饭香里的温度傍晚六点半,楼道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王莉往锅里撒了把葱花,围裙都没解就迎到门口。钥匙拧开门锁的瞬间,她伸手接过丈夫老张肩上的公文包,鼻尖蹭到他衬衫上的汗味。“今天炖了排骨玉米汤,你最爱喝的。”她把拖鞋摆到他脚边,声音软得像刚出锅的馒头。老张换鞋时哼了一声,弯腰捏了捏她的胳膊:“又瘦了,是不是中午没好好吃饭?”“哪能啊,”王莉笑着推他往厨房走,“你看这锅汤,我晌午就开始煨了,玉米还是楼下李婶给的,甜得很。”厨房里飘着饭菜香,抽油烟机嗡嗡转着,王莉利落地盛好米饭,又从冰箱里端出腌好的黄瓜。老张靠在门框上看她忙活,忽然叹了口气:“今天项目又黄了,甲方临时变卦,白熬了三个通宵。”王莉端碗的手顿了顿,转身时眼里的笑意没减:“多大点事儿,黄了就黄了,身体是本钱。来,先喝口汤顺顺气。”她舀了勺汤递到他嘴边,汤勺碰到他嘴唇时,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腕,力道不轻不重。“媳妇,”他声音有点哑,“结婚十年了,你天天这样伺候我,不累吗?”王莉抽回手,用围裙擦了擦他嘴角的汤汁:“累啥?你在外面跑一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我在家煮个饭揉个肩,算啥辛苦。”夜里老张翻来覆去睡不着,王莉伸手给他按揉肩膀,指腹碾过他后颈的硬块。“是不是颈椎又不舒服了?”她轻声问,掌心的温度透过睡衣渗进去。“嗯,开会坐太久了。”老张闷声说,“上周跟你说想买个钓鱼竿,其实……”“我知道,”王莉打断他,“你就是想找个地方清静清静。我都问好了,城南那家渔具店有款碳纤维的,轻便,明天我去给你买。”老张猛地转过身,借着月光看清她眼里的认真。“你咋啥都依着我?”他喉结动了动,“前阵子我跟哥们儿去打牌,输了小两千,你都没骂我。”“人活着不就图个舒坦?”王莉指尖滑过他的眉毛,“你要是跟我置气,憋出病来才不值当。再说了,你平时那么省,偶尔放松下咋了?”这话让老张心里发酸,他想起刚结婚那年,两人挤在出租屋里,冬天没暖气,王莉总把他的脚搂在怀里焐。有次他想买台游戏机,犹豫了半个月,她却偷偷把攒了三个月的买菜钱塞给他:“男人总得有点念想。”第二天王莉真去买了钓鱼竿,回来时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下午去看了看你常去的那个鱼塘,老板说你总带凉馒头当午饭。”她把保温桶塞进他手里,“以后钓鱼带着这个,里面有热乎的鸡蛋饼,还有你爱吃的酱萝卜。”老张捏着保温桶的提手,忽然想起昨天同事说的话:“你媳妇也太惯着你了,啥都听你的,就不怕把你惯坏?”当时他没吭声,现在却懂了,王莉的“惯着”里藏着多少心思——她记得他爱吃的菜,知道他藏在烟盒里的压力,甚至连他自己都忘了的小习惯,她都一一记在心里。那天晚上老张没去钓鱼,他系上王莉的围裙,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做了碗面。葱花切得歪歪扭扭,鸡蛋煎得有点焦,可王莉吃得眼眶发红。“其实我也不是啥都顺着你,”她吸溜着面条说,“上次你说想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我没同意,你还记得不?”老张点头,那时候他急着给公司投钱,差点犯了浑。“你说那房子是咱妈的念想,不能卖。”“对呀,”王莉抬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我顺着你,是因为知道你心里有数;可真要是你跑偏了,我肯定拽着你。夫妻不就是这样?你累了我给你搭个窝,我难了你来撑个伞,哪有啥谁惯着谁,不过是两个人往一块使劲罢了。”窗外的路灯亮了,把两个影子拉得很长。老张忽然明白,王莉的温柔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那锅慢火煨的汤,那双揉肩的手,那些看似无底线的包容,其实都是在给他搭一个可以安心停靠的岸。而好的感情从来不是谁依附谁,而是像两棵并排的树,根在土里紧紧连着,枝叶在风里互相扶持。后来老张还是常去钓鱼,只是每次都早早回家。王莉依然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饭,只是偶尔也会撒个娇:“今天我胳膊酸,你给我揉揉呗。”楼道里的饭菜香十年没变,只是不知从何时起,那香味里多了些别的东西——有他笨拙切菜的声响,有她笑他煎蛋糊了的嗔怪,还有两个普通人在柴米油盐里慢慢读懂的道理:好的日子从不是一个人的委曲求全,而是两个人把彼此的辛苦藏进烟火气里,用最实在的方式,给对方一个可以放心停靠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