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视新闻曝光,很多羽绒服里没羽绒,用的是劣质的“飞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还有人动歪脑筋降低“飞丝”的成本。据大河报报道,有商家跨地域收购二手羽毛球,将上面的刀翎羽毛拆解后粉碎,制成“飞丝”。羽毛球翎毛1公斤还不到40元,生产出的“飞丝”可以填充四五件羽绒服。算下来,1件羽绒服的基础成本不到10块钱。但这种“飞丝”与羽绒相差甚远,还容易逸出粉尘,导致穿戴者过敏乃至中毒。商家为了拉低成本,多么低劣的材料都敢扮作羽绒,无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相关法律法规,良心何在?值得注意的是,羽毛球变“飞丝”恐怕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既然有人在专门收购二手羽毛球、有人在做羽毛拆解粉碎,是不是还有厂家在承接此类“飞丝”的制作和销售?据报道,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询价“高速超微羽毛粉碎机”之类产品,售卖者也称这种生意并不是新鲜事。看来,羽毛球变身计已经上演许久,涉及的商家恐怕也不在少数。羽毛球“飞丝”飘散至今,监管部门是没有发现,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零羽绒”“飞丝羽绒”到“羽毛球羽绒”,花样百出的“假羽绒”不断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羽绒制品行业的信誉。据报道,“飞丝”的舆论压力让50绒(绒子含量50%以下)的商家变得紧张,纷纷紧急重新制作商品吊牌与水洗标,“低于国标的就不敢再称羽绒服了,名字改成‘羽丝服’或者‘绒丝服’”。而这也不是商家良心发现,而是为了躲避相关部门的打击。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已将近2000亿元,羽绒行业发展已是冬日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为了羽绒制品的长远发展、为了消费者不用在挑选时心惊胆战,监管部门还得加把劲,主动出击,把“假羽绒”罚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