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公主:“后红妆时代”的巾帼英雄,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大贡献
安史之乱肆虐之时,国家危急,社稷岌岌可危,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和政公主挺身而出,她不仅承担了重任,更是以她的智慧和胆识,为平定乱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看看她究竟是怎样一位...
【安史之乱】新闻资讯
安史之乱肆虐之时,国家危急,社稷岌岌可危,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和政公主挺身而出,她不仅承担了重任,更是以她的智慧和胆识,为平定乱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看看她究竟是怎样一位...
此后唐朝拿出来杀手锏安西铁军和河西军以及郭子仪的朔方军,安史之乱直接从顶峰滑落,一路溃败直至唐肃宗任用宦官监军,不设前线最高指挥官等骚操作,才使安史叛军再次翻盘。史书把这一场败仗的锅都甩给杨国忠和唐玄宗罢了,...
这位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倍受关注的美人,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而这一幕也在那个震动朝野的安史之乱中,为世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这段历史不仅仅停留在悲伤的香消玉殒上,禁军统领陈玄礼的命运在这一事件之后同样...
而这场内乱的背后,亦是藏匿于安史之乱阴影下的唐玄宗李隆基与唐肃宗李亨之争。在谈及这场内讧,不能不提马嵬驿之变。这场变故发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西逃蜀地。756年7月,禁军将士在马嵬驿爆发兵变,胁迫...
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终于平息,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内战终于画上句号。这场始于755年的动乱,由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唐之举,直接导致唐朝两京尽失、君主逃亡、士气低落。尽管安禄山发起叛乱的一年后即被刺杀,但战火...
永王李璘的悲剧落幕无疑是安史之乱中备受关注的一幕。在这场巨大的动乱中,李璘手持大权却骤然殒命,引发了无数的思索。此事发生在公元755年至公元757年间,即安史之乱爆发后的2年内。回顾历史,不禁令人深思:唐玄宗之子为何...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正式爆发,这一事件也深深改变了唐朝的历史进程。为了深入分析这场动乱背后的复杂原因,我们需要回溯到南北朝时期,探寻发生在河北士族与关陇集团之间那段漫长的对峙与冲突。河北士族与关陇集团的矛盾...
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方略 756年十月,唐肃宗以宰相房绾指挥反攻,结果,遭到歼灭性失败,死伤四万余人· 十二月,唐肃宗问计于李泌:敌人这么厉害,我们何时可以平定他们呢?李泌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两年可以平定叛乱!臣...
安史之乱的爆发,正处于唐朝最为伟大的时刻,在国际上,这时的唐朝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疆域与远迈西北“万国衣冠拜冕旒”,然而,仅仅一个安禄山便将这一切全部搅乱,令人大跌眼镜。安史之乱的爆发,很多人都会简单的将问题归结...
安史之乱对唐朝造成的损失很大,军事力量的薄弱使得皇帝无法完全掌控地方,在一些藩镇发动叛乱时,只能派其他忠于李唐王朝的藩镇去平叛;以藩镇压制藩镇,始终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说那些藩镇的首领忠于大唐,便可相安无事,如果...
在唐朝的漫长历史中,安史之乱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记转折。曾经,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疆域辽阔,文化繁荣,经济昌盛,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可谁能想到,一场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如狂风骤雨般袭来,瞬间打破了这份繁荣与...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不仅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
有意思,欧美竟然开始学习中国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了,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有意思,欧美竟然开始学习中国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了,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来源:去非 发表时间:2025/02/04 14:01:31
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在元大都的狱中作《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引张巡、颜杲卿故事以表明自己誓死不降的高尚气节,这两位在安史之乱中以忠烈闻名于世的名臣,张巡在抗击叛军中“每战,皆目裂,嚼齿皆碎”,...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的表现简直差劲至极,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帝王风范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其种种行径着实令人失望,可谓是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表现糟糕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在军事领域当中,他接连犯下了两次极为严重...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大叛乱,虽仅仅8年时间,但他战乱死亡人数超过3600万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两倍还要多,让大唐足足损失了70%的人口。仅此空前浩劫,那个曾经傲世全球的大唐...
