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优势在我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可谓将战略和战术欺骗发挥到了极致。在执行时也的确发挥了奇效——苏联红军猝不及防之下,被打得丧师失地,接连刷新二战中部队被围歼和被俘人数的新纪录。
红军蒙受如此可怕的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几年的大清洗几乎将红军的骨干指挥人员一扫而空;比如苏军的战术素养不如德军;比如苏军失去了制空权,等等等等。
有一个原因被许多人不断提及,那就是斯大林被希特勒抢先一步,失去了战争先手,因为按照苏联的计划,即便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人也将在1941年6-7月间主动进攻德国,抢先进行一场防御性的先发制人的战争。
而这个苏军进攻型的战争计划,就是赫赫有名的“大雷雨”计划。
1941年苏联制定的进攻德国计划。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计划只能称之为一个想法或者思路。
经过后人持续的演绎,这个在1941年2月通过的战争动员计划,已经变得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可怕。人们深信不疑的是,假如苏军真的可以抢先发动进攻,那么二战的历史就会被改写,而且希特勒也绝对撑不到1945年。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个战争动员计划会等同于进攻性战争计划呢?这是因为在苏联的战略思想中,“动员就意味着战争”是一句老生常谈。它是俄国从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危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注1)
1914年7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对俄国军队进行动员,以防万一。而后来有人认为,正是由于他的这一决定刺激了德国人采取反动员,因而把“7月危机”升级为了一场欧洲战争。
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个基本事实,“大雷雨计划”首先是一个全面战争动员计划,而不是像“巴巴罗萨”那样是一个成熟的全面进攻计划。
而这个计划,从被通过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被反复修正,用来适应幻想出来的时间表和现实中苏军完全不具备的部队战斗素养、落后的运输补给和装备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比如,按照“大雷雨计划”的幻想,苏军在西线担任主攻的第一批部队,将包括114个师,85%的防空部队,所有的空降兵部队,超过75%的空军部队和34个预备役炮兵团。这些部队,在莫斯科发布总动员令后,将在2-6个小时内完成动员,并进入完备的前线作战和防御工事地带。
而第二批补充部队,共计58个师,则应该在动员令发布的48-72小时内完成动员。
第三批部队,共计60个师,将在4-5天内进入战备状态;第四批71个师将在6-10天内完成动员。
空军部队需要在3-4天内完成全部动员,其他所有为上述部队服务的后勤部门和防空部队的第一梯队也被要求在动员令发布2-4个小时内进入战备状态。
考虑到上世纪40年代苏联那大的可怕的国土面积和简陋得可怕的交通条件,这张制定出来的时间表完全就是一个幻想故事。
抛开人员管理上的混乱,当时苏军的后勤保障供应不足同样是个大问题,虽然电影《兵临城下》里面很多桥段是导演在黑苏联,但是发布动员令后,也不能真的像一战时期那样,给“灰色牲口”们发根棍子就打发上前线作战吧。
更何况,“大雷雨”动员计划中,被动员的可是有不少装甲师啊。在1941年1月时,那会儿朱可夫还是基辅军区的司令员,他就亲自向总参谋部打报告说,“基辅军区的弹药活动备件仓库物资极度匮乏,物资储备量根本无法保证第一阶段进攻战役的需求。。。军区根本没有炮兵武器和步兵武器的活动备件仓库。。。”
至于通信器材,汽车备件,各种燃料和润滑油储备,连动员要求定额的1/3都达不到。而更加致命的是,到了1941年6月初,西部军区的几个师甚至都没有新兵的花名册;当战争爆发后不久,动员令果真发布了,这几个师倒是收到了花名册,结果发现名册里面居然没有记录动员后应征入伍的战士,花名册只有原来官兵的名字——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卫国战争中出现了那么多无名英雄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说苏联军队当时的综合水平不足以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反击计划,那么哪怕只是作为一种预防措施,斯大林为什么不在德国人有可能发动进攻之前,提早一点下令让苏军实行全面动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想刺激希特勒提前发动进攻。
斯大林并不想犯下尼古拉二世的错误,而且他认为即使希特勒有能力发动突然进攻,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根据苏联军事家们的推论,在苏德双方开始进入战争状态后,两国都需要花上2-4周的时间来动员并集结自己的主力部队投入战斗。
而在主力部队集结调动的时候,主要爆发的就是一些边境上的小规模局部战斗,机动部队会不断通过主动出击和突破,来寻找敌人的弱点并为后期的侧翼大规模突破包抄扫清障碍。
是不是觉得这种战术无比熟悉,没错,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按照这么个流程来打的。但是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可不会蠢到直接照搬一战的模板再来打一仗。他们当然注意到了德国国防军在波兰和法国取得的胜利,同样也注意到了德国军队多兵种协同攻击战术的威力和大规模坦克集中运用突破-包围的效率。
