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年,宋徽宗要刻奸党碑,蔡京亲自执笔,把司马光、苏轼、黄庭坚列入名单。朝廷
1103年,宋徽宗要刻奸党碑,蔡京亲自执笔,把司马光、苏轼、黄庭坚列入名单。朝廷找人刻碑时,遇到了问题,石匠常安民找到主管官员:我常安民是一个老百姓,理解不了朝廷刻碑的深意,但司马光大人大家都夸他正直。如今朝廷说...
【苏轼】新闻资讯
1103年,宋徽宗要刻奸党碑,蔡京亲自执笔,把司马光、苏轼、黄庭坚列入名单。朝廷找人刻碑时,遇到了问题,石匠常安民找到主管官员:我常安民是一个老百姓,理解不了朝廷刻碑的深意,但司马光大人大家都夸他正直。如今朝廷说...
梧州有一条鸳鸯江,苏轼途经梧州时曾在此泛舟,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假如苏轼生活在今天,他会参加马拉松吗?我敢打赌,一定会的!而且风雨无阻...志愿者小童问:“您可是课本上的苏东坡?...
莺啼序 读《苏东坡传》偶感 苍茫九州禹域,诞灵奇天纵。岷峨秀、地杰人钟,孕此旷古麟凤。挟星斗、奔涛卷雪,鸿文力扫齐梁冗。想髯仙当日,虬髯直拂云梦。三绝称雄,八斗耀彩,更经纶任重。庙堂策、新法争锋,悯农疏奏沉痛。斥...
公元1097年,61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儋州。那时的海南,瘴疠横行、文化荒芜,被视作“鬼门关”。他却在椰林中开办学堂,教黎族孩童识字,甚至自嘲:“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个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过无数次的老人,用...
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中国北宋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三字经中写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正是说的苏洵。苏洵年稍长入学,学习句读、属对、声律,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
苏轼一生交友无数,但许多朋友却因各种原因渐渐走散。一是际遇不同,如苏轼与沈括,曾是好友,但因沈括参与变法,二人政见不合,最终反目成仇。二是三观不同,苏轼与章惇曾情谊深厚,但章惇为官后为权势不择手段,与苏轼价值观...
苏东坡文学成就卓越,诗词歌赋皆精,留下众多传世佳作。在政治上,他虽屡遭贬谪,...书中对苏轼在政治风波中的挣扎与觉醒,以及在文学与艺术上的不懈追求,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位千古文豪的传奇人生。...
不禁让人想起苏轼那句而秦兵又至矣。妥协换不来和平,只会让人得寸进尺。这道理古今通用。割五城,割十城,最后国都没了。世界很复杂,总有人想让你跪下。面对压力,是选择挺直腰杆,还是弯下膝盖?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
此处苏轼用“万旗簇”,也印证了此时并非春茶季,而是茶叶生长快速的夏茶季。本句大意:山脚下茶园水木清华,茶之叶片积青叠翠,如万旗招展。51、呼儿为佳客,采制 聊 亦复。聊:此处意为勉强、姑且。本句大意:招呼儿子采摘些...
正如王荆公是苏东坡最好的交游伴侣一样,反过来,苏轼也是那个时代的儒生士大夫群体中极少数能够与王安石全方位对话的人。所以,他主动劝说苏轼在金陵买田居住,与自己作邻。这与苏轼的向往差不多一拍即合,多年来他一直希望能...
苏轼作为北宋著名诗人,留下众多名留青史的名诗。能作出这些好诗,除了他本身的文学才华出众之外,还有他坎坷的经历。比如在“乌台诗案”之后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洗儿戏作》等。而且除了他自己被贬之外,还牵连了一众...
《临江仙·送王缄》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苏轼在调任徐州途中,送别王缄,王缄为苏轼亡妻王弗之弟,此时王弗已去世十多年。苏轼在送别内弟王缄时,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在成都的时光,感慨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凄凉...
谈到苏东坡,你的印象是什么?是性格乐观豁达的大诗人、文学家、痴情者…这些都不是,苏东坡的一生...元丰二年,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
北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为了避开朝中的党争,第二次主动请求到杭州任职,并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苏轼除了兴修水利、安置流民外,还广结贤士,与当地文人诗酒往来,活得自在逍遥。也是在这个...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作为政治家的苏轼的命运转折,却也是身为文学家的苏东坡的新生之地—苏轼把最美的文、最佳的词、最奇的字、最雄的赋,都留给了黄州。现场,《大江东去》导演霍樱提到,写苏轼,...
本文来自[河北卫视],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河北辽代壁画墓群惊现星座混搭"天花板!千年前的苏轼也追星?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发表时间:2025/04/08 09:46:07
1059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二度离开四川,经三峡东下,路上作《虾蟆背》,此诗为苏轼的第一首茶诗。瓶罂:均属小口大腹的器皿。此处指小口大腹的盛水器具。本句大意:往年我曾途经峡州扇子山,命僮仆用瓶罂取了虾蟆碚水泡...
看完这些不得不说,苏洵的老婆可太会生了,生出苏轼、苏辙这俩优秀儿子,唐宋八大家他们占了三席。苏轼留下超多诗词,是咱学生时代的“背诵噩梦”。他的一生主打一个写诗、闯祸、吃喝,情商高,有才华却也爱肆意表达,动不动就...
