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至死都在猜忌恭亲王,本是一母抚养,为何因一谥号兄弟反目?
他总是担心恭亲王会借助军权做大,因此即便在处理英法联军危机时,也始终派人严密监视恭亲王的一举一动。每当恭亲王取得外交上的成功,咸丰表面赞许,私下却对大臣说:"此事还需严查细究。他甚至在恭亲王的府邸周围安插眼线,...
【恭亲王】新闻资讯
他总是担心恭亲王会借助军权做大,因此即便在处理英法联军危机时,也始终派人严密监视恭亲王的一举一动。每当恭亲王取得外交上的成功,咸丰表面赞许,私下却对大臣说:"此事还需严查细究。他甚至在恭亲王的府邸周围安插眼线,...
日后若是未能袭爵就去世,一旦被追封为亲王,则诸子可以进封为郡王。比如蜀藩悼庄世子朱悦燫,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先于其父蜀献王朱椿去世,其长子朱友堉在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袭封蜀王后,次子朱友坿、第三子朱友埙...
排在第二的恭亲王奕䜣 鉴于摄政王多尔衮的教训,从顺治亲政以后至咸丰朝,就再也没有以亲王被授予摄政之封号,就是说从法律上彻底杜绝了亲王威胁皇权。顺治之后的康熙、雍正、乾隆都是盛世皇帝,决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皇权,更...
01恭亲王鬼子六奕訢足智多谋,懂变通 爱新觉罗·奕訢,生于1833年1月11日,去世于1898年5月29日。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非常宠爱奕訢,他死之前准备了两个遗诏,一封是让咸丰继位,一封是封“恭亲王”...
由于留守北京的恭亲王等人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因此他们对载垣等人甚为不满,加上一心要垂帘听政的慈禧因为遭到八大臣的阻挠,最终他们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顾命八大臣全军覆没。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曾经风光无限的怡亲王...
恭亲王奕訢在几次进宫见同治帝时,发现他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没有穿明黄色的衣服,就以皇叔的身份婉言相劝,希望皇上遵守祖制,不要丢了皇家的体面。按照清宫祖制,皇帝应该穿明黄色服饰。不过,同治帝偏偏喜欢黑色的服饰。闻听...
恭亲王奕?有一次给小皇帝讲工作的时候 呜哩哇啦说了一大堆,讲的整个人口干舌燥 当时两宫皇太后也都在场,然后恭亲王奕?直接用皇帝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把两宫皇太后都给看傻眼了,觉得恭亲王奕?一点规矩都不懂。曾国藩评价恭...
恭亲王奕訢所立的石碑 奕訢题写的“卧龙松”碑 位于西山的戒台寺,旧时历来受到朝廷和皇帝的青睐。寺内现存十几通皇家碑刻就是见证。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在此留有碑记。除了皇帝,还有不少皇亲国戚也对戒台寺情有独钟。其中,...
有读者可能会说御史此言差矣,同治朝恭亲王奕?宣统朝醇亲王载沣不都有议政王、摄政王的尊号吗?这倒不假,只是他们虽然都有议政、摄政的头衔,但官方政书中仍记载他们为和硕恭亲王或和硕醇亲王,并没有发现封号前带有尊号。也...
第六任:载垣(1816年-1861年),奕勋次子,9岁承袭和硕怡亲王爵位,21岁起任八旗各旗都统,39岁任宗人府宗人令,45岁授任顾命大臣,同年慈禧与恭亲王发动政变,赐自尽。第七任:载敦(1827年-1890年),宁郡王弘皎之四世孙,...
在野史传闻中,慈禧太后与恭亲王之间有着一段隐秘且引人遐想的情事。据说,早在慈禧做宫女之时,两人便情愫暗生,时常趁着其他宫女不注意,偷偷外出幽会、偷欢。也正因如此,民间才会有人怀疑同治皇帝乃是慈禧与恭亲王的私生子...
得意忘形,惹怒皇帝与恭亲王 安德海的成功并非偶然。他 不仅会察言观色,还深谙权谋之道。慈禧和恭亲王奕?本是清廷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而安德海却在两人之间挑拨离间,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曾向慈禧造谣,说恭亲王克扣军费...
得意忘形,惹怒皇帝与恭亲王 安德海的成功并非偶然。他 不仅会察言观色,还深谙权谋之道。慈禧和恭亲王奕?本是清廷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而安德海却在两人之间挑拨离间,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更糟糕的是,安德海还得罪了年轻的...
最终,奕詝登上皇位,成为咸丰帝,而各方面都占优势的奕訢却只被封为恭亲王。为何咸丰帝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是性格、情感的胜利,还是师承、策略的较量?一切的答案,或许要从道光帝的决策和两位关键人物的暗中推动开始寻找。...
