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地区》是由导演阿玛特-伊斯卡拉特执导的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作品。该片于2013年在戛纳电影节上凭借《赫利》获得最佳导演奖,其中火烧小鸟的镜头令人瞠目结舌。尽管影评褒贬不一,但导演凭借聪明才智和令人惊艳的创新手法,征服了全球观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e0b498e97a3fc8d4fd7cbc96e6ec1cd.jpg)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的一个城市,恐同现象似乎司空见惯。电影通过丰富的信息传达了这个背景:女主角的弟弟是一名同性恋男护士,尽管他与众多人相识,却因为性取向的暴露而没有真正的朋友;姐夫暗地里对同性恋抱有不屑之情,在与姐姐的日常对话中,频繁流露出对弟弟和同性恋的蔑视;当弟弟遇到不幸时,当地报纸不仅以讥讽的措辞配上他的尸体照片,标题中更是使用了侮辱性的词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d9c30005e191d4e0314abd6710b1b5d.jpg)
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主要围绕两个主角和两个不可或缺的配角展开。电影一开始就展示了女主角的婚姻状态,清晨的床戏揭示了丈夫机械式的行为无法满足妻子的乐趣,接着又展示了妻子在淋浴时的自我满足。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表明这种低质量的性生活已经持续多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7526da735e8a56f41bd98ce9a61b610.jpg)
男主角无论在行为还是心态上,都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带有暴力倾向。他表面上机械地完成夫妻生活,暗地里却能英勇地与妻子的小舅子进行激烈的对抗,这两个不同的场景强调了他的对比特点。
男配角是女主角的弟弟,在整部电影中戏份不多,但他温文尔雅的微笑展现出电影中少有的美好一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18c0c77be47b0a223d0ce91db7f4510.jpg)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没有设置其他重要的男性角色,整部电影中展现的男性形象被削弱得近乎无能。这并不是对同性恋的歧视,恰恰与恐同的社会氛围相符:在一个充满歧视的社会中,所谓的“正常人”也难以过得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f6880d0fa98374797643d704eb88627.jpg)
女配角是整部电影中最神秘的部分。导演似乎故意设计了这个胡里奥-科塔萨尔小说式的存在,虚虚实实,难以辨别其真实性。她既是一位被狗咬伤的男配角的病人,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男配角的生活轨迹,左右着剧情的进展。她既是电影中的真实角色,又像女主角的一个分身,引导着女主角性意识的爆发和对欲望深渊的探索。