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是爱国研学游的好去处
抗日战争时期也不例外,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正地处于华北敌后抗战最前沿,是我国全面抗战后创建的第一个,也是华北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想了解这段历史,推荐打卡保定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的晋察冀边区革命...
【晋察冀边区】新闻资讯
抗日战争时期也不例外,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正地处于华北敌后抗战最前沿,是我国全面抗战后创建的第一个,也是华北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想了解这段历史,推荐打卡保定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的晋察冀边区革命...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两名民兵在村口的路上埋地雷。这些地雷都是民兵亲手制作的。他们不仅充分利用百姓家中的陶瓷瓦罐还使用村中的石头。民兵制作土雷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其中,炸药需要的硝是从当地百姓家的茅厕墙上刮...
今天分享的照片是白求恩在抗战期间在晋察冀边区的老照片。照片来自于林迈可相册。林迈可(Michael Lindsay),1909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是历史学家,父亲则是哲学家,曾任牛津大学贝里奥学院院长,并在1945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和妻子李效黎两人逃离北平,一直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担任无线电部门的技术顾问。从1937到1945,他以一位外国友人的身份见证了一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战史。今天分享部分他在晋察冀边区的照片。图2...
在多方考虑后,他们决定推荐晋察冀边区妇救会主任田秀涓。田秀涓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顺平县,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女子师范学校,并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毅然放弃教师职业,投身于抗日前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田秀涓在边区的...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有一个游击队长叫樊金堂,多次奇袭日军,名气越打越大,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李向阳式的抗战英雄”。山西定襄的一个日军联队长十分佩服他,约他喝了一场酒,还送了他一挺歪把子机枪和两箱子弹。送枪支弹药...
1938年的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带领着医疗队抵达了驻守在山西省五台县的军区司令部。聂荣臻作为晋察冀军区的最高长官,深知这位国际友人的到来对根据地的重要意义。面对着饥饿和物资匮乏的战争环境,聂荣臻却想方设法为白求恩安排...
林迈可(Michael Lindsay),1909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期,两人在晋察冀边区和延安度过了抗战岁月,并留下了很多照片,此处分享部分照片,可以看到当时的边区生活和战斗场景。最后一张为林迈可与朱德。
晋察冀根据地的创建背景与初始困境 晋察冀地区在抗日战争初期处于极为复杂和艰难的境地。日军的侵略使得这片土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原有的地方政权在日军的冲击下几近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同时,这里还存在着...
华北军区的名将郑维山将军晚年在回忆录中就认为:“本来,晋察冀军区远在1939年之前,就发展到了几十个团,但大部陆续调往外区…有人说这是晋察冀的损失,有人说这是晋察冀的贡献。从大局着眼,我认为后者是正确的。据郑维山...
所以,主力须跳出包围圈,晋察冀边区将成为游击区,原则上分为4个区,留下5个团的兵力配合地方游击队,回旋活动。聂荣臻命令王震率717团和杨成武军分区主力留下。其余主力跳到路东,中心也转移路东。否则,晋察冀将处于最不利...
部队准备从芹泉过正太铁路,经寿阳、盂县去晋察冀边区。总部命令二十八团护送我们过正太铁路。当时正处于日本鬼子对我华北各解放区发动大规模“扫荡”的后期,在各解放区的外围,“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仍然极为频繁、激烈...
据介绍,这本创刊号共94页,刊载的162幅图片较全面地记载了晋察冀边区多年来的战斗和建设情况,是珍贵的影像史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办此次展览,希望能让观众通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回望那段烽火岁月,弘扬伟大的抗战...
1942年7月7日,中英双语的《晋察冀画报》第1期出版,创刊号16开大小,94页,彩版套印,这期画报刊载了162幅图片,比较全面地记载了晋察冀边区五年来的战斗和建设情况。第一次印刷1000本,发到晋察冀边区及分区党政军机关单位,...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