世人皆道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已是日薄西山、气数将尽。可谁又能想到,这个饱经战火的帝国,不仅挺过了这场灭顶之灾,还在之后延续了整整150年!要知道,安史之乱可不是一场简单的叛乱。它打破了唐朝精心构建的边防体系,让原本...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决定性转折点。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乱,不仅摧毁了唐朝的盛世繁荣,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从此,大唐的辉煌逐渐消逝,直至唐朝进入衰退期。安史之乱的背景 安史之乱,也被...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不仅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
自那以后,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为止,在这整整十年的时间里,李白再也未曾如以往那般四处去进行自我举荐了。长安的繁华,他已然领略过了,同时,权贵阶层的虚伪与糊涂,他也都见识到了。要是以现今的说法来讲,对于权贵阶层,他...
可谁承想,盛世之下也有暗流涌动,安史之乱一闹腾,唐玄宗老爷子只能偷偷摸摸地从长安开溜,御林军忠心耿耿地一路护驾。公元756年,马嵬坡风云突变。御林军对杨国忠早已心怀不满,终于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夜晚,火山爆发,杨国忠...
靖康之耻与安史之乱,在华夏的历史进程中,都是极为惨痛的片段,只要一说起,人们就会忍不住感叹。要说这两个哪个更悲惨,着实难以轻易下结论,毕竟它们都是封建王朝在特定政治形势下造就的极度悲剧,反映出“以文制武”和...
安史之乱,唐朝的致命一击!755年,安禄山率15万铁骑掀起腥风血雨,战乱持续7载,3600万生灵涂炭,惨况令人扼腕。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却沉迷酒色,被安禄山伪装的憨厚所骗,防线尽失。朝廷内,杨国忠、李林甫...
安史之乱,这场唐朝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内乱,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盛世的辉煌中迷失,宠信奸臣,疏于朝政,最终酿成了这场浩劫。安禄山,这位曾经的宠臣,摇身一变成为叛军首领,...
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努力下,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然而,这场叛乱给大唐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曾经繁荣昌盛的大唐,从此元气大伤,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困境。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风雨飘摇,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
国色芳华离安史之乱只差13年啊 从剧情简介知道,《国色芳华》的故事结束于斗倒宁王,而历史上宁王病逝于公元742年初,此时距离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只有13年了 何惟芳那时才三十出头啊,唉
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有一段时期如同璀璨的星河中突然划过的一道暗淡,那便是安史之乱。这场内战不仅动摇了唐朝的根基,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易中天先生在《安史之乱》一卷中,以他独特的笔触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他借安史之乱的机会,策划了一场兵变,除掉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最后自己坐上了皇位。有意思的是,当年那个对太子严防死守的唐玄宗,到最后反倒成了阶下囚。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史书...
在唐朝的历史中,安史之乱堪称一段阴森可怕的时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祸,足足闹腾了八年,不仅让无数鲜活的生命化为乌有,更把唐朝原本繁荣的经济打得七零八落,据说还出现了骇人听闻的以人为食的悲剧。追究起这场浩劫的根源,...
也许大家不清楚,在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墓里安息的人,乃是对平定安史之乱有着重大贡献、和郭子仪同样声名赫赫的大唐中兴名将李光弼。他智谋过人,管理军队严格有序,擅长用巧妙的战术取得胜利,能够以少量兵力战胜众多敌人,...
公元七五五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如同狂风骤雨,猛烈地冲击着这个庞大的帝国。曾经的辉煌,似乎一夜之间化为了过眼云烟。各地藩镇割据,势力此起彼伏,完全不听中央指挥,大唐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挤压。面对如此险境...
安史之乱的平息,是建立在唐廷和强势藩镇各自妥协的基础上:强势藩镇表示臣服于唐朝,承认天子的地位,但是唐廷也得默许藩镇的半独立地位,就这样,在唐代宗时代,局势还算稳定。唐代宗驾崩以后,唐德宗继承皇位。德宗皇帝登基...
安史之乱,这场突如其来的内乱,不仅使唐朝由盛转衰,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盛世背后的隐患 唐玄宗李隆基,这位一手将唐朝推向鼎盛的帝王,在晚年却逐渐沉迷于享乐之中。他重用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些人为了巩固自己的...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充满历史悬念的话题—如果李林甫不死,安史之乱会不会发生?这可是个让人遐想的“如果”啊!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直接导致了唐朝的衰落。而李林甫,作为当时的权臣,他...
