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新闻资讯

从《<em>诗经</em>》里寻找周人的创业史

从《诗经》里寻找周人的创业史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在上映,其中具有《诗经》气质的配乐引发网友热议。比如这一部的女主人公邓婵玉的配乐歌词,“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再比如西岐百姓围着篝火跳舞歌唱,“适此乐土,我居我...

“思无邪”何以概括《<em>诗经</em>》三百篇?

“思无邪”何以概括《诗经》三百篇?

在这种内心的主宰下,处于纯明的心境之中,其实包括从《诗经》上面来看,也牵涉到了各个方面,包括爱情等各个方面。但是他并没有邪念。他只是就事论事,以物付物,以事应事,而不会带有一种机心,带有一种邪念。他都是保持一种...

生活的美好,从《<em>诗经</em>》里吃出来

生活的美好,从《诗经》里吃出来

翻开《诗经》 一丝远古的草木芬芳飘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先民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 寄托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一蔬一果之上, 这些带着香气的语句, 总能让身处都市的我们, 找到那一份对土地的念想, 和对四时美味...

走出《<em>诗经</em>》山水固原又山水

走出《诗经》山水固原又山水

诗经》曰:“天子命我,城彼朔方。从《诗经》中的朔方到西汉时的朔方郡、唐代的朔方节度使,再到清代的宁夏道、民国的朔方道…宁夏,从诗中走来,又向诗中走去。“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韦蟾的《送卢潘...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em>诗经</em>故里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诗经故里

在临汾市曲沃县北董乡的景明、南林交一带,有一处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这是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诗经山水景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共12篇,都是在这一带创作的。1月11日,由临汾市...

在关中大地,寻迹《诗经》新华走笔

专栏发表记者 撰写的文章《在关中大地,寻迹〈诗经〉》。(一) 打开中国地图—秦岭以北、北山以南、陇山以东、黄河以西,围拢起一片被称作关中的地方。渭河、泾河、北洛河交错孳乳,交通孔道扼四塞往来、险阻天成。这里是古老...

今天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进《<em>诗经</em>》

今天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进《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之一,泽溉百世,流芳千古。自孔子以来,对《诗经》的研读与阐释历久不衰,两千多年积累下来的成果,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诗经》不可或缺的宝贵材料。然而,由于时代久远、文化隔膜,...

1986年的挂历 诗经画意 精选《诗经》十二篇

1986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挂历《诗经画意》,请名画家以工笔重彩绘其诗意,并配以各种书法、印章,且印有原诗。《诗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古典诗歌总集,它收入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七世纪)...

《<em>诗经</em>》中的蔽膝是不是就是古代的遮羞布

诗经》中的蔽膝是不是就是古代的遮羞布

诗经中提到的“蔽膝 《诗经・曹风・侯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邪幅指的是裹腿,一种绑在小腿上的布条或皮革,用以保护小腿或作为装饰 《诗经·大雅·斯干》:“其泣喤喤,...

这些珍贵的《<em>诗经</em>》文献,具有哪些学术价值?

这些珍贵的《诗经》文献,具有哪些学术价值?

中新网11月29日电记者从主办方获悉,近日,大象出版社《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新书首发式暨《诗经》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诗经》文献的存藏保护、整理研究,以及出版与数据库建设等...

复旦馆藏《<em>诗经</em>》古籍影印出版,大量孤本首次公开

复旦馆藏《诗经》古籍影印出版,大量孤本首次公开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诗经》古籍为海内外高校图书馆收藏之最。11月23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建院十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正式发布,首次全面影印出版馆藏《诗经》古籍,让馆藏珍本公之于世,...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em>诗经</em>》古籍影印出版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诗经》古籍影印出版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记者陈静)记者23日获悉,在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建院十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在上海正式发布。《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在上海正式发布。(复旦大学供图) ...

<em>诗经</em>里的“鸟”飞回河南了

诗经里的“鸟”飞回河南了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草木虫兽,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诗意栖居。每年到了冬天,《诗经》里的鸟,就飞回了河南,在此栖息,觅食,生活,越冬。凫与雁,鹳与鸥,鸳鸯对野鹤,猛禽天上游。河南省地跨四大流域,气候条件优越,...

<em>诗经</em>中的象服是什么样子的?

诗经中的象服是什么样子的?

诗经中的象服是什么样子的?来源:布衣说布 发表时间:2024/11/20 08:58:50 象服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君子偕老》篇: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

微史记|活着的<em>诗经</em>!被他们发现了

微史记|活着的诗经!被他们发现了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集中300多篇诗歌,既是诗,也是歌。只是年代久远,人们不知它是如何吟唱的,只将它当作古诗看待。不过,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这种吟唱...

《<em>诗经</em>》中的玉文化,君子于玉比德

诗经》中的玉文化,君子于玉比德

诗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经典。诚如宗白华所言:“《诗经》中的诗…它们不但是中国文化遗产里的宝贝,而且也是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全面的、极生动的具体的反映。作为文化的载体,《诗经》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

听诗人张定浩解读《<em>诗经</em>》的诗意韵味

听诗人张定浩解读《诗经》的诗意韵味

10月26日,诗人、评论家、《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张定浩做客“静安讲坛”,带领文学爱好者们深入解读古代诗歌经典《诗经》中的诗意韵味和历史情感。《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