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科长工资只够买一瓶水?
平壤街头绿黄相间的比亚迪出租车。它们像甲壳虫般在主体思想塔下穿梭,计价器大多成了摆设——司机们用美元或人民币报价时,会特意解释:"汽油是进口的,必须用外汇。"这种市场经济初期的"议价模式",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北京胡同口的三轮车夫
百姓识天下的文章
平壤街头绿黄相间的比亚迪出租车。它们像甲壳虫般在主体思想塔下穿梭,计价器大多成了摆设——司机们用美元或人民币报价时,会特意解释:"汽油是进口的,必须用外汇。"这种市场经济初期的"议价模式",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北京胡同口的三轮车夫
在涉外餐厅,外国游客惊叹于八菜一汤的豪华套餐,而普通公务员的午餐通常是豆腐汤配腌萝卜。平壤户籍的含金量在此刻显现:即便全国粮食短缺,政府仍优先保障首都供应。18岁申请住房、结婚分新房、水电全免的政策,让中国游客直呼羡慕嫉妒恨
在光复百货门口,一位妇女因私下兑换外汇被警察训斥。官方汇率1元人民币兑16.7朝币,黑市却高达1200朝币。这种“双轨制”如同朝鲜经济的缩影:国营商店货架上,一小盒炒鱿鱼标价1.6万朝币(约合人民币96元),而普通公务员月薪仅3000朝币,只够买一瓶矿泉水
零下40度的建筑工地上,他们用血肉筑起“忠诚金”凌晨四点,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寒风卷着雪粒砸在建筑工地的铁皮棚上。28岁的朝
晚上八点的平壤未来科学家大街,28层的玻璃幕墙大厦流光溢彩。北京游客李晓阳举着手机,试图把眼前的魔幻景象装进朋友圈:穿白
一位曾参与朝鲜农业援助的中国工程师回忆:“他们的耕作方式像极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牛拉犁、手工脱粒,连晾晒玉米都铺在柏油路上。” 在开城郊外,2012年的秋收照片显示,数十人排成纵队传递玉米棒,仿佛一条人工流水线。这种集体劳作的效率或许不高,却是应对机械与燃油短缺的无奈选择
“我们的地铁票价只要5朝元(约合人民币3分钱)。”金导游的语气带着自豪。我却在想:这些1968年苏联援建的隧道,是否也封存着半个世纪的时光?
2015年10月的平壤街头,一辆辆绿黄相间的比亚迪F3出租车穿梭而过。这些中国制造的汽车,是朝鲜经济改革最直观的注脚。一
西伯利亚的冰雪牢笼:朝鲜伐木工的最后一根火柴2016年寒冬,俄罗斯海参崴某建筑工地的铁皮屋里,31岁的朝鲜劳工李明焕点燃
清晨六点,平壤地铁站台飘着油墨香。赶早班的市民捧着当日报纸仔细阅读——这不是文艺电影镜头,而是朝鲜人获取信息的日常。在这
晨6:00 纺织女工金玉善的“公社化”日常天还没亮,平壤纺织厂的女工宿舍已经飘起炊烟。金玉善用配发的铝锅煮着玉米粥,锅铲
工资条上的数字:从矿工到导游的生存密码在朝鲜,普通工人的月薪约300元人民币,而导游、涉外服务员等岗位可达500元,矿井
从1996到2009年,中国累计援朝345万吨粮食,相当于每个朝鲜人白吃160斤大米。最艰难时,东北粮库宁可让自家粮贩子饿肚子,也要优先装满援朝专列。在平壤粮仓,管理员指着发霉的麻袋说:中国米能存三年,美国援助的玉米粉半年就长虫,他们故意给陈粮!
2012年9月,咸镜南道的稻田里,一名朝鲜妇女弯腰收割稻穗。她的草帽边缘已被晒得发白,裤脚沾满泥浆,脸颊凹陷的轮廓在烈日
我在朝鲜看到的变与不变站在丹东鸭绿江畔,对岸的新义州沉没在漆黑的夜色里。忽然一束强光刺破黑暗,直指天际——身旁的摊主说,
在涉外餐厅,外国游客惊叹于八菜一汤的豪华套餐,而普通公务员的午餐通常是豆腐汤配腌萝卜。平壤户籍的含金量在此刻显现:即便全国粮食短缺,政府仍优先保障首都供应。18岁申请住房、结婚分新房、水电全免的政策,让中国游客直呼羡慕嫉妒恨
6:30 晨雾中的自行车辙天刚泛白,我在大同江边的土路上架起三脚架。晨雾中,穿深蓝工装的女工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匀速驶过,车
空姐推着餐车走来时,我注意到她肉色丝袜上的破洞被细密缝补过,磨白的皮鞋尖悄悄透露着秘密:这身造价不菲的制服,或许已经服务过三十任主人
在平壤某国营旅行社,26岁的崔导游熟练地用中文向游客介绍主体思想塔。她每月收入650元人民币,是朝鲜的“高收入群体”——这相当于普通工人(月薪300元)的两倍多,更是农民(月薪约30元)的20倍
走在朝鲜首都平壤的街头,你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双向八车道的马路宽阔整洁,但行驶的车辆却寥寥无几。偶尔驶过的公交车、出租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