但是苏联人非常自信——红军的实力可是远远地超过了贫弱的波兰军队;而且苏联红军的斗志也同样远远超过龟缩在马其诺防线后面,毫无斗志的法国人。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同样认为,红军在边境上的工事群能够经受得住德国人的第一波进攻,而且可以拖延敌人直到红军主力部队完成动员并运动到进攻位置为止。
换句话来说,斯大林和苏联统帅部都相信,他们在对付希特勒的时候是处于强势而非弱势的地位——有意思的是,两年前的波兰和一年前的法国都是这么想的——“优势在我”。
正因为如此,斯大林并不害怕希特勒的突然进攻。在他看来,苏联红军最多会在边境地区的局部战斗中吃点亏,等到红军主力投入战斗,德国人就该溃不成军了。
但是包括斯大林、铁木辛哥、朱可夫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德军居然能够在战争爆发之初,就集结并投入了全部主力部队发动了战略层面的全面进攻。他们如此轻松地突破了苏军的防御,使用强大的装甲部队突入苏联的纵深地带,还不断包围溃不成军、缺乏机动的苏联军队。
而苏军之所以战争爆发后被打得节节败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统帅部关心的从来都不是如何防备德国人入侵,他们一直在计划和准备的,是要集结红军主力和德国来上一场对攻,而不是打一场防御战。
而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除了在库尔斯克短暂的采取过战略防御态势外,一直执行的都是主动进攻的战略,从来没有动摇和改变过。
“大雷雨计划”的本质,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虽说苏联一直打算对德国采取进攻战略,却并不代表着斯大林准备在1941年就对希特勒来一场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战争。
从这位“钢铁”大叔在战争爆发前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手段和备战行动来看,他早就预计到了和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如果能够成功将战争拖延到1942年,还真不排除苏联先动手的可能。尽管斯大林对苏联红军的英勇善战极具信心,但他最担心的,还是一旦苏联卷入战争,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会再度握手言和,共同来对付它们痛恨的红色苏联。
之所以苏联会在战争初期蒙受那么大的损失,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苏联的将军们无人关注防御,他们醉心于制定各种反击和进攻计划,导致斯大林的外交政策和将军们的军事策略各行其是,相互脱节。
苏联红军从20年代开始,就一直推崇以进攻为导向的军事思想,苏联统帅部打算通过把战火烧到敌人的国土上,通过发起进攻和反击,通过纵深突破和侵入对方的领土来应对下一场战争。著名的大纵深战略就是基于此诞生的。(注2)
两次大战期间高速发展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使得高度机动的进攻、快速的两面夹击以及突破那些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都变得完全可行了。
从斯大林开始,红军的所有将领都极为看重进攻理论。原因很简单,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将战争引到敌国领土上进行,才是最合适的积极防御。
因此,在红军不断制定的战争计划中,有几点是从来不曾改变的:确定潜在的敌人;评估敌军的规模和可能的部署;预判敌方可能的进攻路线——最后,计划如何反击敌人的入侵。
从1928年开始,苏联一共制定了7个类似的计划,战争爆发前制定的最后一个计划,是1938年3月在当时的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监督下准备的。在这个计划里,苏联做好了两线作战的准备。对手分别是德国和日本,但是西线的德国仍然被列为首要目标,西线也同样被确定为主要战场。在战役设想中,德国人将可能会选择从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北沿明斯克、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方向入侵;或者从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向基辅前进并占领乌克兰。
无论德国人选择从哪一路入侵,苏联红军都将在该地区组织反击,而在另外一个方向进行就地防守。比如,如果德国人选择北线,那么苏军就计划在北方和集结的敌军主力交战并摧毁他们,而在南方保持守势。反之亦然。
到了1940年夏天,这个计划的新版本被制定出来了,这回是在铁木辛哥元帅指导下完成的,和1938年计划的最大不同是,这次的计划预判德国人会从北方进攻,从东普鲁士发起进攻,进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西白俄罗斯。因此,要将红军主力集中在北方。
紧接着,在同年的9月18日,3.0版本出炉,这次再次强调了做南北两手准备,不论德军从哪路来,红军都要相应集结并向敌人主力发起反击。
当9月计划被呈交给斯大林和苏联领导层征求意见后,结果他们在10月初对该计划做了关键性的修改:把红军的主要进攻力量集结在南方,任务是向卢布林、克拉科夫和布雷斯劳挺进。这是一次关键性的修改——自此以后,苏军制定的所有反击计划,全都是一门心思的“预判”德军主力会从南方进攻乌克兰,却完美错过了德军的真实进攻路线: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一线进攻莫斯科。
