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乌克兰与各方的关系备受关注。当地2月28日乌特会后,泽连斯基甚至连饭都没吃就走出白宫,此次洽谈恐未达预期。而此前对中国指引的忽视,如今在被美国“戏弄”后又期望得到中国帮助,泽连斯基的态度转变引人深思。
国际关系中,真诚、友善、尊重是基石。做朋友需要真心相待,而非利益驱使下的临时起意。中国始终秉持公正和平的立场,对于真诚合作的伙伴,愿意伸出援手。但泽连斯基这种功利且反复的态度,不仅损害自身形象,更可能让乌克兰在国际舞台陷入困境。望其能汲取教训,以诚恳态度寻求合作,为乌克兰的未来谋得真正的出路。

国际合作应基于真诚与尊重
特约评论员/高山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合作与交流成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真诚、友善和尊重应当成为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石。
近期,有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中国态度的种种表现,引发了我们对于国际合作中原则和态度的深入思考。
泽连斯基在面临困境时,最初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面对中国的指引未予重视。然而,当被美国的行为所“戏弄”后,又转而寻求中国的帮助。这种态度的转变,不仅反映出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短视和功利,更凸显了缺乏真诚、友善和尊重所带来的后果。
真诚,是国际合作中最为珍贵的品质。一个国家在与他国交往时,应当以真心相待,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而不是虚与委蛇、见风使舵。如果仅仅将他国视为解决自身问题的工具,根据自身利益的变化随意改变态度,那么必然难以赢得他国的信任和支持。
泽连斯基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起初的忽视和后来的求助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缺乏真诚的表现无疑会让中国以及其他关注此事的国家对其信誉产生质疑。

友善,是促进国际合作的润滑剂。国家之间在交往中应秉持友好的态度,我们以和平、合作、共赢为目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友善不仅体现在言语上的友好,更体现在行动上的互助。
泽连斯基在面对复杂局势时,若能以友善的态度平等对待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积极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非仅仅依赖某个大国或集团,或许他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尊重,是国际合作的前提。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和理解。
泽连斯基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如果能够充分尊重中国的立场和作用,不轻视中国的建议和能力,那么双方在国际事务中或许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定和有效的合作机制。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泽连斯基的这种态度转变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警示。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都不应轻视或忽视其他国家的力量和作用。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各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平等。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霸全球事务,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被随意轻视。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一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真诚、友善和尊重。无论其他国家的态度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致力于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回到泽连斯基的问题上,他应当从这次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要以更加诚恳、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各国,摒弃功利和短视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真正的朋友和可靠的合作伙伴,为解决本国面临的问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总之,国际合作需要建立在真诚、友善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任何背离这些原则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合作的破裂和自身的孤立。
希望各国都能以泽连斯基的事例为鉴,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编辑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