由于留守北京的恭亲王等人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因此他们对载垣等人甚为不满,加上一心要垂帘听政的慈禧因为遭到八大臣的阻挠,最终他们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顾命八大臣全军覆没。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曾经风光无限的怡亲王...
她的父亲是恭亲王奕䜣,母亲则是恭亲王的原配夫人,家族背景显赫。恭亲王奕䜣是清朝重臣,慈禧太后的亲信,享有极高的权力与地位。恭亲王的政治影响力,让这个家族在宫廷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公主的出生注定了她与宫廷权力...
那么朱贡錝到底犯了什么事,让他险些丢了亲王爵位呢?其实和一名王府宦官有关。一时冲动险丢王爵 三代单传 明代的首封肃王朱楧,是开国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为汉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肃王,封...
与其说毓嶦是恭亲王倒不如说他只得了一个恭亲王的名头,其他什么好处也没有。不过,硬要细究的话,还是有一个好处的。那就是可以去溥仪身边。众所周知,溥仪从北京出逃后,便一路辗转来到天津和东北。溥仪在天津接触到了包括...
颐寿堂是醇亲王府邸“适园”中的主要建筑,作为正堂,堂额出自奕譞的六兄、恭亲王奕訢手笔,堂内还高悬同治皇帝亲赐的“宣赞七德”匾额。颐寿堂内分上下两层,东西次间分别设有戏台和观戏处,内部装修极为精致。颐寿堂内的观戏...
4、睿恭亲王淳颖 淳颖是如松第三子,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10岁的时候承袭了辅国公的爵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多尔衮恢复了名誉和爵位后,下令让如松承袭了睿亲王的爵位,这样一来,淳颖就成为第三位睿...
依次是:武功郡王礼敦、通达郡王雅尔哈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多罗宣献郡王界勘、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怡亲王胤祥、超勇亲王额驸策凌、恭亲王奕䜣。...
朱允熥毕竟是以郡王进封亲王,那么明代首位以郡王身份袭封亲王的是谁呢?是辽藩长阳王朱贵烚。明代首封辽王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朱植,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之国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靖难战争开始后,朱植从辽东“渡海归...
李鸿章给恭亲王提议,朝廷既然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我朝也应该向欧美诸国派遣公使。恭亲王说,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朝廷的王公勋贵以及文武大臣可不这么看,两宫太后也不同意,说泱泱中华历来都是万国来朝,向夷国派遣公使就是华夷...
在咸丰一朝,咸丰帝的弟弟们似乎都没有得到皇兄重用者,即便是被封为和硕恭亲王的奕訢也是备受咸丰帝冷落。至于被咸丰帝晋封为多罗醇郡王奕譞,则是娶了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为嫡福晋。正因为如此,...
如果恭亲王继位,或许晚清局势会更好,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恭亲王奕忻官服。来源:陈威说 发表时间:2024/10/27 19:44:53
然而,生于优越环境的咸丰帝,并未展现出其父皇的威严与智慧,与他同时代的恭亲王却因其卓越的能力而广受推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实力相对薄弱的奕詝能够成为皇帝呢?回溯历史的长河,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两位关键人物身上...
前言: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十月,礼部尚书毛澄上奏称皇上登基之初,按惯例要祭祀各藩国已经薨逝的亲王。南昌宁王府因宁庶人朱宸濠作乱,已经除国,其献王、靖王、康王是否仍然需要祭祀,请陛下圣裁。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咸丰帝与恭亲王的关系朝臣们都清楚,自咸丰帝即位后就对恭亲王处处防范,若非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恭亲王恐怕很难有出头之日。所以说两宫太后的说法完全是托词,其目的就是借先帝之口来恩赏恭王,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朝臣信服。恭...
在皇位争夺战中输给了四哥咸丰帝以后,恭亲王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是积极展现才能,是晚清有名的开明派,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在风雨飘摇的晚清起到一定力挽狂澜的作用,可惜受制于嫂子慈禧太后,屡屡被打压,没能起到更大作用。...
恭亲王奕䜣之孙溥心畲,名爱新觉罗·溥儒,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其在文史、诗词、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精深造诣,在20世纪中国画坛有较大影响。展览共展出溥心畲画稿35件,以及...
毓嶦是第一代恭亲王奕䜣之孙‘爱新觉罗·溥伟’之子,1923年出生,1939年承袭和硕恭亲王爵位,是为“中国最后一位恭亲王”。其父溥伟早年曾担任过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职,光绪帝病重时,他还曾被慈禧太后列为光绪帝...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