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0年代,记者埃德加·斯诺穿越中国内地,深入其核心,撰写了震撼西方的《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是第一位深入中共苏区、并与毛主席面对面交流的西方记者,还触及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多层面。通过他的眼睛,世界得以窥见一个正在崛起的革命力量。此次探访,究竟对全球历史进程产生了何种影响?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埃德加·斯诺毕业于密苏里大学之后,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他的职业生涯早期已经涵盖了对南美洲和日本等地的广泛游历。斯诺对探索世界各地具有浓厚的兴趣,并经常收集不同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资料。
1928年,斯诺的目光转向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立即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随后斯诺前往中国,开始了他的东方记者生涯,先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担任编辑,并兼任《纽约先驱论坛报》的特派记者。
斯诺在中国的13年期间,见证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1933年,他加入了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教师队伍。在这段时间里,斯诺通过美国的知名女作家史沫特莱结识了宋庆龄,并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宋庆龄对斯诺的评价极高,称他为“最诚挚的朋友”,而斯诺则认为宋庆龄是“最伟大的女性”。
斯诺对中国未来的希望最初寄托在蒋介石身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蒋介石的看法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蒋介石的妥协行为让他失望至极。斯诺逐渐认识到蒋介石并非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或军事领袖,而更像是一个只关心个人权力的军阀。
斯诺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国民党官员贪污且残忍,这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看法。他意识到国民党的软弱使得日本侵略者得以肆无忌惮地侵占中国土地。目睹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斯诺决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揭露这些真相。
斯诺在1936年通过宋庆龄的帮助和中共华北局的安排,得到了周恩来的邀请,前往陕北访问。在那里,他不仅见到了毛主席,还被周恩来亲自迎接,周恩来用简单的英语对他说:“我们相信你会讲出真相,这里你所见的一切都可以报道。
在毛主席的陕北根据地,斯诺进行了长达92天的深入考察。在他请求下,周恩来安排他与毛主席会面,这次会谈极大地影响了斯诺的思想和写作方向。毛主席详细回答了斯诺准备的80多个问题,而且展现了对中国和国际局势的深刻理解。
毛主席的谈话中,预见了日本侵略中国,还可能对西方殖民地乃至美国本土构成威胁。他坚信尽管中国将面临长期的痛苦和牺牲,但最终将在持久的抗战中战胜日本。毛主席的这种决心和视野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诺被毛的谦逊与对中国命运的深刻洞察力深深吸引。
此次访问后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成为西方了解中国革命的窗口。他的报道改变了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也为中美之间未来的接触铺平了道路。
在1942年至1946年这段艰难的岁月中,埃德加·斯诺经历了个人生活的低谷。这期间,他与妻子海伦的关系破裂,他们选择了分居。斯诺在莫斯科期间曾与一名叫伊莲娜的年轻美术学生产生了短暂的感情纠葛。
伊莲娜在斯诺从事报道工作时提供了帮助,斯诺对她的才华和美貌均感到着迷。然而这段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伊莲娜的母亲,一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老党员,坚决反对这段感情,她警告说,他们的未来不会有好结果,这使得斯诺意识到两人的差异过于明显。
斯诺的情感生活在失恋后并未停歇。他不久后遇到了洛伊丝,一位活跃在纽约百老汇的戏剧演员。洛伊丝曾在大学时期阅读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对作者抱有极大的敬意,却未曾料想到自己将与他相遇,更未曾想到将与他共结连理。两人的相遇发生在一场聚会上,洛伊丝的朋友斯蒂夫介绍她认识了斯诺,并很快地使两人单独相处。
据斯诺的传记作者伯纳德·托马斯描述,洛伊丝与这位归国的战地记者和著名作家的相遇,似乎就是命中注定的相知相惜。斯诺对洛伊丝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离开前向她要了电话号码,表达了希望再次联系的意愿。
出乎洛伊丝的预料,斯诺不仅联系了她,而且迅速策划了一场意大利之旅。他们在罗马和威尼斯等地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斯诺在这次旅行中向洛伊丝求婚,他们的婚姻生活从此开始。
1946年斯诺与洛伊丝的关系日渐深厚,两人最终决定结婚。在新泽西,他们买下了一座带有宽敞后院的老房子,种满果树,靠近纽约,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斯诺在此成为了父亲,拥有了一对儿女。
斯诺的生活在与洛伊丝结合后焕发了新的活力,他的朋友们都注意到了他的改变。前美国国务院外交官谢伟思在访问斯诺家时发现,斯诺的妻子洛伊丝美丽而且充满魅力,斯诺本人也显得更加精神焕发。
斯诺的生活在洛伊丝的陪伴下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他们共同养育孩子,享受家庭的温馨。斯诺与洛伊丝的婚姻成为了他人生中一段美好而重要的章节,他们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成为了他传记中最温馨的篇章。