结果呢,安禄山一闹腾,安史之乱就这么爆发了,大唐王朝直接从巅峰滑到了谷底。不过话说回来,历史这玩意儿就像个不知疲倦的跑车,一直嗖嗖地往前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那么点儿特色。这段往事啊,不光让我们见识了权力的那点子...
有人讲它堪称唐朝灭亡的序曲呢,还把它和“安史之乱”相提并论,可真实情况究竟怎样?到底是怎样特别的一顿饭,居然成了这场大动荡的导火线,害得唐帝国都险些一头栽进灭亡的深渊呢。你知道吗?在那看似平常的一场饭局背后,...
安史之乱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肃宗李亨被史思明以五万打败六十万后,以允许回纥在洛阳劫掠三日的条件,换取回纥骑兵在安史军队背后偷袭,打败了安史军队
安史之乱过后的大唐帝国已不再是那个强大的唐王朝了!千疮百孔,元气大伤…中后期天子九逃,国都六陷… 安史之乱过后的大唐帝国已不再是那个强大的唐王朝了!千疮百孔,元气大伤…中后期天子 来源:董静历史经 发表时间:2025/01...
安史之乱让世界最强盛的大唐帝国也随之一蹶不振!来源:董静历史经 发表时间:2025/01/08 16:47:44 安史之乱让世界最强盛的大唐帝国也随之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让开元盛世毁于一旦!大唐王朝元气大伤!来源:董静历史经 发表时间:2025/01/08 14:53:48 安史之乱让开元盛世毁于一旦!大唐王朝元气大伤!
世人皆知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却不知在平定叛乱后,唐朝不但没有重现开元盛世的光景,反而继续江河日下。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登基,朝野上下都以为终于等来了中兴之主。可谁知,这位新君上台后,大唐不但没有...
天宝年间户籍人口数,一个点代表一万人。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安史之乱唐王朝怎么都决不了了 天宝年间户籍人口数,一个点代表一万人。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安史之乱唐王朝怎么都 来源:董静历史经 发表时间:2025/01/06 19:15:25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彻底瓦解,为应对叛乱大量招募雇佣兵,军队性质发生变化,加剧了军阀割据。同时,从边疆抽调大量兵力导致边防空虚,吐蕃等周边民族趁机侵扰,许多文人士大夫被迫流离失所,文化活动几乎停滞,珍贵的文化遗产...
唐军与安史叛军在三门峡附近摆开了阵势,黄河在一旁静静注视,仿佛等待着见证一场决定命运的对决。战场上,郭子仪站在阵前,眼神冷峻。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关中与洛阳的争夺,而是整个帝国的生死攸关。唐朝的江山,已经被叛军连...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郭子仪、李光弼的表现出色,他们领兵多次击败叛军,堪称是唐朝再造的功臣。然而战争就是财力的比拼,如果没有财政上的支持,郭子仪、李光弼恐怕也不能屡战屡胜。在平叛过程中,一位幕后功臣成功解决了...
但为什么安史之乱的爆发,让这位一度指点江山的皇帝变得如此软弱、无能?唐玄宗的崛起与“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父亲是唐睿宗,而他自己是在年幼时就开始接触政治。与许多皇帝不同,唐玄宗并没有靠父亲的权威起家,而是凭借自己...
安史之乱:河北的彻底失控 “非军事化”政策让河北在安史之乱中彻底沦为割据地带。河北的赋税和资源,成为地方军阀的自留地,唐朝中央再也无法有效掌控。魏博镇的田布曾率军帮助长安天子平叛,但当田布用魏博的赋税支付军饷时...
睢阳围城战是唐代安史之乱中著名的战役,当时守将张巡带领军民誓死抵抗,城中粮尽,最终陷落。然而,睢阳战役虽然悲壮,却也使得唐朝在安史之乱中赢得了一线生机。而贵阳保卫战则完全是一场绝望的防守战,叛军的围困使得贵阳城...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就是冲着杨玉环和杨国忠来的。安史之乱:一场改变历史的风暴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叛乱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直接把盛唐推向了衰落的深渊。叛军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矛头直指...
