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县的小放牛娃,是如何成为青帮大佬,还做了蒋介石师父的?

史在没有弦 2024-11-07 03:07:0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近代中国历史的浪潮中,青帮作为最大的帮派之一,孕育了诸多传奇人物。其中不乏民国四少、上海滩的豪强,以及民国的政治领袖。然而在这众星捧月之中,真正的青帮高层却非外界熟知的这些名人。张仁奎是一位比杜月笙年长两辈的老人,名不见经传,却在帮中地位超然。是什么使得这位幕后大佬如此受尊重?他的故事又藏着怎样的波澜壮阔?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张仁奎,也称张锦湖,生于1865年,来自山东藤县(今滕州市)的张家湾,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母原本靠耕种为生,但由于当地频繁的盗贼活动,生活困顿,迫使他的父亲张海兰前去做地主家的长工以维持生计。

张仁奎的母亲因健康原因,无法从事繁重的农活,只能留在家中处理日常家务。张家的生计主要依靠张海兰微薄的收入,常常负担沉重,一家人生活拮据。从小张仁奎就深知家中的贫苦。

七岁时他开始在地主家放牛,为家里增加微薄的经济来源,小小年纪的他对学习充满渴望,但家中无力支付学费,他只能常常在放牛时偷听邻近私塾的课程。私塾的老师发现了这个聪明的孩子,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便允许他无偿地坐在课堂上听课。

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张仁奎,但好景不长,不久私塾老师一家惨遭盗贼杀害,这也迫使张仁奎的学习之路戛然而止。随后他的表叔看中了他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悟性,决定收他为徒,教授武艺。

张仁奎的武术天赋很快得到发挥,他迅速掌握了武艺要诀,而且开始用自己的武功帮助村里的弱者对抗欺凌。这些行为使他在当地逐渐建立了威望。

1889年,他通过了当地的武举考试,赢得了“武秀才”的称号。有了这些做铺垫,张仁奎开办了自己的武馆,他的武馆迅速成为了当地青年学习武术的圣地,也让他的声望水涨船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仁奎的武馆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门徒。通过武馆他传授技艺,还灌输正义和勇气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张仁奎的人生由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他的名字在武术界乃至更广泛的社会中都闻名遐迩。

不久后他转而归属于青帮大字辈的徐宝山,开始涉足军事活动。徐宝山,这位闻名的长江下游盐贩,不仅是青帮成员,还与天地会有深厚的联系。被两江总督刘坤一诏安后,徐宝山转变为正式武官,人称“徐老虎”,其部队因此被称为“虎字营”。

张仁奎在徐宝山麾下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其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凭借在青帮的地位及军中的影响力,张仁奎在军政两界都有一席之地。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徐宝山决定支持孙中山,张仁奎也在苏北前线展开激烈的战斗,屡建奇功。1912年底,他因军功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正式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权威。

徐宝山在袁世凯执政后期倒向了袁,不久即因政敌陈其美的暗杀丧生。徐宝山的军队随后由其弟徐宝珍接管。在二次革命期间张仁奎与徐宝珍并肩作战,却遭到重创。战后徐宝珍的部队被解散,张仁奎则带领余部转型,成为独立的军事单位领导。

后来张仁奎随冯国璋北上,入京面圣,与袁世凯有过接触,并最终加入了直系。他的军队主要驻扎在江苏南通一带,成为直系在该地区的核心力量。1927年5月,随着北伐军的推进,张仁奎明白直系已日渐式微。在南通他没有选择抵抗,而是努力维持地方秩序,甚至为防止混乱,亲手处决了参与抢劫的族侄,并将首级示众。

北伐成功后,张仁奎决定结束自己的军事生涯,移居上海,但并未完全退隐。1935年,张仁奎重建了他的教育馆,收纳新的弟子,并创立了“仁社”。这个组织迅速壮大,成为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团体之一。在张仁奎的指导下,仁社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在抗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张仁奎的领导和策略使他获得了“民国教父”的称号,备受尊敬和敬仰。

