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2日电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红兵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周雪教授团队研制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全生物质纤维海绵,其首次使用时可吸附水中99.8%的微塑料,为清除水中微塑料...
研究表明,微塑料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甚至各种癌症的发生都存在关联,虽然对微塑料对人体有多大影响还没明确,但普遍看法是,体内微塑料越少越安全。那么,这些微塑料究竟从何而来?清洁海绵,几乎是...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轮虫在摄入被微塑料污染的藻类后,会将这些微塑料分解成更小的纳米塑料颗粒,并通过排泄物或体表脱落进入水环境中。在鄱阳湖,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观察到,轮虫在摄入微塑料后,其消化道中会出现大量不同...
生物质泡沫在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回收能力有助于降低成本并防止微塑料在自然降解过程中重新进入环境,其在从复杂水体中提取微塑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研究的设计原则将有助于未来开发基于生物质泡沫治理微塑料污染的可持续策略。...
通过解决一个关键的环境问题,这种塑料具有显著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潜力,微塑料污染积聚在海洋、土壤中,并最终进入食物链。该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传统塑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对环境有害...
经过对三个子样本的量化(补充图1e),发现大于5µm的微塑料平均每100mL样品中有25.67±8.33个,1-5µm的微塑料平均每100mL样品中有204.53±73.06个,这与其他研究中发现的微塑料丰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的趋势一致,凸显了提高水...
但是很多网友说塑料在老化或受到阳光、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时,可能会释放出微小的塑料颗粒,即“微塑料”。这些微塑料不仅可能污染土壤,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泡沫箱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
微塑料(MP)是由塑料商品(通常是环境)降解产生的微小塑料碎片()。它们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鉴于其颗粒尺寸小,很容易被摄入并同化到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组织中。越来越多的证据强调了微塑料对公共卫生的负面影响,将这些颗粒...
鄱阳湖里有一种小虫子,专门“吃塑料”!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发布了一项关于轮虫摄入微塑料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海水和淡水中的轮虫可以摄取和分解微塑料,然后生成纳米塑料颗粒...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微塑料的研究报道有很多,虽然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这类塑料会直接引发人类疾病,但鉴于其在海洋、饮用水及人体中的发现日益增多,还是引起了科学家及公众的关注。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8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塑料瓶装水中存在远超预期的大量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刊发于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称,研究人员采用尖端技术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