为什么一场安史之乱就能让唐朝衰落? 来源:陈威说 发表时间:2024/12/28 18:19:14 为什么一场安史之乱就能让唐朝衰落?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明显衰退,按理来说,获得发展空间的吐蕃应该如脱缰的野马般野蛮生长,但事实却是吐蕃的“花期”很短,在安史之乱刚刚爆发那10几年间攻占河西、垄右诸镇后再难更进一步,虽然巅峰时的吐蕃动不动就能打进...
安禄山、史思明,作为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作为让大唐盛世崩塌,让天下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后人无论怎么“黑”他们都不为过。为了给安史二人套上最高级别的“坏人模版”,安史二人相对无关紧要的早年经历肯定已经被改的...
禁军将士抓住杨国忠后将其乱刀砍死,脑袋割下来挂在门前,杨国忠一生所欠下的债,终于在这一刻用他脑袋来偿还了。禁军士兵一不做二不休,又杀了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如今天下板荡,安史叛军主力未失,大唐的...
公元755年安禄山等人起兵造反,一路攻进长安,导致安史之乱爆发。面对战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皇室逃离长安,而其他的官员全部被丢在长安城里。当时王维也在长安城中,不幸被叛军俘获,他被囚禁在洛阳的菩提寺中,被强行接受伪...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不仅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
这,就是 当时的安史之乱。至此,盛极一时的唐朝走向衰败、灭亡。那么,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又是如何被平息的呢?一、史上最疯狂的动乱 被成为历史上 最血腥、最具有破坏性的叛乱之一。安史之乱 到底有多乱呢?根据《旧唐书》...
“安史之乱”远比你想象的血腥,唐军断粮,这场动乱彻底沦为地狱 来源:清风扶柳绿 发表时间:2024/12/20 09:55:1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如果有人告诉你,大唐的繁华是在一片血海中结束的,...
然而,一场安史之乱,却如同狂风暴雨般,瞬间改变了大唐的命运,使其由盛转衰。那么,安史之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它能成为大唐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安史之乱的背景 唐朝...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
安史之乱指755年到763年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均田制...
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安史之乱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章节。这场叛乱,以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内乱之一。那么,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它又是如何被评定和结束的呢?首先,让我们回到公元...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随着剧情播出,热度也已破万,作为暑假档热播剧中的黑马,《唐诡2》的成功离不开剧情的精彩和剧组的用心。《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不仅没有选用当下的流量明星,而且更厉害的一点就是选用的演员都有着极高的...
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记录的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的这场空前浩劫,安史之乱整整持续了七年零两个月,历经玄宗、肃宗和代宗三任皇帝,最终于762年的昭觉寺之战中才几乎全歼了叛军的有生力量,今天老达子就带大家一起回顾...
这,就是 当时的安史之乱。至此,盛极一时的唐朝走向衰败、灭亡。那么,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又是如何被平息的呢?一、史上最疯狂的动乱 安史之乱 到底有多乱呢?根据《旧唐书》以及《通典》等史料的 记载和统计。据说在 这八...
安史之乱刚一年多,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死了。但是安史之乱依然持续了8年之久,为什么会如此?一般的叛乱难道不应该随着首领的死亡而被终结吗?实际上,安史之乱是大唐在那个阶段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根本原因是,关陇集团和河北...
咱们聊聊安史之乱,这可是一段古代的乱七八糟的故事。提到唐朝,就得说那会儿的日子多好,国家富强,老百姓过得也滋润。开元盛世,街上开店的、做生意的,大家都在忙着挣钱,热热闹闹。不过,你别看这表面风光,其实背后暗流...
王维,这位唐代的“诗佛”和“画圣”,不单以其诗词和画作名垂千古,在历史上还有一段极为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经历—安史之乱时,他为何会在安禄山手下做官?王维的早年与文化成就 王维,生于693年或694年或701年,家乡位于河东蒲...
尤其在安史之乱前后的一系列骚操作,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今天老达子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的各种骚操作吧~ 玄宗怠慢朝政,宠信奸臣,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在位后期逐渐开始怠慢朝政,沉湎于享乐,陷入...
