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谋士姚广孝叮嘱:“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不能杀他
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谋士姚广孝叮嘱:“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不能杀他。不然天下文人的种子就绝了。朱棣点头同意,却扭头就灭了方孝孺十族。能让姚广孝如此看重,方孝孺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方孝孺出身儒学世家,...
【方孝孺】新闻资讯
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谋士姚广孝叮嘱:“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不能杀他。不然天下文人的种子就绝了。朱棣点头同意,却扭头就灭了方孝孺十族。能让姚广孝如此看重,方孝孺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方孝孺出身儒学世家,...
1402年,46岁的方孝孺被永乐帝朱棣下令诛十族,刑场上,行刑官把873人逐个押到方孝孺面前,当着他的面一个一个地杀掉。行刑7日方止,场面惨烈之极。方孝孺,自幼聪慧好学,天资卓越。年少时,他拜谒名儒宋濂为师,深入研习经典...
方孝孺其实根本就是不想死,如果方孝孺是忠孝之人,那他就会组织十族人上城抵抗,即使失败了也大不了是自己在城破后自杀。如果方孝孺力战而死或者自杀,那么方孝孺会青史留名。方孝孺骨子里的愚忠不允许他投降,但他偷生又不想...
方孝孺流芳千古了吗?其实方孝孺已经万古流芳了,只是现在没那么大名气纯粹时代变的太彻底而已。方孝孺的行为完美符合封建时代的道德。所以无论朱棣皇帝当的怎么样,只要封建时代一天不灭,方孝孺就注定流芳千古。方孝孺作为...
【引言】方孝孺是明朝初期非常有分量的儒家学者之一,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相当重要。他不光是个大学问家,心里还装着满满的政治理想。但可惜,那时候,理想和权力总是冲突得很厉害。说到方孝孺,他和朱棣之间的那点事儿,那简直...
南京城破那日,方孝孺身着孝服跪坐在庭院中。当燕军冲入院落时,他怀中紧攥的并非刀剑,而是半卷未完成的《周礼》注疏。这个被后世渲染成“刚烈赴死”的场景,在《明实录》中仅留下寥寥数语:“诛奸党,孝孺与焉。六百年间,一...
在这场权力更迭中,方孝孺作为建文朝首席辅臣,其政治象征意义早已超越个人存在—他既是前朝文官集团的旗帜,更是检验新朝合法性的试金石。朱棣对文臣集团的策略呈现矛盾性:一方面需要借助其治国理政,另一方面又必须摧毁建文...
历经五年的编纂和打磨修改,由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指导和上海方孝孺纪念馆承编的《方孝孺志》审定稿完成。2月22日,来自苏浙沪皖四地的方志专家齐聚位于浦东新区航头镇的上海方孝孺纪念馆,共同审阅和评议《方孝孺志》。上海市...
1402年,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的新政权效力,被处以“诛十族”的极刑。面对873位亲人惨死在自己眼前,方孝孺坚守自己的信念与操守,毫不动摇。自幼聪慧的方孝孺,以卓越的文采和学识闻名,早年受朱元璋赏识,曾任太子朱标的老师...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