抗战期间,尽管张仁奎被困于上海法租界,他依旧不懈地支持着国家的解放事业。他号召门徒们集资助力,组织社会力量为抗日军队捐献资金与物资,同时帮助散落各地的国军重新集结,积极与红十字会合作救助遭受战乱的平民。他参与策划的一个重大行动是协助军统与杜月笙一同铲除了著名汉奸张啸林,此举大大提振了民心。

关于张啸林的除掉,许多人知道的是军统头目戴笠派人执行的行动,但鲜为人知的是,张仁奎在这其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张啸林曾是青帮“通”字辈成员,对张仁奎这位“师叔”表面上恭敬,却暗地里与日本侵略者勾结,策划在浙江建立傀儡政府并担任伪省长。

当蒋介石获悉此事,愤怒之下指示戴笠必须尽快除掉这一内患。张啸林因其丑名昭著,深知随时可能成为刺杀目标,因此极其小心,每次外出均有三十多名保镖护卫,外加日本特工的隐秘保护,使得军统的行动一再受阻。

戴笠最终求助于张仁奎,希望通过青帮的力量来接近张啸林。张仁奎虽已年迈,对此回应称:“张啸林自食其果,我虽老矣,无力再亲自清理门户,此事你可去找杜月笙协助。

杜月笙在得知张仁奎的意向后,决定利用张仁奎的一个弟子林怀部来完成这一任务。林怀部武艺高强,且深知忠诚与义气,曾因与张啸林有过节而被对方威胁,这一私人恩怨成为了他行动的催化剂。在军统和杜月笙的共同策划下,林怀部成功地接近并消灭了张啸林,虽然因此被判处15年监禁,但在抗战胜利后得以释放。

1942年,上海正处于战火纷飞之中,张仁奎作为青帮的元老,即使已年近八旬,依然不肯屈服于日本占领军的威胁。日本司令官矢野尧一,试图通过一场武道比试来羞辱并压制张仁奎的抗日行动。然而这一计划却适得其反,为张仁奎赢得了更多的尊敬和荣誉。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张仁奎毫不犹豫地发动其广泛的徒弟网络,调动资源支持前线。他的行动迅速引起了矢野尧一的注意。日本方面通过间谍活动得知张仁奎在暗中支援抗日力量,矢野尧一决定亲自下场,意图通过击败张仁奎,心理上摧毁他的抗战意志。

矢野尧一,一个在日本武士道界小有名气的剑术高手,曾在日本无敌手。他带着两名得力助手,浩浩荡荡地来到张仁奎的住所。面对挑战,张仁奎展示出了他一生中锤炼的武艺,他并未直接回应挑战,而是以冷静的姿态接受了对方的考验。

矢野尧一在张仁奎的住宅后院自信地展示了他的剑技,力求以此震慑老将军。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根粗大的木柱一分为二,试图在心理上压倒对手。但张仁奎,历经沙场的老将,岂能被这种表面功夫所动摇。他轻描淡写地挥动手中的大铡刀精准地还原了矢野的动作,还带有额外的炫技,使得旁观的日本武士都为之侧目。

真正的交锋随即开始,两人的对决犹如电光石火,张仁奎凭借深厚的内力和精妙的刀法,不多时便使矢野尧一手中的武器脱手而飞,形势一面倒。尴尬的矢野尧一虽然面子上挂不住,但也不得不承认失败,赛后他不得不改口称呼张仁奎为“张将军”,以示尊敬。

这次比武使矢野尧一自食其力,更在上海乃至更广泛地区内传为佳话。张仁奎的名声因此更加显赫,他的坚定立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

1944年的冬天,张仁奎在上海的私人庄园范园逝世,享年79岁。他的逝世引发了广泛的哀悼,表现出他在民间和政界的深远影响。1945年春,一场盛大的追祭仪式在重庆举行,吸引了来自党政军商学界的千余人参加。国民政府对张仁奎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蒋介石亲笔题词“海岱硕望”,以表彰他对国家和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

张仁奎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尽管青帮后来仍然存在,但再也没有达到过张仁奎在世时的辉煌,他的精神和教导继续影响着后来的帮派成员和广大民众,成为不朽的传奇。

0 阅读:11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