门外的百姓也停止了吵闹,直愣愣的看着庭上的苏轼,还嘀咕:“这就是苏东坡啊”。苏轼清了清嗓子:“门外是何人要告状啊?有冤情进来说”,那两人被小吏押着进了中堂。“我叫李小乙,是原告”。被告则说:“禀大人,草民洪阿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宋词名家苏轼笔下“不一样的清明”。公元1076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当地偏远贫瘠,蝗灾、旱灾不断,百姓生活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评价:“这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
今日,《墨缘》邀读者共读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于笔墨淋漓间感受文人风骨与节气精神的交融。《寒食帖》(局部),可见“破灶”二字与“但”“君”二字大小对比,及“苇”“衔纸”两处与“灶烧”“门深”两处疏密对比 自出...
一日,苏东坡邀请佛印喝酒,佛印欣然前来。苏轼嘬了一口酒,笑道:“和尚,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双手合十:“像尊佛!苏轼却道:“我看你像一坨屎!谁知,佛印笑而不语,竟不生气。苏东坡和佛印乃至交好友,二人相识与年少,随着...
该剧采用“点线式”的故事结构,聚焦苏东坡“善良的人、儒者、变革者”这三点,将胸有锦绣诗篇、心系民生福祉的苏轼形象跃然于舞台上。活动现场,田沁鑫表示,该剧选择从“北宋公务员”视角切入苏轼生平,通过“苏堤治水”...
伴随着辛柏青扮演的“苏大人”登台,用苏轼故乡四川方言向大家问好,引发现场热烈气氛,3月28日,由田沁鑫编剧、导演,辛柏青领衔主演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关于苏东坡的作品太多了,但《苏堤春晓》确实不一样,也让我们更爱...
作为本次活动的首场讲座,3月27日,“苏东坡与烟台—纪念苏轼知登州940周年”在烟台图书馆开讲。活动邀请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智库专家、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客座教授、烟台苏轼研究学者吴忠波先生精彩授课。来自社会各界的...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有一个名叫苏东坡的人。如果当时你在一个谈论诗文和政治的聚会上提起他的名字,恐怕任何人的反应都是立刻静下来,或赞美他的才华,抑或叹息他的遭遇。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书法家和画家,还是一个受到无数后人...
在一个寒冷的黄州夜晚,苏东坡坐在自己的小屋里,烛光昏暗,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明亮而坚定。身无分文的他,仰望着星空,内心充满希望。许多人都认为,苏东坡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文学天才,也有些人认为他只是时代的宠儿,难以复制。...
本报讯(记者王润)3月27日,正值第63个世界戏剧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大戏《苏堤春晓》回到苏东坡故乡,亮相在成都举办的2025年第三届成都中演戏剧节...演员辛柏青作为《苏堤春晓》主演,表示自己为塑造苏轼这个角色下了很大...
1079年,43岁的苏轼被捕入狱。一天,他接过狱卒递来的食盒,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一条熏鱼。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叹道:“天不容我!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境。他的诗词豪放洒脱...
可以说苏轼成就于密州,密州也成就了苏轼,调任河中知府后,苏轼于超然台挥墨写下“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而今登台四望,但见潍河烟波轻笼,碧水依旧蜿蜒,两岸杨柳垂丝若帘,古城的春色与词韵悄然相叠。...
苏氏墓地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被当地人称为苏坟山,这里除了有苏洵及其夫人程氏、苏轼发妻王弗的墓地外,还有苏轼、苏辙的衣冠冢。远隔一千公里的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则是苏轼、苏辙的埋骨墓园所在地—三苏坟。眉山...
神宗爱苏轼的文章,苏轼的十年官宦经历也当得起知州一职,所以神宗本打算...作家毛时安也在观剧后表示:“当全剧尾声,苏东坡向着全场观众面带微笑不徐不疾地自我宣介‘我,就是个基层公务员’,镌刻着他一生担任过的八个‘地市...
元佑五年的除夕夜,苏轼在黄州收到吏部公文:因"乌台诗案"牵连,本年岁赐折半。这位从二品大员此刻的年终奖,竟不够置办像样的祭祖供品。他在《除夜大雪留潍州》中自嘲:"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而与苏轼同朝的宰相...
而且又到了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演我喜欢的苏轼苏东坡先生,人生圆满。田沁鑫也表示:“希望全国、全世界的观众继续热爱戏剧,也希望中国戏剧能够更多走出国门,用我们这个浪漫主义诗歌大国的语言,让全世界更多观众能够感受到...
3月27日,正值第63个世界戏剧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大戏《苏堤春晓》回到苏东坡故乡四川,在成都举办发布会。剧中主演苏东坡的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辛柏青表示...又到了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演我喜欢的苏轼苏东坡先生,人生圆满。
3月27日,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幼儿园教育集团“儿童世界里的苏东坡”艺术教育成果展在江南古邑武进博物馆盛大启幕。此次艺术成果展以“一念东坡千眼龙城”为创作灵感,以“东坡与龙城、海幼”为元素,共计展出千余件作品,由...
也许也是因为这份为百姓着想的坚持,章衡和同年中的不少人都保持着友谊关系,特别是苏轼苏东坡。提起苏轼与杭州,我们往往会想到那条贯穿西湖南北的“苏堤”。元佑五年(1090),苏轼任杭州知州,为了疏浚西湖,他动员百姓挖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