1949年,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内战后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的起点,然而这个新成立的国家面临着内部重建的艰巨任务和国际上的孤立,尤其是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压力。
这一时期埃德加·斯诺急切地希望重返中国,亲眼见证并记录这个国家在新纪元的发展。然而他的这一愿望受到了美国当时高涨的反共情绪和政治迫害的严重阻碍。作为知名的左翼记者,斯诺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列入了监视名单,这使他无法获得前往中国的必要许可。
面对日益增长的政治压力,斯诺选择与家人搬迁至瑞士,寻求一片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尽管身处欧洲,斯诺的心思却一直牵挂着远在东方的中国。他通过各种渠道持续关注着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变迁,期待着重返这片他曾深切报道过的土地。
1960年,斯诺经历了漫长且艰辛的努力,终于突破了美国政府的种种限制,重返中国。这次重返,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访问,而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与历史的再发现之旅。
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亲自做了精心的安排,他不仅仅将斯诺作为一名记者对待,更是作为一位老朋友、一位有着深厚中国情结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来接待。在他们的密云水库之行中,两人乘舟泛水,长时间地交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与当下的发展。
周恩来还组织了斯诺的一次全国性的大范围访问,斯诺走访了自北至南的19个城市,访问了包括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士,这次全面的访问使他对新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访问结束后,斯诺在美国的《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超过一万字的详尽报道,这篇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世界对新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1964年,斯诺应邀再次访问中国,在这次访问中,他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当斯诺看到舞台背景中那张巨大的毛主席头像时,他惊讶地发现那正是他在1936年亲自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如今被放大使用在这样重大的场合,让斯诺感到既惊讶又自豪。
1970年秋,埃德加·斯诺获邀再次踏足中国,开启了自己的最后一次访问。10月1日,斯诺及其夫人被特别邀请至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盛典。在那高高的城楼上,周总理亲自引领他们通过人群,直接到毛主席身边。尽管毛主席当时身体已颇为虚弱,双方还是简短交流了,约定未来再深入讨论。
毛主席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原定的会面日期因此不断后推。12月18日深夜,中南海突然传来召唤,王海容接到急电,毛主席欲即刻见斯诺。王海容急忙唤醒同事唐闻生,两人仓促准备,随即乘车直奔北京饭店,将还在休息的斯诺夫妇从梦中唤醒,传达了紧急的邀请。
自1966年毛主席将居所移至游泳池后,斯诺成为第一位在此被接见的外国客人。斯诺深受感动,对这份特殊的待遇感到荣幸。在接下来的长时间对话中,毛主席向斯诺透露了中美关系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到与尼克松的潜在对话,强调两国间对话的必要性,预示了1972年尼克松的历史性访华。
毛主席与斯诺的对话持续了五个小时,期间因谈话时间过长,斯诺表示需要暂时离开。毛主席非常人性化地打破常规,允许斯诺使用自己的私人卫生间,这一举动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显示出对斯诺这位老朋友的深厚友情和信任。
在毛主席与埃德加·斯诺的历史性对话之后,斯诺迅速整理了访谈的核心内容,并将其发表于《时代》周刊与《生活》杂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毛主席对于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见面的积极态度。这篇报道不仅传遍了全球,还在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好景不常,斯诺在事业的巅峰期突然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胰腺癌。尽管中国政府派出专家团队前往瑞士进行医疗援助,企图挽救这位友好使者的生命,但最终未能成功。斯诺在临终前表达了对中国深沉的感情,他希望死后能有一半的骨灰留在中国,象征他与这片土地之间不解的情缘。
1972年,世界失去了这位伟大的记者。按照他的遗愿斯诺的一部分骨灰被安置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特殊情感。四年后中国政府为纪念他对中美关系的贡献,由时任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题写碑文,以此缅怀斯诺的生平及其对中国的深厚友谊。
斯诺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客观的笔调,深入报道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为世界了解新中国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的工作展示了他的职业精神,也强调了他在中美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参考文献:
李敏,李讷. 斯诺的最后一次采访.平民毛泽东[M]. 2013年。
(美)海伦·斯诺著;安危译.埃德加·斯诺去采访.我在中国的岁月[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