安史之乱与李璘的机会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局势一时间陷入了严重的动荡。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让原本平稳的唐朝政权变得摇摇欲坠。李璘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知道了这是 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他意识到,在安史...
因为如果没有他,在安史之乱那阵子,唐朝就要灭亡了。到时候,回鹘、吐蕃这些外族,大概也会入侵。到那时,中原大地上,南北朝的惨剧,就要再次上演了。郭子仪也算世家子弟,从南北朝到唐朝,他家就没衰落过。所以,郭子仪在...
简单来说,“安史之乱”差点把大唐从历史上抹掉。这场动乱始于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逆贼”掀起叛旗,想要自己过把皇帝瘾。安禄山原来是唐玄宗跟前的红人,手握重兵,结果背后捅刀。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唐玄宗吓得连...
很多历史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个源头定义成一种,“外患”—穷凶极恶的安史叛军,一路烧杀抢夺,洗劫沿途百姓。似乎从正史来看,安史叛军确实也是口碑和名声不怎么样。生性残忍的安禄山在从范阳起兵进军中原的...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唐朝国势一直不稳,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又接连发生了两场规模较大的战争。一场是吐蕃乘着唐朝边境空虚入侵,一度攻陷了长安城,迫使李豫到陕州行宫避难。另一场是唐朝名将仆固怀恩游说了吐蕃、回纥、党项、吐...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场内战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其可怕的程度和造成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朝...
让大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可以避免吗?答:可以。措施: 1、节度使权力不能太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地盘太大,权力太大,造反迟早的事,安禄山如果只是范阳(今北京)一地节度使,则野心再大,也...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于灵武即位,面对的是支离破碎的唐帝国。首先是肃宗即位的合法性。对于肃宗的即位问题,史家陈寅恪、岑仲勉等先生从政治、军事、文化等角度出发,多认为其非正统即位,并且属于不孝行为。从玄宗在政治、军事...
李林甫死不死,安史之乱都会爆发。安史之乱的爆发,甚至有李林甫的功劳。李林甫是唐玄宗起用的第一个奸相,他有才能,但只知道排挤异己、打击政敌、阻塞言路、陷害忠良,这也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李林甫当宰相长达19年,他...
而对于大唐王朝来说,这个转折点,无疑就是那场轰轰烈烈的 安史之乱。就像一座休眠已久的火山,在沉寂多年后突然爆发,将盛世大唐 推向衰落的深渊。安史之乱前,唐王朝正处于开元盛世。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长安城内,笙歌...
那为什么安史之乱又会拖了8年呢?因为最关键时刻,李隆基给安禄山续了一波:强令天下兵马副元帅、潼关守将—哥舒翰出关迎敌. 06 哥舒翰动了歪心思,他依仗着潼关地势险要,叛军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干了件脏活儿—指使手下诬告...
安史之乱,根源是朝廷上下太大意了。唐玄宗没把安禄山当回事,把天下2/3的兵权都给了安,他也不害怕。自恃强大的大唐,什么也不怕。起因是李林甫想独掌中枢,怕任何有边功的将才入相代替了他。于是说服唐玄宗起用胡人为将。...
大唐盛世,犹如璀璨明珠,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火骤起,打破了这繁华梦境。长安沦陷,洛阳成墟,生灵涂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场史上最血腥的叛乱,究竟因何爆发?曾经辉煌的大唐又如何在战乱中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后,颜真卿(就是大书法家颜真卿)千方百计寻找堂兄颜杲卿一家的尸骨,最终只找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骨。颜季明的头,是当着父亲颜杲卿的面被叛军砍下的。当时,安禄山的叛军打败了常山太守颜杲卿,拿家人性命威胁他加入...
然而,盛极必衰,在唐玄宗的晚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个曾经的强盛王朝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唐朝的衰落真的只是因为安禄山的叛乱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否也是这场动荡的诱因?唐朝的开元盛世,确实是一个令人...
安史之乱爆发 举国征战 天宝十四年冬,也就是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清君侧为名,率15万兵马在范阳起兵造反。叛军从河北发起进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战火连天,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官员逃的逃、死的死,还有不少...
