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识天下的文章

在平壤的24小时:跟拍朝鲜邻居金同志的一天

在平壤的24小时:跟拍朝鲜邻居金同志的一天

作为平壤纺织厂的三级技工,43岁的金同志总在闹钟响前自然醒。他轻手轻脚穿过两居室的房间——这间由国家分配的住房里,妻子正在厨房煮着大酱汤,14岁的女儿还在睡梦中蜷缩着身子。窗外传来鼓动队的铜锣声,这是朝鲜特有的叫早服务,穿绿衣的妇女们挥动红旗跳着生产舞,提醒着"新的一天要充满干劲

美国最怕的事来了!俄罗斯主动送粮,却被朝鲜一口回绝了!

美国最怕的事来了!俄罗斯主动送粮,却被朝鲜一口回绝了!

粮食自给对朝鲜而言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战略筹码。美国长期通过经济制裁压制朝鲜,尤其是粮食禁运,试图让朝鲜饿着肚子搞不了军事。但如今,朝鲜的粮仓渐满,美国的这张王牌正在失效。正如平壤一名外交学者私下所言:饿肚子的人才会被威胁,吃饱了才能挺直腰杆谈条件

朝鲜生活现状:工资不高不用加班,家里有房子,赚钱够用就行

朝鲜生活现状:工资不高不用加班,家里有房子,赚钱够用就行

在清流馆市场,我偶遇正在采购婚礼用品的赵师傅。这位机车厂的八级技工掏出工资袋:每月60000朝元,给女儿置办嫁妆绰绰有余。他的购物清单上有上海牌手表、牡丹峰牌化妆品,以及印有"自力更生"字样的红色被面——这些国货构成了朝鲜式消费主义的全部想象

朝鲜科长工资只够买一瓶水?

朝鲜科长工资只够买一瓶水?

平壤街头绿黄相间的比亚迪出租车。它们像甲壳虫般在主体思想塔下穿梭,计价器大多成了摆设——司机们用美元或人民币报价时,会特意解释:"汽油是进口的,必须用外汇。"这种市场经济初期的"议价模式",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北京胡同口的三轮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