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将军与皇帝菩萨!侯景背叛东魏,萧衍舍身佛寺,南梁暗流涌动
东魏最勇猛的将领是高敖曹和彭乐,他们能在千军万马中轻易取敌将首级。但在侯景眼中,他们就像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却不知所措的野猪。东魏军在沙苑之战失利后,侯景豪言向高欢请求两万精锐骑兵去取宇文泰的性命。高欢没有答应,...
【东魏】新闻资讯
东魏最勇猛的将领是高敖曹和彭乐,他们能在千军万马中轻易取敌将首级。但在侯景眼中,他们就像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却不知所措的野猪。东魏军在沙苑之战失利后,侯景豪言向高欢请求两万精锐骑兵去取宇文泰的性命。高欢没有答应,...
高长恭,东魏权臣高澄之子,年轻时父亲遭遇刺杀,他背负着家国重担。性格勇武且貌美的高长恭,为了增强威慑力,经常佩戴雕刻木面具作战。然而,早期他的仕途并不如意,直到哥哥高湛发动兵变并成功篡位后,高长恭才开始获得重用...
公元535年,东魏丞相高欢凯旋归来,却听得一名侍女急匆匆地向他告密:“高王,不好了,世子高澄与郑氏私通了!这一消息令高欢震怒,直接下令严惩,不仅责打了自己的儿子,还几乎废掉了他的世子之位。这个事件成为东魏权力斗争...
起初,东魏与西魏的实力对比极为悬殊:东魏的领土辽阔,占据黄河流域,经济发达,人口超过两千万,军力雄厚,高欢可动员的军队达二十万之众;相比之下,西魏领土狭小,土地贫瘠,人口不足一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仅三万余...
元善见登上皇位才十天,高欢就把都城从洛阳搬到邺城去了,国号还是魏,这便是历史上的东魏。东魏的开国皇帝是元善见,在历史上被称为魏孝静帝。元善见刚当上皇帝那会,就跟元修似的,都挺高兴的。不过元善见年纪小,所以高兴的...
秋天,这个落叶纷飞、果实累累的季节,对于高氏兄弟而言,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高澄,这位曾经如绿叶般充满生机的家族支柱,在经历了最后的辉煌后,逐渐褪去了色彩,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而高洋,却像一粒无意间撒落在...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传统水利和农业开发奠定的良好基础,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国都,一度成为中原北方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达四百年之久。1988 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
在这一过程中,出身底层的高欢抓住时机,投身于六镇起义的洪流之中,历经数十年的奋斗,方才另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又迁都邺城,另立政权,史称东魏。高欢从一个出身不高的底层小吏变成一代权臣,并专擅东魏...
东魏军队成功击溃了西魏的阵营。几名东魏骑兵在追击时目睹了一幕滑稽的场景: 一位西魏将领正用鞭子狠抽一名从马背上摔落的年轻士兵,同时责骂道:“你这个小卒,把你的主将弄丢到哪里去了!这个年轻人满脸胡须,看起来相当...
强盛的东魏 在河桥之战发生前后的几年间,东魏境内的农业连年丰收,这为高欢大规模征发兵员和民力奠定了基础。自天平四年(537年)九月至十一月,东魏征发了司州境内的10万名民夫修建邺城皇宫。新宫城落成后,改元为兴和。能够...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八月的一天,在东魏都城邺城外,一群人围在一堆打架的蚂蚁周围,看得津津有味。尽管正值秋收季节,东魏的百姓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因为听说这些蚂蚁有着特殊的含义,纷纷前来围观。这些蚂蚁分为黄色和...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新年气氛尚未完全消散,东魏河南大行台侯景收到了一封来自晋阳的高欢密信,信中要求他前往晋阳朝见高欢。侯景心中生疑,他听说渤海王高欢从玉壁返回后身体一直不佳,最近还把世子高澄召到了晋阳,...
他不仅在北周和东魏两个朝代扮演了关键角色,更是将军事和智谋发挥到了极致。但他究竟是如何从一名文士变成一位战场上的英雄的?公元509年,一个未来的军事天才在京兆韦氏一个颇有声望的家庭中出生。这个孩子名叫韦孝宽,他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是观察汉唐制度文化与政治社会变迁的窗口,东魏北齐墓葬则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考古发掘的开展,马忠理、沈丽华等人从考古学的角度,对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分布进行了勾勒和阐述。...
公元 538 年,东魏猛将高敖曹率领大军跟宇文泰交战,高敖曹一向看不起宇文泰,经常骑着马来到阵前,还让人竖起旌旗、伞盖,明着告诉宇文泰自己所处的位置,有本事就来打。宇文泰见高敖曹这么托大,于是下令西魏军集中兵力围攻...
北齐神武帝高欢十五个儿子结局一览,高欢作为东魏、北齐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掌握着东魏的军政大权,算得上一代枭雄,可他儿子的结局却大部分很凄惨,除了少数几人因病早逝,其他的儿子大都死于非命,尤其是兄弟子侄之间的互相...
公元550年,东魏元善见被迫禅位给高洋,被押离皇宫时,元善见大声朗诵起:“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这是《后汉书》里的汉献帝赞。这一年, 离范晔写成《后汉书》有100年, 离汉献帝禅位有330年, 离司马迁写...
在他年幼时,朝政就被权臣高欢所把持,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澄更是变本加厉,将东魏的朝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元善见虽然身处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挣扎。他渴望摆脱高澄的控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高澄的势力太过庞大...
东魏北齐是由出身六镇鲜卑的高欢及其诸子为掌权者和皇帝,以鲜卑和鲜卑化的六镇勋贵军士为军队主力,以河北大族等北方士族门阀为文官的胡汉多族群联合政权。其存续时间较短(534-577),统治区主要在华北,并未一统北方,被原...
本次考古发掘于2023年3月启动,重点围绕“探索东魏北齐宫城区平面布局和制度”的目标,聚焦邺城遗址的宫城西门“千秋门”地点,首次对东魏北齐邺城宫城门址开展勘探与发掘工作。本次发掘面积达1040平方米,发现门址北半部主体...
中新社石家庄4月20日电(记者李晓伟王天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20日透露,通过8年持续勘探与发掘,确认了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的范围与形制,为探索东魏、北齐邺城...
其中 编号为 M66 的东魏纪年墓,考古学家在发掘这座墓的时候,发现了一块 铭文砖,此砖上面的刻划文字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 “元象二年四月十七日乐良(浪)郡朝鲜县人韩显度铭记。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韩显度墓葬...
中新社邯郸1月4日电(李海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4日透露,经持续勘探和发掘,已确认位于邺南城宫城中轴线北部的206号大殿为东魏、北齐时期皇帝寝宫。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