选择把红军集结在南方,无疑是个致命的决定。对此,战后的苏联元帅们争先恐后的在回忆录里面推卸责任,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个决定是由斯大林做出的。因为他相信希特勒最想要夺取的,就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的粮仓、工业基地和矿产资源,其中就包括了高加索的石油。
但是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表明,是斯大林做出了这个决定,尽管他同意了这个决定。
即便苏军制定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反击德国的战争计划,并从1941年5月开始加快自己的备战步伐,但直到1941的夏天,逐步部署到边境的部队无论从规模还是素质上来讲,都达不到率先攻击德国人的地步。
而那些坚称“大雷雨”计划已经非常完备的人,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却给不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首先,就是苏联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的时机选择,如果真像人们“确定”的是在1941年7月6日的话,无疑是个非常糟糕的日期,因为假如苏军打算摧毁德军的话,最佳的进攻时机当然应该选择在德国人的动员、部署、集结和协同还没有充分完成的时候,而不是明知道希特勒将大量部队部署在了苏德边境,并做好了开战准备的时候。
其次,在斯大林仍旧相信有可能维持和平的时候,他绝不会在1941年做出这种率先开战的决定——除非有人能够用确凿的证据说服他,万一德国人首先进攻,苏联的防御就会土崩瓦解。
很遗憾,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当时在苏军内部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只是在6月22日的灾难发生后,在战争结束后,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高级指挥官们才突然纷纷发声,某某某曾经提出警告,应该更多地注意防御,要注意避开德国人有可能是致命的突然打击。
如果从事后的角度分析,想要对抗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行动,苏军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执行机动性的战略防御,逐步抵抗,逐步撤退,以空间换时间,直到将德军的锋芒消耗殆尽。先不用讨论当时的苏联红军有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这种战略防御的观念当时在整个苏联军队内部都没有任何市场和地位,属于纯粹的异端邪说。
当德国人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进攻的时候,铁木辛哥和朱可夫做出的反应就是,马上发布命令,让下面的各级军区执行早就制订好的进攻计划。哪怕在后来,德军已经长驱直入,兵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之时,红军优先选择的反制措施仍然是尽可能地在某个时间和地点发动进攻。
斯大林为了抵抗德国人的入侵而集中了大批军队。而当6月22日的悲剧发生后,仅仅6个月的时间,红军在战斗中就损失了200个师,伤亡人数超过了400万。44万名军官中损失了142000人,甚至连将军都有40人阵亡,44人被俘。
其他国家的观察家大都认为,经历了战火考验而且战斗力强大的德国军队既然能够如此轻易地占领波兰和法国,那么他们在苏联也能取得类似的战果。只有少数人觉得苏联应该会做的好那么一点点。
然而,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遭受了空前沉重打击的苏联红军竟然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然后竟然开始逐步击退这场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入侵。
红军在1941-1942年的退却和失败在战后被描述成了神话,被吹嘘成斯大林伟大计划的一部分,是为了摧毁德军而采取的诱敌深入之计——简直就和当年沙皇的将军们对付拿破仑的手段一模一样。
而斯大林死后,人们对1941年6月22日的灾难又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演绎,这位逝去的格鲁吉亚人变成了替罪羊,要对战争初期空前的损失负绝对责任。而事实上,苏军统帅部的上上下下,全都是进攻性战略的推崇者——但是,所有人都选择性地忽略和遗忘了这点。
注1:在军事术语中,动员指的是把国家的武装力量从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并把所有的经济部门(如工业、农业、运输业等)转入供应战争需要的工作。这种动员是为了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注2:现有大纵深战术,后来发展为了大纵深战略。这种战术和PLA的穿插战术完全不一样,穿插战术讲究的是通过高速机动突破敌人的薄弱环节。而大纵深战术则是使用实力强大的多支高机动混合部队,在强大的空地火力掩护下,在多处突破敌人防线的要害节点,并进行大范围的两翼包抄。
采用这种打法后,整个战场就不分什么主次战线了,任何一条战线都可能随时变为主要战线,各支部队相互掩护侧翼,随时配合,在一个纵横数百公里的庞大战场上,开展多路进攻。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