靖难之役本质上就是成功版本的安史之乱。靖难之役和安史之乱本质上都是边军的地方军头造反。朱棣和安禄山虽然一个是皇室亲王一个是胡族将领,但是都是长期在边塞军事重镇驻防的大军统帅。燕王朱棣出镇的北平,在唐朝叫幽州,幽...
杨贵妃虽然是玄宗的宠妃,也在晚唐政治中有一定影响,但她不是安史之乱的根子。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唐朝长期的边将权力膨胀、节度使制度失控,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安禄山和史思明等野心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系列政治和...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安史之乱,如同一场猛烈的风暴,瞬间将唐朝的盛世景象打得粉碎,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唐朝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矛盾积累的结果。在政治上,唐玄宗...
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才结束?因为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杀掉父亲安禄山之后,众心不服,部属离散。战局急转直下,本来叛军人数高十万,不到一年时间,安庆绪就只变成只能指挥三四千人马的光杆司令,连叛军的核心人物严庄都...
安史之乱为什么发生在河北之地?1,唐朝刚建立可以凭着一股锐气荡平河北,但李唐对河北杀伐过重,惩罚过于严厉,河北迟早会爆发动乱。2,隋朝末年,窦建德在河北建立大夏政权。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窦建德为隋炀帝报了仇,...
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让唐朝从开元盛世的巅峰突然跌落到谷底,从此便走向了下坡路。从平定这场战乱的过程来看,虽然叛军在初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一度攻占唐朝首都长安,但在实战能力并不比唐军强出太...
安史之乱,有没有可能,安禄山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呢?历史总是滑稽的可笑!唐军最猛的李光弼是契丹人,叛军最猛的崔乾佑却是汉人。第一: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都为了大唐悍不畏死,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啊,所以后来的...
三国时期,魏国为弥补人口不足,曹操放开外族进入,尾大不掉,导致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动荡。好不容易到了盛唐,玄宗好了伤疤忘了疼,过份自信,信任外族,结果导致安史之乱,盛极而衰。
安史之乱有没有可能以更低的代价解决?如果唐玄宗不强制哥舒翰出潼关,哥舒翰据守潼关天险,以逸待劳,疲惫叛军,叛军久攻不下,必然生乱。对于叛乱一方来说,原本就急于一鼓作气,速战速决,若遇失败,久攻不下,必然士气大落...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会不会才是那个好人?1.安禄山轻松拿下洛阳,这事儿肯定不简单!他一死,战争还打了八年,这说明大唐自己问题大了去了。2.安禄山能迅速崛起,说明朝廷不得人心,他可能只是个替罪羊。3.他一死,乱子更乱,这...
“安史之乱前和安史之乱后”,这句话简单直白,却道尽了唐朝289年历史的沧桑巨变 这场战乱,犹如一阵狂暴的旋风,肆虐于大唐盛世的昌盛,致使满目萧然。北方经济遭受重创,人口大规模南迁,从战乱中心的中原地区涌向相对安定的...
安史之乱:安禄山麾下第一虎将安守忠,安禄山的养子,骁勇善战,真良将也,叛乱中战绩最好的将军,战绩如下: 1.从范阳打到长安,所向披靡,大败颜真卿;2.在陈涛斜大破大唐兵马大元帅宰相房琯,将唐将杨希文、刘贵哲等收入帐...
这便是“安史之乱”的序幕,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源于一次对安禄山母子的救助。事件 安禄山,本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的胡人,因勇猛善战,被唐朝将领收养,后成为唐朝边将。然而,在安禄山早年,他与母亲曾一度被视为不祥之...
杜甫,这位心系天下苍生的诗圣,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他用诗歌记录下了百姓的苦难,如《三吏三别》等。然而,诗人自己的生活也陷入困顿,最终客死舟中,让人不胜唏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也许只能永远停留在...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隆基,其次就是奸相李林甫。老迈昏庸的李隆基,因为忠正刚直的宰相张九龄总是直言进谏,屡屡触怒自己,就将其贬斥,而换上了那个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李林甫为了长期掌控朝政,就打破了初唐以来形成的...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